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31012-2019 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规范(能源).pdf





《NB∕T 31012-2019 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规范(能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B∕T 31012-2019 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规范(能源).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29.160.20 K 21 N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能 源 行 业 标 准 NB/T 310122019 代替 NB/T 31012-2011 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rmanent magnet type wind turbine generator 2019-11-04 发布 2020-05-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 布 NB/T 31012 目 次 前言.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型号、型式、基本要求.1 4.1 型号及其含义.1 4.2 额定功率.2 4.3 额定电
2、压.2 4.4 定额.2 4.5 接线方式、出线数目和相序.2 4.6 旋转方向.2 4.7 热分级.2 4.8 结构和安装型式.2 4.9 冷却方式.2 4.10 防护等级.2 5 技术要求.2 5.1 使用条件.2 5.2 定子绕组和铁芯温升限值.3 5.3 轴承.3 5.4 永磁体.3 5.5 振动.3 5.6 噪声.3 5.7 超速.3 5.8 定子绕组直流电阻偏差.3 5.9 绝缘电阻.3 5.10 线电压波形畸变率.4 5.11 工频耐电压试验.4 5.12 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4 5.13 三相突然短路.4 5.14 效率.4 5.15 过载.4 5.16 接地.5 6 试验方法
3、.5 6.1 试验要求.5 6.2 试验项目.5 I NB/T 31012 7 试验检查项目.14 8 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15 8.1 铭牌.15 8.2 接线标识.16 8.3 运输及保管.16 8.4 随机文件.16 8.5 质量保证期.16 表 1 定子绕组和铁芯温升限值.3 表 2 绝缘电阻表的选择.4 表 3 电阻法的温度修正.10 表 4 基准工作温度.13 表 5 出线端标志.16 II NB/T 31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
4、专利的责任。本标准代替NB/T 310122011永磁风力发电机制造技术规范。本标准与NB/T 31012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 2 章,2011 年版的第 2 章);修改了术语和定义的内容(见第 3 章,2011 年版的第 3 章);删除了原标准中额定电压为 230 V 的产品,增加了额定电压为 720 V、750 V、820 V、900 V、960 V、1 140 V、4 160 V 七个等级的产品(见 4.3,2011 年版的 4.3);修改了“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绝缘系统的热分级”。“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绝缘系统应采用 130(B)级及以上耐热等
5、级”修改为“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绝缘系统应采用 155(F)级及以上绝缘等级”(见 4.7,2011 年版的 4.7);删除对永磁风力发电机外壳防护等级的具体要求。(见 4.10,2011 年版的 4.10);修改了永磁风力发电机对使用条件的要求。(见 5.1.1、5.1.2、5.1.3,2011 年版的 5.1.1、5.1.2、5.1.3);删除了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绝缘系统的热分级为 130(B)级时的定子绕组和铁芯温升限值的规定(见 2011 年版的表 1);修改了永磁风力发电机在额定工况下对于滚动轴承的最高温度值由原来的“90”改为“95”(见 5.3,2011 年版的 5.3);修改
6、了发电机永磁体的要求(见 5.4,2011 年版的 5.4);增加了“永磁风力发电机应能承受 1.2 倍最高转速的运行”时对应的时间要求(见 5.7);修改了“定子绕组直流电阻偏差”的规定,增加了“且定转子没有装配前”,其偏差最小值由原来的“2%”改为“1.5%”(见 5.8,2011 年版的 5.8);修改了“定子绕组绝缘电阻”的规定(见 5.9.1,2011 年版的 5.9.1);“线电压总谐波畸变量”改为“线电压波形畸变率”(见 5.10,2011 年版的 5.10);修改了“工频耐电压试验”的内容。(见 5.11,2011 年版的 5.11);修改了“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的规定(见 5
