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114).pdf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11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114).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儒学史上有三个人物特别值得注意,一个是孔子,一个是朱熹,还有一个就是王阳明,他们都是原创性而集大成的人物。孔子开创儒学而集先秦儒学之大成,朱熹整合儒学而集宋代新儒学(Neo-Confucianism)之大成,阳明则由崇朱始而以逆朱终,与朱子理学同室操戈,掀天覆地般地改变了宋明理学的思维取向,以彻底的心本论集心学之大成。王阳明的心学所具有的叛逆和独创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先驱。清人马士琼用这样的语言表达了对王阳明崇敬:“古今称绝业者曰三不朽,谓能阐性命之精微,焕天下之大文,成天下之大功。举内圣外王之学,环而萃诸一身。”1这并非溢美之辞,而是后人对阳明由衷的称道。本心,不会因
2、一时一代的变易而改变,只要本心照烛,千古依然。新时代,阳明心学又成了显学。这是时代的需求,人心的呼唤。笔者始终在思考的是:我们向阳明学什么?阳明心学对我们当代生存的直接启示意义在哪里?一、阳明心学的要义根据笔者的体认,阳明心学的最基本要义可归结为“本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即以心为本的哲学立场、“致良知”的道德信念和“知阳明心学的当代意义我们向阳明学什么摘要 阳明以心为本的哲学立场、“致良知”的道德信念和“知行合一”的践行工夫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对于我们当代生存也仍然具有直接的启示意义。阳明心学的最基本要义可归结为“本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即以心为本的哲学立场、“致良
3、知”的道德信念和“知行合一”的践行工夫;以阳明心学的要义为核心,逐层分析“本心明觉”的本体意义、“良知主宰”的立人意义、“知行合一”的实践意义、“实诚”“独知”的人格意义、“缘机体认”的认知意义及“洒落”“自得”的境界意义,可见出阳明心学给我们的当代生存启示。关键词 阳明心学;“致良知”;“知行合一”;当代意义作者简介 潘立勇,文学博士,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浙江 杭州 310028);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广东 深圳 518055)。中图分类号 B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19)02-
4、0017-10172019年第 2 期 总第241期行合一”的践行工夫这三个核心。阳明接着陆九渊的话语“吾心便是宇宙”,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按阳明心本哲学,人为天地万物之心,心为天地万物之本;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物即事,事与物经过意的中介,化本然之在为意义之在,由此通向意义世界的建构。王阳明的心本立场最典型地表现于以下的一组命题:“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与王纯甫书,全书 卷 4)其中最重要的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确立心与理的本在统一关系是阳明心学本体论的基本立场。按陈来先生的解释,如果说“心即是理”是阳明主体性原理的一个形式,则“心外
5、无理”便是一个强形式。2按杨国荣先生的解释,在阳明心学,人所面对的世界与人自身的存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不能在自己的存在之外去追问超验的对象,而只能联系人的存在来澄明世界的意义;换言之,人应当在自身存在与世界的关系中,而不是在这种关系之外来考察世界。“意之所在即为物”,并不是意识在外部时空中构造了一个物质世界,而是通过心体的外化,激活存在的意义,由此构建主体的意义世界;而所谓“心外无物”,也并非指本然之物(自在之物)不能离开心体而存在,而是指意义世界作为进入意识之域的存在,总是相对于主体才具有现实意义。这种意义世界不同于形而上的本体世界,它不是超验的存在,而是首先形成并展开于主体的意识活动之
6、中,并与人自身的存在(existence)息息相关。3由此,阳明确立了在哲学本体论上的心本立场,而且比陆九渊更为彻底和完整地建立了心学体系。陆九渊虽然更早地提出“心即是理”,然而他并没有否认心外还有理存在,只是学者需要明此理,阳明则直截地否认了心外之理,认为理只是心之条理,就在吾心;陆九渊受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影响,最早提出“吾心便是宇宙”,然而他的哲学立场是基于“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4,宇宙之理与吾心之理均为本有天赋,因而相通,阳明则更彻底地从本体论角度强调宇宙作为有意义的世界的呈现,全在于本心的明觉,从而否认了心外之物。在王阳明的观念里,本心不是一团血肉,自有明觉主宰
