NY∕T 3020-20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农业).pdf
《NY∕T 3020-20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农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Y∕T 3020-20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农业).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00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3020一2016农作物秸轩综合利用技术通则Technical guideline 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2016一1-01发布2017-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目Ij1=1 本标准按照GBj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并归口。NYj T 3020-2016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
2、草人:田直水、毕于运、王飞、孙丽英、李想、王世琴、罗娟、宋成军、齐岳、冯晶。I NY/T 3020-2016 农作物秸轩综合利用技术通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作物秸秤综合利用中有关资源调查与评价,秸轩收储运,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等利用中的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指导稻谷、小麦、玉米、薯类、油料和棉花等农作物秸轩综合利用技术选择。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16765 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G
3、B 18350 变性燃料乙醇GB/T 24675.6保护性耕作机械秸轩粉碎还田机GB/T 26552畜牧机械粗饲料压块机GB/T 30393 制取沼气秸秤预处理复合菌剂HJ 2540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木塑制品JB/T 11396 生物质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装备JB/T 11886 生物质燃烧发电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NB/T 34006 民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采暖炉具通用技术条件NB/T 34007 生物质炊事采暖炉具通用技术条件NB/T 34011 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规范NB/T 42030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条件NY/T 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443 秸轩气化
4、供气系统技术条件及验收规范NY/T 509 秸轩揉丝机NY 525 有机肥料NY/T 1417 秸轩气化炉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631 方草捆打捆机作业质量标准NY/T 1701 农作物秸轩资摞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NY/T 1930 秸轩颗粒饲料压制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NY/T 2142 秸轩沼气工程工艺设计规范NY/T 2369 户用生物质炊事炉具通用技术条件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T 2449 农村能源术语NY/T 2853 沼气生产用原料收贮运技术规范NY/T 2909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
5、质量分级1 NY/T 3020-2016 3 术语和定义NY/T 244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秸轩综合利用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straw 指对农作物秸轩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包括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等利用技术。3.2 3.3 秸轩肥料化利用指通过控制条件,采用秸轩饲料化利用指通过物理、方式。3.5 3.6 秸轩原指以秸轩为4 基本原则4.1 农业优先秸轩综合利用坚持筹兼顾、合理引4.2 因地制宜嘀嘀秸轩综合利用技术应根据各地种理选择适宜的秸轩综合利用技术进行推广应用。4.3 技术适用、育上,利用经济手段,统以实
