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计算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091 班 第四小组 目录 一、设计资料 .3 二、结构构件选型 .4 三、结构计算 .4 四、荷载组合与内力组合 .17 五、柱、基础的配筋计算 .17 六、基础设计 .24 七、参考资料 .29 混凝土 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一)、设计题目:金工车间单跨厂房结构设计。 (二)、设计条件: 1、工艺要求:本工程为某城市郊区某铸造车间,工艺要求为一单跨单层厂房,跨度为27m,长度为102m,柱距6m,车间内有15/3t 和30/5
2、t 两台A5级工作制吊车,轨顶标高10.2m。吊车的有关参数见下表 1-1。 2、工程地质情况:天然地面下1.2m 处为褐黄色亚粘土老土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140kPa,初见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0.7m,(标高0.85m)。 3、地震设防烈度:无要求 4、建筑资料和荷载资料: (1) 屋面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板,板重(包括灌缝在内)标准值 为 2kN/m2。 (2) 天沟板板重标准值 2kN/m2。 (3) 屋架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形屋架,屋架自重标准值 109kN/榀。 (4) 吊车梁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吊车梁高 1200mm,自重标准值 50kN/根,轨道及
3、零件重1kN/m,轨道及垫层构造高度 200mm。 (5) 假设工业厂房用期50 年。阜新地区雪荷载标准值 0.4 KN/m 2、基本风压0.6 KN/m 2。 (6) 设计任务排架柱及基础材料选用情况 柱 混凝土:采用C35,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 HRB400级钢筋,箍筋采用 HRB335级钢筋。 基础 混凝土:采用C25,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 (三)设计内容: 1.确定纵横定位轴线,上柱的高度及截面尺寸;下柱的截面尺寸;布置屋盖支撑,柱及柱间支撑; 2.排架计算简图及进行荷载计算; 3.排架内力计算与内力组合;4.排架柱牛腿设计; 5.排架柱截面的配筋计算;6.预制柱下基础设计
4、; 7.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标准格式,用 8.绘制施工图纸( 1 #图 纸一张) (1) 结构布置图(屋面板、屋盖支撑布置、吊车梁、柱及柱间支撑、墙体布置) (2) 基础施工图(基础平面平面布置图及基础配筋图) (3) 柱施工图 二、结构构件选型 : 结构的名称 屋面板 天沟板 天窗架 屋架 预应力混凝土折线形屋 架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吊 车梁 表 1.1 主要构件选型 选取材料 预应力混凝土大型屋面 板 重力荷载标准值 2 kN/m 2 2 kN/m 2 57 kN/ 榀 109 kN/ 榀 m 吊车梁高 1200m,自重标 准值 50 kN/ 根,轨道及零 件重 1 kN/m,轨道及垫层 构造
5、高度 200 mm。 A4 纸打印计算书一份。 吊车梁 吊车 吨位 15 /3t 30 /5t 1 吊车有关参数表 1 起 重 吊 车 轮 距 最 大 轮 最 小 轮 起 重 机 小 车 总 车高 量宽 压 压 总重 K H 重 Q1 B ( mm ) P Pmin max ( K ( mm ) ( KN ) ( KN ) ( m ) ( KN ) N ) ( KN ) 147 / 5160 4100 148 33 215 66.1 29.4 294 / 6150 4800 290 70 118 107.8 2.734 49 三、结构计算 (一)结构计算简图(由于 A、B 柱的对称性,所以以下
6、计算过程以 1、排架柱的高度 、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基础高度: ( 1) Q A 柱为例) 6 0.23 = 5.75 KN / m G = 25根据柱的高度、吊车起重量及工作级别等条件, 确定柱的截面尺寸, 经计算得截 面几何特征, 汇总见表。 柱截面尺寸及相应的计算参数 2 表 2 面积 mm 截面尺寸/ 2 惯性矩/ mm / mm 500 矩 500 1000 150 10 I500 0 10 2.5 10 2.3 5 计算参数 柱号 上柱 A, B 下柱 ) 自重/ (kN/m 10 5.21 6.25 5.75 10 3.141 3、荷载计算 (1)恒 载计算 a、屋盖恒载标准值: 预
7、应力大型屋面板 天沟板 天窗架 屋架自重 则作用于横向平面排架边柱柱顶屋盖结构自重为: G1=(4*6*27/2+57+109/2)=435.5KN uh 1- 200 e = 50 mm 作用在轴线的右侧。 计算偏心距 500/2 2002 1M 1 A = M 1 B = G 1Ae A = 435.5*0.05=21.775 KN.m 2 KN m 2 KN m 57 kN/ 榀 109 kN/ 榀 M 2 A = M 2 B = G 2 A e 2A = 435.5*0.25=108.875 KN.m b.柱自重标准值: 上柱 下柱 G2a=6.25*3.25=20.315KN G3a
8、=5.75*7.75=44.563KN 2M 2 A = G 2 Ae = 5.078 KN.m 、屋面活载(不上人屋面,取 0.70 KN m 大于屋面雪载 0.4 KN m )故 ( 2) Q 1A = Q1 B = 0.7*6*27/2=56.7 KN M 1 A = Q e1 A = 2.835 KN.m = 14.175 KN.m 2M 2 A = Q Ae A (3)、吊车梁及轨道连接重力荷载 G 4 A = G 4 B (50+0.4*6) =52.4 KN M 4 A = M 4 4 A = 52.4*0.4=20.96 G 4 AeKN.m 4 吊车荷载 QA1 1 = B
