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乡镇实施精准扶贫专题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乡镇实施精准扶贫专题调研报告 .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镇实施精准扶贫专题调研报告乡镇实施精准扶贫专题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中央对扶贫工作作出重大战略调整,提出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为适应扶贫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摸清贫困人口底数,了解致贫原因,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增强决策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6 月 30 日7 月 13 日,县发改局和会仪镇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村组户,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扶贫档案、现场交流、入户走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为期 14 天的精准扶贫工作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会仪镇位于 xx 县境东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平均气温
2、18 摄氏度,镇辖国土面积 100.89平方公里,辖箭头社区和会仪、和平、黄坪、三渡 4 个村民委员会,29 个自然村、109 个村民小组,18 个居民小组,全镇有7040 户 24801 人,其中农业户 4985 户 19633 人,占 79.16%,属典型农业镇。有劳动力 12648 人。耕地面积 24394 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 7500 亩。林地面积 5000 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 2000 公顷。2014 年,镇内生产总值 2.03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543 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49%。(二)产业分布。会仪镇辖区内有 6 家企业,可吸纳劳动力 400 人,贡献产值 40
3、00 万元。产业以种养业为主,主要覆盖4 个村。有养殖大户 46 户,其中养羊 18 户、养牛 9 户、生猪养殖 7 户、养兔 4 户、养鸡 3 户,养鸭 2 户、梅花鹿 1 户、其它 2 户,有专业合作社 10 个。种植业以经济林果为主,主要种植李子、核桃,李子种植 14060 亩,核桃 4000 亩,种植大户55 户,有专业合作社 25 个,主要分布在和平村、三渡村、黄坪村。(三)贫困现状。根据 2014 年登记确认,全镇有贫困行政村 2 个,分别是和平村和黄坪村,特困自然村 29 个,有贫困户2468 户,贫困人口 12463 人,其中五保人口数 115 人,低保人口数 2794 人,少
4、数民族人口数 91 人,残疾人人口数 562 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 50.25%,这些贫困人口,55%以上集中分布在贫困行政村。加快减贫脱困,确保 2468 贫困户 12463 贫困人口在 2019 年如期脱贫,到 2020 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二、抽样摸底情况分析会仪镇有贫困户 2468 户 12463 人,其中建档立卡 2051 户8854 人,按 30%的比例要求,应抽查摸底 615 户。此次抽样摸底从发改局和会仪镇抽调 20 人组成,分内业组和外业组,内业组主要负责村委和片区的大面座谈交流,并撰写调研报告;外业组主要负责入户填表,汇总分析。通过
5、 14 天的实地调查,共摸底 640 户,涉及 4 个村 29 个片区 2852 人。通过选取交通条件较差、贫困面较大、致贫原因复杂的区域开展调查,抽样摸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抽样情况。一是贫困户属性分类:一般贫困户 222 户,五保户 7 户,低保贫困户 411 户。二是贫困户致贫原因分类:因病致贫 370户,占抽样摸底户数的 57.8%;交通条件落后致贫 295 户,占抽样摸底户数的 46%;因残贫困 125 户;灾害造成贫困 120户;上学造成贫困 108 户;缺土地造成贫困 120 户;缺水 17户;缺技术 100 户;缺劳力贫困 175 户;缺资金贫困 20 户;缺可持续发展产业
6、 84 户;其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贫困 10 户。三是贫困户生活条件分类:饮水困难 172 户;缺粮 239 户;通路不通畅 289 户;居住危房 205 户。(二)存在问题。一是对精准扶贫的“五结合”、“五精准”、“三到位”理解还要进一步提高,对到 2019 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基本”的小康目标认识还要进一步深化。二是由于政策原因,实施过整村推进项目的村不能列入贫困行政村,而 xx 市出台的关于精准扶贫的行动计划有些是针对贫困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的,但事实上,有些村虽然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但仍然未能大面解决贫困问题,这种政策上的划分,使得有些贫困村和自然村在脱贫过程中,政策和项目上会受到一定影
7、响。比如三渡村,2014 年实施了省级整村推进项目,目前该村仍有贫困户354 户贫困人口 1945 人,现有卫生室也属危房,迫切需要改建。三是竹产业的发展不容乐观,受道路交通差、运输成本高、收购价格低等因素制约,竹产业未能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比如,和平村 16、17 队,群众种植 8000 余亩竹子,但 2个组未通公路,竹子不能实现经济效益,群众种竹积极性受影响,对通过竹产业发展脱贫致富信心不足。四是挂钩帮扶不到位,帮扶措施乏力,更多是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挂钩对象的贫穷问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扶贫。五是建档立卡的数据与此次抽查摸底的数据有出入,一方面,有贫困户未建档立卡,另
