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县工商局工作总结报告材料.doc
《2022县工商局工作总结报告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县工商局工作总结报告材料.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县工商局工作总结报告材料 (一)优化服务促转型,努力推进市场主体发展 认真开展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县局成立了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领导小组,制订20xx年度实施方案。积极与上级局对接请示,得到了省局的大力支持,省局下发了XX省工商局关于支持xx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的若干意见,赋予嘉善行政审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优化准入条件、提升嘉善经济品质等方面十二条政策支持。县局出台“局所登记一体化”登记管理操作细则等一系列规定,对省局新政作进一步细化和落实,目前,已办理有限合伙企业8家、零首付企业16家、“一照多址”13家,“一址多照”33家,免提交验资报告企业32家、冠省名直通车企业19家企业、多证联
2、办302户。 深化行政审批提速提效培育市场主体。制定下发嘉善工商局行政审批提速提效优化发展软环境若干举措。简政放权,把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登记注册权限下放到工商所。增设了“企业注册登记咨询专窗”和“重大项目预约登记专窗”,提高工作效率。在姚庄分局试水“局所一体化远程登记”,按照“可办、能办”的原则,对授权以外的登记事项推行“属地受理,网上审核,就地发照”的远程网上登记模式,截至目前,通过网上远程登记办理了73家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为支持小城市试点建设,姚庄分局入驻姚庄镇,推进审批提速提效,打造基层站所优质服务形象。实施登记“一次办”,将公司新设立登记项目全
3、部纳入“一次办”登记程序。为“浙商回归”和“千人计划”开辟绿色通道,完善嘉善外企互动平台。深化县、镇、村(社区)三级工商登记联络员队伍网络建设,在全县一镇六村设立“红盾工作室”,开展个体户登记代办158户,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体系,实现村民办事不出村目标。全年全县新设各类市场主体4692户,同比增长42.44,新增外商投资企业及分支34户,全县累计各类市场主体30494户,同比增长18.18%。 有序推进“个转企”工作。制定出台xx县2013年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实施方案、xx县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若干意见、xx县2013年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完善“组
4、织领导、政策引导、行政倒逼、考核通报”四大机制,采取“部门联合推进、组团代办服务”工作法,扎实推进“个转企”。全县完成“个转企”538家,实现三年任务(504家)一年完成。 服务民企健康发展。一是助解融资难题。与嘉兴银行联合推出“微小贷款,助您发展”金融项目,截止10月底,发放贷款2500万元。联合金融结构多次开展融资对接会、政银企座谈会、银企洽谈(恳谈)会,共开展各类融资活动二十多场次,发放贷款金额达16多亿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69件,为企业融资164274万元。切实做好企业减负工作,减免注册登记费204.5744万元。二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支持6家企业兼并重组、培育1家企业集团,推荐2家
5、省知名商号企业。三是深化非公党建工作。开展个体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和“十佳党员诚信经营户”评选工作,个私协会总支的“双亮双比”荣获县“十佳两新党建特色品牌”。四是帮助企业招工。联合县人社局举办招聘会,组织230家民营企业参加招聘,吸引11500人(次)到场应聘,当场达成初步用工意向3200人(次)。 扎实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扎实开展商标品牌“进网商、进农企、进外企、进景区”“四进”活动,举办多期外向型企业商标国际注册知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商标知识培训班,在宁波工商学院举办“品牌推进品质经济”培训班,对各镇(街道)品牌工作分管领导、品牌指导站负责人进行培训。申报注册商标568件,其中农副产品商标5
6、5件,服务商标75件,申报国际商标65件,新申报集体商标1件(干窑轴承协会“干窑”);核准注册商标485件,累计注册商标3400件;积极培育驰、著名商标,指导申报驰名商标3件、新增省著名商标2件、申报市著名商标23件。 加强“银加善”品牌宣传,精心策划形成品牌vi系统,确定了“银加善”品牌在使用宣传中的文字、色彩、图形、包装、店头等规范。从省局争取到免费展位,组织“银加善”参加国际商标节,展会期间得到国家商标局等领导高度肯定并被授予最佳展位设计奖。协助省局拍摄专题片,将“银加善”作为品牌工作典型案例在全省乃至全国进行经验介绍和推广。加强品牌使用监督管理,全县18个农产品企业19个农业子品牌22
7、个农产品正式获准使用“银加善”集体商标。指导“银加善”申报省、市著名商标。为“银加善”搭建独立的电子营销网络平台。 着力促进市场改造提升。探索国有企业连锁模式加快推进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全县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总投资金额约5849.05万元,总建筑面积达22500平方米。全县29个改造提升的农贸市场市场,完成率72%。积极推动省示范农贸市场、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创建其中3家成功创建省示范市场,2家成功创建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8家延续二星级文明规范市场,2家新创三星级文明规范市场已接受省局检查。开展农贸市场“回头看”活动,积极探索市场信用管理。 对全县商品交易市场进行清理,对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方向
8、、扶持政策等进行研究调查,起草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的实施意见及xx县商品交易市场提升发展工作有关部门单位职责,目前,该文件正在县政府报批中。 大力开展合同帮农工作。全县共签订农业订单64000份,涉农企业49家,订单金额185000万元,履约62950份,履约订单金额181300万元,履约率为98%。今年实现农超、农市对接138份,金额4706.2万元、实现农配对接合同12份,金额1600万元。申报评定77个订单农业“守合同、重信用”主体。 (二)强化监管促平安、着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从维护稳定大局出发,攻大戒小,全力维护公正公平的市场经济秩序。全局共办理行政处罚案
9、件466件,其中大要案186件。 组建村级“红盾工作室”。按照“一块牌子、一个人员、一个场所、一套制度、一套流程”的“五个一”标准模式在大云镇以及丁栅、大舜等6个中心村(社区)设立红盾工作室,完善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夯实工商监管服务基础。“红盾工作室”在个体登记代办、无照经营排查、个体验照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红盾工作室”排查无照经营129户,行政指导115份,实现“无转有”113户,接待群众咨询277人次,受理群众举报投诉18起,发放品牌指导、商标注册等指导手册65本。 开展主体资质监管。抓实年检验照工作。实行上门验照、集中驻点蹲点验照、预约验照、窗口延时验照相结合,应验15113户
10、,已验13224户,注销657户,验照率92。强化行政指导,实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相结合,开展差别化年检。内资企业应检9746户,已检8845户,年检率91。外资企业应检596户,已检567户,年检率95。按照我县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工作部署,落实无照经营社会化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巡查,通过设立个体户增长率、无照案件查处率和“无转有”目标任务数三项指标,推行“行政指导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和涉及前置审批部门抄告书”,完善“无转有”考核体系,完善痕迹化监管,完成“无转有”1281户,查处无照案件347件。强化与公安、文化、电信等部门的联合,发送协办函29份,切断网络信号141个,组织联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工商局 工作总结 报告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