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2016届九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2016届九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庆云二中2016届九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九年级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15分)1下列哪个物体是生物()A珊瑚B病毒C机器人D钟乳石2下列生理作用中,属于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A细胞分裂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D真菌、细菌的生活不需要有机物4下列词句中,描述生物遗传现象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讲的是()A人对桃树开花时间的影响B土壤对桃树开花时间的影响C温度对桃
2、树开花时间的影响D地势对桃树开花时间的影响6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7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这些现象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改变环境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生物圈D农田生态系统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里的所有农作物B一条河里的所有的鱼C一块草地里的所有生物D一片森林10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是()A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B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C植物=草食动物=肉
3、食动物D不一定11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鼠蛇鹰B草鼠蛇鹰C鹰蛇鼠草D鼠草蛇鹰12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13曾经有一个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子,就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污染B植物破坏C缺水干旱D食物链被破坏14马克思说,物质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没有物质,人类将不能生存这里的物质应当指()A营
4、养物质B空气C水D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15在实验设计中,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对照的一组是()A有光和无光B温度和水分C30和0D有氧和无氧二.填空题(17分)1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17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呼出18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个家,这就是它的范围是、和19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如和等)20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都相同的实验,叫做21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22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因为
5、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的24进入秋冬季,我们很少能看见蛇、青蛙等动物,它们都进入了昏睡状态这种现象叫,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25我们常常喜欢食用的木耳、蘑菇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者;而我们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者三.综合题(18分)26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3种),消费者是(2种)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能量沿食物链和传递(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
6、多的生物会是(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5)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作用27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相同河泥向B、C、D中放入等量的生长状况相近的绿色植物水草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把A、B、C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有(请写出两个),在A、B、C中,最接近自然池塘生态系统的是装置(2)比较装置A、C
7、,小鱼存活时间较短的是装置(3)装置D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最短,其死亡的最可能原因是缺少(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5)若将以上四个装置全部置于阳光下,存活时间最短的金鱼应是装置28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关系为关系,可用食物链表示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生物(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5分)1下列哪个物体是生物()A珊瑚B病毒C机器人D钟乳石考点:
8、生物的特征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生物和非生物的判断能力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解答: 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这种生物就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珊瑚、机器人、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B点评: 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
9、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此题学生易错选A,其原因是这些同学误把珊瑚当成生物,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珊瑚虫才是生物2下列生理作用中,属于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A细胞分裂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考点: 生物的特征分析: 此题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六个方面解答: 解:A、细胞分裂,单细胞生物不进行细胞分裂,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符合题意B、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所特有的,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10、不符合题意C、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符合题意D、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是植物所具有的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个性,但生物的个性不能代表生物的基本特征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D真菌、细菌的生活不需要有机物考点: 光合作用的概念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 解:A、绿色植物的
11、体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正确项B、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正确项C、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为正确项D、真菌、细菌的生活不需要有机物、水等物质,为错误项故选:D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光合作用的概念4下列词句中,描述生物遗传现象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考点: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分析: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解答
12、: 解: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由于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不能传给下一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A、不是生物遗传现象B、不是生物遗传现象C、不是生物遗传现象,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故选:D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原因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讲的是()A人对桃树开花时间的影响B土壤对桃树开花时间的影响C温度对桃树开花时间的影响D地势对桃树开花时间的影响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
13、 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C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6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
14、可以相互影响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解答: 解: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例如,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导致水质恶化;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导致全球
15、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本题中考查生物影响环境也就是要反映因为生物怎么样所以环境改变了,要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故选:A点评: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反作用于环境7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这些现象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改变环境考点: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适应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
16、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 解: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仙人掌的叶变态成针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故选A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生物圈D农田生态系统考点: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 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
17、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生态系统因此是最大的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都包括在C生物圈中因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C生物圈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的类型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里的所有农作物B一条河里的所有的鱼C一块草地里的所有生物D一片森林考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 解:A、一片农田里的所有农作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8、B、一条河里的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一块草地里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故选:D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10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关系是()A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B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C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D不一定考点: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分析: 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因此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而数量减少,解
19、答: 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规律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因此生物的数量也随着食物链级别的升高而数量减少,可见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能量多于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多于肉食性动物中的能量故选:B点评: 生物的数量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数量逐渐减少11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鼠蛇鹰B草鼠蛇鹰C鹰蛇鼠草D鼠草蛇鹰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食物链的概念和写法解答: 解: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
20、、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A、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指向捕食者符合食物链的写法;B、不符合食物链的概念和写法;C、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但此链条不是故此选项不正确;D、食物链的起点应该是生产者,但此链条不是,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 把握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箭头的指向要注意12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
21、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考点: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 此题一是考查识图作答题能力,二是考查动物在生态平衡中重要的作用解此题关键是由直方图确定,丙表示生产者,甲表示初级消费者,乙表示次级消费者,丁表示三级消费者,从而获得解题信息解答: 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在食物链“丙甲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德州市 庆云 2016 九年级 生物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