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生数学学习习惯及良好习惯的养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生数学学习习惯及良好习惯的养成.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中生数学学习习惯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高中生数学学习习惯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习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成绩却不理想,屡受挫折。作为一线教师,我发现了一些普遍的现象:智力没有明显差异的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却相差很大;有些学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数学成绩却迟迟不见起色;有些学生考试做错的题在考后却总能去独立解答。这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通过对这部分学生面批试卷和交流学习心得发现,他们的问题绝大多数都出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上。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既然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
2、用,那么刚踏入高中的同学们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又应该怎样做呢?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在数学语言上更抽象、思维方法更趋于理性、知识内容在数量上剧增,因此学生若还象初中阶段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着老师的惯性运转,坐等上课,被动学习,久而久之成绩必然日趋下降。有效的预习就像赛跑时的“合理”抢跑,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上课时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数学学科的学习,要十分重视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应让学生明确预习的任务是通过初步阅读,了解新课的内容(如概念、定理、公式、性质
3、、证明方法等),为顺利听懂新课打好基础,做到心中有数。具体任务是: 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已学的旧知识,找出新课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把理解不透的记下来; 初步弄清新课中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并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费解的地方; 在预习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课文后的练习题都要尝试着想一想、做一做。这样在老师授课时集中注意听讲或向老师提出问题,便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要让学生明确如何预习。一般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利用假期等时间较充分时,先将下学期要讲内容看一遍,习题做一遍; 第二种是在老师讲课的前一天将明天老师要讲的内容先看一遍,做一遍,有不会的没关系,明天上课时认真听,尤其是上
4、课时跟不上老师思路的同学预习效果更明显,即使上课时能跟上老师思路的,也要看看老师讲的方法与你的做法是否一样,看老师是怎样举一反三的,怎样横向联系的,怎样拓展的,自己怎么就想不到; 第三种预习方法是课前预习,将老师当天要讲的内容上课之前看一看,老师讲的时候对题中的已知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要证什么,心中清楚,这样便于跟上老师的思路。 二、 “听(讲)、记(笔记)、想(过程)”相结合的习惯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 (一)存在问题。 很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感觉高中的数学课听不懂或听不全。表现在: 1、学生认为既然课前已经预习,上课的时候就不再认真听讲,或者利用别人听课的
5、时间做习题;也有些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 2、许多学生在初中没有养成做数学笔记的习惯,所以上课时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补充的内容或是重要的思想方法根本没做记录。还有的学生不会记笔记,盲目追求记得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 3、为了提高成绩,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都一一罗列,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用的“模子”,而高中数学知识点多,方
6、法多,再沿用这种的方法学习就会感到上课一听就懂,下课一做就错。 (二)“听(讲)、记(笔记)、想(过程)”相结合的习惯培养的实施途径 1、教给学生课堂学习的方法。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将课堂交给学生,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整合信息,获取新知识,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授数学概念时,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与外延,注意区分容易混淆的概念,如以“角”的概念为例,高中课本中出现了多少种“角”,如直线的倾斜角;一条直线到另一条直线的角;两条直线的夹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等,它们的范
7、围分别是什么?如何求这些角等。在教授定理、公式时,应注意每个定理、公式的运用条件,使用范围及其推广,如用平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2、教给学生做笔记的方法。高中阶段课堂容量大,信息多,仅凭大脑来记忆是完全不够的,所以这部分学生课后复习时便没有了依据,困难重重。记笔记的原则是以听为主,以记为辅;简练明白,提纲挈领,详略得当;难点不放过,疑点有标记。对联想、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记。笔记要留有空白处,便于复习时补缺。当记笔记与听课发生矛盾时,应以听懂为主,笔记可以缓记、不记或补记。总之,记笔记以不能影响听课、思考、理解的效果为前提。 3、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一方面上课时
8、积极思考。当老师提出问题后,要抢在老师前面思考怎么解?怎么证?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所有可能途径和办法,然后和老师讲的去比较,可能有的方法不行;可能老师的方法更好,也许你的解法比老师的还好,而不要等老师一点一点告诉你,自己仅仅是听懂了就认为学会了,否则的话,老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做就错。原因是自己没有真正去思考,没有变成自已的东西,即没有真正掌握,所以积极思考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的主要方法。另一方面上课时要重视结论、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不能仅满足于对“结论(公式或定理)”的套用,而对教师精心组织的探求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普遍持听不懂就不听,迫不及待等下文(结论)的心态。这种重结论的表面化
9、学习,造成了头脑中知识发生“过程”与“结论”的割裂,这不仅增加了知识点的记忆负担,而且还严重制约了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发展。高中数学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体验“过程”中所蕴涵的思维方法和通性通法,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反思的习惯 人类自古以来就具有反思意识,在我国古代有“反求诸己”、“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省”等至理名言。美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也说,“如果没有了反思,他们就错过了解题的一次重要而有效益的方面”,“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 (一)存在问题 通过
10、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刚上高中的孩子大部分反思的意识淡薄,表现在: 1、自觉复习整理数学知识意识弱。学生都习惯于依赖家长或老师帮他们复习整理所学数学知识。 2、自觉检查数学作业意识差。很多学生数学作业做完便大功告成,认为检查作业对错那是老师的事情,似乎和他们没有关系。 直到老师批改后才关心做对了没有。 3、数学解题方法单一。 大部分学生对解题兴趣不大,像“这道题我是怎么做出来的?还可以怎么解?还有没有更巧妙的解法?”等问题,很少去思考。学生普遍关注的是问题解决了没有,而很少有人去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 4、分析错误原因意识较差。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当他们知道题目做错了,会毫不犹豫地很快否定原来的做法
11、,立即重做一遍,而不去思考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这个思路到底能否解决? (二)反思习惯培养的实施途径 通过我们的实践表明,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进行培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听课反思。没有反思的听课是被动的、肤浅的。从教师讲解中反思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性的见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也要注重一题多解方法的指导。对一些例题、习题深入挖掘、改造,探索内在联系,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把握解题规律。一题多解可以引导学生对每一种方法进行分析,思考为什么这样解,怎样去解,要利用哪些知识点。比较各种方法差异,进行归纳。同时教师也可适当采取一题多变方法,改
12、变已知条件或改变结论,做到一题多用,发挥例题习题的“迁移”作用,收到“解一题会一片”的效果,使学生摆脱题海之苦,促进思维的空间性,深刻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不断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2、解题反思。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引导学生从六个层次反思: 应用了那些知识点?想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有无其它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纠正
13、错误不仅仅是改正它,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澄清概念。比如知识掌握不完整,对有些定理、概念成立的条件不明确,忘记了特例,如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中的q1,而导致错误;或者采用的解题方法不好或不合理,导致运算烦琐,计算量大,准确性差;或者审题不准确、不仔细、不深刻,忽视对题目中隐含条件的挖掘,如函数定义域的范围,导致错误;或者思维不开阔,当面对问题苦苦不得其解时,往往不会转换思考角度,寻找新的思路。然后思考怎样避免错误的重犯。这就要求教师在习题,练习题的选择上要有目标性,让学生有机会暴露错误。还可用一些类型题或单元测试进行检查,将纠正错误做得彻底。 只有真正反思了,才能做到“吃一堑,长一智”,不断完善自己。 当然,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诸如切磋交流,及时复习,归纳总结的习惯等等。总而言之,高中生尤其是高一新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学生“会学”的体现。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更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高中生数学学习习惯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高中生应养成的良好习惯 国旗下演讲:高中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