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安规(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国标安规(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标安规(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ppt(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国家标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宣贯(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2012年5月目录一 国标安规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2 主要编写过程1.3 标准编写原则1.4 标准主要创新点二 国标安规与原规程差异比较及理解要点1.1 编制依据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年下达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国标制定计划(20067275-Q-524)编制。由全国高压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依据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电力行业,且变电所已统一称为变电站,经请示将标准名称更名为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1.2 主要编写过程1本标准的编制过程经历了申
2、报立项、任务下达后因电力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启动,标准应满足生产要求重新开展电力安全技术论证,具备条件后再次启动的4年周期。2010年重新启动后,召开标准编制工作组正式会议6次,送审稿专家评审会1次,由初稿到报批稿总计22稿(包括电子交流版)。1.2 主要编写过程22010年3月,标委会再次启动了本标准的制定工作。2010年5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编制工作会议。会议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组成。会议明确了标准的编制原则、分工和时间进度要求。至2010年7月对
3、安规(初稿)第四稿进行了逐条讨论,初步形成了安规征求意见稿。2010年8月初,工作组向标委会提交了安规(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2010年8月,标委会和中电联分别向标委会委员、电力企业和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0年9 月中旬至(9月25日)收到系统内外以邮件、纸质文件、电话形式的返回意见。1.2 主要编写过程32010年9月至10 月,组织召开了编制两项国标安规的第五次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对两项安规(征求意见稿)返回的修改建议(采纳率112/283=40);提交了根据返回意见修改的标准(送审稿/第一稿)。商定对两项安规(送审稿/第一稿)修改原则。返回意见的分散性较大。有的要求条文更严、
4、更细、更具体。更多的意见是:工作标准应具备指导性,特别是在电力生产现行体制下,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还在发展中,应侧重提出共性要求规约,不宜将传统模式简单的强制固化,以促进各企业的电力安全生产技术进步。(根据编写组讨论,采用后一种意见)2010年11月2日,送审稿/第一稿(修改稿)发至工作组成员征求意见。2010年11月9日至11月12日工作组编写人员对送审稿/第一稿(修改稿)反馈意见进行了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第二稿(讨论稿)。1.2 主要编写过程42010年11月17日至11月20日在广西桂林召开编制两项国标安规的第六次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送审稿/第二稿,形成了送审稿/第三稿。2010年11月
5、21日至2010年11月27日经进一步修改、整理形成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送审稿(正式)。2010年12月6 日至2010年12月 8日在北京召开了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送审稿评审会。与会专家共计提出意见40条,经讨论、研究采纳31条,采纳率31/40=77.5%。2011年1月11 日至2011年1月日工作组编写人员经进一步修改、整理形成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报批稿(正式)。1.3 标准编写原则在原能源部颁发的DL 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的基础上,工作组经过反复研究讨论,确定了如下编写原则:1 结合目
6、前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管理模式,充分吸收电力工业的技术发展成果,体现技术和管理的进步。2 安全管理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突出共性,保证较强的通用性和指导性。3编写格式应符合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1.1-2009 的要求。4 标准主要创新点1)吸收和保留了原行业标准和电力企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删去了过时的“带电爆炸压接”等工艺,将传统的“二次回路”变更为“二次系统”;新增加了如:安全自动装置、自动化监控系统以及通信复用通道等内容;依据国家标准修订了原来“高压”与“低压”的定义。2)延伸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将传统的“电力行业”的输配网和发电厂,延伸到适用于“厂矿企
