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7).pdf
《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7).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 510275;2.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广州 510275;3.城市群系统演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模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70;4.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70;5.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 100084;6.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武汉 430072;7.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 210093;8.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433;9.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大连 116024;10.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11.中国科学院
2、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12.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长沙 410082;13.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北京 100835;14.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摘要: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是建立在“增长模式”下的顶层设计,城市增长与空间扩张是地理学者与规划政策界关注的经典命题。随着全球发展格局变化及中国“新常态”转型的来临,以中西部中小城市人口向东部迁移导致的发展放缓或停滞,以东北城市为代表的“局部收缩”已初见端倪,而在金融危机后,东部的工业城市也出现了部分“收缩”的空间。“收缩”表现为人口外流、GDP和地方财政增长乏力乃至城市空间衰败。如何科学辩证地
3、认识城市增长、空间扩张与局部收缩的发生和转化机制,如何在慢增长或逆增长环境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中国城镇化研究的重大挑战,也是地理、规划和相关学科学者亟需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新命题。本期笔谈邀请了来自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就城市收缩的科学界定、识别方法以及后增长时代下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响应路径等话题开展学术争鸣与讨论。关键词:收缩城市;可持续发展;地理学;城乡规划;学术争鸣DOI:10.11821/dlyj201710015“收缩城市”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以城市人口规模减少作为城市收缩的主要标志。国外对于收缩城市的定义内涵、形成原因、
4、类型特征和应对策略等方面已经形成数量众多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德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澳收稿日期:2017-03-23;修订日期:2017-07-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18,41671161,5177831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138)作者简介:李郇(1964-),男,江西南昌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E-mail:通讯作者:吴康(1985-),男,江苏淮安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地理、城乡规划与管理。E-mail:1997-2016页地 理 研 究36卷大利亚等典型收缩城市的案例分析。国外相关研
5、究主要从去工业化、郊区化、老龄化、政治变革、全球化和自然灾害等成因进行解释,并归纳出以欧洲城市为代表的“穿孔型”收缩与北美城市为代表的“圈饼型”收缩,进而从政策与规划的角度提出了以“城市更新”为代表的复兴型规划和“精明收缩”为代表的适应型规划两个应对思路1-7。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外向型制造业衰退、人口刘易斯拐点出现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及城市土地财政市场出现紧缩等因素作用下,中国城市经济及发展条件发生结构性的变化,部分资源型城市、外向加工制造业城市以及位于大都市外围的边缘城市均出现了局部收缩的新现象。2014年11月,国内关注收缩城市研究的多位学者发起了“中国收缩城市研
