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观光旅游发展研究.doc
《甘孜州观光旅游发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孜州观光旅游发展研究.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论文题目: 甘孜州观光旅游发展研究 专 业: 农村行政管理 班 级: 农政12-2班 学 号: 1251047 姓 名:其麦降措 指导教师: 谭继成 2014 年 11 月 3 日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摘 要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甘孜州观光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甘孜州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鉴于这种落后的情况,本文针对甘孜州旅游业目前发展的现状,运用案例分析与文献参考法,并借鉴西藏、青海省等国内观光旅游成功区域的经验,对全州观光旅游业发展的具体进行了梳理,包括甘
2、孜州旅游资源的概述,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将观光旅游存在的问题分为逐一列出来,既自然条件方面存在的生态环境脆弱、海拔过高,易致高原反应问题,社会条件方面存在的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旅游市场体系不规范、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缺乏及旅游品牌建设投入不够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甘孜州观光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对策,并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安全应急体、政府做好科学规划、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等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措施。关键词 观光旅游;生态脆弱;对策建议;甘孜州目录第1章 绪 论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第2章 甘孜州观光旅游概述22.1旅游资源概述
3、22.2旅游资源的特点22.2.1.旅游资源丰富22.2.2.比较优势突出32.2.3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3第3章 甘孜州观光旅游存在的问题43.1自然条件存在问题43.1.1生态环境脆弱43.1.2 海拔过高,易致高原反应43.2社会条件存在问题43.2.1交通基础设施薄弱43.2.2旅游市场体系不规范53.2.3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缺乏53.2.4旅游品牌建设投入不够5第4章 国内观光旅游成功经验借鉴64.1西藏观光旅游的发展64.2青海省观光旅游的发展74.3 观光旅游发展的启示8第5章 甘孜州观光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95.1提升甘孜州观光旅游硬件设施实力95.1.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95.1
4、.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95.2提升甘孜州观光旅游软件实力105.2.1建立安全应急体制105.2.2政府做好科学规划105.2.3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105.2.4加快培养旅游品牌105.2.5做好宣传工作11 结论12 致谢13 参考文献14第1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当前,旅游产业迅速成为世界性的重要产业,其兼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等多种功能,其中经济发展功能尤为明显,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在旅游产业强势发展的背景下,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开始逐步形成。当前,我国旅游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旅游人数激增,旅游创汇呈跳跃式增加,但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距较为明显
5、,东部省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矛盾日益突出,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表现后劲不足;而中西部省区大部分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尤其是西部多数地区至今仍保持着相对原始的自然生态和奇特的风光,加之民族风情浓郁等传统的观光旅游资源方面,还是在生态旅游、汽车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这些专项旅游资源方面,西部省区的蕴藏量都远远高于东中部地区,积极开发西部旅游资源,形成新的具有强大市场吸引力的旅游区迫在眉睫。而甘孜州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多、功能全、组合优良、科学文化内涵丰富,不少指标居全国前列,最容易开发和经济成效显著的资源,也是甘孜州所有资源中最具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高附加值资源,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
6、的实施,尤其是生态环境的重建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优化,将促进甘孜州的旅游资源优势更快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同时,如何评价甘孜州旅游业发展整体状况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成为当前推进甘孜州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1.2 研究意义 (1)论文将科学的评价甘孜州旅游产业资源现状及发展环境,正确认识甘孜州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制定合理发展战略,引导地区旅游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对不发达地区的旅游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通过设计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宣传途径、优化旅游资源等手段,不仅可以加快甘孜州旅游业的发展,而且能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模式并为其他民族省区所借
7、鉴。第2章 甘孜州观光旅游概述2.1旅游资源概述甘孜州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核心区。东部有被誉为“香格里拉之巅”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贡嘎山。其中海螺沟旅游景区,拥有国家级的五项桂冠,康定旅游区以跑马山、木格措高山湖泊原始森林为中心,集塔公草原、藏传佛教寺庙、玉龙西露天泉华滩、贡嘎雪山等构成一组交相辉映的自然风景画。与九龙伍须海、丹巴美人谷等共同形成了环贡嘎旅游圈。东部旅游圈中的泸定桥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景区,被列为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四川省重要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南部地区有被誉为“蓝色星球上最后一块净土”的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香格里拉之魂”。南部地区乡城“香巴拉七湖”、
