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幼_试题答案及翻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幼_试题答案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幼_试题答案及翻译.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幼_试题答案及翻译(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陶弘景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获为笔,画灰中学书。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未弱冠,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所取焉。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诏许之。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特爱松风,每闻其响,欣然为乐。谓门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
2、心。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且永明中求禄,得辄差舛;若不尔,岂得为今日之事。岂唯身有仙相,亦缘势使之然。”弘景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又尝造浑天象,高三尺许,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以机动之,悉与天相会。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学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选自
3、南史隐逸下,有删改)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2)自恒欲就之()(3)老而弥笃() (4)以机动之()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2)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19第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2分)国 家 每 有 吉 凶 征 讨 大 事 无 不 前 以 咨 询 时 人 谓 为 山 中 宰 相20根据文意,概括陶弘景隐居的原因。(2分)21陶弘景所画的两头牛分别有什么寓意,借此他想表达何意?(3分) 试题答案:17. (1)止:居住 (2)就:接近,前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陶弘景传陶弘景字 通明 丹阳 林陵人也 试题答案 翻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