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与补充p79.ppt





《绪论与补充p7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与补充p79.ppt(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电工学电工学 -绪论绪论主讲教师:张国亮主讲教师:张国亮Email:Email: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电工学电工学 -绪论绪论1.1.电工学作用与任务电工学作用与任务2.2.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历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历程3.3.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1.1.电工学作用与任务电工学作用与任务 电工学是研究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理理论论和应用应用的技术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基础性: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先进性:最新应用成果下一页下一页
2、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2.2.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历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历程1)指南针:磁电(指南车,司南,罗盘)(magnetism-Magneto)2)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电磁现象研究 1785年,库伦:电荷相互作用力-1782,四库全书问世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对磁针有力的作用 安培:磁现象本质 1826年,欧姆定律1820,道光即位 1831年,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1833年,楞次:感应电流方向定则 1844年,焦耳、楞次:电流热效应定律1839,虎门硝烟 1834年,雅可比:电动机1st Opium War,1839-1842 (俄)多利沃多勃罗沃尔斯基
3、:三相电系统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2.2.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历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历程3)1832,莫尔斯:电报1851,太平天国,1852,湘军立 1864年1873年,麦克斯韦:电磁波理论1856-1860,2nd Opium War,1860年,火烧圆明园,1861 慈禧辛酉政变,1868,明治维新,1864,洪秀全逝,天京陷落。1876,贝尔:电话-1876年,左宗棠讨伐阿古柏。李鸿章反对无效;1877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大部领土。1888年,赫兹:实验获得电磁波-1888,光绪亲政 1895年,马可尼、波波夫:无线电通信-1894,中日甲午战争,1898,
4、戊戌变法4)1883年,爱迪生:发现热电子效应-1884,建北洋海军 1904年,Fleming:电子二极管-1904,日俄战争 1906年,De Forest:电子三极管-1906 废科举 1922年,皮尔斯晶体振荡器-1st 直奉战争,陈炯明叛孙文 1932年,负反馈放大器(达林顿电路)-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联合发动中原大战。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2.2.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历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历程5)1946年,ENIAC计算机-1946,国共内战起 1948年,贝尔实验室:晶体管-1948年9月至1949年1 月,三大战役,几百万人
5、牺牲 1958年,集成电路-1958大跃进开始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2.2.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历程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历程6)电子计算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计算机、生物计算机)7)数字电路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数控机床;可编程逻辑器件(PLD)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3.3.学习方法学习方法1)课堂学习2)习题3)实验4)应用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若干知识补充若干知识补充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二、二、电
6、源的两种模型电源的两种模型三、三、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 第第1章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1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1.2 电路模型电路模型电路模型电路模型1.3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41.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欧姆定律1.5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61.6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7、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1.71.7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要求要求要求要求:1.1.1.1.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2.2.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3.3.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理解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理解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理解了解
8、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理解 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4.4.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1.1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1)(1)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换换换 (2)(2)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放
