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地质学2013-本科教学.ppt
《同位素地质学2013-本科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位素地质学2013-本科教学.ppt(1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同位素地质学同位素地质学潘家永潘家永20132013年年2 2月月 讲课内容讲课内容 绪绪 论:论:同位素地质学发展历史同位素地质学发展历史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p教材:同位素地质学教程,沈渭洲编,原子能出版社,1997p主要参考书:地球化学陈骏等编,科学出版社,2005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郑永飞,科学出版社.2002StableIsotopeGeochemistry.HoefsJ.2004考核方法考核方法p平时成绩:30%p考试:70%0 绪论绪论l定义和研究内容l发展简史
2、l国内研究概况l定义和研究内容地球化学是研究自然界,主要是地球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化学演化及其机理的科学。三个主干分枝:三个主干分枝:元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地球化学研究内容: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l发展简史奠基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理论和学科发展阶段:3070年代深入发展和交叉扩散阶段:80年代以来l奠基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F 稳定同位素首先Thomson(1913)发现(氖元素的同位素),随后Aston发现了202种同位素。F 地质年代学建立在Becquerel(1886)发现放射性和居里夫妇(1898)证实放射性衰变规律的基础上,Soddy(1910)首
3、先提出同位素的概念l理论和学科发展阶段:3070年代稳定同位素的分馏机制与应用研究,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Urey(1947)、Taylor(1967,1968)、Hoefs(1970)、Ohmoto(1972)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定年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Holmes(1932)、Doe&Zartman(1979)、Faure(1972)l深入发展和交叉扩散阶段:80年代以来新的仪器测试技术使得能高精度地测试越来越多的同位素向各个相关领域快速扩散,应用越来越广l深入发展和交叉扩散阶段:80年代以来空间空间上天:宇宙化学、行星对比、地球及太阳系的成引演化;入地
4、:地球深部研究,包括地幔组成和岩石圈演化;下海:海洋地球化学及其元素与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交换、循环和通量。时间时间与地球形成和早期演化以及生命起源有关的地球化学;与评价和预测现代环境演化有关的环境地球化学和第四纪地球化学研究。l国内研究概况著名学者研究机构l著名学者李璞(1911-1968):1950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58-1962年建立我国第一个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并完成第一批同位素年龄数据。候德封(1900-1980):提出地层地球化学、化学地史、化学地理的概念,创立了“核子地质学”l著名学者涂光炽(1920-2007)1949年获得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在中国最早讲授地
5、球化学课程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司幼东(1920-1968)中国实验地球化学的奠基人,指导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成矿实验室,进行了Sn、Nb、Ta等配合物的成矿实验,提出酸碱分离与成矿作用的关系l著名学者张本仁(中国科学院院士):区域地球化学淤崇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动力学付家漠(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地球化学欧阳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天体化学l年轻学者郑永飞(中国科学院院士)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蒋少涌B、Si同位素地球化学李献华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朱详坤过渡元素同位素l研究机构l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l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l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l中国地
