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用户接入网技术.ppt
《多媒体通信用户接入网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媒体通信用户接入网技术.ppt(1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7章章 多媒体通信用户接入技术多媒体通信用户接入技术7.1 接入网基础接入网基础 7.2 ISDN用户接入环路用户接入环路 7.3 xDSL技术技术 7.4 光纤同轴混合接入技术光纤同轴混合接入技术 7.5 HomePNA接入技术接入技术 7.6 光纤接入技术光纤接入技术 7.7 固定终端无线接入固定终端无线接入 7.8 移动终端无线接入移动终端无线接入 7.1 接入网基础接入网基础 接入网的重要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接入网对于所接入的业务提供承载能力,实现业务的透明传送;(2)接入网对用户信令是透明的,除了一些用户信令的格式转换外,信令和业务处理的功能依然在业务节点中;(3)接入
2、网的引入不应限制现有的各种接入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应通过有限的标准化的接口与业务节点相连;(4)接入网有独立于业务节点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连接TMN,TMN实施对接入网的操作、维护和管理。1.接入网的定义及其功能结构接入网的定义及其功能结构图7.1-1 接入网功能结构 接入网可支持以下五大功能:(1)传送功能:提供由多接入段(如馈送段、分配段、引入段等)组成的公共传送通道,并完成不同传输媒体间的适配。(2)核心功能:完成用户网络接口承载体或业务节点接口承载体至公共承载体的适配。(3)用户端口功能:完成用户网络接口的特定要求及核心功能和系统管理功能的适配。(4)业务端口功能:完成
3、业务节点接口的特定要求至公共承载体的适配,供核心功能处理,同时提取相关信息供系统管理功能处理。(5)系统管理功能:通过Q3接口或中介设备与电信管理网接口,协调接入网各种功能的提供、运行和维护,包括配置和控制、故障检测和指示、性能数据采集等。同时还负责通过业务节点接口协议协调业务节点的操作功能,通过用户网络接口协议协调用户终端的操作功能。图7.1-2 接入网物理参考模型 2.接入网分类接入网分类表7.1-1 接入网分类 7.2 ISDN用户接入环路用户接入环路7.2.1 ISDN业务分类业务分类 ISDN电信业务可以分为提供基本传输功能的承载业务和包含终端功能的用户终端业务。除了这两种基本业务外
4、,还规定了变更或补充基本业务的补充业务。承载业务提供在用户之间实时传递信息的手段,而不改变信息本身所包含的内容,这类业务对应于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低层功能。用户终端业务把传输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供OSI的低层功能,也能够提供高层功能。补充业务则是ISDN网络在承载业务和用户终端业务的基础上提供的其它附加业务。7.2.2 ISDN用户用户网络接口网络接口 1.ISDN用户用户网络接口功能网络接口功能 (1)利用同一接口提供多种业务的能力:根据用户需求,在呼叫的基础上,选择信息的比特速率、交换方式或编码方式等;(2)多终端配置功能:多个终端可以连接在同一个接口上,允许
5、同时使用这些不同的终端;(3)终端的移动性:利用标准插座,使终端能够在通信过程中移动和重新恢复通信的连接;(4)在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终端之间进行兼容性检查:为了检验主叫与被叫终端能够相互通信。2.ISDN用户用户网络接口配置网络接口配置图7.2-1 用户网络接口和业务接入点配置7.2.3 ISDN的通道及用户接入方式的通道及用户接入方式 1.ISDN通道通道 (1)B通路:传输速率为64 kb/s,供传递用户信息用;(2)D通路:传输速率为16 kb/s或64 kb/s,供传输信令和分组数据使用;(3)H0通路:传输速率为384 kb/s,供传递用户信息用(如立体声节目、图像和数据等);(4)
6、H11通路:传输速率为1536 kb/s,供传递用户信息用(如高速数据传输、会议电视等);(5)H12通路:传输速率为1920 kb/s,供传递用户信息用(如高速数据、图像和会议电视等)。在B通道上可以建立下述四种类型的连接:(1)电路交换。这是目前常用的交换式数字服务,用户通过呼叫和网络中的另一个用户建立电路交换连接。(2)分组交换。用户连接到分组交换节点和网络中的其他用户通过X.25交换数据。(3)帧中继模式。用户连接到帧中继交换节点和网络中的其他用户通过LAPF交换数据。(4)半永久连接方式。与网络中其他用户的连接事先建立,不需要呼叫控制协议,这种方式等同于点对点专用线路。2.ISDN用
