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六校(天津中学、南开中学、实验中学等)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天津市六校(天津中学、南开中学、实验中学等)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六校(天津中学、南开中学、实验中学等)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津市六校(天津中学、南开中学、实验中学等)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2020第一学期高三六校期初检测 语文试卷 试卷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毛家峪是个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来到这里,迎接你的是葱绿的绵亘山峰、粗犷的乡野民居、悦耳的潺潺泉水;环绕你的是清新的空气,缥渺的山水,累累的硕果。尽管是秋天,但绿水和青草依然崭露着它们的风彩;澄澈的溪水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深邃幽静的山谷远处偶尔传来的山鸟的啁啾,给大山带来生机
2、活力。闲瑕时来毛家峪小住,可读云,可饮泉,可听籁,令人耳根、神轻气爽、,静下心好好品味“,野人居处决尘嚣”的山野情趣。 1.文中加点的词语,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绵亘(gn)品味世外桃源 B.粗犷(kung)缥渺山清水秀 C.尽管(jn)风彩硕果累累(li) D.啁啾(ji)闲瑕神轻气爽 2.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映照清净见而忘俗云里寒溪竹里桥 B.映照清静脱胎忘俗柳烟横飞满城絮 C.映衬清静见而忘俗柳烟横飞满城絮 D.映衬清净脱胎忘俗云里寒溪竹里桥 【答案】1.A2.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和字形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积累,留心形近字、易
3、错字、多音字的读音和字形,据义定形,据音定形,认真辨析。 B项,“犷”应读gung,“渺”应为“缈”; C项,“尽”应读jn,“彩”应读“采”; D项,“瑕”应为“暇”,“轻”应为“清”。 加点的词语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是A项。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映衬”就是映照、衬托;“映照”就是用光线照射而显出物体的形象。根据“澄澈的溪水”“青山绿树,蓝天白云”的关系,可知“映衬”更合
4、语境。“清净”指没有事物打扰;“清静”着重指安静不嘈杂。原文是“可读云,可饮泉,可听籁”,令人耳根怎么样,用“清净”合适。“脱胎忘俗”,脱下凡胎忘却俗世;“见而忘俗”,不合语境,前面是可饮泉,可听籁,不是所见。“云里寒溪竹里桥”,是山野里所见的景象;“烟柳横飞满城絮”写的不是山野景象,不合语境。 故选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B.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统筹协调,科学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通过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
5、精神教育,使大学生感受到文化力量和大学生活的和谐。 C.“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D.毋庸置疑,原生态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必须具体分析,辩证看待,因此,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做此类题目,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记忆中的错例,找到错误。 B项,成分残缺。“通过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使大学生感受到文化力量和大学生活的
6、和谐”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C项,句式杂糅。“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应改为“靠的是共同奋斗”或“是所取得的”。 D项,表意不明。“王冰认为赵亮关于原生态艺术那篇文章有错误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存在歧义。语句中无法确定究竟是王冰的观点值得商榷,还是赵亮的观点值得商榷。 没有语病的是A项。 故选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
7、,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古代,人的称谓有多种形式:有称谥号的,如范仲淹称文正;有称籍贯的,如柳宗元称柳河东;有称官名的,如杜甫称杜工部;有称官地的,如岑参称岑嘉州,等等。 B.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C.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长于细节描写,所写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8、,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做此类题目,需在平时学习时注重积累,加强对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主题、风格、流派、地位及影响的记忆,注意识记文化常识知识准确,作者与作品、事件的一一对应,不要张冠李戴。 A项,“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表述有误。古代男子20岁成年,行加冠礼,又称“弱冠”,而非18岁。 故选A。 【点睛】这类题型,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
9、、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化常识内涵十分丰富,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文化常识大概包含这些方面: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代音乐,古籍注释体例。需要我们掌握重点作家的简介,可以按朝代顺序列表整理归纳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与文学 蒋德均 近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新技术,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也为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播、阅读与
