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水墨画-导学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水墨画-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水墨画-导学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努力!加油!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1818童年的水墨画童年的水墨画导学案导学案课题课题童年的水墨画童年的水墨画课型课型新授课新授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墨、染”等 6 个生字,会写“墨、染”等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垂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溪边。3.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4.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5.激发阅读童诗的兴趣,尝试用童诗记录自己的童年生活。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尝试创作童诗,记录童年趣事。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2、1.搜集和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熟读诗歌。(学生)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提示教学提示一一、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激发兴趣(用用时:时:5 5 分钟分钟1.说说自己童年的相册中有哪些难忘的画面。2.出示几幅童年生活的图片,感受童年乐趣。3.导入课题,理解课题。1.回忆童年往事,相互交流启发。2.欣赏童年生活的图片,感受童年乐趣。3.朗读课题,交流对课题的理解。课题“童年的水墨画”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要让学生从一幅幅图片中感受童年
3、生活的乐趣、美好,然后感受童年生活就像一幅幅水墨画一样精彩生动,从而突破理解上的难点。努力!加油!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二二、初读课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学习生字(用用时:时:1010 分钟分钟)1.提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诗歌。(2)小组内相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更流利。(3)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1)指名朗读诗歌,相机正音。(2)引导学生交流对生字的识记。如,“竿、葫、蘑、菇”都是形声字,上半部分表意,与植物有关,下半部分表音。“浪”也是形声字,左边表意,右边表音。3 指导书写重点:“墨、蘑”的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紧凑些。“
4、爽”字书写时要先写“一”,再写左边两个“”,然后写右边两个“”,最后写中间的“人”。1.围绕自读要求,自主阅读课文:(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2)在小组内相互朗读诗歌,比一比谁读得更正确、更通顺。(3)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2.交流自学成果。(1)朗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2)交流生字识记情况。“墨”是会意字,“黑”加“土”表明墨汁是用黑灰制成的。“染”会意字,“木”表示染料大多是从草木中提取的,“三点水”表示染料要配成染液,“九”表示染色要经过多次。“碎”是会意字,“石”表示石头可以碎物,“卒”表死亡,“碎”表示用石头砸碎了就没有价值了。“爽”原来形状
5、是一个人拿着火盆,本意是“明 亮”。“拨”字要与“拔”在字形上区分开来。3.尝试书写几个字,交流书1.诗歌教学最为重要的方式 是朗读,在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味。本环节重点指导学生将诗歌读正确、读通顺,这是培养语感的基础。2.学生交流对生字的识记,要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利用已有的识字基础来识记,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引入字理,将字音、字义、字形结合起来,增强识记的趣味,提高识记、理解的效率。努力!加油!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写心得。三、学习溪三、学习溪边边(用时用时:2 23 3分钟分钟)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自主学习。(1)再读诗歌,说说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诗中哪些句子你觉得比较难理解。(2)诗中
6、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补充。(3)诗中的情景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你体会到诗歌中孩子们一种怎样的心情?2.组织学生交流。(1)组织交流问题一:引导学生抓住“山溪、钓竿、鱼儿”等词语,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在溪边钓鱼的趣事。引导学生交流难懂的句子并联系上下文一起讨论解决。(2)组织交流问题二:引导学生抓住“垂柳、山溪、人影、红蜻蜓”及比喻句想象溪边的景色之美。引导学生抓住“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蹦跳着鱼儿1.根据自读要求,开展自主学习。(1)朗读诗歌,思考诗歌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圈画难懂的句子并思考其意思。(2)画出诗歌中的景物,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在小组内交流自
7、己想象到的画面,同学之间相互补充,争取做到语言较为流畅。(3)同桌之间交流体会到的感情,并说说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在教师的组织下全班交流。(1)交流问题一:交流诗歌的内容,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交流难懂的句子,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理解。(2)交流问题二:说说自己在溪边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如,一条弯弯的小溪边,高大的柳树垂下一条条碧绿的柳枝平静的水面就像一面硕大的镜子,柳树正对着这面镜子在梳妆打扮呢!小溪的水碧绿碧1.“想象画面、体悟诗情”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点拨,让学生头脑中的画面越来越丰富,语言越来越流畅,把思维训练和言语训练结合在一起。2.虽然读着同一首诗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部编版 小学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童年 水墨画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