7、.12,2011 年版的 5.12);删除了“电压调整率”及“短时过电流”的要求(见 2011 年版的 5.13 及 5.15);增加了“加热器绝缘电阻的测定”(见 6.2.1.2c);修改了“匝间冲击耐电压试验”的执行标准。(见 6.2.3,2011 年版的 6.2.3);在发电机法空载特性曲线测定规定中,增加了“发电机在 50%、70%、80%额定转速下运行时,发电机定子电压不超过 1.3 倍额定电压”(见 6.2.5.1);修改了“振动测定”及“噪声试验”的执行标准(见 6.2.7、6.2.8,2011 年版的 6.2.7、6.2.8);“线电压总谐波畸变量测定”改为“线电压波形畸变率测
8、定”并修改相关的内容(见 6.2.9,2011 年版的 6.2.9);删除了“谐波电流因数测定”(见 2011 年版的 6.2.10);删除了“发电机电压调整率测定”(见 2011 版的 6.2.14);删除了绝缘结构的热分为 130(B)级时的基准工作温度(见表 4,2011 年版的表 4);III NB/T 31012 修改了“杂散损耗”的规定,(见 6.2.16.2d)3),2011 版的 6.2.18.2d)3);增加了检查试验项目“匝间绝缘耐冲击电压试验”(见 7.2h);修改了“型式试验项目”的内容(见 7.3,2011 年版 7.3);增加了“包装体吊装方式和位置”(见 8.3g
9、)。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电电器设备分技术委员会(NEA/TC1/SC6)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许昌许继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汽轮电机长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亚之捷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
10、申茂电磁线有限公司、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雷向福、王步瑶、果岩、李进泽、张世福、王士博、俞庆、张利、罗荣锋、程林志、仝世伟、丁晓辉、俞文斌、蔡卫国、杜慧成、陈斌、胡醇、蔡雅娜、王艳华、刘世洪、林鸿辉、李浩然、侯洪强、谢清明、孙梅丽、顾新建、孔祥利。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NB/T 31012-2011 IV NB/T 31012 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型号、型式、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试验检查项目及标志、包装、运输和保管。本标准适用于风力发电应用的永磁同步发电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11、。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755 旋转电机 定额和性能 GB/T 997 旋转电机结构型式、安装型式及接线盒位置的分类(IM 代码)GB/T 1029 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 GB/T 2900.25 电工术语 旋转电机 GB/T 2423.1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J及导则:长霉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 GB/T 4942.1 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
12、 GB/T 10068 轴中心高为56 mm及以上电机的机械振动 振动的测量、评定及限值 GB/T 10069.3 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 第3部分:噪声限值 GB/T 12665 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 GB/T 22714 交流低压电机成型绕组匝间绝缘试验规范 GB/T 22715 旋转交流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 GB/T 22719.1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22719.2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第2部分:试验限值 GB/T 25389.1 风力发电机组 永磁同步发电机 第1部分:技术条件 GB/T 25389.2
13、2018 风力发电机组 永磁同步发电机 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25442 旋转电机(牵引电机除外)确定损耗和效率的试验方法 GB/T 26680 永磁同步发电机 技术条件 JB/T 10500.1 电机用埋置式热电阻 第1部分:一般规定、测量方法和检验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25和GB/T 25389.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型号、型式、基本要求 1 NB/T 31012 4.1 型号及其含义 TFY-规格代号,表示标称功率(kW),指风力发电机组额定功率 4.2 额定功率 永磁风力发电机额定功率一般根据风力发电机组额定功率确定,数值参照GB/T 2668