6、究网络”,持续跟进国际收缩城市研究进展与国内收缩城市的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并先后于2016年5月和2017年9月在中山大学和湖南大学举办了两届“中国收缩城市学术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近百位专家与学者参会。目前,已在国内核心刊物组织了三期国内外收缩城市研究的专刊,对中国城市收缩研究框架,珠三角、长三角与京津冀等区域的局部收缩进行了深入分析,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共同关注。作为后增长时代下的新生事物,城市收缩研究在国内引发了许多观点上的争论,例如:收缩对于中国的城市发展是否应该作为科学问题来探讨,在多长时间和多大尺度来判别中国的收缩城市,中国城市收缩的学术理解和研究规范如何界定等。城市收缩的研究在中
7、国尚处在起步阶段,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的增长与收缩需要引起国内学者的持续关注和研究。因此,本次笔谈组织了国内关注城市收缩的相关学者围绕“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学术争鸣,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和议论中国城市收缩的研究方向、规范与展望,期望在更大范围引起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区域与城市经济等领域学者与专家对收缩城市的关注,在国际收缩城市研究的舞台上发出来自中国的声音,为全球收缩城市研究贡献来自中国收缩城市的理论发现,为世界快速城镇化地区城市的增长与收缩提供宝贵的案例经验,也为新常态下中国城市发展转型提供政策制定和规划引导的依据。主题主持人李郇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地理科
8、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规划师,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关注区域和城市的增长与收缩、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问题。核心观点:新常态下中国城市发展普遍存在增长与局部收缩并存的现象。虽然在局部收缩研究方面已形成一些成果,但关于城市收缩一直存在着亟待探讨的科学问题。对城市收缩概念的理解、生命周期性中的城市收缩、城市收缩与存量规划关系、区别城市收缩的现象与影响因素、识别和判断收缩城市是近期收缩城市研究的五个争论点。随着以人口规模萎缩为标志的城市收缩现象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关于收缩城市现象的争论此起彼伏,中国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伴随的局部收缩、相关的概念界定和研究规范仍有许多不确定性。在当
9、前新常态下中国城市的收缩现象,有五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与争论:199810期李 郇 等: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1)城市的收缩应该如何理解?收缩常常与衰退、荒废、减少、败落等相似的概念联系起来1,2。以往矿业型城市衰退是由资源枯竭决定的,具有可预测性、不可再生性3。城市收缩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空间尺度流动所造成的新空间现象,其结构特征和形成机制与资源型城市衰退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在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原有发展模式中某些条件发生改变,生产要素发生流动而引起的增长与收缩值得深入去研究。(2)城市收缩能否视为短期现象?城市的增长与衰落具有周期性2,3。通过观
10、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库兹涅茨周期与城市兴衰的关系发现,城市收缩可视为一种短期的阶段性现象,发生在城市生命周期中从成熟走向衰退或复兴这一转换过程之中,是经济衰退在物理空间的表现。在收缩的研究中,关注城市收缩出现的时间很重要,中国中部城市在国有企业改革后就出现了收缩的现象,部分西部城市的收缩在三线工厂迁出后出现,而当前城市研究学界对于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城市发展短期现象关注较少,收缩城市是如匹兹堡走向复兴还是如底特律走向衰败4,在中国这个独有的实验场所能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3)城市收缩与存量规划的关系。新常态下中国城市增长的速度、结构和动力转变带动城市规划的转型,存量规划与城市收缩常常相提并论5,6
11、。其实,存量规划与城市收缩是两件不同的事情,存量规划是新常态下发展动力转换后,城市规划方法手段、技术指标、实施管理等方面的调整7,是政策性问题;而收缩城市强调城市动力机制问题,解释城市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变化机制,为城市规划制定提供新的依据。(4)如何区分收缩的现象与成因机制?国际研究表明收缩城市形成的动因是多维度的,老龄化和制度变革8,9作为结构因素和制度因素能解释收缩城市形成,但去工业化、郊区化等4,10,11现象性描述常作为解释收缩城市形成的动因,容易陷入以现象描述现象的怪圈。中国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掩盖了城市发展可能出现局部收缩,在新常态下能够更好观察其现象与因素,只有“大潮退尽时,方知谁
