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四川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成都市“五校联考高201级第五学期九月考试题历 史全卷满分:100分 完成时间:00分钟第卷 选取题每题.5分,共3题,8分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出后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相应位置。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2. 中国
2、先秦某位思想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慈孝;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A.法家 B.墨家 C.道家 D.儒家3.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4. “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以以以下图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图1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图秦朝疆
3、域图 图3元朝行省图 A图1至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 图2至图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 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发展 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5. 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以下史实到结论的推断,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史实 结论A商鞅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秦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文化开始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C 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元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 明朝严禁中外通商贸易 6. 东汉王符在潜夫论浮侈写道:“今
4、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伪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者什于浮末天下百郡千县,市邑数万,类皆如此。对上述材料解读不恰当的是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作者在批评东汉舍本逐末的社会现象 B.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商业发展的情况 C.东汉虽有抑商法令,但经商的人不少 D.是当时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真实反映7. 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这主要是因为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为了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 B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 C.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8. 魏
5、晋时期寺庙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从事各种杂务,不准随意离开。“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A.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B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 C.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D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9. 唐太宗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比来近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A.中书省和门下
6、省在运作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B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C.中书省和门下省互相制约,可抑制宰相权力的膨胀 .中书省和门下省互相扯皮,降低行政效率10. 元代王祯农书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 止回旋,惟人所便。这说明曲辕犁 A.在元朝开始用于农业B只适合南方水田 C.使传统耕作技术成熟D变革了耕作方式11. 唐律疏义曰:“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据此可知当时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 限制经营场所B.奉行“重农抑商 商业空前繁荣D重视监管商业12. 据叶德辉书林清话载,五代后唐时,在
7、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板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运用.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D.雕版印刷仅限用于官方刻书旧唐书载,杨绾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曰:“今之取人,令投牒自陈,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举孝廉,审知其乡间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材料反映杨绾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主张恢复察举的古制 B反对科举取士的
8、制度C要求完善科举的流程 .注重科举的品德考察1.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15.关于北宋设置参知政事的初衷,依据材料一宋会要辑稿“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可知参知政事只是宰相的副手,地位并不高;而依据材料二太宗实录“太祖因令居正等知印押班,以分普权可知参知政事分割
9、宰相之权。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不管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需要进一步考证才能得出正确结论B太宗实录是第一手资料,故材料二的结论更为可靠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缺乏相应的考古资料的证实,故都不能成立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是中国古代政治的总体趋势,故材料二正确16. 李剑农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中记载:“宋朝从事于耕作之农民,除一部分自耕农外,不为私人地主之佃户,即为官田之佃户。在此相对关系下,土地之转移,除一小部分官田外,其权不操于国家而操于私人,今日为有田之自耕农,明日即可变为佃耕之佃户。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B私田数量超过官田C.国家与地主争夺土地D佃户成为
10、耕作主力1宋代的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同的,南方增长极快。南宋末年,临安府九县人口达到14万,尚不包括不下十万人的军队,以及为数众多难以统计的流动人口。而同时期,伦敦只有2万人,巴黎有4万人,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不过1万人口。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政治中心东迁的趋势 B.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小农经济较之庄园经济更稳定18.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未经许可 请勿
11、转载.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 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 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19.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 A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B.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C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D.灌输以农兴业的思想以“存天理20. 元世祖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朕的左手,枢密院是朕的右手,御史台是用来医朕两只手的。这说明元代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注重权力监督 B.实行三权分立完善三省六部制 D加强机构分工2.元史载:“若元元朝,则起朔
12、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每省置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从一品。材料主要表明元朝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正式建立后开始走上统一全国的进程 创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统治区域范围内全部推行行省制度 地方行政管理上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22.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明清汉学的转变对出现这种转变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这种转变表现为理学向经世致用思想
13、转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这种转变的根源C这种转变彻底解决了宋明理学的弊端D这种转变受到了明清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2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最正确的选项是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 .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C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2明代,农民越来越深的被卷入市场网络之中,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
14、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材料说明 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明朝农业以专门化生产为主 B明朝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C明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明朝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25以下是有人对清前期对外政策情况的统计,对此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时间概况 康熙二十四年1685 设粵广州、闽泉州、浙宁波、江上海四海关;康熙三十七年16 舟山置浙海关征榷机构,并设商馆,当地称为“红毛馆。 乾隆朝为防止宁波沦为第二个澳门,加重浙海关的关税,但收效甚微。乾隆二十二年57 规定西洋番商只能到广州通商,闽、浙、
15、江三海关只对朝鲜、日本、琉球等国开放793年、1816年 英国马戛尔尼、阿美士德使团请求增开互市口岸,清廷拒绝。 A 康熙皇帝年间并未实行朝贡贸易体制 B清前期对外开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乾隆朝举措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1世纪初清政府的行为导致了战争6.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8年以前是我们对人家不公正,184年以后是人家对我们不公正。对此理解不合理的是未经许可 请勿转载A.前一个“不公正指中国自认是天朝上国,视外国为蛮夷B.后一个“不公正指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签订不平等条约 .后一个“不公正是前一个“不公正引起的 D西方对中国不公正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后商品输出的需要.陈旭麓在近代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 五校高三 第一次 联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