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第7课济南的冬天学案3无答案冀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第7课济南的冬天学案3无答案冀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第7课济南的冬天学案3无答案冀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济南的冬天 【学什么】 1 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秀气、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2 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3 培养学生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4 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学习难点】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学习课时】两课时 【怎样学】一、自主学习展示自我风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济()南 镶( ) 水藻 ( ) 贮( )蓄 发髻( ) 澄()清 着( )落 看()护 2.释义: 响晴: 设若: 秀气: 贮蓄: 澄
2、清: 空灵: 3.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4.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
3、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解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4、5、听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思考: (1)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二、合作学习绽放集体智慧研读精彩语段,学习景物描写方法。 1齐声诵读第3语段,思考: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济南 冬天 答案 冀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