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解读.docx
《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标准解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背景、目的意义1.两个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与重要意义第一道防火墙:风险分级管控第二道防火墙: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建立两道防火墙(双重预防机制),来达到遏制事故发生的目的创新理念:隐患排查对象就是风险管控措施是否失效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确保控制措施持续有效;(融合原则: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相互融合;四全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48 字方针: 组织有力、制度保障。全员参与、分级负责。 自主建设、持续改进。系统规范、融合深化。 注重实际、强化过程。激励约束、重在落实。 )2.出台验收标准的背景、目的意义 通过制定验收评定标准,对两个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提出
2、进一步完善“两个体系” 建设的计划和措施,持续改进两个体系建设。 通过企业的验收评定与政府的监督验收评定,不断深化两个体系建设,使企业切实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避免走过场、形成“两张皮” , 与执法检查相结合, 打一场攻坚战 ,使两个体系建设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 治本之策。二、验收评定标准(试行)解读1.基本要求: a. 组织机构 b.全员培训 c.体系文件d.责任考核;2.风险分级管控体系:a.风险点排查、确定 b.危险源辨识、分析 c.风险评价 d.控制措施 e.风险分级管控 f.风险分级管控 清单 g. 风险告知;3.隐患排查治理体系:a.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b.编
3、制排查 计划 c.隐患排查实施 d.一般事故 隐患治理 e.重大事故隐患治理;4.信息化管理: 信息系统应用5.持续改进:a. 评审 b.更新 c.沟通。验收说明1 、本评审标准适用于“两个体系”建设验收,表中“两个体系”指安全生产“两个体系”及职业病危害“两个体系”,除特别注明外,表中风险均包含安全生产风险和职业病危害风险,隐患均包含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和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2、总分共计 1000 分,累计得分 / 总分 X100= 实际得分 ,其中缺项部分按 0 分计入累计得分,相应的考核要点按 0 分计入总分 。每一考核要点的分值扣完为止。标杆企业得分 80 分合格,一般企业得分 60 分合
4、格。考核记录应根据评审标准逐项描述考核情况,并附带相关审查记录,严禁仅简单填写不符合项。以抽查形式进行询问或者检查的情况,应将总数、抽查数目、不符合情况等描述清楚。(一)基本要求1 组织机构【 标准条文 】1 、 企业应建立“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组织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应包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全面负责企业“两个体系”建设。2 、企业应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两个体系”建设应履行的职责,并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增加安委会、安全领导小组相关职责。【 考核要点 】 以文件的形式明确 组织领导机
5、构 组织领导机构 人员组成应合理、全面 组织领导机构 中各部门 /岗位职责【 考核方法 】 查文件、查责任制;询问【 标准条文 】 3 、企业应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任务、进度安排等。【 考核要点 】 制定实施方案,方案可操作性强【 考核方法 】 查实施方案 文本查阅实施的相关记录和询问有关人员【 否决项 】 ( 1 ) 未建立“两个体系”组织机构,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相关职责的,评定验收不通过。2 全员培训【 标准条文 】 1 、企业应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学时、培训内容、参加人员、考核方式、
6、相关奖惩等。 2 、应分层次、分阶段组织进行“两个体系”建设的培训,培训内容应符合相关地方标准要求。3 、培训结束须进行闭卷考试,考核结果应记入培训档案。【 考核要点 】 计划 必须是 具体的, 内容详实,包括: 培训应分层次进行:培训内容、参加人员、时间、考核方式等均不同 各层次的考试试卷【 考核方法 】 查培训档案,询问相关人员掌握情况【 否决项 】 ( 2 ) 抽查 10% 的相关岗位人员, 5 人及以上未掌握企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内容,验收评定不予通过。3 体系文件【 标准条文 】 1 、企业应制定符合“两个体系”建设标准要求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2
7、 、体系文件应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并传达至各部门 /岗位。【 考核要点 】 体系文件包括:责任制、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或 作业指导书 ,考核制度、相关记录表格等 重点关注:体系文件的可操作性,如何判断? 体系文件的传达、发放,方式包括:【 考核方法 】 1、查文件文本及传达、发放情况2、查制度的传达、发放、执行情况,询问有关人员的体系文件的掌握情况4 责任考核【 标准条文 】 1 、 企业应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或在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中涵盖相关内容,明确考核奖惩的标准、频次、方式方法等,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工资薪酬相挂钩。2 、应落实“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
8、根据“两个体系”考核结果予以奖惩。【 考核要点 】 制定 考核奖惩制度 ,内容有可操作性。 制度实施情况,考核奖惩标准的是否能够落实,奖惩记录是否真实。【 考核方法 】 查制度文本及实施情况查奖惩记录【 否决项 】 ( 3 ) 未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或未有效落实的,评定验收不通过。(二)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1 风险点排查、确定【 标准条文 】 1 、作业活动清单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作业活动。2 、设备设施类清单应覆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的设备、设施。3 、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应覆盖岗位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所有工作地点或设施。【 考核要点 】 风险点排查应全面:风险点的概念
9、 形成风险点清单 (作业活动、设备设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清单)清单应涵盖主要作业活动及设备设施,清单应涵盖接触粉尘、化学物浓度高、噪声超标的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地点 /场所 /岗位 。【 考核方法 】 查文件资料,即:风险点清单查现场:风险点清单与现场的一致性2 危险源辨识、分析【 标准条文 】 1 、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班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 2 、针对作业活动清单,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对每个作业活动及作业步骤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3 、针对设备设施类清单,采用合理的辨识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 考核要点 】 危险源辨识、分析 记录应具体、全面; 参与辨识分析的人员应充分
10、体现全员参与。【 考核方法 】 查危险源辨识 、分析记录查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标准条文 】4、通过调查和工程分析等方法识别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存在的粉尘、化学物、高温、噪声、电离辐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接触方式及接触时间、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和健康损害等。【 考核要点 】 进行现场调查,形成调查记录 。 调查内容应详实。【 考核方法 】 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识别检测、是否全面;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等等【 否决项 】 ( 4 ) 根据相关记录文件,抽查 10% 相关岗位人员进行询问 ,5 人及以上未参与相关危险源辨识、分析的,评定验收不通过。3 风险评价【 标准条文
11、】 1 、风险评价准则应符合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生产实际。2 、参与评价人员应熟知企业评价准则,合理评价,评价级别正确。3 、重大风险的确定依据细则、实施指南进行判定。4 、 按照 DB37/T 2973 2017 中 5.5.1 进行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考核要点 】 风险评价准则应符合实际 ; 评价级别正确 ; 重大风险 依据细则、指南判定,没有细则的行业按通则判定。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报告: 按照 DB37/T 2973 2017 中 5.5.1 进行。【 考核方法 】 查评价准则及风险级别的判定是否合理询问各层级人员是否掌握重大风险的相关内容【 否决项 】 ( 5 ) 应判定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个 体系 建设 验收 评定 标准 解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