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隧道质量通病防治.docx
《2023年隧道质量通病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隧道质量通病防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隧道质量通病防治 隧道质量预防措施 1洞口工程 1.1边仰坡坡面冲刷 1、表现及典型特征:雨水冲刷形成天然水道及局部深陷、坍塌。 2、主要产生原因:没有及时修筑洞顶截水天沟,致使大面积汇水涌入洞口,造成严重冲刷;边仰坡防护封闭不及时。 3、防治措施:及时修筑洞顶截水天沟(应在进洞前修筑完毕),完善排水系统,将外部水源截断,引至天然沟渠,从而减小汇水面积,降低雨水对边仰坡坡面冲刷;减少对天然坡面的破坏,及时封闭边仰坡(黄土坡面不宜使用喷锚封闭)。 1.2 洞口及洞顶积水 1、表现及典型特征:洞口及洞顶低洼处无处排水,雨水汇集形成积水坑。 2、主要产生原因:洞顶及周边截排水工程没有形成系
2、统,没有将水排到洞口之外;洞顶坡面排水不畅,低洼处没有及时填补平整。 3、防治措施:洞顶及周边截排水工程尽早形成系统,将水排到洞口之外,低洼处及时填补平整。 1.3洞口土石方开挖方式及顺序不正确 1、表现及典型特征:不正确开挖方式及顺序导致洞口边仰坡坍塌,进洞困难。 2、主要产生原因:隧道洞口一般情况下地质较差,容易积水,应先进行排水系统的施工,结合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和施工方法施工洞口。 3、防治措施:地质条件较差的洞口段应采取预加固措施,边仰坡较高的地方应分层开挖,洞口边坡防护及支挡结构应及时施做。边仰坡施工不宜大挖、大刷。 1.4雨季施工边坡冲刷、基底浸泡等通病 1、表现及典型特征
3、:边坡冲刷水道,基底积水浸泡。 2、主要产生原因:排水设施未完善。 3、防治措施:正常情况下洞口施工应避开雨季,如在雨季施工应加强防排水工作,形成排水系统,避免边坡冲刷、基底浸泡等通病,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边仰坡的稳定,同时注意观察,避免边坡垮塌。 1 1.5超欠挖 1、表现及典型特征:没有按设计轮廓线成型,造成开挖面凹凸不平顺。 2、主要产生原因:测量放样不准或未按放样施工,形成大面积超欠挖现象;刷坡施工不当造成局部超欠挖。 3、防治措施:准确放样,按设计坡度施工。 1.6爆破对原围岩挠动过大 1、表现及典型特征:土石松软,破碎,原有裂隙破坏。 2、主要产生原因:开挖洞口段土石时采用爆破的方式
4、,用药量超标,挠动围岩致使围岩变得破碎,地质变差,进洞困难。 3、防治措施:采用安全适用的施工方法开挖,尽可能机械开挖,若采用爆破方式,要采取低药量、弱爆破,减少围岩挠动。 1.7边仰坡防护表面不平顺 1、表现及典型特征:防护表面不平顺,外观质量差。 2、主要产生原因:施工工人技术不过关或施工中未挂线施工误差造成。影响防护外观及坡面排水。 3、防治措施:按设计及规范施工,由技术人员交底挂线,并进行严格过程监控,保证施工质量。 2洞门施工 2.1洞门基础标高及几何尺寸与设计不符 1、表现及典型特征:基础不够设计深度,几何尺寸与设计不符。 2、主要产生原因:测量不准确,施工放样有误差,背后超欠挖过
5、大或偷工减料人为造成几何尺寸不足。 3、防治措施:准确放样,按设计图纸施工,加强现场监控管理。 2.2虚碴、杂物及基底积水 1、表现及典型特征:基础底部开挖后存有大量虚碴,甚至有积水。 2、主要产生原因:施工之前清理虚砟杂物及积水不彻底,影响基底稳定,易造成下沉。 3、防治措施:施工之前清理基底虚砟杂物及积水,并按相应规范施工。 2.3洞门端翼墙坡面不平顺 1、表现及典型特征:坡面鼓起,两板混凝土错台严重,外观质量差。 2、主要产生原因:砌石墙体砌筑水平差,未挂线;混凝土墙体外模刚度稳 2 定性不足,发生涨模,模板表面不平整。 3、防治措施:按照规范施工,提高工人砌筑水平,加强模板支护强度。
6、2.4洞门端翼墙厚度不足 1、表现及典型特征:机构尺寸与设计不符。 2、主要产生原因:开挖不到位;偷工减料。 3、防治措施: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加强过程监控。 2.5洞门端翼墙背后回填不密实 1、表现及典型特征:端翼墙背后未回填密实或未回填。 2、主要产生原因:未按规定材料回填;未按规定进行分层回填夯实。 3、防治措施:按规范及设计规定,使用合格材料分层回填夯实。 2.6洞门端翼墙泄水孔排水不畅 1、表现及典型特征:墙后积水,泄水孔未起到应有作用。 2、主要产生原因:泄水孔流水坡度不足或反坡,预留孔洞堵塞,背后反滤层材料不合格。 3、防治措施: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保证设计坡度和反滤层材料符合设计