9、= 吊车的参数: 1 吊车有关参数表 1吊车 起 重 吊 车 轮 距 K B ( mm) 最 大 轮 最 小 轮 起 重 机 小 车 总 车高 压 P max( KN ) 压 Pmin ( KN ) 70 ( KN ) 总重 重 Q 1( KN ) ( m ) H 量宽 Q 吨位 ( K ( mm ) N ) 30 /5t 294 / 49 15 /3t 147 / 29.4 5160 4100 6150 4800 290 118 107.8 2.734 148 33 215 66.1 可算出出吊车梁支座反力影响线中个轮压对应点的竖向坐标值,如图所示: 图 吊车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的影响线 (1
10、)、吊车的竖向荷载 : 情况( a) =0.9 pmax y i =0.9 (0.738+0.055) Dmax QF 1.4 290 (1+0.2)+148 =585.36 KN i= 0 .9 1.4 (1+0.2)+33 (0.738+0.055) Dm in =0.9 Q F min y 70 =110.17 KN : 情况( b) pDm ax =0.9 QF max y i =0.9 1.4 290 (0.738-0.062)+148 (1+0.317) =492.60 KN 1.4 (0.738-0.062)+33 (1+0.317) Dmin =0.9 Q F min yi=
11、0 .9 70 =114.38 KN ()吊车的横向荷载 水平刹车力: T1=1/4 ( 水平刹车力: T2=1/4 ( 0.12 0.9 (150+215)=9.855 KN Q2+g2) = 1 4 0.12 0.9 (300+118)=11.286 KN Q1+g1) = 1 4 吊车横向荷载设计值: Tmax Q T yi =1.4 11.286 + ( 0.738+0.055) ( 1+0.2) 9.855 =29.83 KN 风荷载 ( 6) 6KN / m 2 ,对于城市地区,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z 阜新地区的基本风压 0 = 0.按 B 类地区考虑高度取值。对 q 1,q 2
12、按柱顶标高 10.2 m 考虑查得 z = 1 。 风荷载体型系数图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参照荷载规范,并用插值法求出不同标高时的系数。 则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如表 标高 ( m ) z 10.0 11.834 1.00 1.074 2 所示。 15.0 1.14 表 2 15.384 1.148 15.99 1.162 17.65 1.198 18.92 1.226 20 1.25 均布风荷载如下表:( 序号 z 0 l qi = z s) Z Z s 0 q(KN/m) 方向 1 2 3 1 1 1 1.074 1.148 1.162 0.8 0.8 0.2 0.6 0.6 0.6 3.093 3
13、.307 0.836 4 1 1.198 0.6 0.6 2.588 5 1 1.226 0.7 0.7 0.6 0.6 0.5 0.5 0.6 3.090 6 7 8 1 1 1 1.226 1.198 1.162 0.6 0.6 0.6 3.090 2.588 2.509 9 10 1 1 1.148 1.074 0.6 0.6 2.067 1.933 排架荷载总图如图 3.内 力计算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 ( 1)由于单层厂房多属于装配式结构,柱,吊车,梁及轨道的自重,是在预制柱吊装 就位完毕而屋架尚未安装时施加在柱子上的, 此时尚未构成排架结构。 但在设计 中,为了与其他荷载项计算方法一致
14、, 并考虑到使用过程的实际受力情况, 在柱, 吊车梁及轨道的自重作用下,仍按排架结构进行内力计算。 1 )在 G1 (屋架)作用下 A M 1 A = M 1 B = G1 Ae435.5*0.05=21.775 KN.m = A M 2 A = M 2 B = G 2 A 0.244; 0.166 已知 n, 1 e 2 = 435.5*0.25=108.875 KN.m 则有: 1 1? ? ? ? ? ? ? ? ? 1 =1.8164 ) 2) 活载作用下 1 )屋面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Q1 与 G1 作用位置相同,即成比例。则有: Q1 =56.7KN R = R1 Q1 G1= 2
15、.678 KN ( ) M 1 = M 11 Q1 G= 3.969 KN.m 1 M=Q1 2M 12 G= 119.845K N.m N1 = Q1 = 56.7k N 屋面活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分别示于图 9 和图13 ( 10 2 )吊车竖向活载作用下的内力 最大轮压作用于 A 柱时 A 柱 B柱 M A = D maxe / m 4 = 585.36 0.4= 234.144kN 0.4 = 44.068M B = D min e 4 = 110.17 kN / m 计算简图如图 11 所示: 图 11 吊车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与恒载计算方法相同,可得 A 柱 B柱 C3
16、 C2 1.31467 M 4 A RA = C 3 = 24.756 ( ) H M 4 B RB = C 3 = 4.659 ( ) H A 柱与 B 柱相同,剪力分配系数 ?A = ?B = 0.5, 则 A 柱与 B 柱柱顶的剪力分别为 A 柱 VA = RA14.708kN ( ) B 柱 VB = RB2 .1 + 3 0. n 5 C = =0.703 2 + . ? ? ? 0? ? ? 1 2 1 + 3 Am(RA + RB ) = 3.087k N ( ) VB = RB1) 3 n C = = 0.3557 1 8 1 + 3C11q1H = 0.3557*3.09*1
17、2.434 =C11q2 H =0.3557?1.93?12.434=- 2 7.361 ( ) 图 14 排架单元结构对称,柱中的轴力为零,计算简图如图 15 所示 = 0.5 ,则有: VA = R1 + ?(- R1R2 + W ) = 10.839 根据计算左来风情况下的 M 图如图 16 的实线所示 四、荷载组合与内力组合 排架单元结构对称,可仅考虑 组合。 A 柱的截面。具体情况见表 3 的汇总和表 4 的 表 3 荷载汇总表 荷载汇总表 竖向吊车荷载 水平吊车荷载 最大轮压作用于 水平力作用方向 A B 向左 向右 3 4 5 6 -44.62 -44.64 6.90 6.90
