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091-2021 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作业规程(天津市).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12∕T 1091-2021 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作业规程(天津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2∕T 1091-2021 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作业规程(天津市).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07.040 CCS A 75 12 天津市地方标准 DB12/T 10912021 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作业规程 Specifications for processing aerial orthophoto data 2021-10-27 发布 2021-12-01 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 布 DB12/T 10912021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2 5 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作业流程.6 6 像控点测量.7 7 原始影像数据处理.8 8 空中三角测量.8 9 DEM 采集.11 10 数字正射影像
2、图生产.11 11 质量控制.13 12 成果检验.13 13 数据成果.13 附录 A(规范性)一级元数据模板.15 附录 B(规范性)二级元数据模板.18 DB12/T 1091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天津金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奎、周丽珠、王冬、孟浩东、马骏、王磊、张鑫鑫、陈楚、葛亮、徐莹、王文江、张学民、刘新国、倪文礼、王永峰、于海波、王晓华。DB12/T 10912021 1 航空正射影像数据
3、处理作业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市基于常规航空摄影方法获取的框幅式数字航摄影像数据制作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基本要求、作业流程、像控点测量、原始影像处理、空中三角测量、DEM采集、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质量控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基于常规航空摄影方法获取的框幅式数字航摄影像数据制作1:500、1:1000、1:2000、1:5000、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生产、更新。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
4、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 232362009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空中三角测量规范 CH/T 30062011 数字航空摄影测量 控制测量规范 DB12/T 473.1 天津市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1部分:1:5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常规航空摄影 conventional aerial photography 采用有人驾驶航摄飞机搭载量测型航空摄影相
5、机(简称“航摄相机”),按照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进行的空中摄影。3.2 数字航摄影像 digital aerial image 以数字方式记录的航摄影像。由面阵数码相机直接获取的数字航摄影像,以及由胶片航摄相机拍摄在胶片上的图像经过像片扫描获得的数字化航摄影像称为框幅式数字航摄影像;由线阵数码相机按推扫式成像直接获取的数字航摄影像称为推扫式数字航摄影像。3.3 摄站点信息 camera station information 在航空摄影过程中,利用机载定位设备和定姿设备获取的航摄相机曝光瞬间摄站点(摄影中心)空间位置和影像姿态角的信息。3.4 像控点 image control point DB
6、12/T 10912021 2 位于影像特定位置和特定目标上,具有成图坐标系中坐标信息的控制点。采用野外实地测量获得点位三维坐标的像控点称为外业像控点;在已有基础地理信息成果中提取点位三维坐标的像控点称为图解像控点;在空中三角测量中,用于解算影像定向参数而布设在特定位置的必要数量的像控点称为基本定向点;用于检查成果正确性的像控点称为检查点。3.5 连接点 tie point 能够构建立体模型或建立相邻模型(影像)之间连接关系的同名像点。采用空中三角测量方法解求出点位三维坐标的连接点称为加密点;相邻平差区域网之间共同存在同一影像目标的加密点称为区域网间公共点(简称“公共点”);用于检查下道工序产
7、品正确性的点称为备查点。3.6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bundle block adjustment 以中心投影共线方程式作为平差的函数模型,以一幅影像组成的一束光线作为平差的基本单元,通过各个光线束在空间的缩放、旋转和平移,使区域网内各影像之间的公共光线实现最佳交会,并使用最小二乘法使整个区域最佳地纳入到控制点坐标系中的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方法。4 基本规定 4.1 空间参考系 4.1.1 坐标系统 采用2000天津城市坐标系或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4.1.2 高程系统 采用1972年天津市大沽高程系(高程应注明高程年代)或1985国家高程基准。4.1.3 地图投影和分带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8、按经差3分带。4.2 分幅编号 2000天津城市坐标系的分幅、编号及文件命名应符合DB12/T 473的规定;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分幅与编号应符合GB/T 13989的规定。4.3 精度指标 4.3.1 像控点 像控点对邻近基础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超过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的1/5;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基本等高距的1/10。4.3.2 空中三角测量 4.3.2.1 空中三角测量精度 空中三角测量精度以区域网平差后加密点的精度来衡量。加密点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表1的规定。加密点中误差宜采用检查点的中误差进行估算。DB12/T 10912021 3 表1 连接点
