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专业常用计算内容、计算方法、电算表汇总.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暖通专业常用计算内容、计算方法、电算表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专业常用计算内容、计算方法、电算表汇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采暖计算1、冬季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根据采暖房间性质(建筑高度、应采用的冷风渗透计算方法),采用计算共享库3.1中对应表格,计算房间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房间耗热量。冬季采暖房间耗热量计算表内容和适应范围表1:K值计算表2:按单位面积换气量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换气法”)适用于人员长期停留、一般层高且采用自然通风、约20层及其以下建筑的房间,或更高层建筑的较高层房间和处于下层但考虑房间面积和朝向等因素冷风渗透量渗透法不会大于换气法的房间。例如住宅户内房间、单宿、办公室等。表3:多层建筑采用缝隙法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多层缝隙法”)冷风渗透量采用门窗缝隙渗透量法,但忽略热压影响、只考虑风压。适用
2、于18m及其以下建筑,人员不长期停留(包括值班采暖)的房间和大空间。表4:高层建筑采用缝隙法计算的房间热负荷(简称:“高层缝隙法”)适用的建筑物:超过18m;房间特征:同表3表5:采用缝隙法和换气法比较计算房间热负荷(简称:“高层比较法”)需满足换气卫生要求且超过20层的高层建筑的最底若干层中,有可能冷风渗透量渗透法大于换气法(例如住宅朝向较差的厨房卫生间),需比较后采用较大值的采暖房间。2、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专题)3、室外供热管网水力计算(专题)采暖循环泵等设备选择计算1.循环泵总流量按下式计算:Gn0.86k1Qr/(tgth)式中Gn采暖循环泵总流量(m3/h);Qr总供热量(KW);k
3、1热网损失附加系数,k11.051.1;tg、th供回水温度()。循环泵扬程按下式计算:Hn=1.1(H1+H2+H3+H4)式中Hn采暖循环泵扬程(m);H1热水锅炉或换热器的水流压力降(m),由锅炉或换热器制造厂提供(估算时5.6MW以下的强制循环热水锅炉可取H1815m,换热器可取38m);H2锅炉房或热交换间内循环水管道系统的阻力(m),用计算共享库5.1进行计算(估算时根据系统大小可取H2510 m);H3锅炉房或热交换间至最不利用户供回水管的阻力(m)(4.3的计算结果);H4最不利用户内部系统的阻力(m)(4.2的计算结果)。3.热源系统膨胀、补水、定压,以及换热设备选择见6.6
4、通风计算1公共厨房通风1.1排风量应按排除厨房发热量和按排气罩(或按换气次数估算)计算出的较大值确定厨房总排风量,当发热量无法确定时可按排气罩计算或按换气次数估算排风量:1 排气罩排风量:按灶具罩口面积和吸风速度不小于0.5m/s计算,以及按下式计算,取结果中较大值。L=1000 PH式中L排气罩排风量(m3/h);P罩子的周边长(靠墙边的边长不计)(m) ;H罩口距灶面的距离(m)。2 换气次数:一般场所换气次数:20次/h有炉灶房间换气次数: 3040次/h(西餐),4060次/h(中餐);1.2 送排风设备风量和风量平衡举例如下表:注:各系统补风量Vb取排风量Vp的0.851.2 送排风