18、风 左来风 64.36 截面 内力 恒载 1 活载 2 2.965 右来风 -41.78 M N -75.28 -11.2 189.52 0.56 14.50 14.50 64.36 -41.78 508.21 56.7 585.36 110.17 0 0 0 0 M 47.05 6.78 5.26 -138.8 -265.9 265.88 320.679 -284.2 0.5h + a s = ( mm ) As = A ) f y ( h0 - a 、x f 时, 当 x 2 a s = As = A e N ( - 0.5h + 0.5 x ) 2 ( mm ) y ( h0 ) f -
19、 a i 1920.4 842.4 min Ac ( mm )( 一侧纵向钢筋 ) 500 3 3 2 2 (2081 ) 460 2 16 2 18 (911 ) 一侧被选受拉钢筋及其面积( mm ) A 柱的上柱和下柱截面的配筋图见下图 4 具体钢筋的型号见施工图 23 a / h0 可以不设弯起筋 按构造要求布置水平箍 筋,取 12,上部 2 / 3h 100 0 2 3 ? ? ? 585 = 390mm 范围内水平箍筋 ? ? ? 总面积为: 100 2 a / h0 = 160 / 575 = 0 .278 可不设弯筋 满足要求。 A = 113.1 390 = 441.1 mm
20、As 763 = 381., 满足要求 = 0 . 5 5 mm 牛腿配筋图见下图。 4、柱的吊装验算 24 柱子吊装阶段验算 荷载:包括上柱,牛腿和下柱的载荷。 ( 1)上柱: 牛腿: 2 5 10 10 25 = 6. 25( KN / m) (22 ) 062 + 0 .22 )-(1 .0 + 0 . . 0.0 .22 22 ? ? ? ? 5 62 = 20 .17 KN / m 0.25 0. 5 6 .2 下柱: 2 3 10 10 25 = 5 .75 KN / m 5 6 自重:包括上柱,牛腿和下柱的自重。 ( 2) 1 .5 6. 25 = 11 .25 KN ? m 上
21、柱自重: g 1 = 1 .2 1.20 .17 = 36 5 .30 KN ? m 牛腿自重: g 2 = 1 .2 KN ? m 1. 5 5 .75 = 10.35 下柱自重: g 3 = 1 .2 弯矩: ( 3)M 1 = q1 Hu 2 2 = 11 .25 3 .034 = 51 .78 KN / m 28 = (5.5/ 2)- (1/ 2)- 1.2054- (4/ 2)- (0.5/ 2)- 1.2052 = 3.88m2 A2 = (bc + h0 )h0 = (0.5+1.205)1.205 = 2.05m2 Fl = pn,max A1 =105.343.88 = 4
22、08.12KN 0.6 f1 A2 = 0.61.27 2.05103 =1562.1 Fl (满足要求) (2)验算变阶处冲切 bc =1.25m,ac =1.75m,h0 =0.905m A1 = (5.5/ 2)- (1.75/ 2)- 0.9054ac )2 (2b+ bc )=1/ 48(105.34 +84.32)(5.5- 1)2 (24 +0.5)= 680.11KN / m AS = (M / 0.9h0 f y )= (680.1110)/(0.91205360)=1741.99 mm2 (2) 截面 pn =88.21KN M=1/ 48(105.34 +88.21)(5
23、.50.5)(25.5 +1)= 491.29 mm2 29 10 / ( (0 (h 0 120512 = M / . = 1271 .02 mm 0 ) 360 = 1113 .77 . 故配置 12160 ( mm ) A = 1357 .2 S 30 参考文献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 B/T 50105-2023)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3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3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3 ) 建筑荷载设计规范( GB50009-2023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3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
24、7-2023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3 ) 徐占发主编 .建筑结构与构件设计 .北京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6 苏小卒主编 .砌体结构设计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3 沈蒲生主编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 推荐第2篇: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某工业厂房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 2.设计目的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课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在理论上有所提高;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5、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用图纸和设计说明书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进一步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方法,提高读图识图的能力,掌握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绘制梁、板施工图。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设计资料 (1)该结构为现浇框架结构,该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每名学生的纵横向跨度均不同,由教师指定。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qk=6kN/m2(或8kN/m 2、10kN/m2,由教师指定)。(3)楼面面层采用20mm水泥砂浆抹面,板底及梁侧采用15mm厚的混凝土砂浆抹底。 (4)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钢筋除梁中受力主筋
