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易考文言实词120实例(61-90) 高考复习(高三) .docx
《高考易考文言实词120实例(61-90) 高考复习(高三)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易考文言实词120实例(61-90) 高考复习(高三) .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易考文言实词120实例(61-90) 高考复习(高三) 61去 本义是离开。如: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其它动词义:(1)距离。如:去北军二余里。(赤壁之战)(2)前往,到去,向去。如: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3)除去。如: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62劝本义是勉励、鼓励,动词。如劝学,又如: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还有“劝说”意。如:A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B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屈原列传)63却本义是退、退却,动词。如:A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过秦论,这里活用为使动词,意即“使退却”,也可译为“打退”“打败”。)附
2、虚词用法:连词。表重复,可译为“再”。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64如本义是随从。用作动词:(1)往,到去。如: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2)及,赶上。前面常有带否定词“不”,意为“比不上”,有时可不译。如:A固不如也。(鸿门宴)B不如因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3)像。如:如弃草芥。(六国论)附虚词用法:(1)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假如”“如果”。如: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隆中对)10 回复:高中文言文120个实词例析 (2)与“何”连用,构成“何如”“如何”“如奈何”的格式,表询问,相当于“怎么样”“把怎么样”。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3)复音词
3、“如是”,意为“如此”“这样”。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如是而已。(师说)65若本义是择、选择。用作动词:(1)及,比得上。如: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不若”即“比不上”。)(2)如,像。如: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附虚词用法:(1)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们)”“你(们)的”;有时与“属”连用,意为“你们”。如:A若毒之乎?(捕蛇者说)B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假如”“如果”。如: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B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肴之战)(3)复音词“至若”“若夫”,都作句首语气词,表另
4、起话题,可译为“至于”“如果说到”等,有时不便译出。如:A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B若夫霪雨霏霏。(岳阳楼记) 66善本义是美好。(1)形容词美,好,正确。成语“尽善尽美”,又如: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B王曰:“善!”(邹忌讽齐王纳谏)友好。如;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2)动词擅长,善于。如:善假于物也。(劝学)亲善,与交好。如: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67少本义是不多、数量少。(1)形容词,意为“不多”“数量少”,读sho。如: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2)动词,意为“缺少”,读sho。如: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名
5、词,指“年轻人”读sho。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滕王阁序)(4)与“间”连用,构成“少间”,读sho,意为“一会儿”“不久”。如: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附虚词用法:用作副词,读sho。表程度低,可译为“稍微”“略微”。如: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68涉本义是徒步渡水。用作动词:(1)渡(水)。如成语“跋山涉水”,又如:(涉江)(2)到,进入。如:园日涉以成趣。(归去来兮辞)69胜本义是胜任。(1)读shng,动词,意为“禁得起”“能承受”。如:A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B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2)读shng。动词,意为“战胜”“取胜”。如: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
6、之之势。(过秦论)动词,意为“超过”“胜过”。如:A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B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形容词,意为“(风景)优美”。如:胜地不常。(滕王阁序)(3)通“升”,意为“高升”。如:卿当日胜贵。(孔雀东南飞)附虚词用法:副词,表范围,意为“尽”“完全”。如成语“不胜枚举”“美不胜收”。又如: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70识本义是认识、知道、懂得。如: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1)动词,意为“知道”“识别”。如: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游褒禅山记)(2)读zh,,动词,意为“记”“记住”。如:汝识之乎?(石钟山记)“断绝气息”即“死”,“断绝关系”即“绝交”
7、,“断绝道路”即“截断”。如:A抢乎欲绝。(促织)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C秦伏兵绝其后。(屈原列传)消失,停止。如:噌吰如钟鼓不绝。(石钟山记)渡,横渡。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2)形容词。用在名词前,可视情况来译。如:A真黄山绝胜处。(游黄山记,“绝胜处”即“风景最好的地方”。)B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泊绝壁之下。(石钟山记,“绝壁”即“极其陡峭的山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绝境”,可不译,也可译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附虚词用法:副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程度深,可译为“最”“极”“尽”“完全”等。如:而心目耳力俱穷
8、,绝无响踪。(促织)48堪本义是地面突起的地方。用作动词:(1)忍受,经得起,受得了。如: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游黄山记)(2)可,能够。如: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49克本义是肩负。用作动词:(1)战胜,打败。如成语“克敌制胜”“攻无不克”,有又如: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2)克制,约束。如成语“克己奉公”“克己复礼”。(3)能,能够。如成语“克勤克俭”“克尽厥职”,又如: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赤壁之战)50类本义是种类相似。(1)名词种类,同类。如:物各从其类也。(劝学)事例。如: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2)动词,意为“像”“类似”。如:中绘殿阁,类兰若。(促织) 5
