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doc
《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 士 学 位 论 文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姓 名: 某 某 某学 号: 20091109*院 系: 经济学院年 级: 20* 级专 业: 经 济 学指导教师: 某 某 某20*年*月*日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摘要目前,我国农村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向城镇流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农业的大面积推广,今后贵州必然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尽快将这部分剩余劳动
2、力外流到非农产业,对于促进贵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由于各种原因,贵州农业剩余劳动力外流道路并不十分顺畅。本文重点分析了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当前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出现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目录一、 引言1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关理论概述3(一)农村剩余劳动力3(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4(三)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三、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一) 贵州农村劳动力外流现状5(二)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存在的问题6四、优化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的策略7(一)加大农村劳务输出
3、培训教育经费投入7(二)加大政府投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拓展农业就业空间7结束语9参考文献:103引言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流动、向城镇流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由农村向城市流动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无一不是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整体推进,最终走向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改造传统农业和落后农村,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部门流入非农业部门成为基本
4、方向和主要内容。著名经济学家蔡防认为,今后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引擎必然是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而这台引擎的强大动力来源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因此,加快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促进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流动到高生产率部门.从农村流入到城市,显得尤为迫切。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关理论概述(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农业过去长期处于狭义的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在种植业上的剩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由种植业向其他产业的转移。本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研究贵州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为了防止概念混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在种植业中容纳不了的多余劳动力,即其边际收益为零值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
5、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由从事种植业转入其他产业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实质是经济要素在空间上重新配置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涵包括:第一层次是职业的转变,即由从事农业为主转向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第二层次是居住环境的转变,由农村迁入城镇居住,享受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第三层次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转变,形成更加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三个层次的内涵是逐层递进关系,职业的转变是转移的初始形态和主要标志。本文研究中所谈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是指第一层次的转移,即其所从事的主要职业的转变为标志,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和方式
6、的转变是转移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结果。(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是劳动力重新再利用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业流动,即由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另一类是地域流动,包括某一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另一地区流动。 本文研究的劳动力外流是指通过地域的流动,实现职业的转移,兼顾劳动力转移。(三)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是农村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带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大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使农民的比较利益大幅度提高,从长远来看,它通过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同时,劳动力的转移又为农村
7、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理念,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打工经商所得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投资本地区的农业和非农业,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为贵州地区经济增长提供了直接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打工返乡农民带回来的先进管理思想、社会生活方式、人际关系、行为方式以及销售网络,使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发生了转变,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2. 农村劳动力的外流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素质成为劳动者竞争的核心。在农村劳动力的外流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就业竞争的加剧和城市劳动力需求条件的提高,迫使劳动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
8、环境,提高工资收入;另一方面,常年在外打工或经商的劳动者,在城市或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打工的农民在打工过程中,掌握到各种知识和技能,其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和行为意识等都发生一定的转变,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促进农村企业家阶层的成长,实现城市现代文明向广大农村产生辐射和示范效应具有长期的积极效应。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流,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城市化是一国或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人口、产业不断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因此,城市化水平和劳动力的转移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农村的劳动力外流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相反,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城市就业结构,加快了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9、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看,也能发现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成功发育,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使中国城镇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贵州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为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4.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关键还是农民小康的问题。只有让亿的农民进入到小康社会,才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样,贵州的小康问题也在于农村。贵州地处山区,农业人口众多,要实现农村的小康,关键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
10、有效途径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农民非农收入尤其是打工收入增长很快。据统计,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为7000元,比年增长了12%。显然,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贵州农村劳动力外流现状贵州省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农村劳动力外流也取得良好的成绩。截止到2015年底,贵州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就业达到2814万人,城镇化率为百分之四十六点八五,劳动力外流呈现出每年的增加量逐年减少的特征。随着贵州省经济的增长,其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表2-1我们可以看出,每年的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外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 贵州 农村 剩余劳动力 外流 经济发展 影响 对策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