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食品安全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食品安全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食品安全制度 质管部职责 一、努力加强全面质量教育,牢牢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宗旨,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积极配合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全面履行企业质量监管工作。 二、质管部门依照标准对进厂原辅材料、添加剂进行随机抽样检验把关,如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三、加强对生产工艺流程及半成品的管理,严格按食品生产规范要求进行加工,确保生产场地清洁无污染。 四、严把产品质量关,应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原、辅料进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并如实记录原辅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2、记录应当真实。 五、加强对生产设备、用具、容器等设备管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定期维修更换,周期检定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六、重视对检验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制度实施培训计划,落实化验室有关制度职责,加强质量考核管理,定期向法人汇报企业的质量动态。 七、负责对口向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汇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对企业使用的添加剂及原、辅材料,建立台帐,严格把关。 八、如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做到“三不放过” 1 并及时召回不合格产品。 九、产品出厂,建立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产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
3、者名称及联系方法,销售日期等内容。记录必须真实,保质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2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一、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索取有关证照和检验合格证书。 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必须通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许可,纳入食品生产许可的产品须认证并加贴认证标志和证书编号。 三、食品添加剂应设专人负责管理,严格采购,验收,使用登记完善台帐。 四、企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索取有关资质证明,经审核合格方可使用添加。 五、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添加,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或超量使用。 六、食品添加剂须分类堆放,标签明晰,以防
4、误用。 七、严禁采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不符GB2760的添加剂产品。 3 化验室制度 化验室是受法人委托对产品进行检验,判断是否合格的内设机构。 一、化验室应处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周围应无各种污染源。 二、化验室的检验设备、仪器仪表及装置的精度或准确度应符合检验产品的标准技术文件中规定的要求。 三、化验室内设备、仪器仪表及装置应经有资质的有关部门检定、测试合格,不得超周期使用。 四、化验室应有被检验产品的有效的技术文件、检验程序、检验原始记录等文书应符合有关规范。 五、化验室的设备、仪器仪表、装置和检验辅助用具应保持清洁,使用情况进行登记,检验用的化学物品、溶液、试剂应符合产品标准技术文件的
5、要求,严禁使用过期,不符合要求化学物品、溶液、试剂,并且应有专人管理。 六、化验室内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严禁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其他杂物混入,严禁家禽进入。 七、不能接受其它企业的委托检验,更不允许对外出示检验报告书。 4 原辅材料验收管理制度 一、原辅材料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国家标准的要求,保管员负责原辅材料的验收、发放和保管工作。 二、原辅材料入库必须保证入库原辅材料数量准确,质量符合要求,包装完整无损,手续完备清楚,入库迅速。 三、加强原材料管理,保管员要了解原辅材料因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物变化引起的实物变量变化规律。储存原辅材料的库房,设备应
6、当保持整齐、卫生、通风,温度、湿度适当。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原辅材料,确保原辅材料的安全。 四、保管员应随时掌握原辅材料的入库、出库及库存动态。应在仓库货架上悬挂实物保管卡,标明实物名称、数量、出入库日期和结存数量,以便日常实物的检查和核对,保证帐物相符,以防出现差错。 五、原辅材料要离地、离墙分类摆放,稳固高度要适当。斜靠放的材料要有安全角度,垫物平牢,并留有安全通道。 六、所有原辅材料必须备案登记,并索取有关资质证明,纳入认证的原辅材料产品必须张贴认证标志和证书编号。 5 现场管理制度 一、生产企业周围环境良好,2 5米内不得有暴露的垃圾堆、垃圾场、坑式厕所、粪池等孳行有害昆
7、虫场所,卫生区采取“四定”办法,即: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定分工,负责到人,确保内外环境整洁。 二、成品库库前要进行验收登记,成品贮存应做到分类存放,离地离墙先入先出,定期检验,及时清理,食品仓库内应防鼠、防潮、严禁存放亚硝酸盐及杀虫剂等有害物质。 三、食品加工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按良好的生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各工序连续进行,严禁往返,防止交叉污染。 四、加工后的废弃物存放设施应密闭或带盖,存放应远离生产车间,且位于和产车间的下风方向;废弃食用油脂专人管理,盛放于标有“废弃食用油脂专用”字样的密闭容器内,定期按有关规定及时清理。 五、生产人员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物带入车间
