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145-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数据质量控制(试行)(环境保护).pdf





《HJ 1145-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数据质量控制(试行)(环境保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1145-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数据质量控制(试行)(环境保护).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1145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数据质量控制(试行)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pervision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line Data quality control(on trial)(发布稿)本电子稿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出版社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20-11-24发布 2020-11-24实施 生生 态态 环环 境境 部部 发 布 i 目 次 前 言.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质控原则.2 5 工作流程.3 6 质
2、控要求.4 7 质量审核.9 8 数据汇交.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文档类数据质量控制要求.12 附录 B(规范性附录)空间数据质量基本要求.13 附录 C(规范性附录)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数据质量检查报告格式和内容.15 附录 D(规范性附录)空间数据组织结构.17 ii 前 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规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数据的内容、质量和格式,为生态保护红线台账数据库建设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中非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和汇交的具体要求。本标准附录 A附录
3、D 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基础调查(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生态状况监测(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生态功能评价(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保护成效评估(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台账数据库建设(试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平台建设(试行)等同属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系列标准规范。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本标准生态环境部 2020 年 11 月 24
4、 日批准。本标准自 2020 年 11 月 24 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1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数据质量控制(试行)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中非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和汇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数据汇交、共享和服务过程中的数据质量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21139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7027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 7408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 信息交
5、换 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6831 基于坐标的地理点位置标准表示法 GB/T 17278 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 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DPJ 05 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 GDPJ 14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处理技术规定 HJ 724 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加工处理技术规范 HJ 726 环境空间数据交换技术规范 HJ 114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基础调查(试行)HJ 1141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生态状况监测(试行)HJ 1144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台账数据库建
6、设(试行)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CH/T 9009.4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 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 数字栅格地图 TD/T 1055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42 号)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厅字20172 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环办生态201748 号)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审核有关材料的函(自然资办函2020868 号)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3.1 生态保护红线 ecological
