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doc
《2022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改革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所在,是全党面临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当初的农村改革为城市改革创造了重要依据,农村的发展撑起了共和国的大厦;今天当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了,我们决不能忘掉农村。只有农村生产力的再次大发展,才能为整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要实现全面小康,要构建和谐社会,农民小康、农村和谐则是关键所在。一、“三农”问题的难点第一,农业同时受“两个规律”制约,既是受自然规律制约的经济生产,又是受经济规律制约的自然生产,长期缺乏资金、技术投入和装备,又缺乏科学的指导和管理,由最
2、弱势的群体经营着天下第一难的产业,再加上价值规律背离,效益几乎回报无几。第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形成的千家万户小生产,面对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又缺乏市场中介,农村商品流通渠道不畅。再加之有本事、有知识、有体力的青壮年农民大都进了城务工从商,留守的多是“*”部队(妇女、儿童、老年人),农业“现代化”进程步履维艰。第三,农村长期投入不足,交通落后、信息相对闭塞,农业科技严重缺乏;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社会化服务缺失,农业产业化路途漫漫;农民“盼的是致富,缺的是技术,苦的是没有门路,最需要的是服务”,然而,村里“腿短”、县里太远、乡镇无权。“三农”堪谓“三难”,“三难”难在“
3、三弱”,最需要的是加大投入、强化指导、搞好服务;更由于它是共和国的根基,因而被列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大以来,中央又连续出台了几个“一号文件”,提出“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等等,都是非常英明和正确的。但是,如何实现、怎样落实呢。“桥”和“船”在哪里。客观现实的突出问题是:农村经济尽管在缓慢增长,然而农业的经营成本也在不断加大,城乡居民之间已经很悬殊的收入差距仍在持续拉大。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则是一切美好愿景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与当初“第一步”农村改革相比,究竟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繁荣的活力何在
4、、动力何来呢。如果说农村“第一步”改革是“放”,“第二步”改革是“免”,“第三步”改革是“建”的话,那么建什么、怎么建。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二、体制存在大障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明确规定,乡镇一级政府与县级政府有着几乎同样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然而这个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的体制问题,在一些地方却长期没能得到解决。具体表现为:第一,“人民公社”改为乡镇人民政府,只是换了牌子、刻了章子,一切还是过去的老样子。乡镇只有“三个镇长、三个兵”,“有大脑、缺四肢,有任务、没手段,有责任、无权力,许多事情想得很好,但实现不了”。乡镇政府形同虚设。第二,乡镇虽然设有“七站、八所”,机构部门不少(据调查乡 28
5、 个、镇 33 个),但通通都是县直部门的“派出机构”,就像设在乡镇的一个个“大使馆”,“乡镇看得见、但管不着;县上管得着、却看不见”。这种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了一个工作“怪圈”:部门扯皮乡镇告状县级领导出面协调。看似大家很忙,“扯皮”才显“水平”。第三,乡镇财政普遍未建立,仍然吃的是县级财政的“大锅饭”,再加上自然经济条件的差异,对乡镇的许多工作无从考量。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一级政权,权责不统一,工作既无压力、又无动力,更乏活力。有人说我们的乡镇工作,基本上是“扯皮”工作、是“估计”经济。乡镇的同志说:“我们的工作只能是一靠感情、二靠典型,要振兴一方经济谈何容易。”第四,乡镇人大几乎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调研报告 2022 乡镇 管理 体制改革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