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 第一部分 (15题,21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6分) (1)_?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2)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3)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表达豪情满怀,壮志凌云,似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的诗句是:_,_。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我站在山顶,_(nngwng)对面更高的主
2、峰,它像王者,傲视苍生。 (2)他冷着脸走进来,房间内的欢声笑语瞬间冻结,笼罩()了一层紧张的气氛。 (3)外公重病时一直念叨着见他的老朋友,是不想带着遗憾()走吧。 (4)党的十九大_(hug)了过去五年的发展,同时展望未来,制定了新的目标。 3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或国籍搭配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一棵小桃树贾平凹当代作家秦腔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人自由颂 C望岳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工部集 D登飞来峰王安石唐代政治家、文学家临川集拾遗 4欣赏下面这两幅书法作品,回答问题。(3分) (1)下列关于这两幅书法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图1作品的字体是楷书,图2作品
3、的字体是草书。 B图1字体的特征是端庄典雅,方正工整。 C图2字体的特征是线条瘦长,错落有致。 D图1适合基础练字临摹,图2更适合个人性格体现。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图中两句诗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1分) 5班级开展以“观世间风景,抒人生感悟”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6分) (1)为准备这次活动,灵灵同学从“青春”这个角度写了一段话,请你帮她修改。(3分) 【A】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一代中学生,更应建立远大的理想,展现青春的风采。【B】有了理想就摆脱了烦琐和庸俗;有了理想就远离了无聊和怨艾,有了理想就拥有了追求和收获。【C】谁能否认,青春不需要理想呢?有志者事
4、竟成,让我们的青春更加绚丽多姿! 【A】句中有一处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改为_。 【B】句中标点使用有误,应将_改为_。 【C】表意不准确,应将_改为_。 (2)团委王老师想邀请你的语文老师李老师担任第二天下午四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的以“观世间风景,抒人生感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的评委。李老师不在,请你代为转告。你应该怎样对李老师转述?(3分) 第二部分 (621题,4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6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3分) 7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
5、护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1题。(11分) 周敦颐为官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_ 分宁:地名。主簿:官名。委:抛弃,扔下。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8用“/”划分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标一处)(1分) 如此尚可仕乎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有狱久
6、不决狱:_ (2)有囚法不当死当:_ (3)将弃官去去:_ (4)如此尚可仕乎如此: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2)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 11周敦颐“将弃官去”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三、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213题。(6分) 12“她的脸是离他那么近,她的衣裳是那么的干净光滑,她的唇是那么红,都使他觉得一种新的刺激,她还是那么老丑,可是比往常添加了一些活力。” 这段文字中让祥子觉得与平时不大相同的“她”是_,“她”是一个_(答出两点即可)的人。 13红岩中有一个人,她面对敌人的酷刑曾经说过:“毒刑、拷打,是
7、太小的考验!”她虽是弱小的女子,却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她是谁?并写出关于她的两个情节。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17题。(12分) 温暖的苇花 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 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立独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 风一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地,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
8、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好笑我的行为,采这个做什么呢! 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 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
9、 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吃吃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 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
10、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哪。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 B11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 B12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
11、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 14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5说说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4分) 16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分别写到了农人和父亲的笑,各自笑的原因是什么?(4分) 17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 (1)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2分) (2)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2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14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2017 2018 学年 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测试 部编人教版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