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1112-20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环境保护).pdf
《HJ 1112-20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环境保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J 1112-20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环境保护).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HJ 1112-20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广播电视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adio and television(发布稿)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国国家家环环境境保保护护标标准准2020-02-27 发布2020-04-01 实施生态环境部发 布HJ 1112-2020i目次前言.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25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56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7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78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89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分析与论证.910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
2、划.101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0附录 A(规范性附录)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专题设置和编制要求.12附录 B(规范性附录)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格式和要求.14附录 C(资料性附录)广播电视发射天线近场区和远场区的划分条件.16附录 D(资料性附录)中波、短波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的计算.17附录 E(资料性附录)调频、电视广播天线远场区电场强度的计算.19HJ 1112-2020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和指导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
3、容、工作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C、附录 D、附录 E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 2020 年 2 月 27 日批准。本标准自 2020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生态环境部解释。HJ 1112-2020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广播电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标准不适用于卫星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4、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 87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HJ 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 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T 10.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3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GY 5054广播电视天线电磁辐射防护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广播电视建设项目
5、 radio and television construction project利用无线电发送设备将声音和(或)图像节目播送出去的建设项目,其中装有一部或若干部发射机、天线及其附属设备。本标准所指广播电视可以分为中波广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和地面电视。3.2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nvironment-sensitive target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与监测需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等有公众居住、工作或学习的建筑物。3.3近场区 near field regionHJ 1112-20202近场区是紧邻天线口径的
6、一个场区域。在近场区,电场和磁场之间相位、幅度关系不确定。近场区可划分为电抗近场区和辐射近场区。在电抗近场区中,大部分能量在源与场之间交换而不辐射,只有很少一部分能量向外辐射。在辐射近场区中,场的矢量分布与距离天线口径的距离有关。3.4远场区 far field region远场区位于天线近场区以外一直延伸到电波所能达到的区域。在特征上主要是平面波,电场和磁场是同相的,并且它们的幅度有一个固定的比值,电场和磁场在一个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彼此间成直角关系。在此区域中,场的矢量分布与距离天线口径的距离无关。4基本规定4.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
7、定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及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应按照 HJ 2.1 的相关规定执行。4.2评价依据4.2.1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依据国家与地方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国家与地方生态环境相关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国家与地方生态环境相关标准、行业规范、建设项目资料等相关资料。4.2.2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国家、行业、地方已颁布的生态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污染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4.2.3生态环境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主要包括国家、地方已发布的环境政策、生态环境规划、生态保护红线、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等。4.2
8、.4生态环境标准,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监测标准、国家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等。4.2.5行业规范,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建设项目设计、施工等技术规范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要求等。4.2.6建设项目资料,主要包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委托书等。4.2.7当建设项目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国家公园等环境敏感区内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并应咨询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意见。4.3评价内容4.3.1广播电视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并覆盖施工与运行的全部过程。4.3
9、.2广播电视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一般应包括电磁、噪声、污水、固体废物、生态等方面的内容。报告书的专题设置及编制要求见附录 A,报告表的具体格式和要求见附录 B。4.3.3在进行广播电视环境影响评价时,应按评价工作程序对建设项目方案进行评价,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论证建设项目选址、设备选型与布局、建设方案的环境可行性。4.3.4当建设项目进入已建成或规划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国家公园等环境敏感区时,报告书中需增加站址方案比选的内容。通过建设项目造价、环保投资、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对比,进行规划符合性、环境合理性、建设项目可行性
10、分析。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并进行替代方案环境影响评价。HJ 1112-202034.3.5改扩建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说明本期建设项目与已有建设项目的关系。报告书应包括已有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污染物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环境问题、影响程度、环境保护设施、措施及实施效果,以及主要评价结论等回顾性分析的内容。4.3.6广播电视环境影响报告书总结论是全部评价工作的结论,需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4.3.7包含在已批复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广播电视建设项目,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可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简化相应环境影响评价内容。4.4评价因子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的主
