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研究摘要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是由澳大利亚的埃利亚德博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认为创业教育是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性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创业教育的提出和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趋势,而目前我国对创业教育的探索大多集中在部署重点院校,地方高校对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现有的创业教育研究成果未能有效地培养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因此,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本文以各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和探讨
2、,结果显示: 院系领导比较重视; 辅导员指导一般; 师资队伍差强人意; 教材不能满足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需要; 课程内容不新颖;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学习积极性不高。基于此,结合我省文件精神和体育专业特色,构建了创新教育新体系框架,为教育者提供理论和决策参考。关键词: 创业教育; 体育专业; 大学生目录1 前言31.1问题的提出31.2 研究意义31.2.1理论意义31.2.2实践意义42 基本概念52.1 创业52.2 创业教育62.3 创业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62.3.1 人生价值观的教育62.3.2 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62.3.3 创业能力的培养73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
3、的现状分析73.1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73.2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83.2.1 认识方面的问题83.2.2 师资方面的问题93.2.3 课程方面的问题93.2.4 运行方面的问题103.2.5 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103.3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03.3.1创业教育意识淡薄,体育院校创业教育的师资缺乏103.3.2 对创业教育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113.3.3 目前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创业教育113.3.4 学生人文素质不高,尤其是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比较差124 深入开展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与建议124.1 更
4、新思想观念,加强创业教育124.2 加强创业技能与创业人格的培养134.3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134.4 把学校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144.5 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有特色的创业能力的培养145 结语15参考文献161 前言1.1问题的提出从中国的实际来看,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5万猛增至212万人,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被称为最难就业年。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又增加了28万,可谓更难就业年。随着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推上了自主创业之路,这无疑也是缓解当前毕
5、业生就业压力的一条重要渠道。作为高校毕业生的重要部分,体育院校毕业生在全国就业市场面对着沉重的压力,相对于综合类院校毕业生多趋于劣势,体育教师、职业运动员以及转作销售等低门槛低要求的行业是体育院校学生的主要方向。残酷的低就业率促使体育院校毕业生更多的选择自主创业,然而我国体育院校体育专业虽然从未将体育运动员明列为培养目标,但实际上,现有体育专业仍然基本上着重发展单一的运动项目领域培养人才。技能单一,综合应用能力受到限制,致使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创业之路上遇到的困难高于综合类大学毕业生。创业困难的问题已摆在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面前,如何解决、怎样解决创业困难的问题成为体育专业毕业生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国
6、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基本处于西方研究成果应用的阶段。西方体育专业的学生的发展则是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相比较综合类大学的学生,他们则是多了一门技能,在创业过程中能将自身技能发挥出来,创业成功率明显高于同类综合性大学毕业生。但至今我国学术界还没有一本专门的体育专业人才创业研究学术期刊或杂志。因此,尽管我国创业学术研究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论是在创业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的建设方面,还是在从事体育人才创业研究的学者培养方面,我国关于体育专业的创业学术研究的总体水平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1.2 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就目前搜集
7、到的文献资料来看,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体育院校创业教育意义和实施的情况,研究的内容是针对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而言,提出关于我国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如何进行创业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做出了系统的分析。根据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创业的特征,体育专业毕业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对大学生创业体系的论述研究5,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欠缺之处,因此对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创业体系的系统论述研究是对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有益补充。创业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
8、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解决大学生自己就业问题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大学生创业是就业的另一种形式,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社会财富。大学生创业对自己、对社会都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创业并非易事,它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富有创新精神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1.2.2实践意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创业虽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对社会发展与新型体育经济增长的意义却十分重大:一方面,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就业机会。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用“严峻”两字来形容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待就业人数基数大,劳动力供大
9、于求的格局并未扭转。尹蔚民分析说,“未来五年,每年城镇劳动力供求缺口将达到约1321万人。另一方面,就业的层次性矛盾将进一步恶化,其表现是个别企业招工难与个别劳动者就业难难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层次战略性调整的推动,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人社部预计,“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平均规模的毕业生将达到710万人以上。2012年,全社会就业人员达到76704万人,比1978年增加36552万人,年均增长1.9%,其中包括:城镇职工37102万人,农村就业36902万人。经济类型,国有单位就业人员为6839万人,比2008年增长6.1%;外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经济类型就业人员的
