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245-2020 中国森林认证 自然保护地森林康养(林业).pdf
《LY∕T 3245-2020 中国森林认证 自然保护地森林康养(林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Y∕T 3245-2020 中国森林认证 自然保护地森林康养(林业).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65.020.40 CCS B 64 备案号:L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 业 行 业 标 准 LY/T 32452020 中国森林认证 自然保护地森林康养 Forest certification in ChinaForest-based health preservation in natural protected area 2020-12-29 发布 2021-06-01 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 布 LY/T 32452020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与定义.1 4 指标体系.2 4.1 基本要求.2 4
2、.2 森林康养场所选址.3 4.3 森林康养规划.3 4.4 森林康养产品.4 4.5 综合服务配套.5 4.6 安全保障.5 4.7 生态环境保护.6 4.8 社区发展.6 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7 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国家签署的相关国际公约.9 参考文献.10 LY/T 3245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认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6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管理局、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管理局、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华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长白山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国发、赵麟萱、陈美兰、于玲、满自红、李屹峰、赵劼、王锐锋、王泳腾、张童、王琦雅、王诗童、王萍、王梓瑄、付博、张德辉、范雅倩、沈庆仲、李吉跃、何茜、吕菲菲、郭艳双、史国强。LY/T 32452020 III 引 言 为了提高和规范森林康养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森林康养资源可持续利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森林康养产业,非常有必要制定森林康养认证标准。本文件规定了森林康养认证应遵循的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19个二
4、级指标、90个三级指标。LY/T 32452020 1 中国森林认证 自然保护地森林康养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自然保护地森林康养认证的指标体系和要求,包括基本要求、森林康养场所选址、森林康养规划、森林康养产品、综合服务配置、安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社区发展。本文件适用于自然保护地森林康养认证,其他森林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定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18005 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GB/T 27963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 GB 50206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DZ/T 028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LY/T 2935 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自然保护地 nat
6、ural protected area 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承载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3.2 森林康养 forest-based health preservation LY/T 32452020 2 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依托,利用优质的森林生态环境资源,发挥森林的康体保健功能,在森林里开展游憩、疗养、保健、养生、运动、认知、体验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3.3 森林康养场所 forest-based health preservation site 依托于优质的森林生态环境资源,提供森林康养服务,且基础设
7、施和康养服务达到一定水平的森林康养基地、森林疗养院等场所。3.4 森林康养资源 forest-based health preservation resources 森林环境中的自然景观、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高质量空气、优质水源、宜人气候、林副产品等具有康养身心作用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资源。3.5 森林康养产品 forest-based health preservation products 依托于优质的森林康养资源,为实现某种特定的健康管理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康养服务和活动。4 指标体系 4.1 基本要求 4.1.1 法律义务 4.1.1.1 应确保适用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参见附录 A)和国