7、业或其它工业、农业、商业、公共设施的电气系统”。体现了电力设施同功能、同标准的安全要求,且与IEC/TC99的标准保持了一致。为适应现阶段电力安全的要求,本标准明确了“具有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用电单位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的范围。4 标准主要创新点3)适应电力体制安全管理的现时格局。标准没有将传统的电力安全监管方式固化,在纳入现代安全管理相关内容的同时,也不排斥其他行之有效的方式,以促进电力安全监管的发展和进步。如:在传统方式工作票制度中,补充了“电气带电作业工作票”、“紧急抢修单”。4)满足现场安全技术要求。标准引入了近年的电力安全技术研究成果,包括交流750kV、1000
8、kV、直流50kV至800kV的作业安全距离以及计算机程序操作等内容,适应了现场安全工作的 需要。目录一 国标安规编制说明1.1 编写依据1.2 主要编写过程1.3 标准编写原则1.4 标准主要创新点二 国标安规与原规程差异比较及理解要点总体说明1、因国标安规与原安规的使用范围差异,国标安规突出共性,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指导性,对原规程中部分具体管理措施进行删减,考虑到在南网系统仍然适用(在下一步会补充),故在本次差异分析中不重点讲述。2、国标安规强调安全管理,突出对人身安全的要求,对原规程中部分工艺要求的条款进行了删减,相应的条款按照相对应的标准、规范执行。3、本次重点对新增的条款进行说明。新旧
9、安规章节比较 GB 268960-2011DL 408-911 范围第一章 总则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与定义各章中涉及定义4 作业要求第一章 总则5 安全组织措施第三章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6 安全技术措施第四章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7 电气设备运行第二章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8 线路作业时发电厂和变电站的安全措施第五章 线路作业时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安全措施9 带电作业第六章 带电作业10 发电机和高压电动机的检修、维护第七章 发电机、同期调相机和高压电动机的维护工作11 在六氟化硫(SF6)电气设备上的工作第八章 在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上的工作12 在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第九章 在停电
10、的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13 在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第十章 在继电保护、仪表等二次回路上的工作14 电气试验第十一章 电气试验15 电力电缆工作第十二章 电力电缆工作16 其他安全要求第十三章 其他安全措施除红色字体与蓝色字体部分调整外,其余章节保持大体一致。除第除第除第除第5 5章章章章 、7.3.4 7.3.4 操作票填操作票填操作票填操作票填写为推荐条款,写为推荐条款,写为推荐条款,写为推荐条款,其余为强制其余为强制其余为强制其余为强制。明确了电力生产单位和作业人员需执行的基本电气安全要求范明确了电力生产单位和作业人员需执行的基本电气安全要求范围。围。删除了原规程第删除
11、了原规程第2 2条。条。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生产单位以及在电力工作场所工作人员的基本电气安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具有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发电企业所有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具有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输电、变电和配电企业所有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具有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用电单位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其他电力企业和用电单位也可参考使用。1 范围G B 安 规 DL 409-91规程第1条 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以及电力系统、发供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结合电力生产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程。各单位的领导干部和电气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第2