12、在裸泳”。(5)收缩城市的指标与识别问题。当前国内外研究对判断收缩城市的定义标准、评价指标和空间尺度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2,12,在多长的时间跨度和多大的空间范围来定义城市的收缩,收缩城市的经济、人口等指标是否存在的统一的框架。另外,随着POI兴趣点数据、夜间灯光数据、交通出行数据等大数据手段的出现,能否为辅助收缩城市的识别提供新的证据,新数据能否对传统的统计数据加以修正和补充,是收缩城市未来持续关注的内容。特约召集人吴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关注城市群与多中心城市网络、城市的增长与收缩及其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核心观点:城市收缩在中国的界定具有时空尺度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应注意区分绝
13、对收缩与相对收缩、真实收缩与虚假收缩、主动收缩与被动收缩。未来需要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尺度的城市和区域收缩的全面深入研究,同时应积极利用新技术和新数据,加强与传统数据的印证比较和预测模拟。城市收缩或收缩城市的概念萌芽于20世纪中后期的人口流失研究,虽然人口流失研1999地 理 研 究36卷究早已有之,但早期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收缩的涵义。在德国学者1988年提出“收缩城市”(schrumpfende Stdte)这个术语之前,类似研究语境中大多使用“人口衰减”(de-mographic depression)、“下降”或“衰退”(decline/decay)、“弃置”(abandonme
14、nt)、“去城市化”(disurbanization)、“城市危机”(urban crisis)等。成立于2004年的收缩城市世界研究网络将收缩城市定义为:那些至少拥有1万居民、在超过两年的时间内大部分地区经历人口流失,并且正在经历以某种结构性危机为特征的经济转型的人口密集城市区域13,14。城市收缩的当前相关理论和实证分析主要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语境建立,中国的城市增长与收缩研究亟需建立本土化的分析框架。城市收缩在中国的界定具有时空尺度的复杂性和多维性。首先,若将时间尺度拉长,在不同的空间尺度,城市的发展位序可涨可落,城市的增长与收缩存在绝对性和相对性。其次,要辨识真实收缩与虚假收缩,真实收缩除
15、了人口流失的表征,更强调背后所伴随的某些结构性危机,而局部住宅或基础设施的闲置、衰退或是废弃可能其背后表征的涵义更为多样化和不确定性。因此,城市收缩的界定如果仅采用单一的人口变动指标难免有失偏颇,如果考虑加入更多维的社会经济指标以及反映人类活动强度的城市活力指标可能有助于更清晰的界定“收缩”。最后,要区分主动收缩与被动收缩。近两年来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受到资源环境压力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主动提出了“功能疏解”的策略,中心城区人口都开始出现缓慢下降;另一方面,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影响,资源、关键设施、智力和财富不断的向区域首位城市集中,很多城市群外围的中小城市难免经历资本和
16、人力资源的外流,尤其是那些依靠单一产业部门的城市,影响尤甚,极有可能陷入困境,成为全球化角逐过程中的失败者15,16。城市收缩具有显著的全球性、地方性、多维性和复杂性特征,未来需要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尺度的城市和区域收缩的全面深入研究。同时,随着互联网和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的进步,大范围高精度表征人类活动的时空大数据获取成为可能,充分利用新数据和新技术方法,并加强与传统社会经济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城市收缩的综合比较和预测模拟分析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北京城市实验室(Beijing CityLab)创建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
17、秘书长。研究方向是城乡规划与设计,主要关注城市空间量化研究及其规划设计响应等问题。核心观点:收缩城市是城市的一种,西方语境中“收缩城市”的城市,与中国城市定义差异较大。要研究中国的收缩城市,首先应该探究城市定义的本源,否则会造成研究的是收缩的区域而不是城市,也有可能遗漏更多的收缩的小城市(如县城和规模大的镇)。中国对于“城市”的界定一直存在着行政地域(城市管辖权对应的空间范围)和实体地域(城市建成区范围)的“二元性”割裂17,造成多数城市研究的对象不是城市,200010期李 郇 等: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而是区域(北京的多个新城即属于这种情况,特别是延庆区距离北京中心城约8
18、0km,更应属于独立的城市);部分针对中国城市系统的研究,针对的对象不够全面,例如中国目前除了官方认可的653个不同等级的城市外(2014年口径),大量的县城和发育完善的镇如按照国际惯例亦属于城市。收缩城市来自西方语境,考虑到收缩城市是城市的一种类型,中西方城市定义又差异较大,为此,要开展中国收缩城市的研究工作,首先应重新审视中国的城市系统,回到城市定义的本源。如果以行政意义上的六百多个城市作为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的对象,会造成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的是收缩的区域而不是城市,也有可能遗漏更多的收缩的小城市(如县城和规模大的镇)。在笔者的前期研究中,通过重新定义城市和构建中国城市系统,致力于更加客观地认识
19、中国的城市系统,引导城市研究工作关注更为接近实际的城市系统18。具体地,利用道路交叉口数据重新定义了中国的城市系统,如果以100个交叉口作为最小的城市门槛,则中国有4629个城市,其中3340个位于现有城市的市区边界之外。这些被忽略城市的人口收缩现象,因为游离于决策者、学者和统计资料的视野之外,更加值得关注。但是一个潜在的问题是,已有的城镇建设统计制度是针对目前行政城市而不是重新定义的城市,因此难以对重新定义的中国城市系统进行评估。这点有望在未来通过大数据与开放数据共同构成的新数据环境解决,如基于新数据对重新定义的城市系统进行多年的人口数量及其活跃程度的监测,进而实现收缩“城市”的识别与评估。