11、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见表。表 1主要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汇总表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因子单位预测评价因子单位施工期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LAeqdB(A)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LAeqdB(A)地表水环境pH、COD、BOD5、NH3-N、石油类mg/LpH、COD、BOD5、NH3-N、石油类mg/L运行期电磁环境电场强度V/m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A/m磁场强度A/m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W/m2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W/m2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LAeqdB(A)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LAeqdB(A
12、)地表水环境pH、COD、BOD5、NH3-N、石油类mg/LpH、COD、BOD5、NH3-N、石油类mg/L注1:pH值无量纲。4.5评价标准4.5.1环境质量标准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要求执行相应环境要素的国家和地方环境质量标准。4.5.2污染物排放标准应执行相应的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4.5.3电磁辐射按照 GB 8702 和 HJ/T 10.3 的规定执行。4.6评价工作等级4.6.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按照 HJ 2.3 的规定执行。4.6.2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按照 HJ 2.4 的规定执行。4.6.3生态环境
13、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按照 HJ 19 的规定执行。HJ 1112-202044.7评价范围4.7.1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4.7.1.1全向辐射天线评价范围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呈圆形:发射天线等效辐射功率100kW 时,其半径为 1km,发射天线等效辐射功率100kW 时,其半径为 0.5km。如果辐射场强最大处大于上述范围,则应评价到最大场强处和满足评价标准限值处中的较大处;如果辐射场强最大处小于上述范围,则应评价到评价范围和满足评价标准限值处中的较大处。4.7.1.2定向天线评价范围以发射天线为中心呈扇形,以天线第一旁瓣为圆心角:发射天线等效辐射功率100kW 时,其
14、半径为 1km,发射天线等效辐射功率100kW 时,其半径为 0.5km。如果辐射场强最大处大于上述范围,则应评价到最大场强处和满足评价标准限值处中的较大处;如果辐射场强最大处小于上述范围,则应评价到评价范围和满足评价标准限值处中的较大处。对于定向天线,还应考虑天线背瓣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4.7.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应按照 HJ 2.3 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4.7.3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应按照 HJ 2.4 的相关规定进行评价。4.7.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为站址边界或围墙外 500m 范围内。4.8环境敏感目标附图并列表说明评价范围内各要素相应环境敏感目标的名称、
15、性质、与建设项目相对位置关系以及需要达到的环境保护要求。对于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应给出名称、性质、分布、数量、建筑物楼层、高度、与建设项目相对位置关系等信息。对于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应给出名称、类型、等级、分布、保护范围、功能区划、保护对象、保护要求、与建设项目相对位置关系等信息,并附相关功能区划图。对于声环境敏感目标,应给出名称、类型、功能、分布、数量、建筑物楼层、与建设项目相对位置关系等信息。对于地表水环境敏感目标,应给出名称、等级、保护范围、与建设项目相对位置关系等信息,并附相关功能区划图。4.9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要求对于广播电视台站,其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
16、和站界的电磁辐射环境现状应实测,并对实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现有电磁辐射源的构成及其对电磁辐射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以模式预测为主。当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情况复杂时,采用类比评价进行补充HJ 1112-20205分析。5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5.1建设项目概况5.1.1建设项目一般特性简介包括建设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布局、发射机功率、频率范围、天线特性参数(归一化方向性图、增益等)、天线最大线尺寸、运行工况、周围环境特征等内容,并应附区域地理位置图、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应明确台站与环境敏感目标相对位置关系)等。建设项目组成中应包括相关装置、公用工程、
17、辅助设施等内容。5.1.2物料、资源等消耗及建设项目占地包括永久和临时占地面积及类型、主要物料和资源的数量、来源、储运方式及其他说明。5.1.3施工工艺和方法包括施工组织、施工工艺和方法等。5.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投资额、建设周期、环境保护投资等。5.1.5已有建设项目情况按本标准 4.3.5 条要求,说明已有建设项目情况。5.2建设项目与政策、法规、标准及规划的相符性评价广播电视建设项目与我国生态环境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及所涉地区生态环境规划的相符性:a)分析是否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b)分析建设项目选址、站址总平面布置的环境合理性。对分析中发现的相关环境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必要时
18、给出建设项目站址选择或方案调整的避让距离要求。对于确实无法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国家公园等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说明方案选择的环境合理性和与法律法规的相符性。5.3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对建设项目在施工期的噪声、污水、扬尘、弃渣、生态影响等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以正常工况为主。分析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电磁辐射、污水等的产生、排放、控制情况。对电磁辐射源应说明其源强及分布,对污水排放源应说明种类、数量、成分、浓度、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及去向等。在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期和运行期的评价因子筛选
19、,明确评价参数。HJ 1112-202066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1区域概况包括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区域地势、交通等,并附地理位置图和建设项目站址所涉区域的卫星照片。6.2自然环境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建设项目站址所涉区域的地形特征、地貌类型、水文水质等。若无可查资料,应做必要的现场调查。6.3电磁辐射环境现状评价6.3.1监测因子根据广播电视建设项目的电磁场特性选择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功率密度中的一项或多项进行监测。表 2电磁辐射环境现状监测因子汇总表项目类别监测因子单位中波广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地面电视近场区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A/m远场区功率密度或电场强度或磁场强度W/m2或V/m或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HJ 1112-202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广播电视环境保护 1112 2020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广播电视 环境保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