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高坪三中2015_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三中2015_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南充市高坪三中2015_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坪三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在前面的表格内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通电后,灯丝发光发热B在潮湿的空气中,铁钉生锈C石蜡受热时熔化D在研钵内,蓝色的块状胆矾被研碎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雪碧汽水B吸入的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后的残余固体D冰水混合物3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BCD4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正确运用了原
2、子分子论的是()现象解释A在远处即能闻到白酒的香气白酒的分子是可分的B石油气被压缩后装进钢瓶石油气分子的体积很小C水在通电时被分解成两种物质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个氧分子构成氧气,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许多个氢分子构成氢气D一般物体会热胀冷缩构成物质的分子质量非常小AABBCCDD5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6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7B7
3、0C108D172 7下列各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8下列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液体的倾倒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加热试管里的液体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B氧气很活泼,在常温时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C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肥皂水滴入软水中,产生较多的泡沫10曾用作麻醉剂的“笑气”是一种氮的氧化物,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笑气”的化学式是()AN2O2BNO2CNODN2O11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
4、构成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12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二.填空题13氧原子核带8个单位的正电荷,则一个氧原子中有个电子14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空气、氢气、水等一些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其中是化合物,是混合物,是单质15请用符号表示:3个氢原子钙元素 氧化镁中镁为+2价3个氧离子 5个氮气分子 三.实验与探究题16过氧化氢(H2
5、O2)溶液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O2和H2O,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见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2)写出该方法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要收集一瓶纯净的O2,应该选择装置(填字母)(3)若实验时用KMnO4加热制取O2,其化学方程式为17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中:(1)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所以说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2)实验中,生成的氢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8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如下图所示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充分反应冷却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填写字母序号
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的现象是(2)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放出气体X,同时生成固体YX气体靠近火焰点火时,能燃烧或发出爆鸣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4X+Y则X的化学式为,Y的化学式为四简答题19新近,我国部分城市首次使用二甲醚作为公交车的燃料,有效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二甲醚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aHbOd(二甲醚)+3O22CO2+3H2O请通过计算回答:(1)a=;b=;d=(2)23g二甲醚充分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坪三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2分
7、,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填在前面的表格内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通电后,灯丝发光发热B在潮湿的空气中,铁钉生锈C石蜡受热时熔化D在研钵内,蓝色的块状胆矾被研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灯丝发光发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石蜡受热时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8、理变化D、蓝色的块状胆矾被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雪碧汽水B吸入的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后的残余固体D冰水混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雪碧汽水中含有水、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加热高
9、锰酸钾后的残余固体中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C错;D、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3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BCD【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物质有哪种粒子直接构成,化学性质就由哪种粒子来保持判断【解答】解: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是由氢分子保持的A、表示的是氢分子
10、,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所以正确;B、表示的是氧分子,不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所以错误;C、表示的是水分子,不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所以错误;D、表示的是单个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用分子、原子的模型来考查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的理解,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命题形式,能把微观的、抽象分子和原子与形象的模型通过联想有机结合起来,是解题最重要的一环4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正确运用了原子分子论的是()现象解释A在远处即能闻到白酒的香气白酒的分子是可分的B石油气被压缩后装进钢瓶石油气分子的体积很小C水在通电时被分解成两种物质
11、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个氧分子构成氧气,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许多个氢分子构成氢气D一般物体会热胀冷缩构成物质的分子质量非常小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微粒之间存在间隔,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在远处即能闻到白酒的香气,说明分子在不断运
12、动的;故A解释错误;B、石油气被压缩后装进钢瓶,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B解释错误;C、水在通电时被分解成两种物质,说明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许多个氧分子构成氧气,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许多个氢分子构成氢气;故C解释正确;D、一般物体会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D解释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分子的性质,会利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了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5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漏斗下端的
13、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解答】解: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是正确的,故不可选;B、如果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就会导致滤液浑浊,所以错误,故可选;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是正确的,故不可选;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是正确的,故不可选故选:B【点评】过滤实验一定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否则就会使过滤实验失败6在反应3X+4
1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7B70C108D17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在反应3X+4Y=2Z中,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和Y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Z的质量,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2323)4=27故选A【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7下列各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
15、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下列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液体的倾倒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考点】实验操作
16、注意事项的探究 【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取用液体药品: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倒放等;B、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D、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解答】解:A、液体药品的取用注意:瓶塞应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故A正确;B、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图示操作正确,故B正确;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C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
17、,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 ,防止沸腾溅出;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图中操作正确,故D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酒精灯等常用仪器的使用及其注意事项;了解取用液体药品和加热液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B氧气很活泼,在常温时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C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肥皂水滴入软水中,产生较多的泡沫【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水的组成;硬水与软水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B、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C、根据水的组成和构成分析;D、根据软水的检验方法分析【解答】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南充市 高坪三中 2015 _2016 学年 九年级 化学 学期 期中 试题 解析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