9、1怜本义是怜悯,同情。用作动词: (1)怜悯、同情。如: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耶?(信陵君窃符救赵)(2)爱惜、怜爱、疼爱。如: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赵太后)52弥本义是长久,形容词。引申为“满”“遍”“充满”“到处都是”。如成语“弥天大谎”。附虚词用法:副词,表程度越来越深,可译为“更加”。如:A芳菲菲其弥章。(离骚)B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53莫本义是日落的时候。用作名词:(1)“暮”的本字,指傍晚。如: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2)通“漠”。如:广莫之野。(庄子逍遥游)附虚词用法:(1)用作代词。表无指,排除一切对象,可译为“没有谁”“
10、没有什么”等。如: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屈原列传)(2)用作副词。表否定,可译为“不”“不要”等。如:A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赤壁之战)B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孔雀东南飞)54乃本无实在意义,语气词。附虚词用法:(1)用作副词。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也可表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还可表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仅”等。如:A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B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11、)D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E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前“乃”译为“就”,后“乃”译为“仅”。)此外,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加强判断语气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们)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们)”。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55内本义是从外面进入到里面。(1)名词内室,里面,内部。如:A少间,帘内掷一纸出。(促织)B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内”意为“内部”,在这里指“在朝廷里”,作状语。)内心,心里。如: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
12、(2)通“纳”,译为“接纳”“放进”。如: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56期本义是邀约相会。(1)动词约定。如成语“不期而遇”。期望,要求。如: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因此圣明的人不期望(要求)沿袭古道,不效法固有的法则。(2)名词,读j,意为“满一年”或“满一月”。如: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57奇本义是奇异、罕见。(1)形容词,意为“奇异”“奇妙”。如:A天下之奇才。(六国论)B益奇之。(促织,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可译为“认为奇异”“对感到惊奇”。)(2)名词,读j,表零数,可译为“多”“余”。如:舟首尾约长八分有奇。(核舟记)58迁本义是登高。用作动词
13、:(1)迁移,转移。如成语“见异思迁”(2)变化,改变。如: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B情遂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3)放逐,贬谪。如: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列传)(4)升职,高升。如:A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B贺卿得高迁。(孔雀东南飞)59请本义是谒见、拜见。用作动词:(1)请求,为求情。如:文嬴请三帅。(肴之战)(2)请示,询问。如:诸将请所之。(李愬雪夜入蔡州)附虚词用法: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尊敬或希望,可不译或译为“请求“。有两种情况:(1)请别人做某事。如: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廉颇蔺相如列传)(2)请允许(我)做某事。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
14、军。(赤壁之战)60穷本义是尽、完结。(1)形容词尽,完结。如:而心目耳力俱穷。(促织)困窘,处境艰难,(生活)窘迫。如: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处境艰难。)与“达“相对,意为“不得志”“不显达”。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2)动词。意为“穷尽”“竭尽”“穷究”。如:A穷余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B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走到尽头。)61去本义是离开。如:去国怀乡。(岳阳楼记)其它动词义:(1)距离。如:去北军二余里。(赤壁之战)(2)前往,到去,向去。如: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3)除去。如:为汉家除残去
15、秽。(赤壁之战)62劝本义是勉励、鼓励,动词。如劝学,又如:果行,国人皆劝。(勾践灭吴)还有“劝说”意。如:A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B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屈原列传)63却本义是退、退却,动词。如:A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B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过秦论,这里活用为使动词,意即“使退却”,也可译为“打退”“打败”。)附虚词用法:连词。表重复,可译为“再”。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64如本义是随从。用作动词:(1)往,到去。如: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2)及,赶上。前面常有带否定词“不”,意为“比不上”,有时可不译。如:A固不
16、如也。(鸿门宴)B不如因厚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3)像。如:如弃草芥。(六国论)附虚词用法:(1)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假如”“如果”。如: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隆中对)(2)与“何”连用,构成“何如”“如何”“如奈何”的格式,表询问,相当于“怎么样”“把怎么样”。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3)复音词“如是”,意为“如此”“这样”。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功,如是而已。(师说)65若本义是择、选择。用作动词:(1)及,比得上。如: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不若”即“比不上”。)(2)如,像。如: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附虚词用法:(1)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易考文言实词120实例61-90 高考复习高三 高考 文言 实词 120 实例 61 90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