6、现秸轩循环利用、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为原则,选择工艺成熟、建设成本低、运行管理良好的技术进行推广应用,优化秸轩综合利用结构和方式,逐步提高秸轩综合利用效益。4.4 循环利用秸轩综合利用工程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应采用合理的工艺和处理手段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多元化秸轩循环利用途径,重点推广秸轩一牲畜养殖沼气能源化利用/沼肥一有机肥料种植、秸轩一食用菌一菌渣一有机肥料一种植、秸秤一生物炭/木醋液改良剂一种植等循环利用模式,实现秸轩资源的高效循环和能2 游、梯级利用。5 资源调查与评价5.1 调查对象NY j T 3020-201
7、6 主要调查与评价稻谷、小麦、玉米、薯类、油料和棉花等大宗农作物,以及被调查区域的优势农作物品种。5.2 调查与评价方法以县域为单位,按照NYjT170 工作。6 收集、运输和储存6.1 收集6.1.1 应推广粉碎或捡拾及时还田处Yj T 16 6.1.2 收集队6.1.3 业建立6.2.2 用专用6.3 储存6.3.1 储存场划,合理安排建设村6.3.2 村级临时收储点用农村低效土地、空闲土地,6.3.3 乡级秸轩收储转运中心主要功机和叉车等设备设施。,并做好秸轩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的编制留在田间的秸秤应,作业质量应符合,不准吸烟或使用当地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储存,村级秸轩临时收储点应利、打捆、
8、收储、转运等,应配备地磅、粉碎机、打捆6.3.4 秸轩综合利用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建设秸忏储存场。储存场规模应满足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秸轩储存场宜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秸轩全水分、灰分等必要的检验仪器设备,以及地磅、叉车和码垛机等设备设施。6.3.5 秸轩堆垛的长边应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平行。6.3.6 秸轩堆垛后,要定时测温。当温度上升到40.C50.C时,要采取预防措施,并做好测温记录;当温度达到60.C70.C时,须拆垛散热,并做好防火准备。6.3.7 水稻秸轩、小麦秸秤等易发生自燃的秸秤,堆垛时需留有通风口或散热洞、散热沟,并采取防止NY/T 3020-2016 通风口、散热洞塌陷的
9、措施。当发现堆垛出现凹陷变形或有异味时,要立即拆垛检查,清除霉烂变质的秸秤。6.3.8 储存场须设置防火警示标识,按照有关规定设置消防水池、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并放置在标识明显、便于取用的地点,由专人保管和维修。对进入其经营范围的人员进行防火安全宣传等。6.3.9 储存场在寒冷季节应采取防冻措施。消防用水可以由消防管网、天然水源、消防水池、水塔等供给;有条件的,直设置高压式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7 肥料化利用技术7.1 水稻秸轩直接还田技术模式7.1.1 包括水稻秸轩粉碎还田、水稻秸轩覆盖还田和水稻秸秤留高茬还田等。7.1.2 水稻秸秤粉碎还田。水稻收割机应加载切碎装置,水稻秸轩
10、留茬高度应小于15cm,Jj(稻秸轩粉碎长度为10cm 15 cm,寄粉碎的水稻秸秤均匀地撒铺在农田里。在南方稻田,当土壤温度与土壤微生物条件满足不了秸轩快速腐熟要求时,须施用秸轩腐熟剂。7.1.3 水稻秸轩覆盖还田。在水稻收割时,留在高度小于15cm,割下的水稻秸轩全量还田。根据不同下茬作物,选择不同水稻秸轩覆盖方式。水稻秸轩撒铺后,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施用秸轩腐熟剂。在低洼易积水的果园地或土壤过于站重的田块不适合采取水稻秸轩覆盖还田方式。有严重病虫害的水稻秸秤不宜直接覆盖,应将其高温堆枢腐熟后再利用。7.1.4 水稻秸秤留高茬还田。水稻成熟后,采用机械联合收割或人工收获,留茬高30cm
11、40 cm。若当地土壤温度在12.C以上、且土壤含水量能保证在40%以上时,可施用秸轩腐熟剂。施肥后,采用旋耕机进行旋耕,将稻茬和秸轩腐熟剂一并翻埋人土壤内。处理秸轩时,注意清除病虫害较严重的水稻秸轩和田间杂草。7.2 小麦秸轩直接还田技术模式7.2.1 包括小麦秸轩埔沟埋草还固和小麦秸秤粉碎还田。7.2.2 小麦秸轩埔沟埋草还田,适用于小麦水稻轮作区。在冬小麦播种后,立即开挖田间埔沟,沟间距要根据地形地貌、灌溉与排水设施实际情况确定。小动力机械收割时,一般留高茬15cm左右;人工收割时,应齐地收割,并在田间就地进行小麦脱粒,小麦秸轩留于本田。按每亩250kg350 kg小麦秸秤量就地均匀铺于
12、农田睦面。对配有机械粉碎装置的收割机,将秸丰轩干切段为5cm俨户、.散在农田哇面。对小麦产量高、秸轩量较多的田块,将多余小麦秸轩置于本田埔沟内,每亩约150kg。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施用秸轩腐熟剂。埔沟麦秸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进行腐解,在秋播时,将埔沟内腐烂的秸草挖出,施人本田用作三麦基肥或盖籽肥。在麦稻轮作过程中,水稻、小麦收割后,田间要按一定规律排序开沟,在下茬作物收获时,选择不同位置继续开沟埋草,一般是6茬8茬为一循环周期。对于稻麦连续少(免)耕的,应适时深耕一次,合理深耕翻周期为2年3年一次,其耕翻时间在稻熟时进行(夏耕)。7.2.3 小麦秸轩粉碎还田,适用于小麦玉米轮作区。在小麦成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YT 3020-201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则农业 NY 3020 2016 农作物 秸秆 综合利用 技术 通则 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