7、conservation redline 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3.2 数据质量控制 data quality control 指生态保护红线各类监管数据在前期资料准备、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成果汇交、产品入库、信息发布过程中的内容及形式控制。3.3 生态功能 data quality control 指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为人类提供的
8、惠益,通常包括产品提供、生态调节、娱乐文化和支持功能。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通常包括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维护、洪水调蓄等类型。3.4 移动核查数据 mobile verification data 指通过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移动核查客户端采集、输入、上传的国家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人类活动信息。3.5 图斑 plot 单一地类地块,以及被行政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或线状地物分割的单一地类地块。本标准指生态保护红线矢量边界形成的具有相关属性信息的闭合图形。4 质控原则 4.1 全过程控制原则 数据质量控制必须贯穿于资料准备、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成果汇交、产品入库、信息发布等监测监
9、管数据获取、提交和监管的全过程。4.2 分类控制原则 在基本管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针对非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等不同数据类型,分类做好监管数据的质量控制;针对部分数据涉密的问题,应自行妥善保管,或依照国家规定脱密后再提交国家相关部门,确保监管数据质量控制工作切实有效。4.3 分级控制原则 省级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责任单位负责本级上报的数据质量控制,以及向国家报送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所有数据成果的质量检查;同时监督、指导和检查下级监管工作及数据质量审核。3 4.4 全员控制原则 参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相关工作的全体人员都是数据质量控制的主体。各省(市、区)严格执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和廉政建设有关法律法规,按照
10、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的具体要求,如实、按时报送监管数据,确保数据客观真实,有据可依。不得干预监管数据的正常报送,不得任意篡改、瞒报、伪报核查执法信息。5 工作流程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数据质量控制的工作流程(见图1)分为:前期准备、数据质量检查和分析入库三个环节:图 1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数据质量控制流程图 数据质量检查数据质量检查 分析入库分析入库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 明确监管内容 成果整理 分析入库 准备软硬件设备 非空间数据 空间数据 制定质量控制要求 质检人员培训 检查内容 检查方式 结果处理 数据完整性 逻辑一致性 定位准确性 时相准确性 显示准确性 组织一致性 数据准确率 自动检查 人机交互
11、分类创建任务 分类导入规则 自动检查 查看质检日志 统计准确率 APP 设置 自动检查 数据完整性 组织一致性 移动核查 表格台账 文档 空间制图 视频 逻辑一致性 数据正确性 人机交互 综合质量评价 不合格 合格 退回修改 4 6 质控要求 6.1 数据质量控制内容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数据按内容分为台账表格、划定及调整的方案和报告等文档数据、移动核查执法 APP 以及红线面积、红线性质、红线功能、红线管理、影像和基础地理信息等矢量或栅格数据。按类型分为非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参考 HJ 724,将数据进行分类编码,代码由 1 位大写英文字母和 4 位数字组成。第一位表示一级大类,如 A 为非空间
12、数据、B 为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等空间数据,第二、三位表示二级类,用两位数字 00-99 表示,第四、五位表示三级类,用两位数字 00-99 表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数据主要内容见表 1。需要在本表格基础上扩充新的数据时,原则上从本层代码最小值按递增方式进行扩充。表 1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主要数据内容 要素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名 约束条件 一级类 二级类 三级类 A 非空间数据 A01 台账表格 A0101 红线面积台账 HXMJTZ M A0102 红线性质台账 HXXZTZ M A0103 红线功能台账 HXGNTZ M A0104 红线管理台账 HXGLTZ M A0105 自选指标台账 ZXZ
13、BTZ O A0106 红线综合台账 HXZHTZ M A0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 A020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报告 STBHHXXHDJSBG M A0202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 STBHHXHDFA M A0203 生态保护红线调整报告 STBHHXTZBG M A03 移动核查执法 A0301 移动核查执法 APP YDHCZF M A0302 移动核查执法图片 YDHCZFTP M A0303 移动核查执法视频 YDHCZFSP M A04 图件 A0401 空间制图数据 KJZTSJ M B 红线面积数据 B01 红线边界 B0101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边界 STBHHXHDB
