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T 241—2021 印刷智能制造术语(新闻出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CY∕T 241—2021 印刷智能制造术语(新闻出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Y∕T 241—2021 印刷智能制造术语(新闻出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印刷智能制造术语2021 09 22 发布2021 11 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Vocabulary of smart manufacturing of printingICS 37.100.01CCS A 17国家新闻出版署发 布CY/T 2412021ICY/T 2412021目次前言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基础术语 14 印刷智能设计 25 印刷智能仓储物流 36 印刷智能管理 37 印刷智能服务4参考文献5索引汉语拼音索引6英语对应词索引7IIICY/T 2412021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
2、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70)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裕同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增和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金玺彩印有限公司、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山东鲁信天一印务有限公司、北京印刷学院、杭州科雷智能印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东莞智源彩印有限公司、浙江新华数码印务有限公司、昆明伟建科创印务有限公司、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新
3、宏泽包装有限公司、广东兴艺数字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久鑫长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世纪开元智印互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宁康特数据服务有限公司、金久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俞朝晖、沈祖广、张彦粉、王利婕、牛文兴、白春义、帅进、刘志辉、李业丽、项建龙、陈明、嵇俊、朱学金、张羽玲、王强、习大润、谭荣洪、曾庆涛、游伴奏、刘霞、招刚、李小东、李朝刚、符秀科、黄真、吕文璇、亓伟倩、段春芳、皮坤林、毛晓尧。前言1CY/T 2412021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印刷技术领域智能制造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印刷智能制造领域编写标准、出版、教学和科研活动,也可供国内外技术交流使用。2规范性
4、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基础术语3.1云计算技术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通过网络接入弹性可扩展的物理或虚拟 ICT 资源池,并可以以按需、自服务的方式对资源进行部署和管理的技术体系。来源:GB/T 34078.12017,2.10 3.2大数据big data具有体量巨大、来源多样、生成极快、且多变等特征并且难以用传统数据体系结构有效处理的包含大量数据集的数据。注:国际上,大数据的 4 个特征普遍不加修饰地直接用 volume、variety、velocity 和 variability 予以表述,并分别赋予了它们大数据环境下的定义:a)体量 volum
5、e:构成大数据的数据集的规模。b)多样性 variety:数据可能来自多个数据仓库、数据领域或多种数据类型。c)速度 velocity:单位时间的数据流量。d)多变性 variability:大数据其他特征,即体量、速度和多样性等特征都处于多变状态。来源:GB/T 352952017,2.1.13.3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人、机、物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注:物即物理实体。来源:GB/T 337452017,2.1.13.4协同设计collaborative design为了完成某一设计目标,由
6、两个或两个以上设计主体,通过一定的信息交换和相互协同机制,分别以不同的设计任务共同完成一个设计目标。注:协同设计具有多主体性、协同性、目标一致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来源:GB/T 18725-2008,3.51,有修改 印刷智能制造术语2CY/T 24120213.5印刷智能制造smart manufacturing of printing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印刷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印刷生产方式。来源:CY/Z 312019,2.13.6印刷智能制造设备smart manufacturing eq
7、uipment of printing具有高度自动化水平以及通信兼容性、数据采集和信息传输控制功能,可自动检测生产质量,评估运行状态,接受远程运行与维护的印刷生产及配套设备。3.7印刷智能工厂smart factory of printing在数字化的基础上,以工业大数据和互联网为支撑,具备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物流和集成优化主要特征的印刷工厂。3.7.1印刷产品智能设计smart design of printed products以结构、材料、工艺和表面装潢的数据为基础,通过算法实时采集和存储数据,并优化完善数据库,实现按印刷产品需求进行自主数字建模和优化完善的活动。3.7.2
8、印刷智能生产smart production of print以印刷生产系统数据为基础,通过算法使信息流驱动物流和加工工序,并实时采集和存储数据,实现印刷生产系统自主决策、控制和优化的活动。3.7.3印刷智能管理smart management of printing以印刷管理系统数据为基础,通过算法采集、存储和优化数据,实现自主协调企业内部各系统之间信息的无障碍流通和各个部门之间资源无障碍调配的活动。3.8印刷智能服务smart service of printing以印刷服务系统数据为基础,通过算法和网络平台采集、存储和优化数据,实现自主协调企业对外服务各系统之间信息的无障碍流通和各个部门
9、之间资源无障碍调配的活动。3.9印刷智能化smart manufacturing process development of printing 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从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向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特征的印刷方式演化的过程。4印刷智能设计4.1印刷产品数字模型digital model of printed products对印刷产品外观、结构和功能属性的可视性数字化描述。3CY/T 24120214.2印刷工艺智能设计smart design of printing process以印刷产品数字模型和印刷生产工艺数据库为基础,通
10、过算法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生产工艺方案,并依据实时生产数据的反馈逐步优化的活动。4.2.1印刷工艺数字模型digital model of print process对原辅材料通过设备、工艺加工转变为印刷产品全过程的可视性动态数字化描述。4.3实物仿真physical simulation 在真实环境中对印刷实物进行各种试验,收集有效的试验数据,分析工艺、产品或部件的可靠性。4.4数字仿真digital simulation 在虚拟环境中通过算法对数字模型进行模拟试验,收集有效的试验数据,分析预测工艺、产品或部件的可靠性。5印刷智能仓储物流5.1印刷智能仓库smart warehouse o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YT 2412021 印刷智能制造术语新闻出版 CY 241 2021 印刷 智能 制造 术语 新闻出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