10、批评注入了新希望与愿景。那么,网络究竟能否让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与荣光呢? 当前,尽管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与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自然也影响并改变着作家的书写与思维方式和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欣赏习惯。因此,作家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学习并掌握互联网技术,自觉运用电子媒介,改变书写方式和固有思维习惯。正如评论家吴思敬指出:“ 诗歌传播新媒体的出现,是诗歌传播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它在改变了诗歌创作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并直接与间接地改变着当代诗歌的形态。” 然而,互联网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尽管是人类进
11、步和文明的标志性事件,但它只是也只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的形态,却无法改变文学艺术本身的内在审美属性。无论纸质媒介也好,电子媒介也罢,还是多媒体技术也好,它们都只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一种形式或方式、一种媒介或载体、一个平台或途径,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依然是创新与唯美。就像评论家吴骏晨所说的:“诗歌的本质,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是人对自身以及环境的思考,是向人性深处挖掘的结果。网络,只是一个载体,它和其他的出版媒介没有什么不同,其作用是使得诗歌作品多了一条通往读者的渠道。”我也同意诗人黄梵所说的:“我不认为网络可以改变诗歌,网络的便捷并不等于诗歌的便捷,只要是用语言写诗,网络便不可能侵
12、蚀诗歌的界限。伟大的诗艺、诗歌精神,不会因媒介不同有所改变。” 当然,网络等多媒体技术为文学艺术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机会,可以也能够极大地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为文学艺术催生新的美学因子和艺术元素。网络作为虚拟空间,为作者的写作、发表、修改、保存等都提供了空前未有的方便和及时,也为作品的阅读、批评、存储等提供了空间的方便和时速,尤其是超链接技术的运用使文学的阅读视野空间迅速扩大和极度方便。同时,网络写作可以根据写作者写作意愿和美学追求,自由地加入音乐、绘画、游戏、动漫等其他艺术元素,使文学艺术获得了全新的活力与生机。然而,它的隐蔽性、便捷性、自由性也使其写作群体素质良莠不齐,作品质量
13、参差不一,甚至出现由写作软件生成的大量口水诗歌、随机散文等垃圾文本,广遭人们诟病。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的到来,人类所能企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扩展,可触及的文化与技术领域不断拓宽,文学艺术的传媒和传播方式也同时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但是我们始终认为文学艺术的价值绝不以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不同或先进与否论高下,文学艺术存在的意义仍要取决于它对人的智能的开启、精神世界的涵养以及对现实存在审视和终极指向的关怀与思考。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03月11日07版) 5.下面对文中有关“互联网”的解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也为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传
14、播、阅读与批评注入了新希望与愿景。 B.互联网的出现影响并改变着作家的书写与思维方式和读者的阅读心理与欣赏习惯,它能让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艺术重现昔日的辉煌与荣光。 C.互联网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人们的生活与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D.互联网促使作家必须与时俱进,了解、学习并掌握新技术,自觉运用电子媒介,改变书写方式和固有思维习惯。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评论家吴思敬认为,当代诗歌的形态因受互联网技术影响而变化,传播新媒体使诗歌传播发生了一次深刻变革,改变了诗歌创作方式,改变着诗人书写与思维的方式。 B.互联网虽然
15、无法改变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但能改变文学艺术的形态,让文学艺术的创作、传播、保存、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如纸质的,电子的,多媒体的等等。 C.伟大的诗艺、诗歌精神,不会因媒介不同有所改变。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网络就不可能侵蚀诗歌的界限,网络使诗歌作品只是多了一条通往读者的渠道。 D.网络写作的隐蔽性、便捷性、自由性使写作群体素质良莠不齐,作品质量参差不一,甚至有人还写出了大量口水诗歌、随机散文等垃圾文本。 7.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来,互联网为作者的写作、发表、修改、保存等都提供了空前未有的方便和及时,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写博客、发微博、对话聊天等。 B.文学
16、艺术之所以能获得全新的活力与生机,是因为网络为文学艺术催生了新的美学因子和艺术元素,写作者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和美学追求加入音乐、绘画、动漫等其他艺术元素。 C.人类所能企及的物质空间极大地扩展,可触及的文化与技术领域不断拓宽,文学艺术的传媒和传播方式也同时得到革命性的丰富和发展,现代工业文明和电子时代由此到来了。 D.因为对人的智能的开启、精神世界的涵养以及对现实存在审视和终极指向的关怀与思考决定着文学艺术存在的意义,所以文学艺术的价值的高下不能从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层面来判断。 【答案】5.B6.A7.C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分析和概括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阅读全文,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六校天津中学、南开中学、实验中学等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天津市 天津 中学 南开 实验 2020 届高三 上学 期期 检测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7579841.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