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8).pdf
《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8).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 理 学 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第74卷 第12期2019年12月Vol.74,No.12December,2019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摘要:乡村地域系统是由人文、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区际联系的乡村空间体系,是一个由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等组成的地域多体系统。以乡村地域系统为对象,服务支撑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期地理学创新研究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亟需以问题为导向、战略为指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和人地系统科学为指导,致力于地表人地系统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域系统结构、转
2、型过程、演变机理、分异格局、地域功能,以及乡村振兴途径与模式综合研究,科学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类型及其分异规律。本文以全国39164个乡镇为基本单元,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诊断识别了制约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子,划分了中国乡村地域系统类型,揭示了乡村地域系统分异格局,探明了不同类型区乡村振兴科学途径。结果表明:地理环境、村镇化水平、资源禀赋、人口流动程度和老龄化水平等是乡村地域系统分异的主导因子,反映了乡村发展自然本底特征以及外援动力、内生动力的大小。通过主导要素聚类和空间叠加分析,将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划分为12个一级区、43个二级区。一级区采用“地理区位+主导要素驱动力/约束
3、力”的方法命名,二级区采用“地域范围+主导要素驱动力/约束力+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命名。不同类型区乡村振兴地域模式和路径不同,乡村振兴战略与规划的落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关键词:乡村地域系统;人地系统科学;乡村地域类型;乡村地理学;乡村振兴;区域可持续发展DOI:10.11821/dlxb201912007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为中国城镇化和创造世界经济奇迹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建设、夯实工业基础,国家选择了城市偏向的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1,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城乡劳动力“剪刀差”、城乡土地“剪刀差”等制度安排,以农业哺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完成
4、了工业化和城镇化所需要的大量资本积累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的新轨道,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现代化建设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进入21世纪,为了解决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不平衡收稿日期:2019-02-11;修订日期:2019-11-13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307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1293,41601172)Foundation: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5、s,No.XDA23070300;National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931293,No.41601172作者简介:刘彦随(1965-),男,陕西绥德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地理学、乡村地理学与土地利用、城乡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E-mail:通讯作者:周扬(1984-),男,贵州普安人,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贫困地理与乡村振兴研究。E-mail:2511-2528页地 理 学 报74卷不协调的矛盾,中央政府先后实施了“五个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战略3。但是,制约乡村发展的城乡
6、二元体制和城市优先发展偏好依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不牢固、“乡村病”日益严峻成为新时代乡村转型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难题4。党的“十九大”审时度势,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弥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乡村短板,为新时期地理学服务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研究破解“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三农”问题是中国基本国情的集中体现,是地理学长期研究的焦点和难点。早在1936年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在省域和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业区域研究,将全国划分成9个农业区5-6。新中国成立后,秉持地理学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特别是为农业服务的宗旨,以吴传钧、邓静中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地理
7、学家开展了大量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地域类型研究,编制了全国及不同地区农业区划的初步方案7-12。改革开放后,1981年周立三主持完成了中国综合农业区划编制。该区划将全国划分成10个一级农业区、38个二级农业区,为制定国家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地域格局与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刘彦随主持研制了中国现代农业区划方案,将全国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成15个一级区、53个二级区13。从不同时期的区划结果看,全国农业分区日趋细化,反映了人类活动强度及其影响程度不断增大,农业地域结构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增多
8、,农业生产格局及其功能的地域性、多样性显著增强。随着城乡人口、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的不断增强,城乡关系及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视角逐步从“农业”扩展到“乡村”,研究对象由“乡村地区问题”转向“乡村地域系统”。特别是2005年实施“新农村建设”国家战略以来,“三农”问题受到高度重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新农村建设地理学快速兴起14,乡村地理学发展势头强劲,研究内容与主题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乡村发展格局与类型15、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与机理16-18、乡村性评价19、乡村地域功能分化与演变20-22、乡村重构23、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24等。但是,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类型及其分异规律的