8、一方面,人员或是致贫原因等栏目与实际不符。六是留守儿童现象,会仪镇现有留守儿童 842 人,占总人口的 3.4%。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一大批留守儿童是未来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业、心理、健康以及前途问题,也无法实现脱贫目标,甚至若干年后,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另一个问题。三、致贫原因分析(一)基础设施薄弱。主要体现在 2 个方面,一个是道路交通不便,这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会仪镇和平村、黄坪村和三渡村 3 个行政村没有通硬化公路,镇内乡村公路 193.5 公里,27 个自然村未通硬化路,和平村马家沟和三渡村雷家 2 个自然村未实施过通达工程。一是由于山区环境恶劣,
9、乡村公路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加之管护机制不健全和维护经费不足,导致会仪镇境内已有乡村公路有效使用率只有 30%左右;二是由于不通公路造成边远山区房屋改造成本增加,农民手中有钱也不愿进行房屋修建或是改造;三是由于不通公路,运输成本增加,现有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利用,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在会仪镇四个村均存在这种情况;四是生活居住地与生产土地之间道路不通,比如三渡村西平片区。另一个是水利设施陈旧,一是由于原有的沟渠年旧失修,灌溉用水受限,制约产业发展,比如,和平村群众想通过发展果蔬产业增收,但当地生产用水缺乏,只能靠天吃饭,群众对发展担忧,信心不足。二是饮用水无保障,比如,会仪村水排片区安全饮水未全覆盖,
10、现在实施的“爱心水窖”补助为 3000 元/口,部分群众不能凑足其余资金,项目实施难度大;再比如,黄坪村茶林片区和三渡村雷家片区部分贫困户未通自来水。(二)文化低观念落后。调查结果表明,贫困农户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贫困人口中高中以上文化所占比例很小,贫困人口平均受教育时间大大低于全县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由于这部分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发展家庭经济缺计划、缺技术、缺管理能力,即便是外出务工,收入也与非贫困户有很大差距。加之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更有甚者,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加入产业化经营,捡小利失大利。比如,和平村部
11、分群众小农意识明显,思想上依赖性重,土地闲置,自身能力有限发展不起来,但又不愿意参与土地流转,让有能力的人发展产业,宁愿闲置。(三)子女上学致贫。有部分贫困家庭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生活,一旦子女进入高中或是考上大学,需要支付一大笔学费和生活费,无形中加重了经济负担,对于尚未脱贫的农民更是苦不堪言。据抽样调查了解,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他们占抽样贫困户的 17%,一个高中生每年需支出 900010000元,一个大学生每年要支出 15000-20000 元。这类贫困户随着子女成长,读书毕业和就业后,一般都能摆脱贫困,通过采取帮扶措施也容易见到成效。(四)因灾因病因残返贫。一是自然灾害。有的家庭本来经
12、济状况差,主要收入又源于自给自足、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若遇旱、涝、风、雪、雹或是虫害、疫情等自然灾害,无法抵御,导致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就可能造成贫困或是返贫。二是突遇重病。贫困户家中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又或者是突遇劳动力死亡伤残的,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三是基本医疗服务条件差,看病贵看病难,和平村、黄坪村无卫生室,三渡村卫生室属危房,对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不能及时治疗,往往是扛、拖,久拖成大病,治疗费用就成了更加沉重的负担。(五)缺钱缺项目缺劳力缺土地。一是缺资金和缺项目,此类贫困户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帮扶措施主要从提
13、供增收项目,提供产业扶持以及提供资金、信息方面给予帮助,使其尽快摆脱贫困。二是缺乏劳动力,此类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这类家庭要给予重点关注。三是缺少土地,有部分外迁人口到本地结婚组建家庭,由于要照看老人孩子不能外出务工,自己又没有土地,无法增收创收。在此次抽样摸底调查中,缺土地户数所占比例在 18.8%。(六)现有项目实施难度大。随着青壮年劳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大都剩下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加之有的项目需要农民自筹部分资金,在农村实施项目过程中就出现劳力紧缺和自有资金短缺问题,导致有的
14、项目无法实施,就算勉强实施,后期项目管护人员和资金不到位,也不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条件。比如,三渡村 20 户相对集中的农户饮水问题,上级项目资金配套到位,当地群众无法自筹剩余资金,导致有项目也实施不了。(七)特殊群体贫困。镇内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令人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不仅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同时内心还承受着对子女的思念。四、精准扶贫计划围绕到 2019 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三基本”的目标,认真落实精准扶贫要求,通过交通水利等基础项目的实施以及劳动力的培训
