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新材料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模板).docx
《军工新材料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工新材料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模板).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军工新材料公司绩效与薪酬管理分析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简介5一、 项目单位5二、 项目建设地点5三、 建设规模5四、 项目建设进度5五、 建设投资估算5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8第三章 绩效的内涵11一、 绩效的含义11二、 绩效概念的沿革与发展13第四章 绩效管理系统20一、 绩效管理系统的目的20二、 绩效管理系统的构成22第五章 绩效执行概述26一、 绩效执行的影响因素26二、 绩效执行的内容及其关键点27第六章 绩效辅导30一、 绩效辅导的内容30二、 绩效辅导及其意义31第七章 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33一、 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依据33二、 绩效评价主
2、体的培训34第八章 绩效评价的流程38一、 绩效评价的目标38二、 绩效评价的过程39第九章 绩效反馈面谈42一、 绩效反馈面谈的步骤及过程42二、 绩效反馈面谈的内容及策略48第十章 绩效反馈概述52一、 绩效反馈的原则52二、 绩效反馈及其重要性54第十一章 薪酬理论57一、 工资分配理论57二、 薪酬运用理论63第十二章 薪酬的内涵及其功能67一、 报酬的概念67二、 薪酬的基本功能68第十三章 战略性薪酬管理71一、 战略性薪酬管理概述71二、 战略性薪酬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新要求75第十四章 薪酬战略概述78一、 影响薪酬战略决策的因素78二、 薪酬战略的制定85第十五章 薪酬水
3、平及其外部竞争性88一、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的含义88二、 薪酬水平及其外部竞争性的作用91第十六章 市场薪酬调查94一、 薪酬调查的目的94二、 根据薪酬曲线确定薪酬水平96第十七章 员工福利设计与管理98一、 员工福利管理98二、 非法定福利101第十八章 员工福利概述103一、 员工福利的定义103二、 员工福利的特点103第一章 项目简介一、 项目单位项目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2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建设规模该
4、项目总占地面积16000.00(折合约24.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1103.41。其中:主体工程17952.16,仓储工程8101.44,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3498.19,公共工程1551.62。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9534.84万元,其中:建设投资7768.8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
5、1.48%;建设期利息209.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流动资金1556.7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33%。(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7768.87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6737.9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19.84万元,预备费211.08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8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5297.90万元,纳税总额1366.90万元,净利润1969.4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3.85%,财务净现值1080.3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83年。(二)主要数
6、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16000.00约24.00亩1.1总建筑面积31103.41容积率1.941.2基底面积9280.00建筑系数58.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16.402总投资万元9534.842.1建设投资万元7768.872.1.1工程费用万元6737.95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819.842.1.3预备费万元211.082.2建设期利息万元209.212.3流动资金万元1556.763资金筹措万元9534.843.1自筹资金万元5265.203.2银行贷款万元4269.644营业收入万元180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
7、元15297.906利润总额万元2625.987净利润万元1969.488所得税万元656.509增值税万元634.2810税金及附加万元76.1211纳税总额万元1366.9012工业增加值万元4862.3113盈亏平衡点万元8314.32产值14回收期年6.83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3.85%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080.39所得税后第二章 项目背景分析军工新材料是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物质基础,也是军用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工材料种类较多,包括高强钢、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石英纤维、无机碳材料等非金属材料,根据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
8、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显示,钛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高温合金三个品种入选军工新材料。近年来,在政策扶持下,国防预算在不断提升,根据中国军网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国防预算为12680亿元。我国政府对军队建设以及高端装备更新的重视度较高,我国军费支出水平位居全球前列,其中装备费占军费的比例在逐年扩大,现阶段已达到40%以上。目前来看,美国军机主力为三代战斗机,四代战斗机市场占比在不断提升,我国军机主力仍是二代战斗机,未来二代战斗机向三、四代军机更替将是必然趋势,而新一代军机放量将为军工新材料市场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军工新材料是现代精良武器的关键,在“十四五”期间,随着航空装备、船舶