5、设备风量和风量平衡1)排风系统设置(1)热加工间和配餐等其他房间宜分别设置排风设备;(2)热加工间应按每小时5次换气设置全面排风设施,但可与炉灶排风不同时使用;(3)各灶具宜分别设置排风系统。2)补风系统设置(1)有条件时热加工间和配餐等其他房间宜分别设置补风设备;(2)当全面排风与炉灶排风不同时使用时,总补风量不考虑全面排风量。(3)补风机组的补风量应随时适应排风量的变化,以保证厨房的设计负压值和风量平衡。(4)当采用餐厅新风作为厨房补风时,应考虑餐厅补风与排风的风量平衡。3)餐厅通风(1)由于以下原因,餐厅最小新风量应基本按人员卫生要求确定,不推荐采用全空气直流全新风系统并补入厨房的做法
6、餐厅人员停留时间相对较短,不需要超卫生标准的新风量; 送风温度标准高于厨房,冬夏季对节能不利。(2)当餐厅采用风量恒定的新风机组送风,且与厨房直接相邻时,餐厅新风可压入厨房作为厨房补风。(3)当餐厅采用全空气变新风比空调系统,且与厨房直接相邻时,餐厅冬夏季最小新风量可压入厨房作为厨房补风,并宜另设过渡季最大新风量时开启的排风系统。(4)补风通路应满足自然通风的风速要求(不大于1m/s)。(5)餐厅和厨房不直接相连时,餐厅应设置独立的排风系统。1.3 控制1)风量平衡控制 与排风设备对应的补风设备宜连锁开停; 各排风系统共用补风设备时,补风机应根据排风设备的开启台数和风量改变风量。2)供冷、供热
7、量控制由于厨房设备发热量是变化的,送风温度也应随之变化,以免发生夏季通风时如设备发热量过小室温过低浪费能量,或冬季不能保证室温或室温过高等现象,建议将温度传感器设在室内适宜的位置,控制供热供冷量(水路阀门)。1.4 公共厨房新风处理机组加热量和冷却量1 冬季加热量QrQr0.337Vx(ts-tw)/1000 (kW)式中Vx新风量(m3/h);ts送风温度,按值班采暖时的室温确定(),根据北京市公建节能标准,热加工间取ts10,制作、配餐间取ts16,合用时取较高值;tw室外冬季采暖计算温度()。注:围护结构热负荷由散热器等负担,通风加热量为不考虑灶具发热量的最不利情况。2 夏季冷却量QL1
8、)分析和假设:当无厨房设备散热量和散湿量资料时,可做如下假设进行估算:(1)厨房有一定的散湿量,但发热量很大,因此热湿比较大,假定为10000kj/kg;(2)已确定排风量Vp,假定在送风为室内状态对应的机器露点状态时能够消除厨房设备等发热量,使房间空气状态达到设计参数。(3)在室外夏季气候热湿地区,推荐将较低的干球温度(热加工间tn= 30,备餐等其他房间tn=26),和较高的相对湿度(n=65)作为假设室内状态点N的温湿度。(4)在室外夏季气候干热地区,将送风控制在与室外等含湿量状态,仍推荐上述的假设室内干球温度,则相对湿度n65。(5)如所估算的发热量比实际最大发热量偏小,室内状态点将沿
9、线上移,室温有所提高、相对湿度有所降低;如实际发热量较小,可采取室温控制冷却量,使室温不致降至过低浪费能量。2)计算公式(1)室外空气状态点(W)的含湿量dw大于或等于假设室内状态点N对应的送风状态点(S)的含湿量ds时,按下式计算:QL= 1.2Vx(Iw-Is)/3600 (kW)式中Iw夏季室外空气焓值(kJ/kg);Is送风状态点S的焓值(kJ/kg),S点为通过N 点的热湿比10000与90的交点(机器露点)的焓值。(2)室外空气状态点(W)含湿量dW小于假设送风状态点(S)的含湿量ds时,按下式计算:QL= 1.2Vx(Iw-Is)/3600 (kW)式中Iw夏季室外空气焓值(kJ
10、/kg);Is送风状态点S的焓值(kJ/kg),S点为S点的等温线与W点的等含湿量线的交点(kJ/kg)。可采用计算共享库电算表4.1.6进行设备选择计算。其中北京地区在特定室温条件下可按下列公式进行手算:1)冬季最大加热量:热加工间:Qr= 6.40Vx/1000 (kW)(送风温度为10)制作、配餐间:Qr= 8.42Vx/1000 (kW)(送风温度为16)2)夏季最大冷却量:热加工间:QL= 5.42Vx/1000 (kW)(室内假设温度和相对湿度为tn=30、n=65)制作、配餐间:QL= 9.95Vx/1000 (kW)(室内假设温度和相对湿度为tn=26、n=65)式中:Vx新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暖通 专业 常用 计算 内容 计算方法 电算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