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获奖科研报告.docx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获奖科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获奖科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获奖科研报告 摘 要: 目前,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大学生成长背景的多元化,许多大学生在入学初期存在较为普遍的思想混乱和行为偏误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找出根源,并据此寻找纠正偏误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强化专业教学的效果,促进良好学风的快速形成。 关键词: 大学生活 思想行为偏误 指导策略 一、引言 按传统的思维而言,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已满十八岁,已经算是一名法律上的成年人,思想已经趋于成熟。实际上大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急剧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下,绝大部分大学生在严格意义上是从大学入学时,才初次离开父母的监护,尝
2、试完全独立的生活模式。在大学阶段,身体与思想发生迅速的变化,视野不断扩展,接触的事务极大丰富。学习、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带给大学生许多困惑,产生一些心理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在强烈的自我成就心理驱动下,他们一般不会咨询老师,甚至对老师的正确建议充满抗拒,他们更希望从周围的同学那里得到认同。这就使得大学低年级的新生面对问题时缺乏理性的判断,盲目从众的心理较为突出。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大部分学生会走向成熟,回归理性。但这一过程,必然伴随许多思想行为偏误。如果放任其自然发展,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甚至短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不良风气。所以大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正确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地
3、引导,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辅导员的职责,更是每一位任课老师必须关注并积极参与进来的工作。 二、大学与人生的关系 要使学生明白大学阶段生活的正确方向,和某些行为正确与错误的原因,进行道德说教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并非不明白道理与是非,而是不清楚大学与人生的关系,容易陷入“大学学习与人生的发展关系不大”这一思维陷阱中,导致大学无用论的错误判断,从而引发一系列思想与行为的懈怠。所以对学生阐明大学与人生的关系,是引导学生克服思想行为偏误的首要前提。 人生就是作为社会构成最小单位的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作为自然生命的历程和社会使命的历程。大学生活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部分,是一部分幸
4、运儿的人生由幼稚步入成熟的试练场。反过来,人生不一定会有大学生活的经历。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人可能享受不到这种较为优越的人生试练,他们要为争抢人生发展资源的重要战役高考的败北而付出代价。或者复读,或者承继父业,进入家族产业的接受培训,或者学习谋生技能为独立谋生作准备,更多的是没有多少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的,他们只能带着简单的行李和不多的资金,等待社会大浪淘式的洗礼、捶炼,接受生存危机的挤压和催熟。他们与大学生相比,一方面在学历上、在知识储备上先天不足。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前提下,发展潜力、待遇、机遇等方面都与大学生存在极大的落差。另一方面这种被动催熟式的有志青年,在痛苦、寂寞、挫折的社会承受力方面
5、,其心理素质成长时间将会以较为激烈方式被动缩短。与大学温室里的精英相比,他们更加缺少选择的余地,缺少幻想的空间,缺少犹豫的资本。现实会让他们知道,如果想获得的认可,获得比现状更好的生存资源,那么他们除了勇敢面对,为了每一个成功的可能去拼搏,已经没有退路。 从广义来讲,大部分青年人是从高中毕业后开始真正走向自立的,或者进入社会谋生,或者进入大学学习。相同的是,两者都要开始学会离开父母的羽翼,独自面对一切。那么作为大学生,独立人生就是从大学入学那一天开始的。因为只有到了大学才会真正离开父母的保护和监管,真正有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真正从自己的社会关系中定位自己、评价自己。只有到了此时才可能像展翅的雏鹰
6、,开始经历属于自己的风雨。此时,不论愿与不愿,父辈的光辉将逐渐消退,在摔打中独立成长成熟,将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进入大学之前,也许有着无数的梦想和猜测,但一进入大学,这一切浪漫的光环就会在现实中跌得粉碎。因为大学存在的本质不是为了圆一个个青春期的幻想,而是为了培养人才,向社会输出人才。大学生想要经历有意义的、无悔的大学生活。就要学会经受历练,学会面对一切的愿与不愿。来到大学,绝不是为了收获,也收获不到。大学要首先学会付出,为了各自的人生规划,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无功利地付出。只有如此,才会得到在将来的某一天可以收获的可能。 总的来说,与校外同龄人相比,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尽管大学
7、是知识的殿堂,是理想的苗圃,但是大学生最多只是一块璞玉,如不经过千百次刀刻的伤痕与琢磨,比不过一尊廉价的泥塑,这就是大学与人生的现实。所以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不是情绪的任性,不是高人一等的优越,不是患得患失的徘徊;而是立志和奋斗,是追求和超越,是思想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历程,是完整人格的塑造,是在不断地失败中认真总结调整,这才是大学和人生最正确的逻辑。 三、大学阶段的思想行为误区 根据实际的调查分析,大学阶段有几个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首先是生活学习上有惰性心理,不思上进,什么都不想干。其次是盲动贪多,什么都想干,什么都干不好。第三是干什么都慢半个节拍,跟不上节奏,干什么都犹犹豫
8、豫,行动迟缓,畏首畏尾,要么浅尝辄止,要么拖沓窘困。第四是受各种情绪的干扰,包括友情、亲情、爱情,心理波动较大,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状态,总处于一种患得患失的情绪中,大喜大悲。第五是对大学生活的一切细节,总喜欢习惯性忽略,或好高骛远,或杞人忧天,总会以今天的事情对毕业后的人生无意义为借口逃避现实,脱离实际。要么喜空谈,恶实干,要么缺乏自信,直接自我封闭。如果处于以上这五种状态而不能迅速调整,那么大学生活将会步入很糟糕的恶性循环,甚至对人生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开端。 这些行为偏误的产生有着广泛的社会根源。诸如过渡溺爱的独生子女家庭背景;留守儿童的成长经历;长期严厉教育下产生的被动思维模式;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思想 行为 指导 策略 研究 获奖 科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