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界面以及偶联剂.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复合材料界面以及偶联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界面以及偶联剂.ppt(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复合材料界面以及偶联剂摘自材料表面与界面Headstorm内容传统复合材料的分类简介复合材料的界面效应偶联剂种类和机理偶联剂应用实例传统复合材料分类复合材料聚合物基金属基无机非金属基热固型树脂(不饱和聚酯,环氧等)热塑性树脂(PP,PE尼龙等)陶瓷基水泥基其他u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特性轻质高强电绝缘性好耐腐蚀性好热性能好性能的可设计性及材料结构的统一性复合材料的协同效应u复合材料的性能不是简单的组分叠加,而是“1+12”的协同效应。玻璃纤维的断裂能为10J/M2,聚酯的断裂能为100J/M2,而复合后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达到105J/M2 裂纹在基体发展过程中遇到纤维,可产生界面脱黏,纤维和基体断裂
2、,纤维拔出等过程,吸收大量能量裂纹可沿不同平面发展裂纹贯穿同一平面才引起材料的断裂u材料断裂机理复合材料的界面p复合材料的界面相不是简单的几何平面,而是包含着两相过度区域的三维界面相。界面相内的化学组分,分子排列,热性能,力学性能呈现着连续梯度性的变化。两相复合热应力界面化学效应界面结晶效应导热系数,膨胀系数的不同成核诱发结晶官能团之间的作用或反应复合材料界面理论浸润性理论化学键理论过渡层理论可逆水解理论摩擦理论扩散理论静电理论酸碱作用理论其他应用最广,最成功的理论复合材料界面理论浸润性理论化学键理论过渡层理论可逆水解理论摩擦理论扩散理论静电理论酸碱作用理论其他1.要使两相之间实现有效的黏接,两相表面之间应有能够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功能基团,通过官能团的化学反应以化学键结合成界面。2.若两者之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也可通过偶联剂的媒介作用以化学键结合。偶联剂有机硅烷偶联剂有机铬偶联剂钛酸酯类偶联剂铝酸酯类偶联剂有机硅烷偶联剂u常用于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有些偶联剂不含有与基体树脂起反应的基团,也有好的处理效果常见有机硅烷偶联剂常见有机硅烷偶联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材料 界面 以及 偶联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