8、得荣下拥、理塘格聂神山、巴塘“藏东第一圣湖”措普湖、得荣“太阳谷”下拥风景区等。北部地区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是格萨尔文化遗址、遗迹最多,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地区。康北集中了格鲁派的霍尔十三寺名寺古刹等。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石渠的巴格玛尼、炉霍“石棺王国”等,北部地区还有以雀儿山、新龙拉日马草原等景区为代表的自然旅游资源。2.2旅游资源的特点2.2.1.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主要对象, 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依托,旅游资源的规模、数量、等级以及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发展的规模和水平。甘孜州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历史悠久、受现代社会冲击较小, 孕育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旅游
9、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以自然资源闻名的甘孜州东部,有被誉为香格里之巅的贡嘎山景区,是集现代冰川、原始森林、地热温泉、高山湖泊、雪山草原、珍稀动植物融康巴民族风情为一体,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低海拔“多位一体”自然景观,其中有的景区是国家级的景区。而且甘孜州是康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巴狂欢节、八一国际赛马节、炉霍的望果节、康定情歌节、色达金马艺术节、九龙游海节、格萨尔说唱艺术节等,都是甘孜州人文资源组成的重要部分。2.2.2.比较优势突出民族地区不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因其远离现代经济中心,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完好,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具有旅游资源开发的比较优势,甘孜州旅游资源在与邻
10、近区域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以享誉海内外的康定情歌为代表的康巴民俗歌舞;以“德格印经院”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泸定铁索桥“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旅游资源。同时,甘孜州作为地处“川滇藏”旅游金三角的联接枢纽,具有独特的市场区位优势,独特的市场区位优势有利于将甘孜州纳入旅游线路网,实现产品互补,客源互流。另外甘孜州有较多的世界级和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例如德格县的格萨尔王传被国外学者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是世界唯一的活史诗,现今西藏、青海等地仍有传唱者,对于宣传藏民文化、打造甘孜州特色旅游具有明显的优势,成功申报人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格萨尔”,还拥有“德格印经院雕版印刷技艺”等国家级非遗
11、项目21个,成为四川省第二的非遗大州,市场开发等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民族地区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对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具有积极的意义。2.2.3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甘孜州旅游资源集中分布于东部、北部和南部,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特征、美学价值特色功能,可以将甘孜州划分为三个旅游片区,即以环绕“蜀山之王”贡嘎山形成的集雄、奇、险、峻秀、美为一体的东部“康定情歌旅游区”;以稻城亚丁为核心形成的南部“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以及以德格印经院和格萨尔王故里为中心形成的独具魅力的北部“康巴文化生态旅游区”。这种相对集中的资源分布特点便于集中开发力量,打造旅游精品区,扩大
12、市场影响力,进而带动整个甘孜州旅游业的发展。第 13 页第3章 甘孜州观光旅游存在的问题3.1自然条件存在问题3.1.1生态环境脆弱甘孜州是一个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简单敏感,生态环境系统的抵御干扰能力较低,恢复能力不强,一旦遭到破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由于近年来虫草价格的增长,导致很多州内的牧民去挖,导致草原的沙漠化加大,有些地区的草原已逐步退化为沙漠,这些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已在州内不同地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对于工厂大排量的污染排出,事实上是不应该存在的,因此,甘孜州很多自然景区的生态容量不高,在开发旅游时从客观上限定了一定的旅游
13、容量。3.1.2 海拔过高,易致高原反应甘孜州部分旅游景点海拔较高,冬季漫长缺氧,与平原地区存在很大的自然条件差异,旅游业的开发需要特别注重游客与自然的适应度,对游客在旅游途中可能面临诸如高原反应、缺氧、高寒等许多在平原旅游不会发生的状况做好应急准备,内地游客在纷纷前来欣赏州内景色时,高原反应是一直困扰他们的问题,这让内地游客在准备去甘孜州旅游时,有了一定的后顾之忧,尽管有这些问题存在,但州内旅游区对游客的安全宣传、保护、救助机制尚未建立,安全措施完善的景区寥寥无几,严重制约了游客的数量和冬季旅游的发展,影响了州内旅游业的发展规模。3.2社会条件存在问题3.2.1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甘孜州旅游业发
14、展尽管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影响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来看, 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截止到2013年年底,甘孜州直接服务旅游的交通网络还没有形成,交通成为旅游发展瓶颈,甘孜州到各省会的国内航线还有空缺,每年旅游的交通饱和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需求,景区与旅游集散中心之间缺乏快速交通连接,景区内部交通发展滞后,断头路较多,通达性和舒适性没有完全解决,配套服务设施以及旅游交通标识系统缺乏,游客赴景区旅游比较困难,自驾车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今后一段时间进一步完善。3.2.2旅游市场体系不规范甘孜州旅游发展的大市场尚未真正形成,对游
15、客群的定义较为狭窄,一直停留在州内及周边省份的地域范围内,没有放眼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高端定位,虽然政府出台的旅游建设规划扩大了旅游业的客户群的范围,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到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发展的制约,客户群一直没有突破,还是仅限于州内及周边的部分省份,国内国际市场尚未真正打开,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市场体系。3.2.3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甘孜州发展旅游的人才支撑严重不足,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对于包括旅游规划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酒店服务人员、旅游从业人员、农家乐从业人员等五支队伍人才建设严重不足,制约了甘孜州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医
16、疗旅游、特种旅游等,这些特色旅游对于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人才储备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此外,旅游教育培训资源也比较短缺,旅游人才供给严重不足,旅游专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与各地景区旅游专业人才僵乏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就业环境和福利水平也相对较差, 旅游人才流失严重。3.2.4旅游品牌建设投入不够甘孜州旅游的旅游核心产品和重点景区建设严重滞后,旅游品牌建设工作开展状况很不理想,旅游产品缺乏市场带动力和号召力,尚未形成像九寨沟、张家界那样在全国有重大影响力和竞争力。州内重大活动的宣传推介工作很不到位, 没有形成依托大型活动的旅游品牌,同时,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孜 观光旅游 发展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