9、综合研究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当前主要包括从乡村转型、经济发展水平视角,研究揭示乡村发展类型及区域差异25-26,而着眼于资源禀赋状况、地理环境、社会与经济发展等综合视角进行乡村地域系统的深入研究亟需加强。在研究尺度上,现有研究主要从县域层面探讨了乡村地域类型27,尚缺少全国层面的乡村地域系统区划研究,难以科学把握乡村地域系统类型及其空间分异规律,不利于支撑新时代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落实和落地。乡村振兴实质上是乡村地域系统要素重组、空间重构、功能提升的系统性过程4,28。乡村振兴战略着眼于根本解决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补齐乡村发展短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和乡村充分发展。乡村振兴是乡村
10、地域系统的全面振兴,但不是每个村都要振兴,也不是每个村域同时振兴。中国地域辽阔、要素复杂、类型多样,从沿海到内陆、从南方到北方的自然地理分异,以及各区域城乡空间格局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地域系统类型的复杂多样性4。遵循不同地域类型区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乡村系统要素的地域分异特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4。在规划决策中致力于推进“五体乡村”,即田园综合体、生命共同体、村镇有机体、特色经济体、创业联合体的系统建设,是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要。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背景,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人地系统科学理论,首次以全国39164个乡镇为单元
11、,探究乡村地域系统格局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甄别中国乡村地域系统特征及其类型,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落实和落地提供科251212期刘彦随 等: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学基础与决策支持。在人类活动及人地系统交互作用日益增强的新时期,着眼于地理学视角透析乡村地域系统类型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有助于深化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认知,有助于创新发展人地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更好地凸显地理学、地球科学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学科价值和重大战略意义。2 研究依据与方法2.1 理论基础(1)人地系统科学。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指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29。“人”指人类社会,包括人
12、口、社会、经济等要素;“地”指地理环境,包括资源、环境等要素。在人地关系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主动认识、利用并改造地理环境;“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地理环境制约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速度。从人地协调论的视角来看,人地关系既会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日益密切,也会由于特定地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而发生改变,致使人地系统不断处于协调失衡再协调的动态演变中,同时人地关系具有地域差异性,仅当人类社会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形成协调的人地关系30。当代经济全球化、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已经或正在强烈地作用于地球表层人地系统,使地表自然、经济、社会、技
13、术等多要素耦合,以及物理、化学、生物、人文等多过程作用更加强烈,并聚焦于人地系统融合与交互作用的地表新圈层“人地圈”。较相对单一的自然圈层、生物圈层(人类圈),“人地圈”是现代人类活动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表环境相互联系、交互作用、耦合渗透而形成的自然经济技术综合体,它更能凸显地表人地系统演化的耦合性、综合性与复杂性。面向人类世(Anthropocene)、立足“人地圈”,创新发展人地系统科学或现代人地系统学,将为深度解析现代人文技术作用过程、地表环境演变进程及其地域分异格局提供了科学认知基础。(2)乡村地域系统。人类活动在强烈地营造着空间景观、城市风貌的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乡村区域的生态属
14、性和自然风貌,推进形成乡村人地关系耦合系统或乡村地域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在特定乡村范围内,由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文化习俗等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开放系统23,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在乡村地理学研究实践中的理论拓展,其本质上是由人文、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下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区际联系的乡村空间体系,是一个由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等组成的地域多体系统4。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传统的乡村地域类型、要素结构、空间格局与过程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社会形态来看,中国乡村发展以序次推
15、进建设温饱型社会、小康型社会、富裕型社会为目标,以实施“新农村建设”战略、实现全面小康建设为节点,大致经历从解决温饱(1978-2005年)、小康建设(2005-2020年)、到实现富裕(2020-2035年)“三阶段”。从地域功能来看,相应地呈现出由单一型农业系统、多功能型乡村系统,再到融合型城乡系统的“三转型”特征,以及由农业中国、乡村中国,到城乡中国的演进历程。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需求,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障。(3)城乡有机体理论。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命运共同体31,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空间有机重构、乡村要素
16、有效配置、乡村振兴有序推进的核心4,28。乡村是一个相对2513地 理 学 报74卷于城市而言的地域概念,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广大乡土地域。依据系统论原理,区域系统是由乡村系统和城镇系统两大子系统构成,它们相互融合、交互叠加,形成一个独特的城乡融合体系32。从系统内部的要素构成来看,乡村系统包括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自然要素和人口、经济(产业)、社会、文化等人文要素;从系统结构及发展动力来看,乡村系统包括乡村地域内核系统、乡村地域外缘系统33。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乡村系统的内核系统与外援系统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34。乡村孕育了城市,城镇化影响和驱动着乡村转型发展,
