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复习(上).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有机化学复习(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复习(上).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有有有有 机机机机 化化化化 学学学学 复复复复 习(上)习(上)习(上)习(上)主讲教师:张淑婷主讲教师:张淑婷复复 习习 提提 纲纲一一 有机化合物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命名二二 有机物的物理有机物的物理性质(熔沸点、水溶性)性质(熔沸点、水溶性)三三 电子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效应和空间效应四四 有机物的酸碱性有机物的酸碱性五五 立体异构(构象和构型)立体异构(构象和构型)六六 芳香性芳香性、休克尔规则休克尔规则七七各类有机物的结构与反应各类有机物的结构与反应八八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机理九九各类有机物的鉴别反应各类有机物的鉴别反应(1)确定主链:)确定主链:含官能团的最长链为主链。含官能团的最长
2、链为主链。(2)编号:)编号:编号的原则是让官能团的位次尽可能小。编号的原则是让官能团的位次尽可能小。(3)确定构型)确定构型(4)写命名:)写命名:根据下面的格式写出名称根据下面的格式写出名称单官能团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单官能团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构型构型 +取代基取代基 +母体母体R,S;D,L;Z,E;顺顺,反反取代基位置号取代基位置号+个数个数+名称名称(有多个取代基时,中文按顺有多个取代基时,中文按顺序规则确定次序,小的在前。序规则确定次序,小的在前。英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英文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官能团位置号官能团位置号+名称名称1.确定主官能团:当分子中有多个官能团时,排在前面的官能确定主
3、官能团:当分子中有多个官能团时,排在前面的官能团总是主官能团。团总是主官能团。-N+R3 -COOH-SO3H-COOR-COX -CONH2-CN-CHO-COR-C=C-CC-苯环苯环-OH-NH2-R-OR -X -NO22.确定主链:含主官能团及尽可能多官能团的最长链为主链。确定主链:含主官能团及尽可能多官能团的最长链为主链。3.编号:编号的原则是让主官能团的位次尽可能小。编号:编号的原则是让主官能团的位次尽可能小。4.确定构型:确定构型:(顺、反,顺、反,Z、E,R、S)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系统命名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有机物沸点的特点有机物沸点的特点:(1)烃类的沸点一般很低(非极性
4、,只有色散力)。)烃类的沸点一般很低(非极性,只有色散力)。(2)同系列中,随分子量的增大,沸点升高。)同系列中,随分子量的增大,沸点升高。(3)分子质量相近的有机物,极性)分子质量相近的有机物,极性非极性(极性大的沸点高)非极性(极性大的沸点高)(4)相对相对分子分子质质量相同、支链多、沸点低。(支链多,分子量相同、支链多、沸点低。(支链多,分子不易接近)不易接近)(5)分子量相近的有机物,有氢键缔合的化合物沸点高。)分子量相近的有机物,有氢键缔合的化合物沸点高。一 沸点(沸点(b.pb.p)有机物的沸点大小有机物的沸点大小取决于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诱导力、取向分子间的作用力(诱导力、取向
5、力和色散力)力和色散力)有机物熔点的特点有机物熔点的特点 1 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2 偶数碳烷烃比奇数碳烷烃的熔点升高值大(如右图)。偶数碳烷烃比奇数碳烷烃的熔点升高值大(如右图)。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烷烃,叉链增多,熔点下降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烷烃,叉链增多,熔点下降。4与分子的对称性有关,对称性高,熔点高。如新戊烷(与分子的对称性有关,对称性高,熔点高。如新戊烷(-17),正戊烷(),正戊烷(-130)异戊烷()异戊烷(-160)。奇数碳奇数碳偶数碳偶数碳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晶格堆积的密集度。取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和晶格堆积的密集度。二二 熔点(熔点(m.p)