10、迅速增长,就业人员为30263万人,比2008年增长17.8%6。体育专业毕业生创业带动就业,利用其专一的知识技能在体育型经济领域进行创新并开创事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创造就业岗位、解决其他人就业。加强政府对创业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政府制定完善的创业政策是大学生创业的强有力保障,使创业政策落实在法律法规的范畴内,政府做好统筹和协调工作尤为重要。阻碍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创业的可能因素:失业问题、户口和自由流动问题、人事档案存放问题、工商注册繁琐问题、知识产权保护、税收审批等问题下。政府各级部门为解决以上问题,应完善健全法律法规,建立与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创业相匹配的服务体系,着重分析
11、和预测社会发展对创业的影响,为体育院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信息服务。政府还可以为体育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创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使创业融资多样化,解决创业资金不足等难题。以创业带动就业,不仅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缓解国家就业压力,而且创业的活力会形成带动就业的倍增规模效应。创业能力是一个人在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一个创业能力很强的大学毕业生不但不会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相反还能通过自主创业活动培养出许许多多的就业增长点,从而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大学生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一方面,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必须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
12、根据社会需求选择创业方向和领域。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总是选择那些适合发挥自己的兴趣与专长的行业和领域,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又有利于为社会创造价值。2 基本概念2.1 创业迄今,关于创业的界定,无论是在教育学界还是经济学界都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通过查阅资料,学者们关于创业的观点主要集中以下几种:荣斯戴特(Robert C.Ranstadt)将创业解释为“财富增长的过程,并提出了这一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蒂蒙斯指出:“创业是一种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是一种追求机会,总体平衡,领导行为。”牛长松将创业定义为:“一种对事物的
13、思考、推理和行动,创新是其核心要素。”清华大学的张健认为:“创业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涵盖学科知识领域广泛,包括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创业研究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具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据此发现,学者关于创业的理解各有不同,但从总体上看,人们对创业的理解有以下几个共同点:创业是一种创新性活动;创业具有一定的动态性、风险性、复杂性;创业是一门跨学科。本文认为创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需要创业者具备一定的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独自承担社会风险,并通过付出努力和时间满足社会需要、创造价值并实现潜在价值的一种开拓创新性活动。2.2 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界定最早追溯于1989年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
14、讨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的个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我国学者彭钢将创业教育解释为:“是指以开发和提高青少年的创业素质,培养具有开创性的建设者的教育。范志毅认为:“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目的,使更多的毕业生成为相关职业岗位创造者的教育。”可以看出,学者们解释的创业教育的性质和内涵,是站在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虽然内容和形式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强调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等。所以,笔者认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两大载体,对学生未来进入企业或进行创业所必需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创业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2.3
15、 创业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2.3.1 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一个人对人生的前途充满希望,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那么,他的人生也必然洋溢着进取向上的旋律。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氛围的笼罩下,不少学生把人生成功的目标定为收入高、工作清闲,最好能进机关工作确保旱涝保收,更谈不上有什么创业意识和创业信心。这些思想的存在与跨世纪人才成长的客观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非常有必要,是创业意识教育的基础。2.3.2 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创业成功的重要条件。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一个人能否创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是否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长
16、期享受长辈的宠爱,习惯于在长辈的安排下生活,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唯我独尊,自立自强精神不足,对竞争、创业没有足够的准备或缺乏坚强的意志,甚至对竞争、创业有恐惧感。因此,要以自强、自立、自信、自主的精神教育学生,使他们真正懂得想创业必须能承受委屈和压力,使他们学会克服不良心理品质和人格缺陷,逐步养成创业所需的坚韧自信、诚实守信、胜不骄败不馁的健康心理品质。2.3.3 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创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能力、独立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独立能力包括独立生存、独立学习、独立思维判断的能力;社会能力包括社会交往、公
17、关、组织、管理和竞争能力。学生具备了上述三种能力,才能敏锐地捕捉机会,果断地进行实践,才能有效地施展才干或进行创业。3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3.1 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通过对我国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创业研究的分析,发现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武术专业毕业生创业素质的研究;二是对武术专业毕业生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三是对武术专业毕业生创业政策与外界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创业研究广泛但并不深入,重视理论上的探讨,而缺乏实证研究。近年来,关于武术专业毕业生创业的研究成果尽管越来越多,但关于武术专业毕业生创业的测度方法略显单一;以定量方
18、法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仍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化。以创业教育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可能是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构建大学生创业长效机制的必然抉择。以创业教育来增加武术专业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使家庭与大学生能够主动适应变化了的就业形势,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1997年,清华大学体育系武术学院举办了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被看作是中国创业教育的兴起。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八所高校被列为创业教育的试验基地2。包括西南财经大学在内的中国高校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发展的研究项目,西南财经大学还投