15、等措施,带动实现大面脱贫,努力做到贫困行政村“四通四有”,贫困自然村“五通一有”,贫困农户“十有一保障”。初步测算,需要投入资金 20808.5 万元,其中:交通需要投入资金 14360 万元(行政村硬化公路 1260 万元,自然村硬化路 8600 万元,通户间路 4500 万元);解决安全住房上级补助资金 964 万元,特殊贫困户 60 平方米,安全住房资金500 万元;学校改扩建 1020 万元;卫生室建设 60 万元(上级补助 30 万元,整合资金 30 万元);解决卫生自来水需 3000 万元(争取中央资金 1200 万元,省级补助 1200 万元,地方配套600 万元);高稳产农田建
16、设需要 326 万元;劳动技能培训需要资金 150 万元;文化活动建设需要资金 405 万元;广播电视通讯资金 17.5 万元(上级补助资金 12.5 万元,县级配套 5 万元);行政村小超市上级补助资金 6 万元。(一)解决行政村通硬化路、特困自然村通公路、贫困户通硬化户间道问题全镇 3 个行政村未通硬化公路,27 个自然村中未通硬化路,和平村马家沟和三渡村雷家 2 个自然村未实施过通达工程,贫困户硬化户间道情况不容乐观。按照贫困行政村通硬化公路、特困自然村通公路、贫困户通硬化户间道的总体要求,2019 年,全面完成 3 个贫困行政村14 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建设,共需投入资金 1260 万元;
17、完成 29个自然村 172 公里通硬化路建设,共需投入资金 8600 万元;完成特困自然村通硬化户间道 757 公里,共需投入资金 4500 万元。解决道路交通共需资金 14360 万元。(二)解决贫困户有安全住房问题全镇 29 个特困自然村中,有 804 户群众需要解决安全住房问题。其中有 779 户居住在 d 级危房中,有 24 户居住在 c 级危房中。按照解决贫困户安全住房的总体要求,到 2019 年,全镇计划改造 d 级危房 779户、c 级危房 24 户,共需补助资金 964 万元。同时,全镇约有100 户特殊贫困户需整合各类建房补助 3 至 5 万元,合计 500万元,修建 60
18、平方米安全住房,建议采取灾后重建帮扶模式,县镇村组联合,“一户一策”解决住房问题。(三)解决行政村学校建设和贫困户的上学问题全镇现有学校 8 所,校舍面积 9408 平方米,在校生 1484 人。到 2019年,在校学生 1800 人,校舍面积应达到 12808 平方米,共需改扩建大河小学、莲花小学、大田小学、新桥小学等 4 所学校建筑面积 3400 平方米,需投入资金 1020 万元,可确保贫困户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四)解决贫困户有病能医治问题黄坪村、和平村无村卫生室。三渡村卫生室属危房。2015-2019 年建设行政村卫生室 3 个。每个卫生室建设资金不少
19、于 10万元,面积在 120160 平方米。共需投入资金 60 万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 30 万元,整合投入资金 30 万元。同时,加大农村医疗保健体系建设的推广力度,实施中医入户、健康普查、能力建设等五项工程,多渠道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五)解决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通卫生自来水问题全镇 4个行政村所在地有 2 所学校未实现集中式供水,集中居住农户20 户以上的地方集中式供水未全覆盖,11 个自然村已通卫生自来水,18 个自然村未通卫生自来水,但部分群众建有水窖。到2019 年农村人口饮水问题得到全部解决。新增蓄水 20000 立方米,安装管道 800 千米。其中行政村新增蓄水 1500
20、立方米,安装管道 150 千米;特困自然村新增蓄水 18500 立方米,安装管道 650 千米。共需投入资金 3000 万元,争取中央资金 1200 万元,省级补助 1200 万元,地方配套 600 万元。(六)解决特困自然村产业建设问题特困自然村中,有 5 个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5000 元以上,有6 个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4000 至 5000 元,有 8 个村人均纯收入达到 3000 至 4000 元,有 10 个村人均纯收入还处于 3000 元以下,农民普遍处于贫困状态。到 2019 年,建成以特色畜牧业(猪、牛、羊、鸡、兔等)为特色的养殖示范村 6 个,建成以特色种植业(核桃、李子等)为
21、特色的种植示范村 8 个。最终保障贫困行政村,村村有特点,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饭吃。(七)解决特困自然村高稳产农田建设问题全镇耕地面积 24394 亩,其中。中低产田地面积 19515亩。按照特困自然村到 2019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达到户均有 1 亩以上高稳产农田的要求,还需要建设高稳产农田 1631 亩,需投入资金 326 万元。(八)解决特困自然村农户致富技能培训问题2014 年底,全镇特困自然村 29 个共计 5015 户 19783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8854 人。共有农村劳动力 9428 人(男5186 人,女 4242 人),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 5057 人、初中以上文化
22、4371 人,掌握务工技能的 2357 人。外出务工 377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确 40%;年务工总收入 6500 万元,农民人均年务工收入 1.7 万元。总体上看,特困自然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技能缺乏,务工比例不高,务工工资偏低。到 2019 年在会仪镇 4 个行政村 29 个特困自然村培训培养农村劳动力 3000 人,投资按 500 元/人计算,合计 150 万元,力争特困自然村实现户均 1 人掌握 1 门致富技能,不断推进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保障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定增加,实现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九)解决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有文化场所问题。文化活动场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文体活动室、文体