9、装备等升级换代,以及强军政策不断深入,高端军工新材料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在整个军工产业链中,上游基础材料、基础器件是最被资本看好的环节,因此该环节吸引了众多企业布局。在军工新材料方面,主要参与企业有宝钢股份、万泽股份、泰和新材、钢研高纳、长城特钢等企业。军工新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以高温合金为例,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镍、钴为基,能在600C以上的高温及一定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金属材料,受技术限制,我国高温合金生产企业数量较少,头部企业主要包括抚顺特钢、钢研高纳、宝钢特钢、长城特钢等。高温合金主要应用在航空航空领域,需求占比达到58%左右,“长征”系列火箭及“神舟”系列飞船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均是采用
10、高温合金材料。“十四五”期间,随着军费支出水平提升,以及国家对武器装备更新的重视度提升,武器装备升级将是大势所趋,军工新材料作为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物质基础,其市场需求也将不断释放。军工新材料行业存在一定的资金、资金以及技术壁垒,因此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市场发展,头部优势企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乌鲁木齐,通称乌市,旧称迪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7个区、1个县,总面积14216.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3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0.58万人,城镇人口261.57万人,城镇化率74.61%。乌鲁木齐地处中
11、国西北地区、新疆中部、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毗邻中亚各国,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有亚心之都的称呼,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并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2500千米)。西汉初年,汉朝即置戊己校尉在乌鲁木齐近处的金满(吉木萨尔)设营屯田,维护丝路北道安全;唐朝时期在天山北麓设置庭州;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清朝在新疆驻军开始大规模开发,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乾隆扩建筑城,改称迪化;1884年迪化为新疆省省会,从此成为全疆的政治中心;
12、1954年迪化改称乌鲁木齐,蒙古语里意为优美的牧场。乌鲁木齐还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12月,入选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2019年12月,国家民委命名乌鲁木齐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第三章 绩效的内涵一、 绩效的含义绩效(performance)在组织管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在不同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应当说,要给绩效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词典中对英文“Performance”的解释是“执行、履行
13、、表现、成绩”,这个界定本身就很不清晰。如果从字面上理解,绩效就是业绩与效率;业绩一般指组织的外部效率,效率则是指组织的内部运营水平。业绩与效率是互为补充的,如果缺乏内部效率,可能导致组织丧失外部效率的竞争力,外部效率的获得往往又依赖于内部效率的高水平。但是并不是在每个时期外部效率高都代表着合适的内部效率,也不是合适的内部效率都反映计外部效率的竞争力。另外,研究的学科视角不同,人们对绩效内涵的认识也是不同的。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组织绩效是建立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一定能保
14、证组织是有绩效的。如果组织的绩效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被层层分解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以及每一个人上,只要每一个人都达到了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就实现了。但是,组织战略的失误可能会造成个人绩效目标实现而组织失败的后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绩效与薪酬是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对等承诺关系,绩效是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薪酬是组织对员工所做出的承诺。一个人进入组织,必须对组织所要求的绩效作出承诺,这是进入组织的前提条件。当员工完成了他对组织的承诺时,组织就实现其对员工的承诺。这种对等承诺关系的本质体现了等价交换的原则,而等价交换的原则是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则。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绩效意味着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分工所确定的角色承
15、担自己的那一份职责。自己的生存权利是由其他人的绩效保证的,而自己的绩效又保障其他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出色地完成我们自己的绩效是我们作为社会成员的义务,我们受惠于社会就必须回馈社会。事实上,绩效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但这种客观的绩效水平需要经过评判者的主观评价,形成绩效信息,才能对管理决策产生影响。因此,绩效应该是指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方式及其结果,它反映了组织和员工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种方式实现某种结果的过程。绩效不仅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实现结果的过程对于绩效结果,不仅要关注实际收益,还应关注预期收益;对于绩效过程,不仅要关注可以观察的外显行为,也要关注那