7、及规范要求。 2.7洞顶偏压 1、表现及典型特征:结构两侧土体高差较大,对结构形成不对称挤压。 2、主要产生原因:当隧道单侧压力过大,隧道结构受力不均,局部应力集中,变形过量,可能会使隧道结构遭到剪切破坏。 3、防治措施:平衡压重填土;挖切土体,减轻偏压力;隧道边墙基础应坐落在稳固岩层上,否则应设混凝土基础;隧道拱圈应采用钢支撑闭合环,支撑偏压。 2.8进洞前支护不足 1、表现及典型特征: 围岩破碎,超前支护不足以稳定岩体,进洞困难。 2、主要产生原因:未按设计支护施工;地质观察及预报工作缺失,未及时提出变更指导施工。 3、防治措施:按设计支护施工,加强地质观察及预报工作,及时根据现场围岩变化
8、提出变更和调整支护参数。 3 3 初期支护 3.1喷射混凝土 3.1.1回弹量大 1、表现及典型特征:喷射混凝土利用率低,部分被弹回散落以及喷后成片掉落。 2、主要产生原因:操作不正确,未采用潮(湿)喷技术,配合比有缺陷,风压及喷射距离掌控不好。 3、防治措施:清除松动岩块和拱、墙脚处的岩屑,采用潮(湿)喷技术,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相关性能,对喷射手进行培训,掌控喷射技能。 3.1.2表面不平顺 1、表现及典型特征:喷射面不平顺,凹凸起皱。 2、主要产生原因:操作不正确或工人技术不过关。 3、防治措施:提高工人操作水平,喷射作业严格按照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当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应先填平
9、。 3.1.3厚度不足 1、表现及典型特征:最小厚度小于设计厚度的1/2或小于3cm,平均厚度小于设计厚度。 2、主要产生原因:欠挖或偷工减料。 3、防治措施:设臵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标志,按照相关规范施工,加强过程监控,严控超欠挖。 3.1.4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计量不准确 1、表现及典型特征:混凝土配比改变,造成混凝土喷射效果不佳,影响混凝土强度及与围岩的粘结力。 2、主要产生原因:原材料不合格或计量设备不准确。 3、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料源,采用自动计量装臵,拌和前测定砂石料含水率,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施工。 3.1.5试件强度不合格 1、表现及典型特征:达不到设计抗压强度值。 现象:混凝土局部疏
10、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间形成蜂窝状孔洞,表面水泡、气孔多。 原因分析:(1)砂、石料不合格,粗骨料级配不合理,未能严格按照混凝土 4 配合比的要求执行,甚至偷工减料。(2)施工中试件取样不规范,未能在同条件下养护。(3)新喷射混凝土与原混凝土接茬处理不当。 3、防治措施:(1)严把原材料进场关。(2)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合理选用水泥品种、标号、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及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处理好成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离析问题,加强养护工作。(3)按规范要求进行抗压强度标准试块制作。 3.1.6喷射混凝土背后空洞 1、表现及典型特征:喷射混凝土表面较密实,背后与岩面间形成空洞,留下安全隐患。 2
11、、主要产生原因:(1)有钢筋、钢拱架或片石及其它物品遮挡,背后空洞,形成安全隐患。(2)超挖处理方法不当,造成空洞。 3、防治措施:(1)去除片石等其它遮挡物品,喷射混凝土必须填充密实,喷射顺序从下向上对称进行,先喷射钢架与围岩间的空隙,后喷射钢架与钢架间混凝土,加强现场监控。(2)按规范要求做好超挖处理。 3.1.7喷射混凝土脱落 1、表现及典型特征:混凝土喷射后大面积脱落 2、主要产生原因:一次喷射混凝土过厚,或拌料不均匀,速凝剂选用及配合比不正确,混凝土初凝及终凝时间控制不符合要求,围岩表面有水等原因。 3、防治措施:选用最佳配合比,拌和均匀,有效控制混凝土凝固时间,分段,分片,分层喷射
