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类捕收剂.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胺类捕收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胺类捕收剂.ppt(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识胺类捕收剂制作人:周林峰 谭宇佳1、胺的分类2、胺的性质3、胺的制法4、胺类捕收剂作用原理5、主要的胺类捕收剂6、使用胺类捕收剂注意事项7、胺类捕收剂与其他药剂的混合使用 胺类(amine)捕收剂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负三价氮原子的有机易极性化合物,主要用于捕收有色金属氧化矿以及石英,长石,云母等铝硅酸盐和钾盐等。胺类捕收剂主要以解离后带有疏水基的阳离子起捕收作用,故又称阳离子捕收剂。胺的分类 胺类捕收剂虽多,但从化学结构来看,可归纳为以下四类:伯胺盐 RNH2HX 仲胺盐 R2NHHX 叔胺盐 R3NHX 季胺盐 式中R是脂肪烃基或芳香烃基,其碳原子数通常在822之间,X代表卤素或其它酸根。
2、根据氮原子所连烃基的不同分为脂肪胺、芳香胺还有醚胺 胺的分类脂肪胺芳香胺醚胺胺的性质熔沸点:在常温下,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是气体,其他胺均 为液体或固体。伯胺和仲胺由于氮原子还连有氢原子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其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高,但比相近的醇低。溶解性:与醇相似,低级胺也能与水形成氢键,故易溶于水。高级胺难溶或不溶于水。用作捕收剂时与盐酸或醋酸作用生成胺盐后易溶于水。低级胺具有不愉快的气味,高级脂肪胺和芳香胺气味较小,但芳胺有毒,吸入其蒸气或与皮肤接触均可引起严重中毒。某些芳胺(如联苯胺、萘胺)还具有致癌性。胺的制法脂肪胺的合成方法很多,有工业生产意义的主要有两种:一是卤代烷与
3、氨作用直接生成胺 二是用脂肪酸在催化下与氨作用生成腈,再还原成胺.沈阳选矿药剂厂用氧化石蜡所得的含C10C20的混合脂肪酸为原料,与氨作用后再用氧化铝催化加热脱水成脂肪腈,然后在海绵镍存在下加氢还原成混合胺。反应式如下:RCOOH RCOONH4 RCN RCH2NH2 NH3-2H2OAl2O3Ni,2H2,170200(2025)101.325Pa胺类捕收剂作用原理 属于弱电解质的胺类在水溶液中既存在部分离子状态的胺()又存在部分分子状态的胺(),胺分子与胺阳离子的比例收介质pH值的支配,并直接影响其在双电层中的吸附能力及其与矿物表面的作用机理。胺类捕收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是物理吸附包括静电力
4、吸附和半胶束吸 附,在多数情况下在矿物表面双电层由阳离子 或 依靠静电力吸附在荷负电的矿物表面,这种吸附形式不牢固,易脱落,故胺类应具有足够的浓度。在适宜的浓度下,胺类可在矿物表面形成半胶束吸附,此时烃链间的范德华力也起了重要作用。胺离子 与胺分子 之间,其非极性基之间还易发生相互缔合作用,与矿物表面产生共吸附。具体吸附原理请参看教科书p119第六章6.3节浮选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主要的胺类捕收剂 按取代烃基的数目分为第一、第二、第三胺和季胺盐。用作捕收剂的 大多数为第一胺,如合成十二胺(CnH2n+1NH2,n=1013),椰油胺(CnH2n+1NH2,n=818)、合成十八胺(CnH2n+1
5、NH2,n=1719)、混合胺(CnH2n+1NH2,n=1020)等。其他胺类在实践中应用较少。分子中含有醚基 即烃基为烷氧基(ROR-)的胺类。通常R为丙基。醚胺由于氧原子的极性,与水分子间结合形成氢键降低了熔点,在矿浆中较易分散,改善了浮选性能。醚胺对高岭石、叶腊石、伊利石的捕收性能比十二胺好。酰胺是极性部分为氨基,非极性部分嵌入酰胺基的捕收剂,化学通式为 如月桂酰胺,脂肪酸酰胺等。对一水硬铝石、高岭石等铝硅酸盐有较好的捕收能力。季铵盐类阳离子捕收剂和其他胺类比较,其特点是在水中溶解度较高、选择性强、无毒。这类药剂有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化学式为 使高岭石在酸性介质中也显出良好的可浮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胺类捕收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