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T 2050.4-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安全生产).pdf
《AQ∕T 2050.4-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安全生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Q∕T 2050.4-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安全生产).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13.100 D 09 AQ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安 全 生 产 行 业 标 准 AQ/T 2050.4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 The applicable guide of standardized specification of work safety for tailings pond(报批稿)2016-08-29 发布 2017-03-01 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 布 1 目目 次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1 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4 5 安全教育与培训.6 6 尾矿库建
2、设.6 7 尾矿库运行.7 8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9 9 应急管理.10 10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12 11 绩效测量与评价.12 II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AQ 2007.4-2006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本标准与 AQ 2007.4-2006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规范了标准的引用文件;补充、完善了企业安全生产目标设置要求(见 3.1.1.2);删除了原标准“3.2.1 法律法规意识”的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的要求(见 3.2.2.1);增加了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的具体内容(见 3.4.2.2);增加了班组安全建设的相关规定(
3、见 3.5);增加了系统管理评审应重点关注的事项(见 3.9.2);补充、完善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相关规定(见第 4 章);补充、完善了职业卫生管理的相关规定(见 7.6.2);增加了隐患排查的相关规定(见 8.1);增加了尾矿库定期监测的规定(见 8.2.3);修订、完善了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评定与核准的相关规定(见 11.2.2)。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一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安瑞琪(北京)国际风险管理顾问公司、中南大
4、学、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凯、李晓飞、张涌、史秀志、边卫华、高士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AQ 2007.4-2006。1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创建尾矿库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或独立选厂所属的尾矿库安全标准化建设与监督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
5、用导则 GB 14161 矿山安全标志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863 尾矿设施设计规范 GB 50864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 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AQ 2006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 AQ 2030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3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 3.1 目标 3.1.1 目标的设立 3.1.1.1 企业应设立文件化的安全生产目标。3.1.1.2 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应符合下列规定:不能仅有事故指标;体现
6、企业的风险特点;体现安全绩效持续改进;可测量并可实现。3.1.2 目标实施 3.1.2.1 企业应制定目标实现计划,并保障实现目标所需的资源。3.1.2.2 企业应定期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监测。3.1.2.3 企业应根据监测结果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目标进行修订。3.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3.2.1 需求识别与获取 3.2.1.1 企业应建立有效途径,及时获取员工或部门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需求。3.2.1.2 企业应确定渠道,识别、获取影响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范性文件等。3.2.2 融入 2 3.2.2.1 企业应将识别并获取的安
7、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到本企业的责任制、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培训内容、日常安全活动等之中。3.2.2.2 企业应对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影响的人员提供专项培训,确保其熟悉相关规定。3.2.2.3 企业应向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影响的人员,发放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或为其建立获取途径。3.2.3 评审与更新 3.2.3.1 企业应确保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变化进行识别、获取、评审与更新。3.2.3.2 企业应确保使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有效性。3.3 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 3.3.1 安全管理机构 3.3.1.1 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
8、其他要求,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3.1.2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意识、知识和能力。3.3.2 特殊职位人员任命 3.3.2.1 企业的安全管理、健康监护、应急救援等特殊职位人员,应由主要负责人书面任命。3.3.2.2 被任命的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3.4 安全生产责任制 3.4.1 责任制的建立 3.4.1.1 企业应建立所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各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3.4.1.2 安全生产责任的描述应具体、简明、界定清晰并能考核。3.4.2 责任制的内容 3.4.2.1 企业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应符合安全生产法
9、律法规与其他要求。3.4.2.2 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安全生产职责应包括: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组织制定安全生产目标;主持召开专门的安全会议,讨论并决定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项;定期听取员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标准化系统的管理评审;组织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创建活动,并公开展示对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承诺;定期向职代会或员工代表大会汇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安全
10、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规定的其他职责。3.4.2.3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层人员应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安全生产的承诺。3.4.3 责任制的沟通与评审 3.4.3.1 企业应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详细说明和交流,确保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充分理解,特别管理层人员。3.4.3.2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定期评审,并根据需要予以更新。3 3.5 班组安全建设和员工参与 3.5.1 企业应组织开展安全标准化班组创建活动,并为班组安全建设提供必要的资源。3.5.2 班组应坚持开展班前会、学习培训、事故回顾、现场定置管理、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合理化建议、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演练等活动。3.5.3 企业应建立员工