8、。进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头发不得外露。每天下班后必须清洗车间场地及工作台、设备等。 六、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不得违规违章作业。 6 化验员职责 一、科学求实、公正公平:遵循科学求实原则,检测要求公正公平,数据真实准确,报告规范,保证工作质量。 二、程序规范,注重时效:根据技术监督法规、标准、规程从事科学检测,不推不拖,讲求时效,热情服务,注重信誉。 三、秉公检测,严守秘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工作认真负责,遵守纪律,保守技术、资料秘密。 四、遵章守纪,廉洁自律: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检测,科学公正,及时准确出示检验报告。 7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一、根据食
9、品安全危害的严重程度,食品召回级别分为三级: 1、一级召回:已经或可能诱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死亡的,或者流通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的不安全食品的召回。 2、二级召回:已经或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危害程度一般或流通范围较小、社会影响较小的不安全食品的召回。 3、三级召回:已经或可能引发食品污染、食源性疾病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危害程度轻微的不安全食品的召回。 二、确认食品属于应当召回的不安全食品的,食品生产者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不安全食品。 三、自确认食品属于应当召回的不安全食品之日起,一级召回应当在1日内,二级召回应当在2日内,三级召回应
10、当在3日内,通知有关销售者停止销售,通知消费者停止消费。 四、食品生产者向社会发布食品召回有关信息,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规定,向省级以上质监部门报告。 五、自确认食品属于应当召回的不安全食品之日起,一级召回应当在3日内,二级召回应当在5日内,三级召回应当在7日内,食品生产者通过所在地的市级质监部门向省级质监部门提交食品召回计划。 六、自召回实施之日起,一级召回每3日、二级召回每7日、 8 三级召回每1 5日,通过所在地的市级质监部门提交食品召回阶段性进展报告。 七、对已召回的食品统一管理,集中处理。 9 生产废弃物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更有效的控制本企业在生产过程及相关过
11、程中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防止其污染环境,并对其进行合理回收利用,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运行过程中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控制和综合处理。 三、职责 1、各部门负责将本部门的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分类存放。 2、生产部负责车间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的控制和处理工作。 3、检验室负责实验过程产生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的控制和处理工作。 4、各办公室负责各自办公区域内废弃物的控制和处理工作。 5、仓管员负责仓库的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的控制和处理工作。 四、管理办法 1、各责任产部门负责将本部门的废弃物和危险弃物分类存放和标识。 2、厂区的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分类如下: (1)办公
12、活动产生的一般废弃物:废包装材料、废旧纸张和报纸,办公垃圾。 (2)生产活动产生的一般废弃物:废弃包装物、废旧设备零部件, 10 生产垃圾。 (3)质检活动产生的一般废弃物:废玻璃瓶、废液等实验垃圾。 3、危险废弃物: (1)办公活动生产的危险废弃物:废旧灯管和电池。 (2)生产活动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废机油及其沾染物,废旧危险化学品,废液包装物。 (3)质检活动生产的危险废弃物:危险废液,沾有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 4、原材料仓、成品仓应做好防潮、防晒、防锈、防变质等工作,避免废品、废料的形成。 5、生产车间在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工艺文件,合理使用包装材料,尽量减少废料、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产生。
13、 6、各办公区的废弃物由回收公司收购处理,质管部不定期负责对各办公区废弃物处理的监控。 7、生产车间由机器的维修等产生的废部件、废零配件等放入指定的废料区,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仓管员进行处理。 8、检验室在检验过程中产生的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分门别类放置在相应的废弃物区和危险物区,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品、废料、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应集中分类密闭存放在废品废料区和危险废弃物区,达到一定数量后,由生产部将危险废弃物交有资质的回收商回收处理,并作好记录。 9、生产、办公、检验、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包装材料、废旧设备零 11 部件、生产垃圾、实验垃圾、办公垃圾和生产垃圾等一般废弃物应集中存放,由仓管员定期出售给废品回收公司和垃圾回收站,并作好记录。 10、机修产生的废机油应单独存放,标志清楚,定期送有资质的化学危险回收公司处理。 11、生产部每月应对废品、废料进行统计,必要时做出分析评价。 12 食品安全制度 食品安全制度 食品安全制度 食品安全制度 食品安全制度 食品安全制度 食品安全制度 食品安全生产制度 市场食品安全制度 食品安全检查制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