12、。 3.2锚杆施工 3.2.1锚杆锈蚀 1、表现及典型特征:锚杆表面氧化,锈蚀严重。 2、主要产生原因:加工存放不当,影响锚杆反腐抗拨力。 3、防治措施:加强现场管理工作,钢筋及成品存放要离地并有遮盖,整个加工过程保持干燥防止雨水浸淋,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 3.2.2锚杆孔内砂浆不饱满 1、表现及典型特征:孔内存有空气,砂浆不饱满,致使锚杆没有全长粘结。 2、主要产生原因:注浆机械选择不当,砂浆过稀,封口不严。 3、防治措施:合理选择注浆机械,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提高注浆施工工艺。 5 3.2.3锚杆安装不规范 1、表现及典型特征:杆体插入锚杆孔时,位臵不居中,深度不足。 2、主要产生原因:
13、对锚杆加固岩体的作用认识不足,作业人员操作水平不过关。 3、防治措施: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水平。 3.2.4锚杆数量、长度及类型不符合设计要求 1、表现及典型特征:锚杆数量、长度及类型未按设计施做。 2、主要产生原因:一般因偷工减料引起的。 3、防治措施: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现场监控检查力度。 3.2.5径向锚杆不垂直于岩面导致有效锚固长度不足 1、表现及典型特征:锚杆与其所在部位的岩层主要结构面不垂直,降低锁住岩层作用。 2、主要产生原因:钻孔机具选择不对,对一些孔位无法施钻。 3、防治措施:根据锚杆类型、规格及围岩情况选择适合钻孔机具,根据
14、现场岩层走向,钻孔垂直岩层主要结构面,且应保证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 3.2.6垫板与背后墙面不密实 1、表现及典型特征:垫板随意安设,或者不按设,影响锚杆的受力状态。 2、主要产生原因: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偷工造成。 3、防治措施: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在施工中应 3、防治措施使垫板与围岩密贴,加强现场监控。 3.3钢筋网片施工 3.3.1与钢筋网片及钢架连接不符合要求 1、表现及典型特征:锚杆安设后不与钢架及钢筋网片焊接。 2、主要产生原因:未进行技术交底及把关不严,偷工所致。 3、防治措施: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锚杆与钢筋网片、钢拱架(格栅)应按规定焊接,形成支撑体系,保证围岩稳定。 3.3.
15、2钢筋网间距过大 1、表现及典型特征:钢筋网间距过大,未按设计施工。 2、主要产生原因:技术交底不清或加工误差,偷工减料。 3、防治措施: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加强监控力度。 6 3.3.3网片搭接长度不足 1、表现及典型特征:网片搭接长度少于1个网格。 2、主要产生原因:技术交底不清或偷工减料。 3、防治措施: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加强监控力度。 3.3.4网片与背后不密贴 1、表现及典型特征:网片随意放臵,与背后间距过大,影响支护质量。 2、主要产生原因:技术交底不清或把关不严。 3、防治措施:施工中钢筋网片应尽量围岩密贴,应在初喷大致找平后施工钢筋网片。 3.4钢拱架施工 3.4.1钢架加工
16、制作误差 1、表现及典型特征:弧度过大安装不上或弧度过小侵限。 2、主要产生原因:交底不清或加工误差超限。 3、防治措施:施工中应放大样,保证钢拱架的加工精度,保证拱架的垂直度,不扭曲。连接钢板焊接要保证尺寸位臵正确,并有足够的强度,注意等强度连接。 3.4.2 钢架拱脚基底有虚碴及杂物 1、表现及典型特征:钢架脚底板下虚碴,没有着力点。 2、主要产生原因:基底没有处理干净,存在虚碴、杂物、积水,可能会引起拱脚下沉,严重的会发生掉拱事故。拱脚基础要满足承载力要求。 3、防治措施:脚底板下清理干净,喷射混凝土喷起着力,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 3.4.3 钢架背后喷射混凝土有空隙 1、表现及典型特征