14、J M B0102 生态保护红线调入图斑 STBHHXTRTB M B0103 生态保护红线调出图斑 STBHHXTCTB M B0104 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边界 STBHHXPGTZBJ M B02 自然保护地 B0201 国家公园 GJGY C B0202 自然保护区 ZRBHQ C B0203 自然公园 ZRGY C B0204 其他保护地 QTBHD C C 红线性质数据 C01 人类活动日常监管 C0101 人类活动疑似问题图斑 RLHDYSWTTB M C0102 人类活动确定问题图斑 RLHDQDWTTB M C0103 人类活动实地核查图斑 RLHDSDHCTB M C010
15、4 人类活动整改问题图斑 RLHDZGWTTB M C0105 红线内保留的人类活动图斑 HXNBLRLHDTB M C02 生态用地 C0201 自然生态用地分类 ZRSTYDFL M 5 要素代码 要素名称 要素名 约束条件 一级类 二级类 三级类 D 生态功能数据 D01 生态功能 D0101 水源涵养功能及变化 SYHYGN M D0102 水土保持功能及变化 STBCGN M D0103 防风固沙及变化 FFGSGN C D0104 生物多样性维护及变化 SWDYXGN M D0105 洪水调蓄功能及变化 HSTXGN C D0105 水土流失敏感性及变化 STLSMGX C D01
16、06 土地沙化敏感性及变化 TDSHMGX C D0107 石漠化敏感性及变化 SMHMGX C D02 植被覆盖度 D0201 生长季植被覆盖度 SZJZBFGD M D0202 植被覆盖度变化率 ZBFGDBHL M D03 生态修复 D0301 人类活动设施清退图斑 RLHDSSQTTB M D0302 生态修复治理图斑 STXFZLTB M D04 线性工程 D0401 基础设施用地 JCSSYD M E 红线管理数据 E01 红线管理 E0101 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事件分布 STPHYHJWR M E0102 地面观测点位分布 DMGCDW M E0103 项目审批用地 XMSPYD
17、 M E02 界桩和标识牌 E0201 生态保护红线界桩(界碑)STBHHXJZ M E0202 生态保护红线标识牌 STBHHXBSP M F 影像数据 F01 遥感影像 F0101 卫星遥感影像 WXYGYX M F0102 遥感影像分幅索引 YGYXFFSY C F0103 行政区域镶嵌快视图 XZQYXQKST C F02 航空影像 F0201 航空影像 HKYX O G 其他数据 G01 环境质量 G0101 水环境质量 SHJZL O G0102 空气环境质量 KQHJZL O G0103 土壤环境质量 TRHJZL O G02 观测数据 G0201 地面观测数据 DMGCSJ O
18、 G0202 气象观测数据 QXGCSJ O G03 土地利用 G0301 土地利用调查数据 LUCC C H 基础地理信息 H01 境界与政区 H0101 行政区 XZQ M H0102 行政区界线(含海域界线)XZQJX M H02 海洋要素 H0201 海域 HY M H0202 大陆海岸线 DLHAX M 注: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C(条件可选),下同。本标准所标识的条件可选(C),表示数据内容存在则必选,特殊说明的除外。6 6.2 数据质量要求 6.2.1 非空间数据质量要求 6.2.1.1 数据内容 非空间数据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台账的各类表格数据、文档数据、空间制图、
19、移动核查APP、图片和视频信息数据等。6.2.1.2 数据质量要求 非空间数据需要分类存储和规范化处理。a)存储要求 台账类表格以“时间+地方名+台账”命名的文件夹形式存储,各类型台账用“要素名称”(表 1)子文件夹存储,表格等结构化数据采用二维关系表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各台账表格的要素组成、要素名称和属性表结构名见 HJ 1144。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包括各种报告、说明等文档数据,单要素采用“时间范围+地方名+主题+后缀名”方式命名。整类数据以“时间+地方名+划定文档”命名的文件夹存储。空间制图采用图片格式。整类数据以“时间+地方名+空间制图”命名的文件夹存储。地面照片采用图片格式,现场情况
20、采用视频,核查内容和数据存储与汇交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移动核查与执法 APP 相关要求。除 APP 外数据以“时间+地方名+移动核查”命名的文件夹存储。b)质量要求 生态保护红线台账表格等数据需经单位统一和标准化处理,转换为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属性结构遵照 HJ 1144。生态保护红线管理数据等统计调查台账要求客观准确。文档中信息要与真实情况相符,生态保护红线文档数据质量要求见附录 A。空间制图要求。根据制图区域和制图对象的特点和分布规律,设置主题信息的分类、分级及符号化方法,选择合适的波段组合以及拉伸方式,按照投影坐标系要求,保证主图内容醒目、突出。制图要素包括图名、图例、图廓、经纬网、比例尺、指
21、北针、文字说明等信息。制图要素应注意符号风格、颜色、粗细等协调,简单精炼。出图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移动核查的内容和格式要遵照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移动核查与执法 APP 客户端数据采集要求。移动核查图片精度为 200 万1000 万像素,拍摄时应尽可能水平持握相机,使其保持正常姿态,避免照片信息失真。特殊情况下,相机俯仰角或横滚角大于 10 度以上时,需记录其值。生态保护红线移动核查图斑数据需具备 38 个属性字段,包括红线图斑代码、人类活动问题代码等字段,具体见 HJ 1144 中的人类活动实地核查台账属性结构描述表。6.2.2 空间数据质量要求 空间数据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22、性质、功能、管理、影像、其他数据和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质量控制分为共性控制和分项控制,具体要求如下:6.2.2.1 共性质量要求 a)数学基础 坐标系统: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S2000)”。7 高程基准: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值为“m”。投影方式:按照 GB/T 17278,标准分幅数据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经差 3 分带,以“m”为坐标单位,坐标值至少保留 2 位小数;按照行政区域组织的数据可不分带,采用地理坐标,经纬度值采用“”为单位,用双精度浮点数表示,至少保留 6 位小数。比例尺标准分幅及编号执行 GB/T 13989 标准。b)计量单位 本标准中纬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 1145-2020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 数据质量控制试行环境保护 1145 2020 生态 保护 红线 监管 技术规范 数据 质量 控制 试行 环境保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