12、条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各级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发挥安全监察机构和群众性的安全组织的作用,严格监督本规程的贯彻执行。第3条 本规程适用于运用中的发、变、送、配、农电和用户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一切人员(包括基建安装人员)。1 范围1 具有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发电企业所有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2 具有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输电、变电和配电企业所有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其相关场所;3 具有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施的用电单位运用中及其相关场所。此条为新增的范围以上2条包含了南网全部单位所有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及相关场所。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章节为新增内容。本章节
13、按照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1.1-2009 的要求,主要新增了一些关于术语定义国标的引用。3 术语与定义本章节为新增内容。增加了发电厂、变电站、电力线路、断路器、隔离开关5个术语的定义。对低压、高压、运用中的电气设备3个术语在原规程基础上进行定义。3 术语与定义1 该章节的术语定义来源有2个:一是国家已发布的标准;二是原规程规定。2 高压与低压定义有变化:低压为用于配电的交流系统中1000V及其以下的电压等级。高压指超过低压的电压等级。特定情况下,指电力系统中输电的电压等级。此定义来源于GB/T 2900.50-20084 作业要求总体说明:将原行标第一章中对
14、作业人员的要求、第三章中对作业组织的要求等内容,结合国家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按下列顺序进行修编:1、工作人员;2、作业现场;3、作业措施;4、其它要求。4.1 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为为原第原第5 5条部分内容修条部分内容修编编。明确了体格。明确了体格检查检查至少每两年一次,至少每两年一次,较较原原规规程程严严格。格。3 3为为原第原第5 5条部分内容修条部分内容修编编。将原行。将原行标标“特特别别要学会触要学会触电电急救急救”改改为为“掌握触掌握触电电急救等救急救等救护护法法”,强强调调触触电电急救的重要性;急救的重要性;新增新增“具具备备必要的安全生必要的安全生产产知知识识和技能和技能”、“业务业
15、务技能技能”等原等原则则要求。要求。对对本本标标准掌握程度的准掌握程度的检查检查方式等内容未提出要求,需企方式等内容未提出要求,需企业业按国家安全按国家安全生生产产法中提出的法中提出的“未未经经安全生安全生产产教育和培教育和培训训考考试试合格的工作人合格的工作人员员,不得上,不得上岗岗作作业业。”的的规规定定进进一步提出定性、定量的要求。一步提出定性、定量的要求。G B 安 规 DL 409-91规程4.1.1 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至少每两年一次);4.1.2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从事电气作业的人员应掌握触电急救等救护法;4.1.3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熟
16、悉电气设备及其系统;第5条: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约两年一次);二、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 并经考试合格;三、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第6条:电气工作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 并经考试合格后 4.2作作业现场业现场G B 安 规 4.2.1 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安全设施、作业机具和安全工器具等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安全工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在使用前应确认合格、齐备;4.2.2 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指定专人检查、补充或更换。本本节节内容内容为为新增:新增:对对DL 409-91DL 409
17、-91规程规程的的补补充完善,明确作充完善,明确作业现场业现场的生的生产产条条件等原件等原则则要求。要求。按照国家安全生按照国家安全生产产法的法的规规定新增了定新增了对对急救用品的原急救用品的原则则要要求,体求,体现对现对作作业业人人员员的保的保护护。各各单单位位应应根据根据实际实际情况自行情况自行规规定哪些定哪些场场所或施工所或施工车辆车辆上上应应配配备备急救箱,急救箱,并制定相并制定相应应的管理制度,包括的管理制度,包括检查检查、补补充和更充和更换换的具体要求以及根据的具体要求以及根据实实际际工种需求、工种需求、现场环现场环境、季境、季节节特点,配特点,配备备相相应应的、常用的急救用品。的
18、、常用的急救用品。4.3 作业措施作业措施G B 安 规 4.3.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应有保证安全的制度措施,可包含工作申请、工作布置、书面安全要求、工作许可、工作监护及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等工作程序。4.3.2 在电气设备上进行全部停电和部分停电工作时,应向设备运行维护单位提出停电申请,由调度机构管辖的需事先向调度机构提出停电申请,方可安排检修工作4.3.3 在检修工作前应进行工作布置,明确工作地点、工作任务、工作负责人、作业环境、工作方案和书面安全要求,以及工作班成员的任务分工。3 3是是对对行行标标第三章内容第三章内容进进行行归纳归纳、补补充完善,明确作充完善,明确作业业的基本流程,特的