7、户接入方式用户接入方式 从速率和用户配置上划分可以将ISDN用户接入方式分为:(1)基本速率接入。基本速率接口是把现有电话网的普通用户线作为ISDN用户线而规定的接口。它由两个B通路和一个D通路(2B+D)构成。B通路的速率为64kb/s,D通路的速率为16kb/s,所以,用户可以利用的最高信息传递速率是642+16=144kb/s。(2)一次群速率接入。一次群速率接入方式主要提供给有大容量通信要求的用户。一种典型的结构是nB+D。n的数值对应于2.048 Mb/s和1.544 Mb/s的基群,分别为30或23。7.2.4 ISDN协议协议 ISDN的通信协议分为两类:一类是同等功能层间的通信
8、规约,即终端和网络同一层之间的通信规则,这是为了完成该功能层的特定功能双方必须遵守的规定;另一类是不同功能层之间的通信规约,称为接口或服务,它规定了两层之间的接口关系以及利用下层功能提供给上层的服务。1.ISDN协议结构协议结构图7.2-2 ISDN用户网络接口协议结构 2.D通道链路接入规程通道链路接入规程LAPD协议协议 ISDN用户网络接口链路层协议称为D通路链路接入协议(LAPD,Link Access Procedure on the D channel)。通常把ISDN的链路层和网络层协议一起称为D通路协议,ITU称为1号数字用户信令(DSS1)。链路层即第二层的功能是通过D通路在
9、网络和终端之间可靠有效地传送第三层以上的信息。1)LAPD的功能概要 (1)在D通路上提供一个或多个数据连接;(2)以帧为单位传送控制信息及用户信息,能够进行帧的分界和定位;(3)能够进行顺序控制,即保持通过数据链路连接的各帧的发送和接收顺序;(4)能够检测出数据链路连接上的传输差错、格式差错和操作差错;(5)根据检测到的传输差错、格式差错和操作差错进行恢复;(6)能够将不可恢复的差错通知管理实体;(7)进行流量控制。2)LAPD的操作类型 (1)证实操作。证实操作是一种最常用的操作方式,通常用于点到点的信息传送。证实操作需要对每个命令进行确认。在ISDN协议中,证实操作用于传递第三层的呼叫控
10、制信息,同时进行差错校验和流量控制。证实操作的信息传送形式称为多帧操作。(2)无证实操作。无证实操作是指不经过确认的帧的传送过程。这种操作不能保证由一个用户发送的数据一定能够送到所需要的终端用户。无证实操作可以用于点到点的连接,也可以用于广播式的连接。3)LAPD的帧结构及地址和链路标识图7.2-3 LAPD帧结构示意图 C/R 表7.2-1 SAPI和TEI分配 4)帧的分类及构成 (1)信息帧。信息帧的功能是通过数据链路连接有序地传送包含信息字段的编号帧。(2)监视帧。监视帧包括RR(接收准备好)帧、RNR(接收未准备好)帧和REJ(拒绝)帧。(3)无编号帧。无编号帧没有顺序编号,共有六种
11、。其中,SABME在请求建立多帧操作时发送;DISC帧在要求结束多帧操作时发送;DM帧可向对端显示二层处于拆线状态,无法执行多帧操作;UA帧是对SABME和DISC等帧的响应帧;FRMR帧可向对端显示不正常的状态;UI帧是无证实操作方式下传递的信息帧,用于进行不加编号的信令传送。(4)控制信息交换帧。控制信息交换帧用于两端之间进行与协议有关的参数的商议。3.ISDN网络层协议网络层协议 对网络层作出规定的是I.450标准和I.451标准(或Q.930和Q.931标准)。标准规定了第三层的功能概要、呼叫控制过程应具有的各种状态、消息类型、消息构成及编码和基本电路交换的呼叫控制程序及分组交换的程序
12、。1)功能概要 (1)处理与数据链路层通信的原语;(2)产生和解释用于同层通信的第三层消息;(3)管理在呼叫控制程序中使用的定时器和逻辑实体(如呼叫参考);(4)管理包括B通路和分组层逻辑通路在内的各种接入资源;(5)检查所提供的业务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承载能力、地址和高低层兼容性检查等。2)呼叫控制 第三层的基本呼叫控制程序是由多个状态的迁移来完成的。第三层的呼叫控制信息是以消息的形式进行传递的。以电路方式连接控制的消息为例,消息共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呼叫建立消息,用于启动一个新的呼叫;第二类是呼叫信息阶段的消息,用于在通话期间传递各类消息;第三类是呼叫清除消息,用于呼叫的释放;第四类是其它消
13、息,用于询问呼叫状态和传送一些通知信息等。4.补充业务的通用协议补充业务的通用协议 Q.932标准对这些通用协议作了详细规范,规定了三种通用协议:键盘协议(Keypad Protocol)、特征键管理协议(Feature Key Management Protocol)和 功 能 协 议(Functional Protocol)。7.3 xDSL 技术技术 xDSL是DSL(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的统称,是以电话铜线为传输介质的点对点传输技术。xDSL技术在传统的电话网络(POTS)的用户环路上支持对称和非对称的传输模式,解决了经常发生在网络服务供应商和