9、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限值 单位为米 成图比例尺 平面位置中误差 高程中误差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1:500 0.175 0.175 0.25 0.15 0.28 0.35 1:1000 0.35 0.35 0.5 0.28 0.35 0.5 1:2000 0.7 0.7 1.0 0.28 0.35 0.8 1:5000 1.75 1.75 2.5 0.3 1.0 2.0 1:10000 3.5 3.5 5.0 0.3 1.0 2.0 注:最大误差为2倍中误差。4.3.2.2 内定向精度 内定向均方差小于0.3个像元。4.3.2.3 连接点量测和自由网
10、平差精度 连接点量测和自由网平差精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特殊资料或特别困难地区可放宽至1.5倍,并在技术设计书中说明。表2 连接点量测和自由网平差精度 连接点类型 像点坐标残差中误差 像点坐标最大残差 自动匹配的连接点 1/3像素 1像素 像控点和人工判读/量测的连接点 0.5像素 1.5像素 注:连接点上下视差中误差应1/3像素,最大残差2/3像素。4.3.2.4 区域网平差精度 区域网平差计算结束后,基本定向点残差、检查点误差及公共点较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基本定向点残差、检查点误差、公共点较差的限值 单位为米 成图比例尺 点别 平面位置限差 高程限差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平地 丘陵地
11、山地 1:500 基本定向点 0.13 0.13 0.18 0.11 0.2 0.26 检查点 0.175 0.175 0.25 0.15 0.28 0.35 公共点 0.35 0.35 0.5 0.3 0.56 0.7 1:1000 基本定向点 0.26 0.26 0.37 0.2 0.26 0.37 检查点 0.35 0.35 0.5 0.28 0.35 0.5 公共点 0.7 0.7 1.0 0.56 0.7 1.0 DB12/T 10912021 4 表 3 基本定向点残差、检查点误差、公共点较差的限值(续)单位为米 成图比例尺 点别 平面位置限差 高程限差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平地
12、丘陵地 山地 1:2000 基本定向点 0.5 0.5 0.7 0.2 0.26 0.6 检查点 0.7 0.7 1.0 0.28 0.35 0.8 公共点 1.4 1.4 2.0 0.56 0.7 1.6 1:5000 基本定向点 1.3 1.3 1.8 0.22 0.7 1.5 检查点 1.75 1.75 2.5 0.3 1.0 2.0 公共点 3.5 3.5 5.0 0.6 2.0 4.0 1:10000 基本定向点 2.6 2.6 3.7 0.22 0.7 1.5 检查点 3.5 3.5 5.0 0.3 1.0 2.0 公共点 7.0 7.0 10.0 0.6 2.0 4.0 注:仅生
13、产DOM产品时,平地、丘陵地高程限差可放宽至2倍。4.3.3 数字高程模型(DEM)DEM格网点高程应贴近影像立体模型地表,最大误差不超过2倍高程中误差。DEM数据如果仅用于纠正DOM,对于地势平缓地区,精度可适当放宽至2倍。相邻单模型DEM之间接边,应保留至少2个网格的重叠带,DEM同名格网点的高程较差不大于2倍DEM高程中误差。4.3.4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平原、丘陵地明显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5mm,山地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大于图上0.75mm,最大误差不应超过平面位置中误差的2倍;相邻DOM的接边误差不应大于2个像元。4.4 一般要求 4.4.1 像控点 4.4.1
14、.1 像控点类型要求 像控点分为平高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实际作业中应全部按平高控制点施测。4.4.1.2 像控点布设要求 4.4.1.2.1 对于框幅式相机:如果没有摄站点信息(POS 数据),采用区域网布点法按航向 510 条基线、旁向 24 条航线的跨度布设平高控制点。如果有摄站点信息(POS 数据),采用区域网布点法按航向 1520 条基线、旁向 34 条航线的跨度布设平高控制点。4.4.1.2.2 对于框幅扫摆式相机:采用区域网布点法布按航向 4050 条基线、旁向 34 条航线的跨度布设平高控制点。4.4.1.2.3 依据利旧原则,可选用区域内往年可用的平高控制点。在利旧使用过程中,
15、应考虑地面沉降因素,对沉降严重的往年控制点需谨慎使用或不使用。DB12/T 10912021 5 4.4.1.2.4 对于不规则区域网,区域凸角点和凹角点处应加布平高控制点。4.4.1.2.5 像主点及标准点位落水时,若落水范围的大小和位置不影响立体模型连接,可按正常航线布点;若航向三片重叠范围内选不出连接点,可在落水像对附近加布平高控制点,必要时采用全野外布点。4.4.1.3 像控点位置条件要求 像控点位置条件要求按CH/T 30062011的规定执行。4.4.2 数字高程模型(DEM)4.4.2.1 采样间隔 数字高程模型采样间隔应符合表4的规定,根据需要可以提高指标要求,并在技术设计书中
16、说明。表4 数字高程模型采样间隔 单位为米 成图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0000 采样间隔 1.0 2.0 2.0 5.0 5.0 4.4.2.2 数据格式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采用IMG格式存储。高程值采用浮点型存储,空白区域的格网高程值应赋值-9999。根据需要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也可采用TIFF格式,辅以TFW格式的地理定位信息文件。其中,地理定位信息文件应包含以下内容:a)DEM 数据的采样间隔;b)DEM 数据的西北角地理坐标(西北角第一个格网的中心点坐标)。4.4.3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4.4.3.1 地面分辨率 数字正射影像图地面分辨率应
17、符合表5的规定,根据需要可以提高指标要求,并在技术设计书中说明。表5 数字正射影像图地面分辨率 单位为米 成图比例尺 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0000 地面分辨率 0.05 0.1 0.2 0.5 1.0 4.4.3.2 影像裁切范围 数字正射影像图按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时,裁切范围为分幅图内图廓线;按梯形分幅时,裁切范围为分幅图幅最小外接矩形向外扩展100像素的矩形。裁切范围角点坐标按式(1)、式(2)、式(3)、式(4)、计算。Xmin=INT MIN(X1,X2,X3,X4)/d d-100d (1)Ymin=INT MIN(Y1,Y2,Y3,Y4)/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2T 1091-2021 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作业规程天津市 DB12 1091 2021 航空 射影 数据处理 作业 规程 天津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