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Word版有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豁然(hu)篁竹(hung)及郡下(jn) B悄怆(chung)器皿(mn)刘子骥(y) C衣褶(zh)摇缀(zhu)诣太守(y) D雎鸠(j)溯洄(hu)勾画了了(l)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寻向所志(标记) (2)水尤清冽(格外) (3)悄怆幽邃(忧伤) (4)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5)左右芼之(挑选) (6)蒹葭萋萋(茂盛
2、的样子)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2分) A便要还家 B左手倚一衡木 C诎右臂支船 D不足为外人道也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C)(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5名句默写。(5分) (1)关关雎鸠,_在河之洲_。_窈窕淑女_,君子好逑。(关雎) (2)忽逢桃花林,_夹岸数百步_。(陶渊明桃花源记) (3)_山高月小_,水落石出。(魏学洢核舟记) (4)四面竹树环合,_寂寥无人_,凄神寒骨,_悄怆幽邃_。(柳宗元小石潭记) (5)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出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_芳草鲜美
3、_,_落英缤纷_。 6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右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按要求作答。(4分) (1)请描述画面的主要内容。(2分) 答案: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在田岸旁两棵杨柳树静静伫立,柳条随风飘荡,两个农人,戴着草帽,在田间劳作。在图画的右上角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题名和作者的署名。 (2)请说说你对这幅画主题的理解。(2分) 答案: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为题,但作者不画古装,而画现代装,通过描写残月夜、杨柳岸农民的田间劳作,体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表现了丰子恺对普通民众的关心。 7在春暖花开、姹紫嫣红的日子里,班级开展了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语文
4、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8分) (1)春天是四季中惹人情思的季节。走进古诗苑,你会收获许多咏春的佳句。请你在以下诗句中,选出两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句(AD)(2分)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E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2)在已选出的两组诗句中任选一组,请从运用感官描写的角度说说诗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这样描写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案:(示例)选D组,在“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两句中,运用了视觉、听觉描写景物。这里用听到的黄鹂声来反衬涧边青草的幽静,表达出诗人对
5、涧边幽草的喜爱之情。 (3)古诗也讲究炼字,使诗句准确生动。请你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2分)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_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对于诗文空缺处要填入的字,有人认为“随”恰当,有人认为“入”更适合。你选择“_随_”,理由:_一个“随”字,准确地写出了落花轻盈,溪流清澈平缓的特点_。 (4)漫步古诗苑,补写句子。(2分)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有的澎湃激昂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有的含苞待放_,有的灿烂盛开。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
6、歌,完成第89题。(4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8请解释这首诗中画线的句子。(2分) 答案:主人公追寻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
7、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解析:抒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之情,但丝毫没有绝望情绪的流露。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2题。(9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学年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测试 部编人教版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