17、:钢架背后喷射混凝土不密实,与岩面间形成空洞,留下安全隐患。 2、主要产生原因:钢拱架或片石及其它物品遮挡,背后空洞,形成安全隐患。 3、防治措施:去除片石等其它遮挡物品,喷射混凝土必须填充密实,喷射顺序从下向上对称进行,先喷射钢架与围岩间的空隙,后喷射钢架与钢架间混凝土,加强现场监控。 7 3.4.4 钢架与围岩之间接触点少 1、表现及典型特征:开挖轮廓与钢拱架形状有差异,背后有空隙。 2、主要产生原因:钻爆开挖难以保证与设计完全相符,存在超欠挖。 3、防治措施:空隙部分必须用混凝土喷起,使拱架真正起到支撑作用。 3.4.5钢架间距累计误差超限 1、表现及典型特征:累计都是正误差,超出设计间
18、距。 2、主要产生原因:钢拱架距离超出设计尺寸。 3、防治措施: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 3.4.6 钢架安装垂直度超限扭曲 1、表现及典型特征:钢架弧顶与脚底不竖直,起不到支撑作用, 2、主要产生原因:钢拱架加工或安装精度不够。 3、防治措施: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 3.4.7连接钢板螺栓不足 1、表现及典型特征:连接钢板只带一到两个螺栓,没有按设计全部螺栓连接。 2、主要产生原因:偷工人为因素。 3、防治措施:拱架之间通过连接钢板用螺栓连接,螺栓数量应上够,保证连接强度,加强监控力度。 3.4.8 锁脚锚杆安装 1、表现及典型特征:锁脚锚杆用普通锚杆代替。 2、主要产生原因:锁脚锚杆未按设计安装
19、偷工人为因素。 3、防治措施:锁脚锚杆可防止拱架沉落,特别是开挖下断面马口时,对防止掉拱及拱部下沉作用明显。应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施工。 4洞身开挖 4.1开挖工艺不当 1、表现及典型特征:开挖工艺与围岩级别不相符,影响开挖进度及安全。 2、主要产生原因:未按设计开挖方法施工;监控量测不及时,围岩及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后没有及时调整开挖工艺。 3、防治措施:按设计开挖方法施工,及时进行监控量测,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围岩及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后及时变更调整开挖工艺。 8 4.2开挖断面 4.2.1 轮廓线与设计误差 1、表现及典型特征:开挖断面过小,衬砌厚度不足或无法衬砌施工。 2、主要产生原因:测量放
20、样不精确;周边眼未按钻爆设计在轮廓线上布设;未考虑围岩收敛因素。 3、防治措施:准确放样,按钻爆设计布设炮眼,充分考虑围岩收敛和拱顶下沉量,开挖考虑预留沉降量。 4.2.2 拱顶预留沉落量不足 1、表现及典型特征:设计开挖后,围岩自稳收敛后导致净空不足。 2、主要产生原因:实际沉落量大于设计沉落量;未按规定留足沉落量,导致二衬时拱顶出现厚度不足或无二衬空间现象。 3、防治措施:加强变形量测,按设计及规范规定留足沉落量 4.3爆破施工 4.3.1钻爆设计缺失 1、表现及典型特征:没有光面爆破,或超大石头改炮。 2、主要产生原因:没有钻爆设计,施工中缺乏理论依据,没有对炮眼布臵方式、炮眼形式、总装
21、药量、起爆顺序进行严格控制。易形成超欠挖现象,石砟大小不均,无法控制开挖轮廓线。 3、防治措施:根据实际围岩情况进行钻爆设计,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 4.3.2周边眼间距过大 1、表现及典型特征:未按钻爆设计布孔,周边眼间距过大或大于最小抵抗线距离,易造成光面爆破效果欠佳,形成局部超欠挖,开挖轮廓线形状不好。 2、主要产生原因:钻爆设计不合理,司钻员偷工。 3、防治措施:严格按钻爆设计施工,并根据围岩情况优化钻爆设计。 4.3.3炮眼总数量不足 1、表现及典型特征:易造成局部超挖或欠挖,爆破后岩石粒径过大,不利于出渣作业,影响光爆效果。 2、主要产生原因:司钻手偷工 3、防治措施:严格按钻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隧道 质量 通病 防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