14、最终用户间的“最后一公里”的传输瓶颈问题。它的优点在于:可以使用现有的铜质电话双绞线,网络能够及时升级,比光纤和同轴电缆更便宜的价格以及可靠的数据传输。表7.3-1 几种常见数字用户线技术的性能 7.3.1 xDSL原理及其实现原理及其实现 1.xDSL原理原理 1)2B1Q线路码 2B1Q由二个二进制比特通过编码后转换为一个四进制模拟脉冲幅度,是一种无冗余度的4电平幅度调制码,实际上属于PAM调制方式中的一种。每个符号位表示2比特,共有四种符号位:+3,+1,-1,-3,分别表示:10、11、01、00,其中,第一位为符号位,第二位为幅度位。2B1Q是由AMI技术发展而来的基带调制技术,能够
15、利用AMI的一半频带达到与AMI一样的传输速率,由于降低了频带要求,提高了传输距离,因而主要应用于HDSL/SDSL技术中。图7.3-1 QAM系统原理框图 2)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图7.3-2 CAP系统原理框图 3)CAP(Carrierless Amplitude/Phase Modulation: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图7.3-3 DMT调制器原理框图 4)DMT(Discrete Multi-Tone:离散多音频调制)2.xDSL的实现的实现图7.3-4 xDSL系统结构图 7.3.2 HDSL(High bit ra
16、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图7.3-5 传统E1传输设备结构和两对线2.048 Mb/s的HDSL基本传输结构(a)传统E1传输设备结构;(b)2.048 Mb/s的HDSL基本传输结构 1)数字调制技术 通常采用的调制技术有2B1Q、CAP和DMT。2)回波抵消技术 回波抵消技术又称单频双工方式 它是用混合线圈进行2/4线转换,并用回波抵消器消除回波的,回波抵消器由自适应滤波器和加法器组成。3)高速自适应滤波技术 回波抵消技术中的回波抵消器采用高速自适应滤波器,根据从本端发送支路引入的部分发送信号,来消除接收信号中的本端发送信号产生的回波,也就是将回波从接收信号中
17、消除。HDSL通过回波抵消技术实现一对双绞铜线上全双工传输;用特定的编码与调制方式产生线路码来提高传输质量,延长传输距离;用DMT对并行传输降低每线对上的传信率,以增加传输距离:通过自适应滤波等信号处理技术来实现低噪声的信号传输。HDSL在线径为0.40.6mm的双绞线上,无中继传输距离可达35km,超过用户线平均长度。HDSL主要用于为企事业用户提供低成本的2Mb/s链路,包括会议电视线路、LAN互连、高速数据租用线,ISDN基群接入以及无线基站和移动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等。7.3.3 ADSL 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不对称数字用户线
18、技术)是继HDSL之后进一步扩大双绞铜线对传输能力的新技术。它是DSL的一种非对称版本,可利用数字编码技术从现有铜质电话线上获取最大数据传输容量,同时又不干扰在同一条线上进行的常规话音服务。ADSL数据传输采用不对称双向信道,由中心局到用户的下行信道所用的频带宽,数据传输速率高,而由用户到中心局的上行信道所用的频带窄,数据速率低。ADSL是在用户铜双绞线接入网上传输高速数据的种技术,它可使铜质双绞线接入网成为宽带接入网。与视频压缩技术结合,可使交互式多媒体业务进入家庭。ADSL可在一对双绞线上进行双向不对称数据传输,同时不影响传统话音业务的开展。表7.3-2 ADSL传输距离与传输速率图7.3
19、-6 ADSL框图 ADSL主要提供两种应用:高速数据通信和交互视频。数据通信功能可为因特网访问、公司远程计算或专用的网络应用。交互视频包括需要高速网络视频通信的视频点播(VOD)、电影、游戏等。7.3.4 其它其它xDSL 1.速率自适应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速率自适应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RADSL)RADSL是ADSL速率自适应的一种,该技术灵活性很大。它允许业务提供者随着应用的需要调整DSL的带宽并确定线路的长度和质量。通过网络管理,业务提供者可以预先定义带宽或由RADSL自身进行调整。像HDSL和ADSL一样,RADSL将会减轻话音网络的某种阻塞,并能支持普通电话业务,允许网络提供
