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后分层训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后分层训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后分层训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后分层训练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一、语用小题夯基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摄(夹处)乎大国之间 比(比较)及三年 B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何伤(妨害)乎 C吾与(赞成)点也 宗庙会(诸侯相见)同 D其言不让(谦让) 孰(谁)能为之大 解析:选AA项,“比”,等到。 2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浴乎沂,风乎舞雩B不吾知也 C则何以哉D毋吾以也 解析:选AA项,为状语后置句。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风乎舞雩 A曾皙后 B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赤
2、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解析:选A例句是名词作动词,吹风。A项是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B项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C项是形容词作名词,勇气。D项是形容词作名词,小事。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提问时,曾皙鼓瑟正近尾声,他“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生动地体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 B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C曾皙描绘的这幅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 D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那种理想境界的向往。 解析:选BB项
3、,“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不妥,应是用“移情入景,以景抒情”的方法,描绘出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理想蓝图。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_ _ _ (2)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_ _ _ 参考答案:(1)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加上有(别国)军队攻打它,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让我去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以后,我就可以使军队勇武,而且使百姓懂得为人的道理。 (2)(曾皙)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接近尾声,铿的一声结束,然后放下瑟
4、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的志向不同。”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意”即思想,它是客观现实反映于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思想只存在于人脑之中,必须_。所以,“意”的文字形体由“心”和“音”两部分组成,由此可知人们寄希望于通过语言来了解思想。在思想和语言之间,_,语言是思想得以交流的工具,二者理论上是统一的。但是,语言_,难怪早在2500年前,孔子便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感叹。 解析:处,后文先解释“意”由“心”和“音”组成,又说要“通过语言来了解思想”,那么处关键词应该是与“音”对应的“语言
5、”,又因为本句主语是“思想”,因此处应写语言对思想表达的作用,即填类似于“通过恰切的语言来表达”的内容。处,后文说语言和思想在理论上是统一的,即指出了二者的关系,且表明“语言是思想得以交流的工具”,那么处应填思想对语言的作用,即思想就是语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处应该填类似于“思想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的语句。处,根据后文“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可知,此处应强调用语言表达思想时的局限性,应填类似于“不能完整地反映思想”的内容。 参考答案:通过恰切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无论如何都)不能完整地反映思想 7下面是某校为举办“孔子诞辰纪念日”大型活动而构思的框架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
6、,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答:_ _ 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框架图中有哪些元素,然后,为其划分层次,并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最后组织答案作答即可。如从框架图上来看,图中元素可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活动主题,即“孔子诞辰纪念日大型活动”;第二层是活动对象,即“教师”和“学生”;第三层是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只针对老师的“孔子思想作品讲座”“校本课程”,只针对学生的“尊师礼、成人礼”“儒家诗文朗诵竞赛”以及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的“参观遗迹”“书画作品展”。 参考答案:“孔子诞辰纪念日”大型活动由全校师生共同参加。教师开设孔子思想作品讲座,开发校本课程;学生参加尊师礼、成人
7、礼活动,开展儒家诗文朗诵竞赛;师生共同参观遗迹,参与书画作品展。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描绘出这样的春游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请为下面两副对联分别拟写下联和上联,概述这一春游情景。 (1)第一副:上联:呼朋引伴踏春去 下联:_ (2)第二副:上联:_ 下联:童子六七沂水濯衣衣犹香 参考答案:(1)戏水沐风咏歌回 (2)冠者五六舞雩当风风正暖 二、类文阅读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
8、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二国之患,唯赐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夫子曰:“辩哉!” 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之矣,回何云焉。”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对曰:“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
9、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则由无所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选自孔子家语) 注搴(qin):拔取。聝(gu):古代战争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以记功,这里代指左耳。漭瀁(mngyng):广大无涯际的样子。熏:香草。莸(yu):臭草。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当一队而敌之当:率领 B必也攘地千里攘:夺取 C挺刃交兵兵:兵器 D夫子曰:“辩哉!”辩:通“辨”,区别 解析:选DD项,辩:善辩。 10下列各组语句中
10、,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类异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则由无所施其勇其真无马邪 C子路抗手而对曰舍瑟而作 D夫子何选焉犹且从师而问焉 解析:选AA项,都表原因,“因为”。B项,代词,他的;表反问语气词,难道。C项,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连词,表承接。D项,语气词;代词,相当于“之”。 11下列语句中,与“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而良人未之知也 D异乎三子者之撰 解析:选DA、B、C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D项是介宾结构后置句。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门三弟子的政治理想各不
11、相同,子路尚“勇”,子贡崇“智”,颜回重“德”。孔子之所以肯定颜回,是因为颜回与其志趣相投,都主张以“仁”“礼”治国。 B孔子赞赏子路的“勇”,同时也指出他的“勇”弊在“伤财”“害民”“繁词”。 C颜回向往的社会景象与曾皙所描绘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其实都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 D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侍坐”篇都体现出孔子平等、民主、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 解析:选BB项,“繁词”指的是子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译文:_ _ (2)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后分层训练 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统编 版高一 语文 必修 下册 西华 课后 分层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