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非攻》同步训练高一必修三.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非攻》同步训练高一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非攻》同步训练高一必修三.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非攻同步训练 高一必修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专题秋水非攻同步训练 (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 一、基础巩固(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涘渚崖之间涘:水边、岸。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 C众闻则非之非:诽谤。 D以亏人自利也亏:损害。 解析C项“非”为形容词作动词,非难,责怪。 答案C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B.野语有之曰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C.望洋向若而叹曰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D.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策之不以其道 解析A
2、项“见”均表被动。B项“之”,代词,俗语的内容;结构助词“的”。C项“向”,面对;假使。D项“道”,道理;方法。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不辩牛马B望洋向若而叹曰 C始吾弗信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A项,“辩”同“辨”,分辨,区分。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A项“至于”是“到达”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指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B项“面目”用的是本义,即指“脸”;现代汉语中指脸的形状,人的相貌。C项“以为”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都是“认为
3、”的意思。D项“大方”指深明大道理的人;现代汉语中则是指:不吝啬,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C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B秋水时至 C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D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解析A项“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时”,名词作状语;D项“亏”,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C 二、课内精读(2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12分)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下列各句中,与“以为
4、莫己若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以知之 B赵氏求救于齐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A项与例句为宾语前置句。 答案A 7下列加点字,与“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中的“穷”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穷寇莫追 C觉宇宙之无穷 D不忍穷竟其事 解析C项与例句中“穷”都解释为“尽”。 答案C 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D闻所未闻 解析A、B、D项闻为“听说”之意,C项闻为“见闻”之意。 答案C 9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1)
5、“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2分) 译文:_ _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分) 译文:_ _ 答案(1)“闻知许多道理后,自以为没人能赶得上自己的人”,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 (2)我将长久地被深明大道的人笑话。 10根据文中的有关内容,可以归纳出哪两个四字成语?(2分) 答:_ 解析所谓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而结构稳定的短语。归纳本文中的四字成语,需要平时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 答案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8分)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
6、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1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入人园圃(果树园)从而誉(称赞)之 B至入人栏厩(养家畜的地方)攘(偷盗)人犬豕 C是(这)何故也罪益厚(严重) D以(因为)亏人自利拖(剥下来)其衣裘
7、 解析A项中“园”的意思是“果园”,“圃”的意思是“菜园”。 答案A 1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分) A众闻则非之 B以亏人自利也 C从而誉之 D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答案D 1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2分) 译文:_ _ (2)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2分) 译文:_ _ 答案(1)至于到人家牲口棚里,偷取人家马和牛的人,他的不仁义又 超过偷盗别人家的狗、猪、鸡。 (2)如今最大的(不仁义)是攻伐别人的国家,但不认为(这样做)是错误 的,跟着别人称赞此事,说它是义举。 三、课外拓
8、展(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
9、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萃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水 非攻 高中语文必修三秋水非攻同步训练 高一必修三 高中语文 必修 同步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