6、质科学院同位素重点实验室l南京大学l北京大学l东华理工大学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1.几个基本概念2.稳定同位素的分析方法3.稳定同位素的应用1.几个基本概念几个基本概念1.1 同位素的定义1.2 同位素的分馏效应1.3 同位素值的表示方法1.4 同位素标准物质 同位素定义:同位素定义:核内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同位素的分类:同位素的分类:(1)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进行放射性衰变或核裂变,而转变为其它一类核素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2)稳定同位素:原子核稳定,其本身不会自发进行放射性衰变或核裂变的同位素。1.1 同位素的定义同位素的
7、定义1.2 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同位素分馏定义:同位素分馏定义:同位素以不同比例分配于不同物质或物相的现象。分馏系数:x-y=RX/RYp热力学平衡分馏:不同物质或物相间的同位素比值达到恒定不变时,即达到了同位素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的分馏称为同位素平衡分馏。p动力学非平衡分馏:某些特定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反应会产生偏离平衡分馏的现象。p非质量相关分馏:不服从质量相关分馏的同位素分布称为非质量相关分馏。1.3 同位素值的表示方法同位素值的表示方法同位素比值同位素比值:如13C/12C;18O/16O等。值:值:样品的同位素比值相对于标准样品同位素比值的千分偏差()=(R样/R标)-1
8、)1000R样:样品的同位素比值R标:标准样品的同位素比值0表明样品较标准样品含重同位素0表明样品较标准样品含轻同位素=0表明样品与标准样品同位素比值一致1.4 同位素标准物质同位素标准物质标准物质特征标准物质特征:稳定、量大、易得、有代表性。标准级别标准级别: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实验室标准。常用标准:常用标准:SMOW;PDB;CDTSMOW:StandardMeanOceanWaterPDB:PeeDeeBeleminiteCDT:CanyonDiabloTroilite2.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稳定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2.1 样品预处理方法2.2 同位素质谱测定方法2.1 样品预处理方法样
9、品预处理方法p 氢:U(Zn)还原法p 氧:H2O:CO2-H2O平衡法 碳酸盐:磷酸法 硅酸盐:BrF5法2.1 样品预处理方法样品预处理方法p碳:碳酸盐:磷酸法 有机碳:氧化法(燃烧法)p硫:硫化物:氧化法(燃烧法)硫酸盐:先转换为硫化物2.2 质谱测试方法质谱测试方法-原理原理离子源离子源信号接收器信号接收器扇型磁场2.2 质谱测试方法质谱测试方法-连续流进样系统连续流进样系统3.稳定同位素的应用稳定同位素的应用3.1 同位素地质温度计3.2 氢、氧同位素3.3 碳同位素3.4 硫同位素3.5 氮同位素3.6 硅同位素3.1 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同位素地质温度计p 基本原理p 氧同位素地质温
10、度计 外部测温法 内部测温法p 硫同位素p 碳同位素p 氢同位素3.2 氢、氧同位素应用氢、氧同位素应用p 基本特征p 示踪流体来源 成矿流体来源 现代水的来源p 古环境与古气候p 商品的示踪n 示踪流体来源-成矿流体n 示踪流体来源-成矿流体水岩反应公式:Wi水+Ri岩石=Wf水+Rf岩石Df水=f(Di岩石,Di水,W/R,T)18Of水=f(Oi岩石,Oi水,W/R,T)n 示踪流体来源-成矿流体同位素找矿同位素找矿-卡林型金矿卡林型金矿同位素找矿同位素找矿-VMS型矿床型矿床同位素找矿同位素找矿-石英脉型石英脉型Au矿床矿床 1-蚀变带;2金-锑矿体;3-氧同位素组成n 示踪流体来源-
11、大气降水纬度效应纬度效应OCEANCONTINENT D=0 -94 Vapor-110 Vapor-126 Vapor-14 Rain-30 Rain 纬度效应纬度效应 海拔高度效应:海拔高度效应:高度上升,则大气降水的D和18O值减少。一般对于D值,每升高100m,降低1.24;对于18O值,每升高100m,降低0.150.5。离岸远近离岸远近:越向内陆,大气降水的D和18O值越降低。季节效应季节效应:在冬季或干季,大气降水的D和18O值减少;在夏季或雨季,D和18O值增加。大气降水线方程大气降水线方程D=818O+10n 示踪流体来源-海水影响海水影响海水H,O同位素组成的因素:同位素组