19、基本流程,特别别强强调调作作业业前的前的过过程程组织组织要求。要求。对工作票制度不强制,但强制保证安全的制度措施。4.4 其它要求其它要求G B 安 规 4.4.1 工作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4.4.2 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现场负责人有权停止作业并组织人员撤离作业现场。第7条任何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本规程,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者,应立即制止。第8条对认真遵守本规程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本规程者,应认真分析、加强教育、分别情况、严肃处理。对造成严重事故者,应按情节轻重,给予行政或刑事处分。为为新增内容,新增内容,来源于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来源于安全
20、生产法的规定,强强调调作作业业人人员员的知情的知情权权、工作工作负责负责人的人的现场处现场处置置权权。作。作业业人人员员只有了解了工作中的危只有了解了工作中的危险险因因素和防范措施才能主素和防范措施才能主动动避免人身避免人身伤伤害;只有掌握了事故害;只有掌握了事故紧紧急急处处理理措施才能在突措施才能在突发发状况下将状况下将伤伤害程度减小到最低。害程度减小到最低。删删除第除第7 7条、第条、第8 8条,条,对违规对违规人人员员的的处处理需理需结结合国家法律法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和企和企业业的的规规章制度章制度进进行,不由安行,不由安规规规规定。定。DL 409-91规程5 安全组织措施主要变动说明:
21、本章共本章共3636条条(本章为非强制),DL408-91 DL408-91 共共3131条,核心内容未变。条,核心内容未变。(1 1)工作票、工作的许可、监护、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未变。表)工作票、工作的许可、监护、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未变。表1 1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增加了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增加了750、1000kV及高压直流及高压直流 的数据的数据;(2 2)工作票所列人员的安全责任仍为)工作票所列人员的安全责任仍为5 5种人,种人,但是由专责监护人取代但是由专责监护人取代了值长了值长;(3 3)工作票有电气第一、二种工作票,带电作业工作票及紧急抢修)工作票有电气第一、二种工作票,
22、带电作业工作票及紧急抢修单单 ,增加了带电作业工作票及紧急抢修单;,增加了带电作业工作票及紧急抢修单;(4 4)增加了一台变压器停电检修,其断路器也配合检修、全站停电)增加了一台变压器停电检修,其断路器也配合检修、全站停电可填用一张电气第一种工作票的内容;可填用一张电气第一种工作票的内容;(5 5)增加了工作票可)增加了工作票可“双签发双签发”的内容。的内容。5 安全组织措施变动1: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表1)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10及以下0.7020、351.0066、1101.502203.003304.005005.007507.2010008.7050及以下1.505006.006
23、608.408009.30(1)表中未列电压等级按高一档电压等级安全距离。(2)13.8kV执行10kV的安全距离。(3)750kV数据按海拔2000m校正,其他等级数据按海拔1000m校正。红色部分表示的为新增的数据,同时删除了44kV、154kV电压等级的最小安全距离。5 安全组织措施变动2:工作票的种类和选用定义1 增加带电作业工作票、紧急抢修单两种书面方式。2 选用:(1)需要高压设备全部停电、部分停电或做安全措施的工作填用电气第一种工作票。(2)大于表1安全距离的相关场所和带电设备外壳上的工作以及无可能触及带电设备导电部分的工作填用电气第二种工作票(3)带电作业或与带电设备距离小于表
24、1规定的安全距离但按带电作业方式开展的不停电工作填用电气带电作业工作票。(4)事故紧急抢修工作使用紧急抢修单或工作票。非连续进行的事故修复工作应使用工作票。新安规以资料性附录列出了各种工作票的格式,为参考,使用南网目前统一格式仍符合规定。带电工作票增加设专责监护人、不能延期的要求,紧急抢修单简化办票程序。5 安全组织措施变动3:工作票执行1 在规程中对双签发、一个工作负责人不应同时执行两张及以上工作票进行了说明。2 新增:持线路工作票进入变电站进行架空线路、电缆作业,应得到变电站工作许可人许可方可工作。以上2条南网在工作票技术规范已明确。3 明确:专责监护人职责。a)明确被监护人员和监护范围;
25、b)工作前对被监护人员交待安全措施,告知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c)监督被监护人员执行本标准和现场安全措施,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5 安全组织措施变动3:工作票执行4新增:工作许可后,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向5工作班成员交待工作内容和现场安全措施。工作班成6员履行确认手续后方可开始工作。确认手续在附录工作票格式中有体现。6 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变动说明:本章共34条,DL408-91共24条,总体上核心内容未变,停电内容未变。(1)完善了绝缘工器具试验项目、周期等要求;(2)人员工作中与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表2)增加了750、1000kV及高压直流的数据;(3)新设备、新技术改变的相应变动;(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标 发电厂 变电站 电气 部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