17、成为乡村地域系统演化和分异的主导因素,进而决定着不同类型乡村地域的要素组成、功能结构与发展模式4。因此,着眼于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与城乡融合体系,深度探究城乡双转型、一体化机制,通过识别影响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性的主导要素,刻画乡村地域系统类型及分异规律,对科学认知城乡发展基本规律和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2.2 区划原则因地制宜是地理学在指导区域发展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广泛而深刻影响的经典学术思想。区划是深入探究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要素的地域分异规律,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科学方法和工作手段6,8,10-13,27。科学、合理、明确的区划原则是建立
18、评价指标体系、优化区划技术方法、形成区划方案的指导思想和重要依据。基于人地系统科学、乡村地域系统与城乡有机体理论认知,借鉴相关区划成果13,本研究制定了乡村地域系统区划的5项原则。(1)综合性评价与主导要素相结合。乡村地域系统是由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构成的多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巨系统,需要从多要素视角解析乡村地域系统的特征。人口、土地、产业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核心要素,工业化和城镇化外援动力、自我发展内生动力是乡村地域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动力源泉。(2)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似性。自然地理环境是乡村发展的生态本底和空间载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乡村地域系统各人文要素结构、过程和格
19、局在某一阶段的综合表征。两者的相似性反映了不同乡村地域的人地耦合关系及其系统要素构成、发展演化特征的同一性。(3)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的一致性。基于一定乡村地域的资源禀赋状况、地理环境条件、经济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科学甄别乡村发展方向、特点相一致的地域,系统梳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分区推进,为实施乡村振兴的地域差异化战略提供科学依据。(4)定量评价与定性判断有机结合。通过采用指标构建、空间解构、模型分析、专家决策支持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尽量减少人为主观意愿的影响。但定量评价通常受限于数据来源和指标的选择,还需结合自然区划35、农业区划13、主体功能区划36等研究
20、成果和专家经验,提高区域认知的准确性和区划方案的合理性。(5)空间连续性与行政区划完整性。区域划分的空间单元是一个连续整体,不同地域系统类型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但其内部又具有相对一致性。考虑到行政区划仍是中国重大战略和政策实施的组织基础,对属于同一地域系统类型但又独立分布的少数乡镇,则通过邻近归类调整,保证分区边界的完整性。2.3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区划的重要前提,划分乡村地域系统类型的目的在于客观地反映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本底与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同时,由于地理格局、系统要素的分异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效应均是尺度依存的,不同尺度的空间数据所承载地理251412期刘彦
21、随 等: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信息的精度不同。本文以乡镇尺度为乡村地域系统类型的研究单元,不同于县域尺度的乡村地域类型研究,乡镇尺度上乡村地域系统类型的研究能更加准确地表征乡村地域范围,更有利于揭示乡村地域系统各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因此,立足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乡村地域系统理论,兼顾全国乡镇尺度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了资源禀赋(年降水量、0 以上积温、人均耕地面积、农田生产潜力)、地理环境(平均海拔、15以上坡度面积占比、地表破碎度)、人文社会(人口密度、老龄化率、人口外流率)、经济水平(夜间灯光指数、人均GDP、村镇化水平)等13个评价指标(表1)。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包括全国乡镇单元矢
22、量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时间为2015年。全国乡镇单元矢量数据(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以2015年为基准年,期间涉及行政区划调整的乡镇单元要进行归并、对应等操作。具体将城镇化率为100%的乡镇、街道、社区以及城市建成区视为城镇地域并将其剔除,最终得到39164个乡镇地理单元。所用 DEM(90 m 分辨率)数据来自 SRTM 地形数据(http:/srtm.csi.cgiar.org);基于DEM数据得到各乡镇的平均海拔、坡度和地表破碎度。积温、降雨量、土地利用、农田生产潜力等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夜
23、间灯光指数来自地理国情监测云平台(http:/ ct/Detail/201116),社会经济数据来自2016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乡镇卷)和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人口外流和老龄化数据来自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乡、镇、街道资料。2.4 区划方法与步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识别影响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导要素,通过主导要素聚类和空间叠加,结合相关区划成果、专家经验等定性分析,得到中国乡村地域系统区划方案,具体方法与步骤如下:(1)乡村地域系统主导要素识别。乡村地域系统是一个多要素交互作用的复杂巨系统,系统要素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主成分分析法37是在损失较少信息的前提下,通过变量变换,在多个
24、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中找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新变量(主成分);新变量是原有变量的线性组合,既相互独立又能最大程度反映原变量指标所包含的表1乡村地域系统多要素指标体系Tab.1 The multi-factor indicator system of rural areas编码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指标层平均海拔15以上坡度占比地表破碎度0以上积温年均降雨量农田生产潜力人均耕地面积人口密度老龄化率人口外流率夜间灯光指数人均GDP村镇化水平指标释义区域平均高程坡度大于15面积/区域总面积不同栅格高程的标准差0 以上积温的多年平均值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土地粮食生产潜
25、力耕地总面积/农村户籍人口人口总量/区域面积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农村常住总人口(农村户籍总人口-农村常住总人口)/农村户籍总人口夜间平均灯光强度地区生产总值/总人口数建设用地面积/区域总面积单位m%-mmkg/hm2亩/人人/km2%-元/人%2515地 理 学 报74卷信息。本文将所构建的13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累计贡献率达到85%及以上的主成分,为影响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导要素,并计算主导要素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z1=l11x1+l21x2+lp1xpz2=l12x1+l22x2+lp2xpzm=l1mx1+l2mx2+lpmxp(1)式中:zm分别代表第m主成分得分;x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38 人文地理学 研究进展 展望 3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