12、成的因素:(1 1)海水表层的蒸发和扩散。海水表层的)海水表层的蒸发和扩散。海水表层的D D 和和1818O O值一般大于零。值一般大于零。(2 2)两极的深海水流。)两极的深海水流。(3 3)海洋总体)海洋总体DD和和1818O O值受冰川作用影响。值受冰川作用影响。(4 4)海底火山喷发和洋中脊热液作用影响。)海底火山喷发和洋中脊热液作用影响。(5 5)近岸大陆河水的影响。)近岸大陆河水的影响。(6 6)降雨量的大小,对表层海水有影响)降雨量的大小,对表层海水有影响。3.2 氢、氧同位素应用氢、氧同位素应用p示踪现代水的来源 地表水 地下水 植物根系水3.2 氢、氧同位素应用氢、氧同位素应
13、用p古环境与古气候 古海水温度 古气候变化 古海水温度通过同位素分馏程度()与温度(T)的公式,可以推导出海水中沉积的碳酸盐的18O碳酸盐与海水温度(T)之间关系的公式:lna碳酸盐-海水=(b/T+c)103这样,通过测定海洋碳酸盐的18O值,可以确定海洋碳酸盐矿物形成时的海水温度。古海水温度-代表生物沉积文石.代表生物沉积碳酸盐代表无机沉积方解石 古海水温度-代表生物沉积文石.代表生物沉积碳酸盐代表无机沉积方解石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由Epsteinetal.(1953)得出,后经Craig(1965)修改的经验公式,该公式适用于软体动物和沉积碳酸盐:t=16.9-4.2(C-W)+0.13(
14、CW)2其中,C为碳酸盐与100%磷酸时反应生成的CO2的18O值(PDB),W为25时与海水平衡的CO2的18O值(PDB)。古气候变化T()10.513+0.153D树轮氢同位素Year实测温度模拟温度 石笋的碳氧同位素研究最可信的关于更新世末和全新世大气最可信的关于更新世末和全新世大气COCO2 2含含量和量和 1313CC值信息可以通过对高纬度冰芯捕获的值信息可以通过对高纬度冰芯捕获的气泡直接测定得到。气泡直接测定得到。苏联南极东方站钻孔冰芯长苏联南极东方站钻孔冰芯长22002200米,跨时从米,跨时从距今距今1616万年前到现在。取冰芯中的气泡,测量万年前到现在。取冰芯中的气泡,测量
15、得到过去大气得到过去大气COCO2 2的含量有大的变化。在过去的含量有大的变化。在过去1515万年间,大气万年间,大气COCO2 2含量波动大约在含量波动大约在200ppm200ppm和和300ppm300ppm之间。之间。冰芯碳氧同位素研究3.2 氢、氧同位素应用氢、氧同位素应用p 商品的示踪 酒 饮料 咖啡豆 毒品不同地区蜂蜜的H、O同位素组成D and 13C of Coffee Beans D and 15N of Coffee Beans 2H of Ethanol3.2 碳同位素应用碳同位素应用p 基本特征p 示踪碳的来源 矿化剂来源 CO2的来源p 古环境与古气候p 商品的示踪e
16、uropeandietCAMplantsmarinecarbonatesC3plantsd13C(,V-PDB)northamericandietterrestrialcarbonatesatmosphericCO2atmosphericCH4C4plantsPDB-50-40-30-20-100petroleum(marinesourcerock)IsotopeVariationinNatureCarbonIsotope Variation in NatureCarbon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s of major components of terrestr
17、ial Stable carbon isotope ratios of major component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ecosystemsCarbonModel of carbon isotope variation in diet and the fractionation of carbonbetween diet and different tissues in mammalian herbivores.最主要的碳库交换发生在:最主要的碳库交换发生在:a.大气/海洋CO2(这是最主要的交换反应,可逆过程)b.大气/陆上植物(光合作用)(不可逆过程)c
18、.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它虽不是直接与大气CO2作用,但最终对大气CO2的13C值有影响,不可逆过程)3.2 碳同位素应用碳同位素应用p示踪碳的来源 矿化剂来源 CO2的来源p 古环境与古气候p 商品的示踪古环境与生物灭绝事件(Charles,Nature,1998)碳同位素与生物产率海洋中碳库有机碳无机碳13C为0左右13C低于-15碳同位素负漂移碳同位素负漂移 C13CCO213COrgan =(C)0+J(O2/38-1)S34Ssulfate34Ssulfite =(S)0(O2/38)同位素探讨古代大气氧含量同位素探讨古代大气氧含量(Berner et al.,Science,2001
19、)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太阳光一般可以通过大气圈到达地面,太阳光一般可以通过大气圈到达地面,太阳光一般可以通过大气圈到达地面,太阳光一般可以通过大气圈到达地面,太阳光到达地面以后大部分被地表和植物所吸收,它太阳光到达地面以后大部分被地表和植物所吸收,它太阳光到达地面以后大部分被地表和植物所吸收,它太阳光到达地面以后大部分被地表和植物所吸收,它们转而辐射热,通过不可见的红外辐射。红外辐射一们转而辐射热,通过不可见的红外辐射。红外辐射一们转而辐射热,通过不可见的红外辐射。红外辐射一们转而辐射热,通过不可见的红外辐射。红外辐射一般不容易穿过大气层,因而大气圈隔绝了地表热空气般不容易