6、三、溶解性能三、溶解性能相似相溶经验规律:分子结构相似相似相溶经验规律:分子结构相似-极性相似极性相似-分子间作分子间作用力相似用力相似-相溶相溶溶溶剂剂质子溶剂:质子溶剂:水,醇,氨,胺,酸等水,醇,氨,胺,酸等非质子溶剂:非质子溶剂:HMPT,DMF,DMSO等等非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烷烃类,芳烃类,醚类,卤代烷烷烃类,芳烃类,醚类,卤代烷极性溶剂极性溶剂水溶性:水溶性:可根据分子中疏水基和亲水基的多少初略估计,注可根据分子中疏水基和亲水基的多少初略估计,注意氢键的缔合作用意氢键的缔合作用亲水基团:亲水基团:-OH,-COOH,-NH2,-SO3H疏疏水基团:水基团:-R,-X烃和卤代烃
7、烃和卤代烃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均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醇醇 由于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由于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沸点较相应分子量的烷烃高。沸点较相应分子量的烷烃高。由于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三个碳的醇和叔丁由于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三个碳的醇和叔丁醇能与水混溶。三碳以上水溶性显著下降。醇能与水混溶。三碳以上水溶性显著下降。1 1)酚羟基之间可形成氢键,故熔、沸点比相应的芳烃高。)酚羟基之间可形成氢键,故熔、沸点比相应的芳烃高。2 2)邻位上有羟基、氯、硝基时,可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了)邻位上有羟基、氯、硝基时,可形成分子内氢键,降低了酚羟基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几率,因而
8、,熔沸点比间位和对酚羟基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几率,因而,熔沸点比间位和对位异构体低。位异构体低。酚酚熔点有一定变化规律,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呈锯熔点有一定变化规律,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呈锯齿状的变化。齿状的变化。随碳链的增长,沸点升高;同碳数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随碳链的增长,沸点升高;同碳数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醚醚 1.1.醚醚分分子子中中没没有有直直接接与与氧氧相相连连的的氢氢,故故不不会会形形成成分分子子间间氢氢键,使沸点比同分子量的醇为低,而与相应的烷烃接近。键,使沸点比同分子量的醇为低,而与相应的烷烃接近。2.2.醚醚分分子子中中的的氧氧在在一一定定程程度度上上可可与与
9、水水形形成成氢氢键键,故故水水溶溶度与同分子量的醇相近而比烷烃为大。度与同分子量的醇相近而比烷烃为大。1)分子间不形成氢键,故熔、沸点比相应的醇低分子间不形成氢键,故熔、沸点比相应的醇低2)由于羰基极性大,因而,分子间作用力大,它们沸点比由于羰基极性大,因而,分子间作用力大,它们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烯烃、烷烃高分子量相近的烯烃、烷烃高3)羰基能与水形成氢键,故醛酮有一定的水溶性。羰基能与水形成氢键,故醛酮有一定的水溶性。4)大多数醛、酮是液体。大多数醛、酮是液体。醛、酮醛、酮三三 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1.诱导效应诱导效应因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的极性(电负性)不同而引起成键电子因分子中
10、原子或基团的极性(电负性)不同而引起成键电子云沿着原子链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称为诱导效应。云沿着原子链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称为诱导效应。特点特点 *沿原子链传递。沿原子链传递。*很快减弱(三个原子)很快减弱(三个原子)+-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常见的吸电子基团(吸电子电子诱导效应用诱导效应用-I表示表示)NO2 CN F Cl Br I C C OCH3 OH C6H5 C=C H常见的给电子基团(给常见的给电子基团(给电子电子诱导效应用诱导效应用+I表示表示)(CH3)3C (CH3)2C CH3CH2 CH3 H1)-共轭和共轭和p-共轭共轭C=CC=CC=CC=CCC=CC -共轭共轭p-
11、共共轭轭特点:特点:1 只能在只能在共共轭体系(轭体系(单双键交替出现的体系)单双键交替出现的体系)中传递中传递。2 不管不管共共轭体系有多大,轭体系有多大,共轭效应能贯穿于整个共轭效应能贯穿于整个共轭体系中。共轭体系中。定义:在定义:在共轭体系中,由于原子间的一种相互影响而使体系共轭体系中,由于原子间的一种相互影响而使体系内的内的 电电 子(子(或或p电子)分布发生变化的一种电子效应。电子)分布发生变化的一种电子效应。给给电子电子共轭效应用共轭效应用+C表示表示吸吸电子电子共轭效应用共轭效应用-C表示表示+2.共轭效应与超共轭效应共轭效应与超共轭效应2)-和和-p超共轭超共轭定义:当定义: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