23、活动广场、农家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目前黄坪村和会仪村有文化活动场所,特困自然村有 5 个文化场所。到 2019 年需完成行政村文化活动场所 2 个,特困自然村文化活动场所 24 个,共需投入资金 405 万元。(十)解决行政村和特困行政村通广播电视问题已有 4515 户安装了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户户通”和接收设备。目前,29 个特困自然村 500 户未通广播电视。到 2019 年,采购、安装广播电视直播卫星“村村通”、“户户通”设备 500 套,总投资 17.5 万元。拟向上级争取资金250 元/户,县级财政补助 100 元/户。(十一)解决行政村有小超市问题已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
24、工程”建成小超市(农家店)的行政村有 1 个,其余 3 个行政村没有小超市。按照贫困行政村“四通四有”中有便民实惠小超市或小卖部,能基本满足当地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的总体要求。到 2019年,需建设行政村小超市 3 个,共需补助资金 6 万元。(十二)解决行政村和特困自然村通通讯的问题到 2019年,到行政村通讯覆盖需提升改造建基站 4 个,到特困自然村通讯覆盖需建基站 18 个,实现全镇移动网络全覆盖。分页阅读第 1 页:一、现状分析第 2 页:五、保障措施和建议五、保障措施和建议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精准扶贫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要抓好这项工作,必须从长远考虑、从现实出发,上下联动、统筹推
25、进,强化措施、健全机制,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一)转变思想观念,坚定脱贫信心。我国扶贫开发始于80 年代,通过近 30 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扶贫制度设计存在一定缺陷,不少扶贫项目属于粗放式“漫灌”,针对性不强,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于是顶层设计,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切实解决扶贫工作存在的“漫灌”问题,改“漫灌”为“滴灌”。XX 省、xx 市相继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因此,当前主要是转变思想观念,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内涵,在精准识别后如何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一是建议县级尽快召开全县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议,把广大干部职工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关
26、于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上来,并通过广大干部职工把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的信心传递到群众中。二是尽快印发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手册,全面掌握贫困行政村“四通四有”、贫困自然村“五通一有”、贫困农户“十有一保障”的标准。(二)规范识别机制,解决“要扶谁”的问题。一是在已全面完成扶贫建档立卡任务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要通过走村入户的举措,再次核实做细有关工作,特别是全面掌握贫困户人口、耕地、致贫原因等基本情况,以便下步提出精准扶贫具体措施。二是建立完善扶贫信息网络,对扶贫对象实施规范化和动态化管理,扶贫对象稳定脱贫后从台账中退出,返贫的重新纳入台账管理。三是建立返贫防御机制,有些贫困户在脱贫后又会因
27、灾等返贫,因此有必要建立防御自然灾害的扶助机制,重大疾病救助机制,子女就学援助机制,通过日常的防御和应急的防御手段及运用文化科学知识,控制脱贫农户返贫,以巩固和发展扶贫成果。(三)实施分类政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一方面是对贫困户分类化解,由于贫困原因和程度不同,贫困户扶持需求也不尽相同,有的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依靠社会保障维持基本生活;有的因病因灾致贫,但尚有劳动能力,可提供打工就业机会或扶持农业生产。总的来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然后因人而异分类施策。另一方面是对时间分步实施,从 2015 年到 2019 年共计 5 年时间,建议把贫困村的帮扶分为三
28、轮实施完毕,两年为一轮,第一轮 20152016 年,帮扶 50%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使之率先脱贫;第二轮 20172018 年,帮扶 40%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稳定先前脱贫群众;第三轮 20192019 年,帮扶剩余 10%的贫困户以及因灾因病等原因又返贫的群众。一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大面脱贫一批。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必然要求。要加大向上汇报力度,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落地,整合项目资金,帮助贫困村和特贫自然村实施一批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公共服务等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了以村或以自然村为