9、放大大器器扬声器扬声器话筒话筒1.1.电路的作用电路的作用电路的作用电路的作用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发电机发电机升压升压变压器变压器降压降压变压器变压器电灯电灯电动机电动机电炉电炉.输电线输电线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2.2.电路的电路的电路的电路的组成部分组成部分组成部分组成部分电源电源:提供提供电能的装置电能的装置负载负载:取用取用电能的装置电能的装置中间环节:中间环节:传递、分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发电机发电机升压升
10、压变压器变压器降压降压变压器变压器电灯电灯电动机电动机电炉电炉.输电线输电线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直流电源直流电源:提供能源提供能源负载负载信号源信号源:提供信息提供信息2.2.电路的电路的电路的电路的组成部分组成部分组成部分组成部分放放大大器器扬声器扬声器话筒话筒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放大、调谐、检波等放大、调谐、检波等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
11、出退出1.2 电路模型电路模型手电筒的电路模型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为了便于用数学方法分析电路为了便于用数学方法分析电路,一般要将实际电一般要将实际电路模型化,用足以反映其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或路模型化,用足以反映其电磁性质的理想电路元件或其组合来模拟实际电路中的器件,从而构成与实际电其组合来模拟实际电路中的器件,从而构成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例:手电筒例:手电筒例:手电筒例:手电筒 手电筒由电池、灯手电筒由电池、灯泡、开关和筒体组成。泡、开关和筒体组成。理想电路元件主要有理想电路元件主要有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和电源元件等。容元件和电源元件
12、等。+R0R开关开关EI电珠电珠+U干电池干电池 导线导线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手电筒的电路模型手电筒的电路模型手电筒的电路模型手电筒的电路模型 电池电池是电源元件,其是电源元件,其参数为电动势参数为电动势 E 和内阻和内阻Ro;灯泡灯泡主要具有消耗电能主要具有消耗电能的性质,是电阻元件,其的性质,是电阻元件,其参数为电阻参数为电阻R;筒体筒体用来连接电池和灯用来连接电池和灯泡,其电阻忽略不计,认泡,其电阻忽略不计,认为是无电阻的理想导体。为是无电阻的理想导体。开关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断。今后分析的都是指电今后分析的都是指电今后分析的都是指电今
13、后分析的都是指电路模型,简称电路。在路模型,简称电路。在路模型,简称电路。在路模型,简称电路。在电路图中,各种电路元电路图中,各种电路元电路图中,各种电路元电路图中,各种电路元件都用规定的图形符号件都用规定的图形符号件都用规定的图形符号件都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表示。表示。表示。+R0R开关开关EI电珠电珠+U干电池干电池 导线导线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1.3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物理中对基本物理量规定的方向物理中对基本物理量规定的方向物理中对基本物理量规定的方向物理中对基本物理量规定的方向1.1.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实际方向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实际
14、方向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实际方向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实际方向物理量物理量实实 际际 方方 向向电流电流 I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电动势电动势E (电位升高的方向电位升高的方向)电压电压 U(电位降低的方向电位降低的方向)高电位高电位 低电位低电位 单单 位位kA、A、mA、A低电位低电位 高电位高电位kV、V、mV、VkV、V、mV、V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2)(2)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参考方向的表示方法电流:电流:Uab 双下标双下标电压:电压:(1)(1)参考方向参考方向参考方向参考方向I 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对在分析与计
15、算电路时,对电量任意假定的方向。电量任意假定的方向。Iab 双下标双下标2.2.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电路基本物理量的参考方向箭箭 标标abRI正负极性正负极性+abU U+_+R0E3V注意:注意:在参考方向选定后在参考方向选定后,电流电流(或电压或电压)值才有正负之分。值才有正负之分。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一致,电流,电流(或电压或电压)值为值为正值正值;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相反,电流,电流(或电压或电压)值为值为负值负值。(3)(3)实际方向与实际方
16、向与实际方向与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的关系参考方向的关系参考方向的关系参考方向的关系I=0.28A I =0.28A 电动势电动势为为E=3V方向由负极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指向正极;U+R0E3VU+例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如图所示。电流电流I的参考方向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与实际方向相同,I=0.28A,由由 流向流向,反之亦然。反之亦然。电压电压U的参考方向与实际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方向相反,U=2.8V;即即:U=U 电压电压U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向相同,U=2.8V,方向由方向由 指向指向;2.8V 2.8V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1