16、些不易觉察的能力和态度。对员工个人而言,反映一个人工作绩效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与工作结果的关系。绩效工作能力(水平)工作结果(成果)工作态度(努力)反映绩效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与工作结果的关系。二、 绩效概念的沿革与发展随着管理实践和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绩效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对绩效概念的理解不同,绩效评价和绩效管理的侧重点和思路就会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了解绩效概念的沿革与发展。对于绩效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一)结果绩效观结果绩效观认为绩效就是组织期望的结果。卫氏辞典将绩效定义为“完成某种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Bernardin和Beatty(1984
17、)认为,绩效是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在特定工作职能或活动上生产出的结果记录。Kane(1996)则指出绩效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这种东西与目的相对独立存在。结果绩效观认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采用以结果为核心的绩效方法较为可取,因为它是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的,而且可以使个人的努力与组织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在企业组织里,企业的最终绩效既可以表现为财务结果,也可以表现为非财务结果。比如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每股盈余等这类财务结果,在评价员工业绩和经营部门业绩、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著名的杜邦财务分析系统就是以财务结果为主要评价内容。又如企业产量、市场占有率、银行的吸储率、学校的升学率等这类
18、非财务结果,通常可以转化为财务结果或者与实现财务结果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数字,而非财务结果则在部门层面和成本、费用中心使用,比如生产部门、职能部门等。当然在企业层面也会有一些非财务的结果受到关注,非财务结果并不总是带来相应的财务结果,比如企业产量的增加、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并不一定代表利润的上升。财务结果和非财务结果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长期结果(或者未来)、中期结果和短期结果。一般来说,股东对于长期结果的追求甚于对短期结果的追求,而员工对短期结果的追求要甚于对长期结果的追求。具体的情况还与组织所在行业和组织本身的特点及经营理念有关。(二)行为绩效观行为绩效观认为,绩效就是那些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牛
19、津辞典(OxfordDictionary)将绩效解释为“执行或完成一项活动、任务或职能的行为或过程”,Murphy(1990)把绩效定义为“一套与组织或组织单位的目标相互关联的行为,而组织或组织单位则构成了个人工作的环境”.Ilgen和Schneider(1991)认为,绩效是个人或系统的所作所为。Borman和Motowidlo(1993)则提出了著名的“关系绩效一任务绩效”二维模型,其中,任务绩效是指那些所规定的行为或与特定的工作熟练有关的行为,而关系绩效则是指自发的行为或与非特定的工作熟练有关的行为。Campbell(1993)则指出,“绩效可以被视为行为的同义词,它是人们实际采取的行动
20、,而且这种行动可以被他人观察到。绩效应该只包括那些与组织目标有关的、并且是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进行评估的行动或行为。”Campbell的观点暗示,尽管绩效是行为,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绩效,只有那些有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才能称之为绩效。Campbell认为之所以不以任务完成或目标达成等结果作为绩效,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许多工作结果并非必然是由员工的工作带来的,可能有其他与个人所做工作无关的促进因素带来了这些结果;其次,员工完成工作的机会并不是平等的,而且并不是在工作中做的一切事情都必须与任务有关;最后,过度关注结果将使人忽视重要的过程和人际因素,使员工误解组织要求。(三)能力绩效观在管理
21、实践中人们发现,仅仅按照既定的行为方式做事情是不够的,员工还应该具备在既定程序下行事的技能和能力,这就产生了技能和能力代表绩效的观点。一般而言,能力越出众的企业和员工越容易产生高绩效。不过,如果更进一步理解绩效和能力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员工潜在的价值观、动机、态度(如诚信、敬业精神等)等驱动着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表现出他们的知识和技能行为,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只是露在水面之上的冰山一角;所以,价值观、动机、态度等才是创造绩效的源动力。只有具有了这样的源动力,再具备必需的能力和技能,才能创造出企业所期望的业绩。一般对于劳动过程可见、工作结果易于评价的员工,只要控制好员工行为就可以产生好的绩效了,
22、但对于那些工作结果难以评价、以脑力劳动为主的知识型员工,就应当对他们的价值观、能力和技能进行管理,通过激励他们的内在主动性使其尽力工作,产生出高绩效来。(四)产出绩效观一些学者认为绩效是一种组织产出,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组织期望得到什么,什么就是绩效。结果和行为都属于组织的产出。绩效可以根据本组织的使命、目标和战略来界定,但也并非全都如此。绩效就是一个系统所生产的被认为有价值的以产品和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产出。产品或服务被认为是通过绩效单位来实际完成的。衡量产品或服务的绩效单位的典型生产指标包括:数量、时间和质量。实际上,从广义角度理解,工作结果、工作方式、工作行为、
23、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的提升等都可以看作是组织的广义产出,有些产出是直接的、外显的,有些产出则是间接的、隐含的。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员工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增值产出,这些产出既包括工作结果这样的直接产出,也应包括工作行为、工作方式这样的间接产出。如果只开花不结果,尽管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积极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成其岗位工作目标,就难以对组织作出应有的贡献;相反地,从绩效管理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看员工有没有完成工作目标,而且还要看其工作目标是如何实现的。例如,对于一个企业车间层的操作工而言,其绩效不仅要看他有没有完成劳动定额,即产品的数量和产品质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还要看他在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军工 新材料 公司 绩效 薪酬 管理 分析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