19、入860万元,鼓励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然而,与其他专业创业教育现状相比,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的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面临着很多函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以为,促进我国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以创业教育促进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创业,必须要建立与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特别是要形成支持与鼓励新型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与社会氛围,建立与完善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多元化的创业实践形式,创新产学研一体化机制,转变家庭与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增强其创业意识。3.2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
20、业教育已经开始起步,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不可否认,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主要可概括如下几个方面:3.2.1 认识方面的问题对于创业教育,虽然教育部已高度重视,但实际上各高等体育院校对创业教育在新时期的战略意义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更没有从行动上重视起来。首先,校院领导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创业教育当作一种新的教育目标,也没有把创业教育当作重要的就业政策来认识。部分领导认为自己把日常教学训练工作做好就行了,做不做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无所谓;还有些领导把创业看成是高不可攀的事情,畏手畏脚,不敢尝试。就教师而言,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忽视在学科、专业和课堂教学中渗透创业知识、
21、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传授和培养。其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有的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创办公司,甚至误将勤工助学等同于创业;有的学生认为创业最缺的就是资金,似乎有了资金就能创业,忽视了知识、技能或全新服务在大学生创业中的重要地位;还有学生认为高等体育院校是否开展创业教育在于时间宽裕的程度,置创业教育于可有可无的地位,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问卷调查中发现“关心社会上的创业信息”的学生仅占参与调查学生总数的22.1%;对自己求职创业“心中没底”的占参与调查学生总数的32.4%,“完全没有信心”的占参与调查学生总数的39%。创业教育在实践中被认可的程度之不足可见一斑。3.2
22、.2 师资方面的问题创业教育对师资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但兼备这两种素质的师资还十分缺乏。当前高等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负责学生工作方面的工作人员承担,他们在具体指导时也多是宣传一些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应聘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很少有专业或专职老师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指导工作。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匮乏使大学生失去良好的创业机会。在开展创业教育的高等体育院校里,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教师是班主任和学生就业工作指导老师。这两类师资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那就是自身缺乏创业经历,在为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指导时,纯知识的讲授多于实战中的真知灼见,难免陷入“
23、纸上谈兵”的尴尬。可是创业教育又偏偏特别注重实践和实务,若没有亲身感悟,简单的照本宣科根本无法把握创业的精髓和实质。我们应该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根据目前国内外创业教育的成功实践,创业教育师资体系的构成要素应当多元化。据了解,在美国一些创业教育开展得较好的院校,专职从事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也不过一两人,绝大部分师资来源于从校外各领域聘请的“创业导师”。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教育管理培训学院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他们聘请的十位“创业导师”大多是在创业热潮中身经百战的佼佼者,丰富的创业经历使他们的讲授贴近创业实际,生动而发人深省,深受学生欢迎。3.2.3 课程方面的问题目前体育院校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
24、育教材;创业教育课程同现存其它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创业教育课程内部的逻辑性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考察完善;尚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学科内容等。目前,许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采取了开选修课的方式,但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普遍较为单一,一些学校只有一些类似体育营销的课程。此外,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也应当多样化,除现在常见的课堂讲授和训练之外,还应当采取活动开展、案例研究、混合讨论、模拟创业等多种形式,为学生与创业成功者面对面深入沟通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开放的讲堂形式,使学生了解创业是怎么回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调查中学生们认为目前大学中不利于创业的主要原因在于课程项目太少内容陈旧的38%;教学方法呆板落后的占
25、35.2%,学校在课程设置和改革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总体上看这方面的工作滞后,尤其是课程设置方面还没有把创业教育提到应有的地位,没有构建起适应体育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3.2.4 运行方面的问题调查表明:66.9%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认为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是社会实践;有20%的同学认为主要是课外活动。而学校在这方面还做得很不够。一是校外实训基地没有发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作用。很多体育院校都有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这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宝贵资源。但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利用这些基地经常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特别是有关创业教育的活动。二是校内的实训基地不配套,现有的体育设施、场地资源未能开发。部分
26、院校组织学生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多停留在一般的社会调查和参观考察层面,学生受益不多。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的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欠丰富,收效欠佳。3.2.5 教学模式方面的问题在调查中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在教学模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诸如搞统一刚性的教学计划,同一专业的学生以一种模式培养,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大多数高等体育院校的创业教育仅局限在校内和课堂内,还是一种较为陈旧、封闭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专业面偏窄,知识结构单一,人文教育薄弱,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组建知识结构;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没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