26、采用HRB335外,其余均为HPB300筋。 4.(1) 单向板和次梁的设计:要求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主要应包括截面尺寸的选定,确定计算跨度、计算荷载、计算内力及确定各主要截面的 主梁的设计:按弹性方法设计,具体内容同上,并要求计算控制截面内 设计说明书中应包含有关示意图,如跨长示意图、计算简图、配筋示意图等。 (2) A4图:绘制结构平面布置图及板的配筋图(1100)。各种细部尺寸应标注齐全,应标明各种钢筋的直径 A4图:绘制次梁、主梁的平法施工图。 施工图采用CAD绘制,应布图合理,图面整洁,线型等均应符合制图标准要 施工图中的设计说明应指出材料等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有关的注
27、意事项 5. 本设计共用一周的时间,其中设计计算部分3天和绘制施工图2天。 推荐第3篇: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甲)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甲)简介 课程编号:07176 课程名称: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总学时:2周学分:2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等。 内容简介: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实践课。其主要内容包括:完成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或U形)渡槽槽身结构及支撑结构(刚架)设计,也可选择其他典型建筑物如梁板结构、水闸工作桥等进行设计。通过完成本课程设计,可培养学生综合利
28、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技能,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利用力学知识和结构设计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以及计算、编写及整理结构设计计算书、绘制结构施工图的初步能力。 使用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录 1.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自编教材. 2.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合编.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第4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3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23),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3 4.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
29、DL/5077-1997),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1998.3 推荐第4篇: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结构课程设计心得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心得 路桥一班 刘堂萍 学号:1002023419 课程设计已经结束了,一个星期的奋斗,终于算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紧张而又快乐的完成了任务,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只有我一个人可以体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学会了许多课堂上所不能理解的知识,感受颇深。 这个课程设计进行了一个半星期,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根据给定的主梁的恒载及可变荷载内力计算结果进行荷载组合计算;然后按承载能力要求和应力条件估算预应力钢束,确定其数量和布设方案;再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预应力损失计算、应力验
30、算、主梁变形验算、锚固区局部承压计算等内容。一个学期的课程下来,加上之前在布置课题的时候老师又在黑板上从总体上详细的把流程讲解了一次,我们本应该很简单的就能做出来,但是最初还是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当然这个除了可能是对于知识掌握的不牢靠,很大部分却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运用上的恐惧。似乎总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好,要不停的翻书,不停的观摩其他人,不停论证,最后才畏首畏尾的下手。不过这却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来大家对这次的重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设计时,书本上都是有例题的,依葫芦画瓢自然被用了上来,可一碰到有出入的地方却又是要研究一番的。因为我觉得所谓设计至少要能明白每一部都是什么意思才能进行。就比如主梁