20、者使数据走数据网络的路由,使话音走电路交换的路由,而现在的模拟Modem和ISDN业务则将话音和数据同时通过电路交换网络。2.对称性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对称性数字用户环路技术(SDSL)SDSL与一对线的HDSL2版本的技术类似,它可以提供对称性(双向)高速可靠速率通信,在一对线上它可以提供HDSL传输的2.048Mb/s数据速率,也可以提供160 kb/s2.048Mb/s之间的速率。其传输距离最远可达3.5 km,可以传输电视会议或者其它 业务。3.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技术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技术(VDSL)VDSL是一种在普通的短距离的电话铜线上最高能以52Mb/s速率传输数据的技术,它的速度大
21、大高于ADSL和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相当于T3的数据传输速率。它可以大大提高因特网的接入速度,提供本地不同区域网络之间的快速连接。简单地说,VDSL就是ADSL的快速版本。短距离内的最大下传速率可达55Mb/s,上传速率可达2.3Mb/s(将来可达19.2Mb/s,甚至更高)。VDSL将主要用于实时视频传输和高速数据访问。但是,这种非对称性技术的传输距离只能达到0.31.3km。它可以传输高清晰度电视HDTV。4.超高速数字用户环路技术超高速数字用户环路技术(MDSL)MDSL技术的传输速率可达155Mb/s,但是传输距离只有几十米,在有线用户接入中没有多少实用价值。7.
22、4 光纤同轴混合接入技术光纤同轴混合接入技术7.4.1 HFC技术技术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Hybrid Fiber/Coax)接入网是一种综合应用模拟和数字传输技术、同轴电缆和光缆技术、射频技术、高度分布式智能型的接入网络,是电信网和有线电视(CATV)网相结合的产物。HFC是一种应用副载波技术的宽带通信,即把各种不同的电视、数据信号先用不同的副载波进行调制,然后以光波作为主载波进行调制。1.HFC的网络结构及系统配置的网络结构及系统配置图7.4-1 一种HFC网的结构 2.HFC的原理及其主要技术的原理及其主要技术 模拟和数字电视、话音、数据等业务在局用数字终端(HDT)处复合,通
23、过下行模拟光发射机和星型光缆网传送到相应的光网络单元ONU。在ONU完成光电转换以后形成的射频信号,通过多条同轴电缆沿树型同轴网传输(分配)给251000个用户;从用户端来的话音、数据及其他上行信号在网络接口单元(NIU)处变换为相应的上行射频信号,以FDM方式与下行信号双工,经同轴网到达光节点,通过上行光发射机变为光信号传回中心局,在中心局由上行光接收机变换为相应的电信号。HFC系统采用适当的调制技术和模拟传输方式,可综合接入多种业务信息(如话音、视频、数据等)。这种混合方式的特点是:成本较低;可提供综合宽带业务,除模拟有线电视以外,还可提供电话、数据、数字电视、交互电视、VOD等,节目内容
24、远比传统的CATV丰富;实现较容易,技术较成熟,包括FDM、VSB,以及H.261、MPEG-1、MPEG-2标准的图像压缩、光强调制等。3.HFC的频谱安排的频谱安排 图7.4-2 HFC频率分配 低频端的530MHz共25MHz安排为上行通道,即所谓的回传通道,主要用来传输电话信号。首先,HFC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一个个的服务区,每一个服务区仅有几百户,这样几百户共享这25 MHz频带就不紧张了;其次,由于用户数少了,由之引入到回传通道的干扰也就大大地减少了,可用频带几乎接近100;另外,采用先进的调制技术也将进一步减小外部干扰的影响;最后,进一步减小服务区的用户数可以减小干扰和增加每一户在回
25、传通道中的所用带宽。近年来,上行通道的频段倾向于扩展为542MHz,共37MHz频 带。其 中,58MHz可 传 状 态 监 视 信 息,812MHz可传VOD信令,1540MHz用来传电话信号,频带仍为25MHz。50MHz至1000MHz频带均用于下行通道,其中:50550MHz频段用来传输现有的模拟CATV信号,每一通路的带宽为68MHz,因而总共可以传输各种不同制式的电视信号6080路。550750MHz频段允许用来传输附加的模拟CATV信号或数字CATV信号,但目前倾向用于双向交互型通信业务,特别是电视点播(VOD)业务。通常这200MHz频段传输混合型业务信号。随着数字编码技术的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媒体 通信 用户 接入 技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