20、穿过大气层,因而大气圈隔绝了地表热空气般不容易穿过大气层,因而大气圈隔绝了地表热空气般不容易穿过大气层,因而大气圈隔绝了地表热空气与外层空间的热传递,使得地表变的温暖起来。与外层空间的热传递,使得地表变的温暖起来。与外层空间的热传递,使得地表变的温暖起来。与外层空间的热传递,使得地表变的温暖起来。占大占大气含量气含量99%以上的是以上的是N,O和惰性气体。温室效应的气体和惰性气体。温室效应的气体都不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主要是都不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它们主要是CO2,CH4,N2O和氯氟碳化合物。它们在现代大气中的含量如下:和氯氟碳化合物。它们在现代大气中的含量如下:CO2-350 ppm CH
21、4-1700 ppb N2O-310 ppb 氯氟碳化合物氯氟碳化合物-3 ppb 温室效应的研究温室效应的研究自1978年以来,在一些空气比较干净的地区连续对大气进行了测量。这些测量显示,大气CO2含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5ppm/a,主要是每年燃烧掉平均13C值为-27的化石燃料1015g,使得大气13C/12C比值下降。全球观测通过比较现代与过去有孔虫的平均碳同位素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在表层海水溶解的碳酸氢根的13C/12C比在减少,这是由于人类原因引起了大气12CO2含量增加。化石碳氧同位素研究通过分析树轮可以推断大气CO213C的短期波动。研究表明,在过去20年中,13C值下降了1.5
22、。树轮碳、氢同位素研究T()10.513+0.153D树轮氢同位素AveragetemperatureinWinter()Year实测温度模拟温度Edmund et al.,1999最可信的关于更新世末和全新世大气最可信的关于更新世末和全新世大气COCO2 2含含量和量和 1313CC值信息可以通过对高纬度冰芯捕获值信息可以通过对高纬度冰芯捕获的气泡直接测定得到。的气泡直接测定得到。苏联南极东方站钻孔冰芯长苏联南极东方站钻孔冰芯长22002200米,跨时米,跨时从距今从距今1616万年前到现在。取冰芯中的气泡,万年前到现在。取冰芯中的气泡,测量得到过去大气测量得到过去大气COCO2 2的含量有
23、大的变化。在的含量有大的变化。在过去过去1515万年间,大气万年间,大气COCO2 2含量波动大约在含量波动大约在200200ppmppm和和300ppm300ppm之间。之间。冰芯碳氧同位素研究 石笋的碳氧同位素研究1988年美国国家宇航局的Hansen等人测定了自1860-1988年温度记录,表明在128年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5C0.7C,特别是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中升高最多。八十年代是自有记录以来最暖和的十年,九十年代又比八十年代升温更快,这是否是温室效应的信号?研究结果表明3.2 硫同位素应用硫同位素应用p示踪硫的来源 矿化剂来源 古环境 现代环境 自然界稳定的自然界稳定的
24、硫同位素有硫同位素有4种:种:32S和和33S、34S和和36S,丰度分别,丰度分别为为95.02%,0.75%,4.21%和和0.02%海水硫酸盐大陆风化火山硫地幔硫蒸发沉淀成硫酸盐细菌还原成硫化物 -作为示踪剂判断硫的来源作为示踪剂判断硫的来源 -判断岩石、矿物、矿床形成的温度判断岩石、矿物、矿床形成的温度 -示踪古环境的变化示踪古环境的变化 C13CCO213COrgan =(C)0+J(O2/38-1)S34Ssulfate34Ssulfite =(S)0(O2/38)酸雨的来源研究 酸雨是指酸雨是指pH值小于值小于5.6的雨水、冻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雨、雪、雹、露等大
25、气降水。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研究表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研究表明,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明,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危及人类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生存和发展。一、N 同位素变化范围2.3稳定同位素的应用-N同位素 14N99.64;15N0.36 15N:-50+501.生物氮循环:固氮过程:N2+3H2O2NH3+3/2O2硝化过程:有机NNH4NO2NO3脱氮过程:硝酸盐N22.平衡分馏:NONH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位素 地质学 2013 本科 教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