29、单位实施外,还可以通过划分资源禀赋相近,地理位置相邻和致贫因素相似的小片区,采取跨村跨区域实施的办法,这样既可以整合资源,也可以解决非行政贫困村或特困自然村资金项目少的问题。二是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通过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因地制宜发展一些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比如,发展种养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互联网+”与特色农业的深度融合等。针对调研中竹产业发展信心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竹的销路问题;通过技术创新增加竹的附加值;尽快改善交通降低运输成本。三是通过低保政
30、策兜底一批。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特别是低保特困户、智障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因大病大灾生活困难无法翻身的人,要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四是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要通过调整民政救助政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增加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力度,发挥医疗救助保障对防贫、脱贫的重要任用。建议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实现信用信息共享,解决“先有钱才治病”和“治了病才报账”的矛盾,对信用等级高,评估其经济偿还率高的大病家庭,试点推行“先看病再给钱”模式,逐步缓解看病难问题。五是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对居住在“一方
31、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将这部分人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比如,和平村三节田,黄坪村马马丘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六是通过教育和科技培训减少一批。一方面,保障贫困户子女受教育权利,杜绝少年新文盲的产生,认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好“特困学生关爱基金”项目,资助辍学的贫困生复学,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另一方面,加大对劳动力的科技培训,结合劳务输出、移民培训等项目的实施,整合县内培训资源,建立扶贫培训基地,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大多数贫困人口掌握 1 至 2 项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七是通
32、过思想教育扶志一批。对于那些不思进取、好吃懒做,自身动力不足的贫困户,一方面从思想教育、考核导向等方面入手,让挂钩干部做到真正用心扶贫、潜心扶贫;另一方面做好对群众的正面宣传、教育、培训和组织工作,实施“扶志工程”,引导贫困户树立“崇尚致富、脱贫光荣”的理念,让贫困户真心想脱贫、真心想致富,充分激发自身“原动力”。(四)坚持规划先行,解决“扶什么”的问题。建议在XX 省乌蒙片区 xx 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62020年)中,就精准扶贫工作提出工作措施,相关部门拟定行动计划。会仪镇根据县级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列出任务清单,排出时间表。一是目标精准。紧扣全镇 2468 户 1246
33、3 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总目标,立足镇情实际,注重与脱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各项扶贫目标,不提好高骛远的指标数据。二是思路精准。在推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提高全镇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着力“三化”兴“三农”,在产业链上创新扶贫模式。三是措施精准。针对会仪镇的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重点在产业发展路子和措施上作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安排。同时台账的内容和实施举措要具体细化到每家每户。四是保障精准。要求根据规划迅速分解责任,注重加大调度、督导力度,抓好任务落实。(五)建立融资机制,解决扶贫资金的问题。一是建议全县对涉农资金进行
34、科学规划和统筹使用,由县政府协调,设立专户,乡镇组织实施,县直部门提供技术指导,整合资金集中连片打造。二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将财政专项资金和必要的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逐步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三是要把扶贫开发政策与财政金融政策要机结合起来,引导信贷、保险等金融资源到贫困地区去,适度提高贷款额度,增加贴息比例,延长贴息周期,积极探索有效缓解贫困农户资金困难的新途径。建议县级研究制定出台金融扶贫的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四是强化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建立完善透明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和常态化、多元化的监督检查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六)强化宣传动员,发挥