27、学习能力。课堂教学没有把创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造成体育院校的培养模式千篇一律,同一类型和层次的人才过剩,社会所需的具有良好的创业能力、鲜明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严重不足,造成现有的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只能被动地求职,缺乏自主创业的能力。3.3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我国体育院校的创业教育进行的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诸多不足:3.3.1创业教育意识淡薄,体育院校创业教育的师资缺乏我国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转变是由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的转变,第二次转变是由自主择业到自主创业的转变。但是现在很多的大学生、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还远远不能适应
28、第二次转变,甚至还有人停留在统包统分的阶段。另一方面,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内涵理解还存在偏差。他们对开设创业教育课表示反对或不理解。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教师对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存在诸多的顾虑,认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无论知识结构还是能力结构都较差。尤其是一些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差,有的连初中文化水平都达不到,对一般的专业技能课或基础知识的掌握都有困难,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等于是纸上谈兵。因此,他们认为这些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就不错了,根本不可能期望他们自主创业,这样,也导致师生对开展创业教育的热情不高,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对于体育院校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29、目前的师资也难以胜任创业教育的教学任务。3.3.2 对创业教育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目前,一些体育院校对创业教育还存在以下两种误区:一是创办企业论。即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或公司。他们将创业教育只理解为教会学生创办企业或公司。人为地窄化创业教育的深刻内涵,扭曲创业教育的本质。二是第二课堂论。即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包括企业计划大赛、组织学生参观成功企业、创办科技园或创业园等。这样,创业教育成了企业家培训,创业计划竞赛也只成为学校间的赛事,学校对大学生创业没有长远的计划。这也难怪一些体育院校领导和教师对创业教育的开展热情不高,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
30、由于专业结构的局限性,创办企业所需要的知识等于进行第二专业的学习。这样也使得一些学校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即使进行了创业教育,也是拿人家现成的东西来做做样子,没有形成体育专业学生自己的特色。这不仅不利于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而且还可能导致创业教育发展方向的偏离。对创业教育理念的浅层理解,严重阻碍了创业教育向深层次的发展。3.3.3 目前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创业教育体育专业的创业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体育专业与其它学科又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很难找到借鉴的经验。目前,体育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在课程结构的层次配置上,呈现出基础狭窄。重实践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传统的竞技运动轻
31、非竞技类的体育项目,重知识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直接经验轻间接经验,重课程深度轻广度,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长期以来,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直是重视对现有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强调学生对现实社会环境的被动适应。要求学生对外部环境进行削足适履式的自我调整。较少考虑人才对社会环境主动适应的问题,更少研究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对社会环境进行改造的问题。在教学上表现出以学生学会、掌握、储存现有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中仍然主要是采用讲授式、灌输式方法。教师处于教学活动的绝对中心地位,学生则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评价也主要以学生的技术水平的高低来进行。这些不仅大
32、大削弱、压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意识、创业技能。实质上这是一种“守业型”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被动的就业者,这种教育与知识经济时代急需培养创业人才的要求是极不相称的。 3.3.4 学生人文素质不高,尤其是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比较差与其它专业的学生相比,体育院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要低,尤其是那些通过单独招生入校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文化水平甚至达不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外语水平就更加低了,很多的学生甚至2级水平也达不到。一些学校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也不高,这样导致一部分学生计算机能力非常有限。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业能力的提高。4 深入开展体育
33、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与建议4.1 更新思想观念,加强创业教育根据一所师范学院体育系对该系毕业生(大部分是专科生)的统计发现该系3000多名毕业生中,资产上千万的系友达到40多位,可见,体育专业学生也可以做企业家,同样可以自主创业。过去很多人认为体育专业学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而部分学生也自己看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心。实际上,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较,有着其他专业学生不具备的能力,如:经常参加各种大型比赛,使他们具有面临大赛而不紧张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训练中养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坚强的毅力;快速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因此,体育专业学生要改变思想观念,树立人人都有创业能力的信
34、念,要坚信自己也能创业,能创好业。体育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和教育观,树立以创业为核心、以培养创业人才为目的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实现由就业教育、守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创业教育的兴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高校的领导者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战略的高度去重视它、研究它。只有对这一教育观念理解得深,培养出的学生的创业能力、竞争能力才会更强,对社会的贡献才会更大,学校的发展才会更有前途。同时学校也需要让那些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参与体育院校的创业教育。尤其是请创业比较成功的校友来学校进行讲座等交流活动。另外,学校要加强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教师也要按照创业教育的教
35、学要求努力学习,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创业知识,增长创业才干,尽快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4.2 加强创业技能与创业人格的培养首先,要强化学生的创业意志活动。创业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敢为性、克制性、坚韧性、适应性、合作性等心理品质,意志品质好是体育专业学生的一个优势,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优势,教学中在挖掘他们智能的同时,强化意志,培养他们超越自我的毅力。最终的目的是使他们提高情感智商,在今后的创业中能自我激励、百折不挠、在漫长迂回的道路上积极进取。其次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知识经济时代,成就一番事业已不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能达到的,他必须靠团队的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
