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检测卷-全国.docx
《部编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检测卷-全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检测卷-全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初三语文中考总复习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检测卷-全国选择题假若葡萄牙著名球星C罗在2019年南美“解放者杯”期间受邀访问,他与下列哪国球员交流时无需翻译而直接对话 A.巴西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基本上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世纪末19世纪初,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玻利瓦尔是众多英雄中的杰出代表,他率领起义军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故题干中葡萄牙著名球星C罗与巴西球员交流时无需翻
2、译而直接对话,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讲葡萄牙语,不符合题意。故选A。 选择题19世纪早期,领导革命武装打败西班牙殖民军获得南美的“解放者”称号的是 A.(略) B.(略) C.(略) D.(略)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争取独立的运动在拉丁美洲兴起,玻利瓦尔是众多英雄中的杰出代表,他率领起义军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选项B符合题意;华盛顿是美国独立运动领导人,选项A不符合题意;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领导人,选项C不符合题意;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帝国领导人,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选择题电影起义再现了印度18
3、571859年反英大起义。这部影片中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 打死洋枪队头目华尔 B. 康华利率英军投降 C. 章西女王在瓜廖尔战斗 D. 起义军攻占巴士底狱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7年-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在瓜廖尔战斗壮烈牺牲。A项指的是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B项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事件;D项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事件。故选C。 选择题“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因而一些爱
4、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材料描述的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拉美独立运动 C. 印度民族大起义 D.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这些曾经在乡村拥有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的所有者,一旦沦为居住泥棚、仅有几只瓦锅的佃户,其对英国殖民者的恐惧、不满和仇恨再也无法控,因而一些爱国封建王公成了大起义的领导者”可知,此内容描述的是印度民族大起义。英国殖民侵略者在印度不但掠夺财富,还大肆欺压民众,引起了印度全社会的不满和反抗。1857-1859年印度爆发全民族的反英大起义。1858年英军进攻章西,章西女王率领起义军英勇奋战,故C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拉美独立运动、非暴力不
5、合作运动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选择题下列属于彼得一世改革举措的是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获得一份土地 B.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C.废除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制 D.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属于彼得一世改革举措,选项B符合题意;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获得一份土地是1861年改革内容,选项A不符合题意;废除叛乱诸州的黑人奴隶制是美国内战时期的措施,选项C不符合题意;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措施,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 选择题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
6、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 A. 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 D. 符合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情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CD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选B。 选择题根据18771878年的统计,在俄国欧洲部分49省的9150万俄亩私人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即约80%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这说明1861年农奴制改革
7、A.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B.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C.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结果是失败的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由“根据1877-1878年的统计,在俄国欧洲部分49省的9,150万俄亩私人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即约80%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说明1861年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故选C。 选择题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在评价本国农民的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
8、切都变了。”与以上评论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美国的独立 B.农奴制的废除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D.工业革命 【答案】B 【解析】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其主要内容如下: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制的废除,毕竟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故选B。 选择题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描写黑人悲惨遭遇的作品。1862年,林肯接见它的作者斯托夫人时说:“这位小妇人写了一部导致一场伟大战争的书。”这里的“战争”是指 A.布匿战争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9、D.普法战争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位小妇人写了一部导致一场伟大战争的书”可知,这里的“战争”是指与废除黑人奴隶制有关的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选项C符合题意;布匿战争是罗马和迦太基之间的战争,选项A不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选项B不符合题意;普法战争是法国和普鲁士之间的战争,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选择题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其直接原因是 A. 独立战争爆发 B.
10、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C. 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中,1862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激发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这是“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的直接原因。故D符合题意;独立战争爆发时间是1775年,与题干的“1864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1783年,故B不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和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选择题美国历史学者认为,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
11、重要的转变。下列各项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A. 南北战争使美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 B. 南北战争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 C. 南北战争为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 D. 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除了障碍,也为美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B项符合题意;独立战争使美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南北战争为美国第二次工业
12、革命创造了条件,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但种族歧视依然存在。由此分析ACD三项表述均不正确,排除,故选B。 选择题随着两艘船身漆黑的战船驶入日本的江户湾,日本的国门被打开了。最早打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国家是 A. 美国 B. 英国 C. 荷兰 D. 法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日本的史实。最早打开日本国门的西方国家是美国,故选A。 选择题幕府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倒幕发动。日本倒幕运动的主力是 A.封建贵族 B.将军 C.中下级武士 D.天皇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倒幕运动的主力是中下级武士。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
13、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1854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选择题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A. 大化改新 B. 彼得一世改革 C. 明治维新 D. 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
14、改造国家”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大力发展近代工业,这一事件被称为明治维新,C项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日本向中国唐朝学习进行的改革,A项不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都是俄国的历史事件,不是日本的历史事件,BD项的内容与题干描述的不一致,不符合题意;故选C。 选择题19世纪中后期,在日本出现了“公历取代了农历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辫,修剪成西式短发”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明治政府 A. 提倡“文明开化” B. 建立新式军队 C. 号召“殖产兴业” D. 废藩
15、置县 【答案】A 【解析】 依据题干信息“公历取代了农历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辫,修剪成西式短发”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日本西化的现象。1868年进行的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学习西方的社会习俗,改变日本原有的服饰传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建立新式军队、号召“殖产兴业”、废藩置县,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综合题在世界近代史上,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领导的反殖民斗争是殖民地人民反抗的典范。 材料一 18141835年,印度输入英国的棉布从125万匹跌到30多万匹,而同一时期,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 初三 语文 中考 复习 历史 下册 第一 单元 殖民地 人民 反抗 资本主义制度 扩展 检测 全国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760268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