31、的作用效应组合值、截面的几何特性、各项预应力损失等。当然在设计时也会碰到各种问题,由于在配筋时出现了问题,导致我后面在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跨中截面不能满足要求,究其原因原来是非预应力钢筋配置偏少,导致受压区高度偏低。设计时应适当配置非预应力钢筋。在后来的演示实验中,我更是发现自己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端部的锚固区没有进行局部承压验算,设计时只是纯粹的设计,没有考虑施工的难度和可行性,没有考虑温度对构件的影响,而这些在实际施工运营期间对主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设计时,要多思考,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及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说起CAD更是惭愧,原本在大二暑假也下了点功夫学,以为自己是学的不错了,
32、可是这次一下手才发现怎么都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而相对经常摸软件的室友纯熟操作我只是一个新手。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可是操作起来就是很麻烦,出的错一次又一次,“纸上得来终觉浅,知是此事要躬行”有些东西确是需要熟能生巧的。而我们千万不要总是觉得自己看着表面知道便懒得动手,其实你只要一动手会发现,很多细节东西自己都是模棱两可,要完完整整的做出一个设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学的不仅仅是做一件事的能力,更多的是静下心来做出一件成果,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职业态度。这也是此次课程设计我最大的体会。 推荐第5篇: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结构课程设计心得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心得 路桥一班刘堂萍学号:1002023419
33、 课程设计已经结束了,一个星期的奋斗,终于算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紧张而又 快乐的完成了任务,其中的酸甜苦辣,想必只有我一个人可以体会,通过这次课 程设计,我学会了许多课堂上所不能理解的知识,感受颇深。这个课程设计进行了一个半星期,主要内容包括,首先根据给定的主梁的恒 载及可变荷载内力计算结果进行荷载组合计算;然后按承载能力要求和应力条件 估算预应力钢束,确定其数量和布设方案;再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预应 力损失计算、应力验算、主梁变形验算、锚固区局部承压计算等内容。一个学期 的课程下来,加上之前在布置课题的时候老师又在黑板上从总体上详细的把流程 讲解了一次,我们本应该很简单的就能做出来,但是最
34、初还是有点无从下手的感 觉。当然这个除了可能是对于知识掌握的不牢靠,很大部分却是第一次接触这种 运用上的恐惧。似乎总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好,要不停的翻书,不停的观摩其他人,不停论证,最后才畏首畏尾的下手。不过这却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来大家 对这次的重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设计时,书本上都是有例题的,依葫芦画瓢自然被用了上来,可一碰到有出 入的地方却又是要研究一番的。因为我觉得所谓设计至少要能明白每一部都是什 么意思才能进行。就比如主梁的作用效应组合值、截面的几何特性、各项预应力 损失等。当然在设计时也会碰到各种问题,由于在配筋时出现了问题,导致我后 面在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跨中截面不能满
35、足要求,究其原因原来是非预应 力钢筋配置偏少,导致受压区高度偏低。设计时应适当配置非预应力钢筋。在后 来的演示实验中,我更是发现自己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端部的锚固区没有进 行局部承压验算,设计时只是纯粹的设计,没有考虑施工的难度和可行性,没有 考虑温度对构件的影响,而这些在实际施工运营期间对主梁有着十分重要的影 响。因此在设计时,要多思考,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及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说起CAD更是惭愧,原本在大二暑假也下了点功夫学,以为自己是学的不 错了,可是这次一下手才发现怎么都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而相对经常摸软件的室 友纯熟操作我只是一个新手。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可是操作起来就是很麻 烦,出的错一次又一次,“纸上得来终觉浅,知是此事要躬行”有些东西确是需 要熟能生巧的。而我们千万不要总是觉得自己看着表面知道便懒得动手,其实你 只要一动手会发现,很多细节东西自己都是模棱两可,要完完整整的做出一个设 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要学的不仅仅是做一件事的能力,更多的是静下心 来做出一件成果,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职业态度。这也是此次课程设计我最大的体 会。 推荐第6篇:钢筋混凝土心得体会 学习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的心得体会 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是学期我们土木工程本开设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