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及答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9.鱼我所欲也导学案及答案 19.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设计:龙的故乡 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3、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写法。学习重点:1、文言字词的积累与课文背诵。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学习难点:1、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自主预习案】一、预习检测导入: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1孟子,名 ,字 ,战国时期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地位仅次于 ,被称为“ ”,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南宋朱熹把它和 、大学、中庸合为“四书”。2用课文原句填空: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呼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二者不可得兼(兼: )故不为苟得也(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 )故患有所不避也(故: )贤者能勿丧耳(丧: )蹴尔而与之(蹴: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可以从读音、节奏、重音、流畅等方面评价。)3教师点评。字
3、音:(1)不为苟得也(w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i wi)(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停顿及重音:(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课内探究案】一、质疑解疑,疏通文意: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故患有所不辟也 (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是亦不可以已( )乡为身死而不受( )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 万
4、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_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_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 此之谓失其本心。_ 二、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1. 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2.作者为证明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4. 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得兼?5.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
5、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巩固练习】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_)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辟:_)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_
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文:_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译文:_3.简答题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论证和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_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拓展探究】1.课文第二段内容隐含一个什么典故?可以用我们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来印证?2.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
7、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课内探究二的答案: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3.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4.只是一种假设,可以鱼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义都不舍弃,只是假设当你在遇到两者中必取其一的时候,你当作怎样的选择的问题。5、 “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