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T 0595-2019 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与代码(教育).pdf
《JY∕T 0595-2019 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与代码(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Y∕T 0595-2019 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与代码(教育).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教育行业标准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与代码(报批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研制背景(一)任务提出(一)任务提出 分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编码是数据库识别信息的基础。对目标数据进行科学分类编码可准确地识别主体数据集的内容属性,分析主题概念,并将分析结果转化为数据库可识别的分类编码语言,从而实现对数据的有效管理,实现按类开发利用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高效统计、分析和处理。教育装备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为提高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2014 年 11 月,教育部正式启动全国基础教育装备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纳入“金教工程
2、”重点推进。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财务司、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教育部装备中心)和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共同成立项目组开展建设工作。作为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技术基础和信息保障依据,研制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与代码是实现信息准确高效处理,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的重要前提,加快研制本标准势在必行。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大力支持下,2015 年该标准在全国教育装备(原名教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立项,由教育部装备中心承担具体研制工作。(二)项目需求二)项目需求 2 1.1.管理需要管理需要 基础教育装备涉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品目繁多、功能多样、规格迥异、数量庞大。地方执行的基础教育
3、装备配备标准不尽相同,东、中、西部,城市、农村发展不均衡,配备水平参差不齐。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理念、方法、内容、手段不断更新,新的教育装备产品层出不穷。这些都对基础教育装备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亟待国家层面出台统一的基础教育装备分类和编码标准,进一步统一要求和规范管理。2.2.技术需要技术需要 建设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数据的准确采集、互通共享,需要制订统一管理信息数据标准。同时,全国装备系统采用二维码标识管理技术手段,其中包含教育装备分类和代码信息。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代码标准与数据采集标准、核心业务流程标准相同,都是建设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
4、理信息系统的技术需要和底层基础。3.3.应用需要应用需要 建设全国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一是摸清教育装备家底,全面、准确和动态地掌握各级基础教育装备信息数据,包括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生活后勤等教育装备;二是支持决策,重点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及重大项目实施提供监测管理与决策支撑;三是精细管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学校提供教育装备建、配、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制订实施基 3 础教育装备分类编码标准,能够为满足上述应用需求夯实基础。二、标准研制目标、依据、原则(一)研制目标(一)研制目标 本标准以基础教育装备为目标数据,对其进行统一分类编码
5、,同品种同规格(属性)教育装备品种赋予唯一分类代码,做到既满足当前基础教育各级业务工作需要和信息化管理技术要求,又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二)研制依据(二)研制依据 本标准按基础教育装备的资产属性和教学应用属性分类。以 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为基本分类依据,重点满足基础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三)研制原则(三)研制原则 1.1.科学性科学性 标准研制工作以科学性为第一准则。一是注意研制人员的专业性与覆盖面。工作组由装备中心牵头组成,吸收了北京、辽宁、浙江、江西等省级及河北省唐山市等地市级长期从事教育装备
6、工作的专业人员参与起草,同时发动了装备中心各业务部门研究人员、各地各级教育装备部门、学校代表参与相关内容研究。二是注意研制过程的科学、合理、规范。标准研制参考了相关文件、标准和资料,经过多次调研、讨论和各层次、范围征求意见,在工作组详细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吸收采纳各方合理化意见建议。4 2.2.系统性系统性 标准选取基础教育装备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在满足代码系统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兼顾各项业务工作实际需求。标准以基础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和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为根据,参照 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部分内容,在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各级各类、各学科基础教育学校
7、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代码基础上,适当扩充完善,以最大程度满足教育教学和信息化管理需要。标准制定参考了 400 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力争做到收列品种齐全、定名规范、规格合理、依据可靠。3.3.拓展性拓展性 标准研制考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装备行业发展以及相关产业升级需要,在分类与编码规则设计上充分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预留适量拓展空间。4.4.继承性继承性 标准研制充分考虑各级教育装备管理者与使用者的工作要求,在兼顾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的同时,尽可能保持原有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框架、结构与内容的一致性,方便教育教学应用需求,满足教育装备管理要求。三、标准研制过程(一)确定研制团队,明确职责与分工(一)
8、确定研制团队,明确职责与分工 本标准研制工作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领导下开展,教育部装备中心为牵头研制单位,北京、河北、辽宁、浙江、江西等省、市教育装备 5 主管单位参与研制工作。2014 年 12 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并根据各成员的职责任务和业务专长明确了具体分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确定标准研制目标与工作原则,工作组依据目标与原则开展理论基础研究、实证研究,研制起草具体标准内容。标准研制实行例会制度,工作组每月定期向领导小组及有关专家汇报工作进展,听取意见,及时修改调整标准文本。(二)开展基础调研,形成标准讨论稿(二)开展基础调研,形成标准讨论稿 2015 年 1-3 月,工作组进行了标准起