11、权益保障制度,确保员工关心的问题得到积极响应,特别是保证员工在安全状况异常的情况下拒绝工作而不会受到惩罚。3.5.4 企业应确保员工参与安全活动,并建立收集、反馈员工关注的安全生产事项的渠道。3.6 文件与资料控制 3.6.1 文件控制要求 3.6.1.1 企业应建立文件控制的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产生、使用、评审、修订和控制的效力与效率。3.6.1.2 企业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安全规章制度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或废除。3.6.1.3 安全规章制度能被需要的人员获取。3.6.2 安全规章制度 3.6.2.1 企业应遵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结合自身安全生产特点和机构设置情况,建立健全安
12、全生产规章制度。3.6.2.2 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括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事故和事件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许可作业审批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3.6.3 安全记录要求 3.6.3.1 企业应对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和自身安全标准化系统要求,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的记录,并确保对记录的有效控制。3.6.3.2 安全记录应符合下列规定:内容真实、准确、清晰;填写及时、签署完整;标识明确、编号清晰;易于识别与检索;完整
13、反映相应过程;明确保存期限。3.7 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 3.7.1 外部联系 3.7.1.1 企业应建立外部联系渠道,并明确职责,确保与外界就相关安全生产事项进行及时有效的联系。3.7.1.2 企业应采用文件的形式,及时向外界披露重大安全生产事项,特别是可能影响周边居民及其他相关方的安全生产事项。3.7.2 内部沟通 3.7.2.1 企业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沟通制度,明确沟通的方式、时机、内容、职责及信息的处理。3.7.2.2 主要负责人应定期与员工就安全问题进行沟通。3.7.2.3 企业应召开安全问题讨论会,收集员工关心的问题,并及时处理。4 3.7.2.4 企业应制定合理化建议制度,听取员工
14、和相关方的意见及建议。合理化建议制度应有效地执行,以确保管理层是以公平的方式来评审所提出的各项建议。3.8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 3.8.1 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3.8.1.1 企业应建立供应商的管理制度,确保供应商的能力满足企业要求。3.8.1.2 企业应确定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并保存批准过程的相关记录。3.8.1.3 企业应对供应商的供应过程实施有效控制。3.8.1.4 供应商在企业现场活动时,应遵守企业的安全要求。3.8.2 承包商的选择与管理 3.8.2.1 企业应建立承包商的管理制度,将承包商的安全生产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体系。3.8.2.2 企业应确定符合要求的承包商,并保存批准过程的相关
15、记录。3.8.2.3 企业应识别承包商工作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并在允许承包商的员工使用企业的设备、设施前应对其进行培训。3.8.2.4 企业应对承包商的服务过程实施检查,以识别及控制承包商造成的风险。3.9 系统管理评审 3.9.1 企业管理层应定期组织实施管理评审,评价本企业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实施状况,识别不足和需要改进的事项。3.9.2 管理评审应建立在真实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状态的有效信息之上,并重点关注:监测与检测记录;以前评审的跟踪结果;影响标准化系统的变化;纠正与预防措施制定及实施有效性;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员工和相关方意见和建议;目标完成情况;标准化系统覆盖范围的充分性;标准化系统内部评
16、价报告;实施标准化系统的资源的保障情况;持续风险识别结果。3.9.3 管理评审过程应文件化,评审结果应与责任人、员工及相关方沟通,并确保依据评审结果制定的行动计划得到有效实施。3.9.4 企业应保存管理评审的记录。3.10 安全投入与工伤保险 3.10.1 企业应按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3.10.2 企业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和(或)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并为员工缴纳相关保险费。3.10.3 企业应积极协助员工或其家属获取工伤补偿金。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4.1 一般要求 4.1.1 企业应建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辨识各类危险源可能的危险模式及后果,
17、并定性或定量评价危险模式的风险。要特别关注重大危险源的风险。5 4.1.2 企业应确保不同层面员工参与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过程。4.1.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考虑所有的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包括:正常和异常的情况;现在和将来的生产活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变化。4.1.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应文件化,并定期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回顾。4.2 方法与流程 4.2.1 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并确保方法的适应性、一致性、可重复性及可评价性。4.2.2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应能提供充足的信息。4.2.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过程包括:准备;划分危险源辨识与风
18、险评价单元;分单元进行危险源辨识,确定可能的危险模式;定性或定量评价危险模式的风险,并确定其风险等级;依据危险模式的最高风险等级,确定单元的风险等级;针对危险模式和风险等级,提出风险控制措施。4.2.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单元的划分应遵守下列原则:以工艺流程或作业活动为基础;考虑设备的平面及空间布置,将主体生产设备及其周边辅助设备设施划归同一单元;兼顾生产作业与安全管理需要,同一岗位作业范围内可以有多个单元,但同一单元不得分属两个及以上作业岗位管辖;独立的设备设施,如回水泵站、仓库、变电站等,可划为一个单元。4.2.5 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应遵循下列原则:a)消除;b)替代;c)工程控制、隔
19、离;d)管理措施;e)个体防护。当员工安全健康与财产保护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确保员工安全健康的措施。4.3 风险评价 4.3.1 企业应进行初始风险评价,初始评价过程应综合考虑:施工作业过程风险;危险物质风险;设备设施风险;工程地质环境风险;职业卫生风险;管理风险;法律、法规、标准需求;相关方的观点。4.3.2 企业应持续地进行风险评价,及时处理重大风险。4.3.3 持续风险评价常用方法包括:6 使用前检查;计划任务观察;设备检查;工前危险预知;交接班检查;定期安全检查 定期检修;安全标准化系统评价。4.3.4 风险评价结果应包括单元可能的危险模式、事故类型、事故后果、风险等级、控制措施等。
20、4.3.5 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结果进行风险分级管理。4.4 许可任务管理 4.4.1 企业应认定需要经许可方可进行的作业范围,并对许可的签发人进行培训和能力评估。4.4.2 企业应定期对许可作业的范围进行评审与更新。5 安全教育与培训 5.1 培训 5.1.1 需求识别与分析 5.1.1.1 企业应识别、分析培训需求。5.1.1.2 培训需求的识别应针对所有员工和所有作业过程,并充分考虑: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员工和管理层的意见和建议;技术发展的需要;变化过程管理要求;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相关方的要求。5.1.2 培训要求 5.1.2.1 企业应针对已识别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AQT 2050.4-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安全生产 AQ 2050.4 2016 金属 非金属 矿山 安全 标准化 规范 尾矿 实施 指南 安全生产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753693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