17、.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U、I 参考方向相同时参考方向相同时U U、I I 参考方向相反时参考方向相反时参考方向相反时参考方向相反时RU+IRU+I 表达式中有两套正负号:表达式中有两套正负号:(1)式前的正负号由式前的正负号由U、I 参考方向的关系确定;参考方向的关系确定;(2)U、I 值本身的正负则说明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值本身的正负则说明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 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通常取通常取 U、I 参考方向相同。参考方向相同。U=I R U U=IRIR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 解解:对图对图(a)有有,U=IR 例例:应用欧姆定律对下图电路列出式子,并求电阻
18、应用欧姆定律对下图电路列出式子,并求电阻R。对图对图(b)有有,U=IRRU6V+2AR+U6V I(a)(b)I2A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与实际方向相反电压与电流参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相反考方向相反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电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称为伏安特性。遵循欧姆定律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它表示该段遵循欧姆定律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它表示该段电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常数。电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常数。I/AU/Vo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线性电阻的伏安
19、特性线性电阻的概念:线性电阻的概念:线性电阻的概念:线性电阻的概念: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开关闭合开关闭合,接通电源与负载接通电源与负载负载端电压负载端电压U=IR 1.电压电流关系电压电流关系1.5.1 电源有载工作电源有载工作(1)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2)在电源有内阻时,在电源有内阻时,I U 。或或 U=E IR0电源的外特性电
20、源的外特性EUI0 当当当当 R R0 0R R 时,则时,则时,则时,则U U E E ,表明表明表明表明当负载变化时,电源的端电压变当负载变化时,电源的端电压变当负载变化时,电源的端电压变当负载变化时,电源的端电压变化不大,即带负载能力强。化不大,即带负载能力强。化不大,即带负载能力强。化不大,即带负载能力强。R0ER+I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 开关闭合开关闭合,接接通电源与负载。通电源与负载。1.5.1 电源有载工作电源有载工作UI=EI I2RoP=PE P负载负载取用取用功率功率电源电源产生产生功率功率内阻内阻消耗消耗功率功率(3)电源输出的功率由负载决
21、定。电源输出的功率由负载决定。负载大小的概念负载大小的概念:负载增加指负载取用的负载增加指负载取用的电流和功率增加电流和功率增加(电压一定电压一定)。R0ER+I 2.功率与功率平衡功率与功率平衡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特征特征:开关开关 断开断开1.5.2 电源开路电源开路I=0电源端电压电源端电压(开路电压开路电压)负载功率负载功率U=U0=EP=01.开路处的电流等于零;开路处的电流等于零;I =02.开路处的电压开路处的电压 U 视电路情况而定。视电路情况而定。电路中某处断开时的特征电路中某处断开时的特征:I+U有有源源电电路路IRoR EU0 下一页下一页
22、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电源外部端子被短接电源外部端子被短接1.5.3 电源短路电源短路 特征特征:电源端电压电源端电压电源端电压电源端电压负载功率负载功率负载功率负载功率电源产生的能量全被内阻消耗掉电源产生的能量全被内阻消耗掉电源产生的能量全被内阻消耗掉电源产生的能量全被内阻消耗掉短路电流(很大)短路电流(很大)短路电流(很大)短路电流(很大)U=0 PE=P=IR0P=01.短路处的电压等于零;短路处的电压等于零;U =02.短路处的电流短路处的电流 I 视电路情况而定。视电路情况而定。电路中某处短路时的特征电路中某处短路时的特征电路中某处短路时的特征电路中某处短路时的特征
23、:I+U有有源源电电路路IRRo E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 1.6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支路:支路: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电路中的每一个分支。一条支路流过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一条支路流过一个电流,称为支路电流。结点:结点:结点: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回路:回路:回路:回路:由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由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网孔:网孔:网孔:网孔:内部不含支路的回路。内部不含支路的回路。I1I2I31 12 23 3ba E2R2 R3R1E1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例例例例1 1:支路:支路:支路:
24、支路:abab、bcbc、caca、回路:回路:回路:回路:abdaabda、abcaabca、adbcaadbca 结点结点结点结点:a a、b b、c c、d d 网孔:网孔:网孔:网孔:abdabd、abcabc、bcdbcdadbcE+GR3R4R2I2I4IGI1I3IR1(共(共(共(共6 6条)条)条)条)(共共共共4 4个)个)个)个)(共(共(共(共7 7 个)个)个)个)(共(共(共(共3 3 个)个)个)个)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录返回返回上一页上一页退出退出1.6.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定律定律)1 1定律定律定律定律 即即即即:入入入入=出出出出
25、 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结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该结在任一瞬间,流向任一结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点的电流。实质实质:电流连续性的体现。电流连续性的体现。电流连续性的体现。电流连续性的体现。或或:=0对结点对结点 a:I1+I2=I3或或 I1+I2I3=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KCL)反映了电路中任一反映了电路中任一反映了电路中任一反映了电路中任一结点处各支路电流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结点处各支路电流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结点处各支路电流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结点处各支路电流间相互制约的关系。ba E2R2 R3R1E1I1I2I3下一页下一页章目录章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绪论 补充 p7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