20、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城市系统还不易于整体改变,同时考虑到统计制度的连续性,建议以中国653个城市的中心区集中建设范围作为独立的城市进行研究,新数据环境有望用于这些城市的监测和评价。作为折衷,也可以将中心区集中建设范围所对应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单元作为独立的城市进行研究,进而可以利用已有的统计数据支持研究,如利用乡镇街道办事处尺度的人口统计数据进行收缩城市的识别。嘉宾观点李志刚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学。核心观点:未来的收缩现象将会与城市的增长和繁荣交织在一起,中国学者应该未雨绸缪,对此类问题有足够的重视,并
21、开展收缩城市的国际比较研究,发展中国特色的研究理论。目前国际上关于收缩城市的研究处于遍地开花之势,已有丰富的案例研究和经验性研究,但收缩城市的比较研究和理论性研究仍非常缺乏。只有通过比较和对比研究才能取得更大的确定性。比较研究各种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收缩城市,有助于厘清地方性的影响因素,从而认识收缩城市现象的本质和促进收缩城市研究的理论化。例如,德国的收缩城市主要是由出生率下降和两德统一所驱动的,而在美国,收缩基本上与工业转型有关;北美与欧洲最大的区别在于,在欧洲,联邦政府或中央政府的干预很大,而在美国这种干预则小很多,以城市地方政策为主。2001地 理 研 究36卷目前国际上关于收缩城市的研究主
22、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的城市,而中国有着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中国的收缩城市案例将会给收缩城市的比较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这类比较研究也会为认识收缩现象的本质带来新的启发,并促进中国特色的收缩城市理论化研究。例如,在收缩城市的产生机制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类似的原因包括人口数量减少和人口结构老龄化,但中国与西方在社会经济制度、全球化中的角色的差异等,对收缩城市的形成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罗小龙南京大学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核心观点:行政区划的调整往往会改
23、变人力、财力和用地资源配置的结构,区划合并会催生出大量经济强镇甚至小城市,但与此同时被撤并的城镇就处于衰退中。行政区划调整造成的城镇收缩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镇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调整,这并非是坏事,而是带来优化城镇发展,提升城镇品质的一次重要契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强政府背景下政府的作为与政策制度的创新都会带来城镇的大发展19。与此相对,在行政区划撤销或者缺乏优惠政策的情况下,城镇则发展缓慢甚至出现收缩。2000年以来,诸多省市开展了大规模的乡镇区划合并行政区划合并催生出了大量的经济强镇甚至小城市,但与此同时大量被撤并的乡镇正处于衰退中。行政区划调整带来的城镇收缩不容回避。这
24、类城镇收缩的动因在于行政建制的消亡改变了原有的资源配置结构人力、财力和建设用地向新镇集中,而被撤并乡镇成为政策的边缘。绝大部分被撤并乡镇呈现出城镇收缩的特征。首先,人口流失和老龄化严重。根据对江苏、福建、安徽和湖南等地的调查,被撤并乡(集)镇大约有三成的人口外流,而留守人员多以老人为主。其次,产业空心化。城镇中的很多工业处于关停状态,大量工业棕地遍布城镇,同时第三产业由于人气不足,缺乏发展动力。第三,空间闲置浪费现象严重。伴随着乡镇政府的撤销,政府、卫生院等大量的公共服务建筑出现闲置,教育设施也因生源不足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萧条,住宅和商业建筑空置现象也相当严重。行政区划调整造成的城镇收缩是中国城
25、市化发展和城镇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调整。应当认识到其并非坏事,而是带来优化城镇发展,提升城镇品质的一次重要契机。在进一步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在处理收缩城镇的政策选择上,到底是激活收缩城镇还是让其回归乡土社会?这需要在城镇化的语境下,要接受和积极应对新出现的“逆城镇化”现象。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上,如何通过植入公共服务设施,弥补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短板?如何通过城镇更新实现废弃空间再利用,提升城镇品质?只有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精明收缩,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0210期李 郇 等: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张学良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7 人文地理学 研究进展 展望 3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