36、中积极倡导群体智慧,不忽视群体中每一个人的能力,学生感受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悦,也改变了一些学生的孤僻心理。第三,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自信心.对体育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又满怀热情。因此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成功人士,特别是自己学校毕业生的创业情况,激发学生创业热情。第四,要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能力.创业过程中,经营管理能力,例如科学合理地组织人、财、物运作的能力,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等等,都是关系创业成败的关键,尤其是创办生产运动产品的公司,更需要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因此,创业教育不能按学科教学的要求进行,而必须以能力培养为
37、中心来组织教学,并贯穿整个过程。4.3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创业教育要从课程教学改革入手,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适当的调整,增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并在原有的相关课程中增加创业教育内容;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增加创业经营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不仅掌握某些专业技能,而且能在社会生产、市场营销、社会服务等活动中接受锻炼,提高创业能力。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把他们培养成企业家,小老板,也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企业家小老板,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创业素质。要高要求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为将来的创业打基础。4.4 把学校创业教育与学科教
38、学进行整合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全面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为根本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求使更多的求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学校里的就业指导相比,它不是直接帮助学业去寻找工作岗位,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在教学中要贯穿各门学科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并使创业教育贯穿始终。把创业教育融入体育专业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从培养目标、人才素质结构,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活动等诸方面全面融合的一体化的新体系。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适当的调整,增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并在原有的相关课程中增加创业教育内容,同时
39、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内容。一般来说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都以这种模式开展创业教育。4.5 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有特色的创业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我国的体育领域与经济领域一样受到深远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体育领域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首先,学校体育教育走上国际化轨道,与国外学校的交流更加频繁,先进的教育理念日益被人们所接受,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形式、经验、方法甚至教材会有很大的改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更高,希望掌握更多娱乐性强、富有朝气、时尚的体育运动知识以增进健康和更好的开展人际交往.其次,大众体育服务将走向普及化和多元化,并主要以
40、满足人们健身、娱乐、社交等需要的形式存在,大众体育的技术培训、咨询指导等服务更加专业化和市场化,第三,竞技体育与国际接轨的力度会更大、面更广,既体现出竞技体育高科技的竞争,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要求更高,也表现在竞技体育将进一步走向市场以体现出其服务价值;第四,在体育产业方面,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体育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各种体育服务、体育劳务产品、体育物质产品、体育信息产品等的生产还处在很低的水平,远远落后于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体育产业巨大的市场份额吸引国内外企业去争夺.新的时代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体育领域的这些变化发展对传统工作岗位造成冲击,其未来工作岗位将越来越脱离传统的模式
41、和要求,同时也必将提供更多潜在的或是前人未涉足的新型岗位,而未来的新型的工作岗位必须由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体育人才来开拓,只有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才能使我国的体育事业能够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领域直接面对全球技术、信息和资本市场的竞争。这些都为体育专业学生提供了很多创业的契机,他们应从自身专业的特点入手,立足于体育,发挥自身优势,培养自己的特色。5 结语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是他们创业的准备,是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逐步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具备创业的综合素质、知识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拓宽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渠道,从而增加更多就业机会。作为教
42、育者,我们应该在研究体育专业学生实际需求以及创业教育在体育专业教学实施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为体育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高平台,让他们可以自由发挥能力与特长,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参考文献1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报,2006(2).2刘迎曦.关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3.3王国宇.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4(2).4杨立安.简述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与未来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5(5):35-38.5郭必裕,沈世德.对普通工科院校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分析J.高
43、等教育研究,2002(7).6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6).7周卫民.给创业多一些孵化上壤J.成才与就业,2006(8).8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科教动态,2007(467).9李莉丽,尤希利等著.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10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1赵观石.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六个认识误区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12张龙.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必要性的不同维度解读J.铜仁学院学报,2010(1).13夏春雨.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调查与思考以浙江省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12).14欧阳伦四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3):5154.15孙静.当前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建设,2010,(10):8184.16刘开源,程春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09.17张建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合创业教育的思考J.科技息,2010,(9):757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