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说明.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说明.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43 31 15 5 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容:15 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 页第 31 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容主要由两局部组成,一局部是 5 以各数的认识,另一局部是 5 以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 0 的认识和加减法,这局部教材,是数概念中最根底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 5 以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根底。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 5 以各,并注意书写
2、工整。会用 5 以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2、使学生掌握 5 以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 5 以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 5 以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5、能运用 5 以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展交流。单元重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4、数的认识,比拟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根底。也就是在分类的
3、根底上提炼出数而进展大小的比拟和加减法。单元课时安排:1、15 的认识3 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 课时3、0 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 课时4、单元训练 2 课时计11 课时2/24单元教案设计单元教案设计第 1 课时教学容:15 的认识与书写第 14 面第 16 面完成第 21 页的第 1 题第 4 题教学要求:1、会读、会认、会写 15 以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用 15 以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展交流。3、会用 5 以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重、难点:会写 15 各数,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师:各种动物的卡片 5 以,15 的数字卡片,5 根小
4、棒,实物投影仪生:15 的数字卡片,5 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主题画: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主动探索:认识 15 各数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 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1 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但凡象这样:1 个人、1 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 1 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1 表示的?3请你拿出 1 根小棒2、认识 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 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 3 表示的,请你说一说。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 3 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 3 表示的?3请你拿出 3 根小棒然后
5、想一想,用 3 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 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3/24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问:3 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 2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 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 4 个手指头2、请你画出 3 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 5 个圆片。三、教学写数字 151、教师
6、教拿笔姿势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四:练一练第 21 页的第 14 题,学生做在书上1学生互评2集体评3教师评价4/24第 2 课时教学容:比大小第 17 页的容完成第 21 页的第 5、6 题教学要求: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 5 以数的大小。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拟方法,并能够进展正确熟练地比拟。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展比拟。教学准备: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 4 个,桃的图片 3 个,香蕉的图片二个。生
7、:15 的数字卡片、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 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 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 15 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34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3 等于 33 大于 23 小于 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2、出示第 17 页下面思考: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
8、看到了什么?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谁会读?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5/24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三、练一练第 21 页的第 5 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第 6 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6/24第 3 课时教学容:第几第 18 页的教学容完成第 22 页的第 7、9、10 题教学目标: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那
9、么表示事物的多少。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拟、推理、判断的能力,以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生交流今天,教师要带大家云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 18 页的图画。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标。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在什么地方吗?二、探求新知1、初步感知师: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你是怎么知道的?2那小朋友
10、排在第几?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后面的两位叔叔呢?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 2 的?4请你说一说:两位叔叔排在第 4 和第 5 的理由。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标?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 5 地是谁?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 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军叔叔呢?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 3 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三、反应练习:1、投影出示:5 只小鸟把左边的 4 只小鸟
11、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 4 只小鸟涂上颜色。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7/24先 4 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四:作业:书第 8 页“做一做的第 2 题看图片可以说一说:照片上共有几个人?从右数,爷爷排第几?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8/24第 4 课时教学容:几和几第 19 页和 20 页的教学容:5 以数的组成完成两个“做一做和第 22 页的第 8 题。教学要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 4 和 5 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 4 和 5 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
12、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计数器:教师拔数,学生观察1、(1)先拔二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 3(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 4。(4)请你比一比:4 和 3 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二、学习新知:(一):主动探索:4 的组成1、请你拿出 4 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2、你能把这 4 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
13、,教师板书)4441322314、读的组成(1)先领读:4 可以分成 1 和 3,1 和 3 组成 4(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先分成 1 和几,再分成 2 和几,再分成 3 和几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 2 个就可以了)(二)学生合作:学习 5 的组成师:刚刚,你已经拿出了 4 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 5 根小棒了?请你赶快行动吧!1、师:刚刚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 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教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
14、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9/242、学生分小棒,教师巡视。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教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555142332414、读一读师: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教师带大家读,好不好?1小教师带读2小组开展竞赛读3师生对口令4同桌对口令5试着背一背4、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 4 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5、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学生互相进展评价6、第 19 页的思考题先让学生独立的填一填,然后再集体进
15、展评价。这题的第 3 个是一个开放性的题,教师还要注意问:还有不同的填写方法吗?7、完成第 20 页的做一做: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集体评价。三、练一练:第 21 页的第 5 题:集体评价第 22 页的第 6 题: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展判断。第 8、10 题放在托管时间完成。10/24第 5 课时教学容:加法第 23 页第 24 页的容:加法的初步认识完成相应的做一做与 P27 页的第 14 题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 5 以的加法。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5 以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
16、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5、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难点:掌握对自己适宜、喜欢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苹果树图、小草图生:小棒或学具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电脑演示:从美丽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景再到陆续飞落草地吃食的小鸟并对四只小鸟加以特写。同时还伴随着清脆的鸟叫声。2、问:教师想知道有几只小鸟,谁愿意帮我?你是怎么知道的?3、多媒体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问: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4、“一共有几只小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1=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认识 加减法 教案设计 说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