14、0的规定。4.3 额定电压 一般情况下,推荐采用下列电压作为永磁风力发电机的额定电压(V):400、690、720、750、820、900、960、1 050、1 140、3 150、3 300、4 160、6 300、6 600、10 500。4.4 定额 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定额是以连续工作制(S1)为基准的连续定额(见GB/T 755)。4.5 接线方式、出线数目和相序 定子绕组接线一般为星形。出线接头数目通常为 3n 个(n 为 1、2、3 )。在出线端上,定子绕组时间相序按发电机旋转方向依次确定,标记为 U、V、W、。可以采用三相或多相绕组的输出端子。4.6 旋转方向 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旋
15、转方向,从拖动端向永磁发电机看为顺时针方向(如用户有要求时,可按具体的合同协议规定旋转方向),旋转方向应标记在发电机上。4.7 热分级 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绝缘系统应采用155(F)级及以上绝缘等级。4.8 结构和安装型式 永磁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及安装型式应符合 GB/T 997 的规定。4.9 冷却方式 永磁风力发电机可采用空气冷却或其它冷却方式。4.10 防护等级 永磁风力发电机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T 4942.1中的规定。5 技术要求 5.1 使用条件 5.1.1 海拔高度不超过 2 000 m。补充代号,表示机型代码,用数字或字母表示 产品代号,表示永磁同步发电机 2 NB/T 31
16、012 5.1.2 运行地点的环境空气温度不高于 40,不低于-20,对于寒冷地区不低于-40(用户明确提出低温环境要求时)。注:如发电机在超出5.1.2的条件下使用时,应按GB/T 755规定执行。5.1.3 运行地点最湿月月平均最高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 95%,同时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 25。5.1.4 对特殊要求由用户与制造商协商确定。5.2 定子绕组和铁芯温升限值 5.2.1 永磁风力发电机应装设一定数量的温度测点。5.2.2 定子绕组和铁芯温升限值见表 1。在 5.1 使用条件下发电机额定运行时,其温升限值应符合 GB/T 755 的规定,对其他现场运行条件应按 GB/T 755
17、有关规定进行修正。表1 定子绕组和铁芯温升限值 单位为开尔文 部 件 测 量 方 法 155(F)级绝缘允许温升 180(H)级绝缘允许温升 定子绕组(5 000 kW 及以上)埋置检温计法(ETD)/电阻法 110/105 130/125 定子绕组(5 000 kW 以下)埋置检温计法(ETD)/电阻法 115/105 135/125 定子铁芯 温度计(Th)或埋置检温计法(ETD)105 125 5.3 轴承 永磁风力发电机可采用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根据需要可采用轴承绝缘等措施。永磁风力发电机在额定工况下,其轴承最高温度采用埋置检温计法测量应不超过下列数值:对于滚动轴承为95;对于滑动轴承
18、瓦温为80。5.4 永磁体 发电机永磁体的耐温应与相应的热分级相适应,永磁体应有可靠的防腐措施。发电机应能承受额定电压下的三相突然短路,在发电机突然短路状态和温度限值下应不发生大于 1%的不可逆失磁。5.5 振动 永磁风力发电机的振动限值应符合GB/T 10068的规定。5.6 噪声 永磁风力发电机的噪声限值应符合 GB/T 10069.3 的规定。5.7 超速 永磁风力发电机应能承受1.2倍最高运行转速,历时2 min不发生损坏及有害变形。5.8 定子绕组直流电阻偏差 永磁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在冷态下,且定转子没有装配前,任何两相直流电阻之差,在排除由于引线长度不同引起的误差后,应不超过其最小
19、值的 1.5%。3 NB/T 31012 5.9 绝缘电阻 5.9.1 定子绕组绝缘电阻 发电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在热状态或发热试验后,应不低于 UN/(1 000+PN/100)M。测量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的绝缘电阻,应根据被测绕组的额定电压按表2选择绝缘电阻表。表2 绝缘电阻表的选择 被测绕组额定电压 UN V 绝缘电阻直流测量电压 V UN1 000 500 1 000UN2 500 500 1 000 2 500UN5 000 1 000 2 500 5 000UN12 000 2 500 5 000 注:UN额定电压,单位为伏特(V);PN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5.9.2
20、定子埋置检温计的对地绝缘电阻 定子埋置检温计的对地绝缘电阻值在冷态下用250 V绝缘电阻表测量时,应不低于1 M。5.9.3 轴承绝缘电阻 当轴承采用绝缘结构时,用不大于 1 000 V 绝缘电阻表测量,轴承绝缘电阻应不低于 1 M。5.10 线电压波形畸变率 永磁风力发电机在额定转速时,空载线电压波形畸变率应不超过 5%(对于特殊应用场合,由用户与制造商协商确定)。5.11 工频耐电压试验 永磁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各相间及双三相绕组相互间应能承受历时 1 min 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试验电压的频率为 50 Hz,并尽可能为正弦波形,电压的有效值为(U+1 000 V)。注:U 变流器电机