35、群众主观能动性。一要做好群众宣传动员工作,利用好“1017”扶贫日,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使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信心。二要准确把握群众需求意愿,切实了解贫困群众的意愿与期待,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础设施、转移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种养业方面优选排列其帮扶需求。三要体现群众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将知情权、决定权、管理权交给群众,对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建设等扶贫项目,均由村民通过“一事一议”议定建设内容并自行组织实施。四要出台脱贫“摘帽”激励机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对提
36、前脱贫“摘帽”的,原定扶持政策不变、投入力度不减,并给予适当奖励。(七)加强基层组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农村的脱贫致富,“领头雁”很重要。一是要积极探索“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新模式,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鼓励和选派政治坚定、民主作风好、工作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高校毕业生到贫困地村工作。二是要强化镇党委书记、农村党支部和致富带头人培养建设,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三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新农村指导员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和积极
37、性。(八)细化管理考核,确保精准扶贫实效。着力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做到“四到位”。一是挂钩帮扶到位。认真落实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每一户贫困户明确一名责任人,建议由挂钩单位对挂钩村派驻扶贫工作组,主抓精准扶贫工作。同时,积极争取东部发达城市对口支援我县,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参与扶贫,引导农村致富带头人以“传帮带”的方式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二是措施管理到位。帮扶单位要根据扶贫专项规划以及工作方案,细化帮扶措施。同时,建立帮扶工作进展和措施落实情况反馈机制。县级层面也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三是成效管理到位。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教育培训就业增
38、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四是责任管理到位。建立精准扶贫考核管理办法,对各级帮扶单位和结对帮扶责任干部定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情况、计划推进情况、扶贫效果、结对帮扶干部管理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九)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在贫困人口中有一部分家庭面临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甚至两者都有的现象。不解决好这一现象,不仅对脱贫目标的实现有影响,也会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影响。一是要对这一部分特殊群体建立信息档案,摸清底数,掌握基本情况。二是将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之中,由政法委综治办牵头、教育局、
39、民政局、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部门加强协作,从教育教学、扶贫助困、公共卫生、心理辅导、法制宣传、预防犯罪、权益保护等多个领域,扎实开展工作。三是要发展志愿服务,充分利用好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倡导和组织有爱心的志愿者,到这部分家里了解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四是鼓励和引导社会爱心人士开展以经济帮扶为主导的关爱行动。总之,构建精准扶贫,就是要通过建立既具体、细化,又全面、系统的工作制度,引导广大干部把群众当成与自己戚戚相关的亲人,把群众的困难疾苦当成自己的痛,对贫困群众用真心、动真情、出真招,做到真帮真扶;为群众的“致富梦”和“小康梦”携手努力、合力帮助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同步小康步伐,早日过上美好生活。分页阅读第 1 页:一、现状分析第 2 页:五、保障措施和建议内容总结内容总结(1)乡镇实施精准扶贫专题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中央对扶贫工作作出重大战略调整,提出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2)乡镇实施精准扶贫专题调研报告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中央对扶贫工作作出重大战略调整,提出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3)因此,当前主要是转变思想观念,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内涵,在精准识别后如何精准帮扶,精准管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