8、际公约(参见附录 B)得到有效识别、获取和及时更新。4.1.1.2 依法取得国家或相关行业的经营许可。4.1.1.3 经营单位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时缴纳税费。4.1.1.4 征占用林地和改变林地用途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并具有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4.1.1.5 依法取得工程项目建设许可,并具有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4.1.2 权属 4.1.2.1 土地权属或森林权属明确,四至边界清晰,应持有相关合法证明,如林权证、不动产登记证明、承包合同或租赁合同等。4.1.2.2 现有的争议和冲突未对森林康养场所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影响,能够作为森林康养场所长期使用。4.1.2.3 依法解决有关所有权
9、、使用权和经营权等方面的争议,保留相关处理记录。4.1.3 森林康养运营管理 4.1.3.1 应设置森林康养运营管理机构,配备运营所需的森林康养服务人员和医护人员等,形成管理体系。4.1.3.2 森林康养运营管理机构经营应承诺诚信经营,无不良诚信记录,且未发生价格欺诈、强制消费等事件。4.1.3.3 应建立完善的森林康养管理制度,包括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培训制度、考核制度与服务规范。4.1.3.4 制定安全预警、应急救援、紧急救护和防灾减灾预案等。LY/T 32452020 3 4.1.3.5 制定具体的投诉受理程序,公布投诉电话,指定投诉受理机构,依照程序反馈投诉处理结果,并保留相关记录。4
10、.2 森林康养场所选址 4.2.1 位置条件 4.2.1.1 森林康养场所宜处于或邻近集中连片的森林,且形成明显森林小气候的集中区域。4.2.1.2 按 DZ/T 028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要求进行评估,确保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隐患。4.2.1.3 森林康养场所选址应符合自然保护地总体规划,位于自然保护地的允许经营利用区域中,并避让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主要生境。4.2.1.4 对外交通便利,距离最近的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交通枢纽和干线距离不超 3 小时路程。4.2.1.5 非自驾康养对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能够到达,或森林康养场所可提供接驳服务。4.2.1
11、.6 连接森林康养场所的外部公路等级应符合安全行车基本要求。4.2.2 森林质量 4.2.2.1 森林康养场所及毗邻的集中连片森林面积不少于 1000 hm2。4.2.2.2 森林康养场所及毗邻的集中连片森林覆盖率大于 50%。4.2.2.3 风景资源丰富,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达到 GB/T 18005 的三级要求。4.2.2.4 植被类型多样,有视觉型、听觉型、嗅觉型、味觉型和触觉型等植物,能够提供多种感官体验。注:注:视觉型植物指具色彩、体形、风韵、季相变化的植物;听觉型植物指在风、雨的作用下发出各种不同声响的植物;嗅觉型植物指分泌芳香油、萜烯类物质的植物;味觉型植物指可供品尝食用的植物;
12、触觉型植物指对人的触觉有应激反应的植物。4.2.2.5 宜分布挥发物具有杀菌功能的植物。4.2.3 环境质量 4.2.3.1 森林康养场所区域的小气候条件适宜,其人居环境舒适等级为 3 级的天数60 天,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应按照 GB/T 27963 执行。4.2.3.2 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 GB 3095 环境空气功能区一类区的质量要求。4.2.3.3 地表水质量应达到 GB 3838 的类水环境质量要求。4.2.3.4 地下水质量应达到 GB/T 14848 的地下水质量 II 类要求。4.2.3.5 土壤无化学污染,种植、养殖等生产用途的土壤环境质量应低于 GB 15618 的土壤污
13、染风险管制值。4.2.3.6 声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3096 的 0 类声环境功能区类别。4.2.3.7 无疫源疾病区和放射性污染风险。4.3 森林康养规划 4.3.1 规划编制 4.3.1.1 结合实际条件编制森林康养规划,并通过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组织的专家科学论证。4.3.1.2 森林康养规划的编制应建立在翔实、准确的森林康养资源信息基础上,包括森林资源、风景资源、实地考察结果、康体保健植物资源等信息。4.3.1.3 森林康养规划应符合自然保护地专项规划或详细规划,位于其它森林经营单位内的应与其森林经营方案相衔接。LY/T 32452020 4 4.3.1.4 森林康养规划的内容应符合森
14、林康养的有关规定,森林康养规划的内容符合 LY/T 2935 中附录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编制提纲的要求。4.3.1.5 森林康养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征求管理部门、经营单位、当地社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应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做到多规合一。4.3.2 规划实施 4.3.2.1 应结合已有建筑和森林康养资源,按照森林康养规划进行功能区域划分。4.3.2.2 实际接待的康养对象人数与森林康养产品活动强度,应低于森林康养规划设计的最大值。4.3.2.3 配备的设施和设备应满足森林康养规划中森林康养产品规划的需求。4.3.2.4 康养专业人员能力应满足森林康养规划中森林康养能力规划的需求。4.3.
15、2.5 根据森林康养规划,制定年度工作计划。4.4 森林康养产品 4.4.1 产品类型 森林康养产品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7 种类型:观光类,有林海眺望、赏叶、赏花、观鸟、观溪、观石、观景等;运动类,有林中漫步、慢跑、登山、骑行、瑜伽、太极、素质拓展等;作业类,有栽植树木花草、园艺修枝、林下采集、手工制作等;舒缓类,有森林冥想、森林禅修、心理咨询、自我认知与关怀、森林宣泄、森林音乐、森林绘画等;认知类,有自然观察、生态知识讲座、林中阅读、研修小径等;浴疗类,有森林浴、日光浴、温泉浴、冷泉浴等;饮食类,有森林食疗、森林药疗、林副产品、自然茶座等。4.4.2 产品配置 4.4.2.1 森林康养产品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YT 3245-2020 中国森林认证 自然保护地森林康养林业 LY 3245 2020 中国 森林 认证 自然保护 林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