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阳关三叠.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阳关三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阳关三叠.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教案 课题:古代琴歌阳关三叠 年级:花城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阳关三叠是我国著名的古琴曲,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而谱写的一首琴歌,因诗中有“阳关”、“渭城”两地名,故又称为阳关曲、渭城曲,“阳关”也成为送友酬唱的代名词。歌曲描写的是诗人对一位从军友人的离别之情,含蓄地反映人们在不合理的征戌徭役制度压迫下的哀怨情绪,该曲曲风文雅,意境高远。 全曲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从音乐角度说,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
2、质。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大跳,和“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的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听、说、唱、比等形式学习歌曲阳关三叠,体验歌曲的离别之情,初步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 2、能力目标: 学唱歌曲阳关三叠,以实践、创编等活动形式表现音乐,自己创设情景剧,展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3、情感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音乐的辉煌与成就,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拓宽音乐视野,增进他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热爱之
3、情。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古代琴歌阳关三叠 教学过程: 一、古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播放琴箫演奏阳关三叠) 2、师生音乐问好 3、请大家认真观察这幅画面,看看这幅图表达的是什么情形? 师:如果要你为这幅图画配上一首古诗,你会选择哪一首?(学生回答“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同学们积累的古诗词真不少!我们常说诗与歌是不分割的,假如现在要为刚才这幅画面配乐,你会选择什么样情绪的曲子为其配乐?(B) A-啊!朋友 B-阳关三叠 5、教师导入课题:音乐与人的情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阳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