9、草前的基础调研,收集整理与本标准内容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和文献资料,主要有 GB/T 10113-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JY/T 0385-2006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 0386-2006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0387-2006初中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0388-2006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0406-2009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 1001-2012教育管理信息 教育管理基础代码、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2000年第三版)等。工作组从分类原则、编码规则、适用范围等方
10、面对各标准资料进行认真梳理,详细分析各自优缺点,并加以吸收借鉴。为了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和教育装备管理需要,2015 年 1 月,工作组对北京、江苏、湖南、重庆等省市进行了专项调研,了解各地教育装备信息管理系统中分类编码使用现状及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按照基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要求及领导小组确定的研究目标与原则,工作组形成了标准讨论稿。6(三)开展实证研究,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三)开展实证研究,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2015 年 2-5 月,工作组向上海、四川、山东烟台、江苏南京等省市和地区装备部门和有关学校进行小范围征求意见。2015 年 6 月下旬,以标准讨论稿为蓝本,在基础教育装
11、备二维码标识管理系统试用,福建、重庆、宁夏、宁波等省、市参与了该系统试点工作。依据反馈意见和试点情况,工作组对标准讨论稿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调整,形成征求意见稿,并于 2015 年 7 月印发全国征求意见。(四)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四)广泛征求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 征求意见稿印发后,共收到全国 18 个省级单位、1 家企业和 6 位个人反馈意见。除此之外,工作组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若干专项调研,其中 2015 年 7-9 月,面向基础教育装备二维码标识管理系统试点地区学校和企业、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学校后勤安全管理部门及专家进行了专项征求意见;2015 年 10 月,面向全国征集了尚未纳入
12、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品种;2015 年 11 月、12 月,分别对福州市和宁波市试点试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深入企业、学校、管理部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经过以上征求意见过程,工作组认真分析各项反馈意见,提出相应处理意见,并据此进一步修改完善标准内容,形成标准送审稿。(五)听取审议意见,完成报批稿修改(五)听取审议意见,完成报批稿修改 2016 年 12 月,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本标准进行了审议。标准研制组向与会专家详细汇报了标准研制工作情况以及标准结构与主要内容,并就专家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最终顺利通过专家审查。7 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5 月间,标准研制
13、组经逐项研究专家提出的问题,提出了采纳意见,并对标准有关内容进行了相应修改、调整或完善,进行了多次查重检测和重新排版后,完成修改,形成标准报批稿。四、标准主要内容(一)分类规则(一)分类规则 基础教育装备按 5 级分类,具体为:第 1 级:门类。按照基础教育装备资产属性分类,共划分为六个门类;第 2 级:大类。按照基础教育装备装备属性分类,将各门类划分为若干大类;第 3 级:中类。按照基础教育装备装备使用范畴、功能用途或学科,将各大类划分为若干中类;第 4 级:小类。按照基础教育装备品种进行分类;第 5 级:细类。按照基础教育装备品种的规格或属性进行分类。(二)编码规则(二)编码规则 基础教育
14、装备分类代码采用 5 级 11 位阿拉伯数字编号方式,具体规则如下:8 xx xx xx x x xx x第1级,1位,门类第2级,2位,大类第3级,2位,中类第4级,4位,小类第5级,2位,细类 (三)基本规则说明(三)基本规则说明 1.1.第第 1 1 级(级(1 1 位)代码表示门类,代表资产分类位)代码表示门类,代表资产分类 部分参照 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分为房屋附属设施、通用设备、教学专用设备、其他非教学专用设备、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等六大门类。其中,通用设备、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等三个门类分类与 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一致
15、。(1)考虑到基础教育装备管理职责范围和需求,本标准将原 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中“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门类下的二级分类“房屋附属设施”提升为一级门类;(2)考虑到基础教育学校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需求,本标准将 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中“专用设备”具体细分为“教学专用设备”、“其他非教学专用设备”,均列为一级门类;(3)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中“文物和陈列品”门类内容已纳入本标准“教学专用设备”中,故本标准未列此门类。(4)为方便计算机识别及数据导入导出,首位为“0”号段未定义 9 使用。2.第 2 级(2 位)代码表
16、示大类,代表装备属性 2.第 2 级(2 位)代码表示大类,代表装备属性 部分参照 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1)房屋附属设施、通用设备、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等门类参照 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进行二级分类。(2)教学专用设备中的第二级分类以教育教学需要为核心,主要参考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的分类形式,分为一般教学仪器设备、测量专用设备、学科专用仪器设备设施、模型、标本、玻璃仪器、药品、器材。其中器材是指满足学科教学及活动的各类器械和材料,包括一般性材料和消耗性材料,与固定资产中的种类相比,具有低值的特点。(3)其他非教学专用设备是指用于保障学校基
17、本办学条件的其它专用设备,第二级分类有食堂设备、医疗设备、安全与消防设备、康复训练及助残器具及心理健康设备等。3.第 3 级(2 位)代码表示中类,代表使用范畴、功能用途或学科 3.第 3 级(2 位)代码表示中类,代表使用范畴、功能用途或学科 部分参照 GB/T 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划分,其中“教学专用仪器设备设施”下的部分三级分类按照学科划分,排序参考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分为学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小学科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含心理健康)、音乐与舞蹈、美术与书法、语言(语文、外语、少数民族或地方语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
18、品德/思想政治、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劳 10 动技术、律动等。4.4.第第 4 4 级(级(4 4 位)代码代表小类,表示装备品种,用递增顺序码及位)代码代表小类,表示装备品种,用递增顺序码及系列顺序码表示系列顺序码表示 范例:递增顺序码:分类代码分类代码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 30205000100 条形盒测力计 30205000200 圆筒测力计 30205000300 平板测力计 30205000400 圆盘测力计 30205000500 演示测力计 30205000600 拉压测力计 30205000700 双向测力计 系列顺序码:分类代码分类代码 品种名称品种名称 30509000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JYT 0595-2019 基础教育装备分类与代码教育 JY 0595 2019 基础教育 装备 分类 代码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