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2954-2016 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赤霉病鉴定技术规程(农业).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NY∕T 2954-2016 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赤霉病鉴定技术规程(农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Y∕T 2954-2016 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赤霉病鉴定技术规程(农业).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020.01 B 15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954-2016 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赤霉病鉴定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wheat for trials to Fusarium head blight caused by 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2016-10-26发布2017-04-01实施: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目IJr=:I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NY/T 2954-2016
2、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太国、谷铁城、陈怀符、陈万权、邱军、孙世贤。I NY/T 2954-2016 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赤霉病鉴定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赤霉病鉴定技术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参加小麦区域试验的普通小麦品种(系)抗赤霉病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 1443.4 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第4部分:小麦抗赤霉病
3、评价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抗病性disease resistance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的性状。3.2 抗侵入resistance to penetration 植物形态、解剖或机能上具有阻止病原物侵入的能力,从而使寄主的发病率较低。3.3 抗扩展resistance to colonization 由于寄主植物内在因素存在,使病原物侵入后不能建立良好的寄生关系或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受到限制,不能正常生长发育。3.4 抗性评价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根据采用的技术标准判别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程度的定性描述。3
4、.5 致病性pathogenicity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3.6 人工接种artificial inoculation 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放于植物体感病部位并使之发病的过程。3.7 自然发病natural infection 将小麦品种种植于适合赤霉病害发生的地点而感染病害的过程。3.8 病情级另IJdisease rating scale 人为定量植物个体或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3.9 NY/T 2954-2016 分离物isolate 从发病部位通过人工培养、纯化、再接种和分离等方法获得的病原菌的培养物。3.10 培养基cuIture medium
5、 可以使病原物生长的自然或人工配制的基质。3.11 接种体inoculum 能够侵染寄主并引起病害的病原体。Xi 按式(1)3.12 普遍率incidence 发病率发病植物体单元数体单元为麦穗。3.13 严重度发病植物的严重程度由即为不3.14 病情指数全面考计算。(1)式中:D1 Si 表率分百严目一翻阳严乱当(2)式中:1-一一普遍率,单位为百分率c%);5一一平均严重度,单位为百分率c%)。3.15 小麦赤霉病wheat scab Ft=!禾谷镰抱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 teleomorph:GibberellazeeCSchwein)Petch和亚洲
6、镰抱F.asitlcum为主引起的主要以穗部产生坏死和枯萎症状的小麦病害,其他病原还有燕麦镰抱卫avenaceumC Fr.)Sacc.,黄色镰抱F.culmorum(W.G.Smith)Sacc.,串珠镰抱F.moniliforme Sheld.,税顶镰抱卫acuminatum(Ell.et Ev.)W r.等。2 NY/T 2954-2016 4 病原物接种体4.1 接种菌株的分离从发病麦穗上,切取病组织(颖、籽粒或穗轴等),用75%的乙醇表面消毒2min3 min后,无菌水冲洗3次6次,于无菌的马铃薯荒草糖琼脂平板上进行培养,分离物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后,通过分离物纯化及致病性测定.
7、筛选强致病力菌株.冷藏保存备用,按照NY/T1443.4的规定,用前菌株需进行致病力测定。4.2 小麦赤霉病菌接种体接种所用分离物应为当接种体的制备方法参见-品种,5.3 5.3.1冒险相遇。5.3.2 5.3.3 5.4.1.2 接种单花滴注接种:注入麦穗中部的一个/72 h。穗部接种应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条件。5.4.2 土表接种作为穗部接种的辅助鉴定方法。5.4.2.1 接种期粒接种体和分生于包子接种体2种。播,吃,主苟争?兰1艺丰9只I茹茹.歹11臼二-丰L纪知,气F是二飞I泣、.飞¥I二I生玩d俨三I卢气v习&在.号乡纣.扩元I甲卢-手ct.回孟宜的气候条件20L稀释好的接种悬浮液20
8、穗,接种后套袋保湿48h,应及时进行田间浇灌,以满足病害发生所需小麦赤霉病土表接种期为小麦抽穗前1个月。5.4.2.2 接种方法将麦粒繁殖的接种体均匀撒于鉴定圃的小麦行间,每667m2接种量为4kg。土表接种后,应做好田间灌慨,保持土壤水分,以利于子囊壳形成。3 NY/T 2954-2016 6 病情调查6.1 调查时期接种后25d30 d。6.2 调查方法及项目调查时观测记载每份鉴定材料群体的发病状况,根据病害症状描述,逐份材料进行调查,记载病情级别;调查项目按土表接种或穗部滴注接种,调查严重度,并分别计算病情指数和平均严重度,记载表格见附录B。6.3 发病程度记载及标准6.3.1 单花滴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NYT 2954-2016 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赤霉病鉴定技术规程农业 NY 2954 2016 小麦 区域试验 品种 赤霉病 鉴定 技术规程 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