21、侧的交流线电压峰值,单位为伏特(V)。同一台发电机不应重复进行本项试验,如用户提出要求,允许在安装后开始运行之前,在现场可再进行一次试验,其试验电压应符合GB/T 755的规定。5.12 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 永磁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线圈应能承受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而不被击穿,若绕组采用成型线圈结构时,其试验冲击电压峰值和试验方法按GB/T 22714或GB/T 22715的规定;若绕组采用散嵌线圈结构时,其试验冲击电压峰值和试验方法按GB/T 22719.1或GB/T 22719.2的规定。5.13 三相突然短路 发电机应能承受额定电压下的三相突然短路,短路持续时间为 3 s。5.14 效率 发电
22、机的效率曲线在专用技术文件中另行规定。4 NB/T 31012 5.15 过载 发电机在额定热试验后,应能承受1.15倍额定负载运行1 h,此时温升不作考核,但发电机不应发生损坏及有害变形。5.16 接地 发电机的接线盒内应有接地端子,同时机座上应另设一个接地端子,并应在接地端子的附近设置接地标志,此标志应保证在发电机整个使用期内不易磨灭。6 试验方法 6.1 试验要求 6.1.1 仪器仪表 试验使用的测量仪器、仪表、传感器均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测试范围、准确度应符合测试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试验时,采用的电气测量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绝缘电阻表除外),传感器、电阻
23、测量仪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2级,转矩测量仪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转速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0级,测力计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0级(悬挂式弹簧秤除外),温度计的误差不大于l。6.1.2 试验准备 试验设备和线路应满足试验的要求。试验前,被试电机应处于正常状态,接线正确,对被试电机的装配及运转情况进行检查,以保证各项试验能顺利进行。6.1.3 安全措施 由于试验涉及危险的电流、电压和机械力,对所有试验应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所有试验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操作。6.2 试验项目 6.2.1 绝缘电阻测定 6.2.1.1 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绝缘电阻测定:a)测量时发电机状态。测量发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
24、时应分别在发电机实际冷状态和热状态(或热试验后)下进行。检查试验时,如无其他规定,则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的绝缘电阻仅在冷状态下测量。测量绝缘电阻时应测量绕组温度,但在实际冷状态下测量时,可取周围介质温度作为绕组温度。不能承受绝缘电阻表高压冲击的电器元件,应在测量前将其从电路中拆除或短接;b)绝缘电阻表选用。测量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的绝缘电阻时,应根据被测绕组的额定电压选择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电阻表,绝缘电阻表的选用按 5.9.1 中表 2 选取;c)测量方法。测量绕组绝缘电阻时,如果各绕组的始末端单独引出,则应分别测量各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的绝缘电阻,这时,不参加试验的其他绕组和埋置检温元
25、件等均应与铁芯或机壳作电气连接,机壳应接地。当中性点连在一起而不易分开时,则测量所有连在一起的绕组对机壳的绝缘电阻。测量时,在指针达到稳定后再读取数据,并记录绕组的温度。绝缘电5 NB/T 31012 阻测量结束后,每个回路应对接地的机壳作电气连接使其放电。测试绕组 15 s 和 60 s 时刻的绝缘电阻值,得到吸收比(R60/R15)的值。测试绕组 1 min 和 10 min 时刻的绝缘电阻值,得到极化指数(R10/R1)的值。6.2.1.2 其它部件绝缘电阻测定:a)轴承绝缘电阻的测定。轴承绝缘电阻的测定用 1 000 V 的绝缘电阻表测量;b)埋置检温元件绝缘电阻的测定。埋置检温元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BT 31012-2019 永磁风力发电机技术规范能源 NB 31012 2019 永磁 风力发电机 技术规范 能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