7、,这个主宰便是“良知”。“良知”的理论渊源肇于孟子,孟子尽心上云:“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不学而能”表示其先验性,“不虑而知”表示其直觉性。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均为人之先天内在具有的“善端”,阳明继承了这一思想,并明确地将“四端”与“良知”结合。真正的“本心”便是“良知”,这是阳明经过“百死千难”后得出的最真切生命体验:“我良知二字,实古圣贤一滴骨肉也。”(年谱 二,全书卷34)在孟子那里,“良知”主要还是一种道德本能,而到了阳明这里,“良知”不仅是一种道德本能,而且是整个存在世界澄明和构建的本体,从而将“良知”从道德概念提升为本体概念。“良
8、知”为心之本体(本然境界),也即世界之本体(存在依据)。概言之,良知作为本体具有三重意义:良知作为造化的灵明,天地万物因本心良知而存在,呈现为意义世界;良知作为是非的准则,道德人生因本心良知而明辨,呈现为道德世界;良知作为真诚恻怛的灵觉,妍媸美恶因本心良知而照觉,呈现为审美世界。5“良知”不能悬空地挂着,需要落实,需要“致”,“致”既是良知明觉的“心上工夫”,也是良知践行的“事上功夫”。阳明以“心”为存在之本,至其成熟期,则以“良知”为道德和存在之本体,以“致良知”为道德实践工夫。“良知”是心之本体,“致良知”是本心呈现、道德践行、境界澄明之工夫,于是,“致良知”便转向了更具实践意义的“知行合
9、一”。阳明的“知行合一”说归结起来有如下要点:1.“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传习录中,全书卷 2)2.“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上,全书卷1)3.“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传习录 上,全以下引王阳明文字,均见 王文成公全书(文中简称 全书),四部丛刊影印明隆庆刊本,只标出篇目和卷数;参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18SOCIALSCIENCEJOURNALSOCIALSCIENCEJOURNAL书卷1)4.“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传习录中,全书卷2)按王阳明的理解,真正的“知”总是包含着运用于“行”的向度,
10、并且只有在付诸实行时才具有现实性。在此意义上,“行”不仅是达到(理解)“知”的中介,而且构成了“知”的具体存在方式。“知”应当落实于“行”,惟有付诸于“行”方是“真知”。“行”要以“知”来规范,“知”则需通过“行”而获得自我实现。“行”在其展开中已包含了“知”的规定,“知”的存在则已蕴含了走向“行”的要求。6因此“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传习录上,全书卷1)。“知行本体”一语概括了真知和真行的本然一体关系。简言之,阳明认为世界的存在及意义通过本心照觉来澄明或呈现,物是意之所在,意义世界只缘本心存在,因此,本心即为世界本体;本心的主宰是“良知”,“良知”是一种本然的明觉,“良知”在现
11、实中的落实需要“致”的工夫和过程,因而需要“致良知”;“良知”作为本体,“致良知”作为工夫,两者密不可分,因而需要知行合一的本体工夫;由此构成了阳明心学简洁明快、意蕴透彻的理论体系。二、“本心明觉”的本体意义何谓世界?何谓存在?何谓世界存在的本体?这是现代人的话语。阳明并无这种语言,却呈现了对存在本体理解的大智慧,至今仍有醍醐灌顶的启示意义。我们惯常接受的唯物论,认定存在一个客观的、既定的、先在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第一性的,我们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只是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反映。按这种世界观,整个世界的存在及其意义都是固有的、先成的,而且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世界对于人的意义果真如此吗?20 多年前,
12、笔者尚未深入地接触阳明心学,在接近“不惑”之岁的时候,突然有这样的感悟:“这个世界对于我的意义,取决于我对世界的感受。”后来接触了阳明心学,更坚定了这种信念。借 用 海 德 格 尔 的 理 念,“存 在”不 同 于“在”,“在”只是尚未呈现意义的本然之在,“存在”则是向人敞开、澄明的意义之在,因此,“惟有人存在”7。为何“惟有人存在”?因为人有本心,本心明觉能透显世界的意义,在这一点上,阳明与海德格尔虽然东西古今悬隔,却是异曲同工,不谋而合。王阳明“心外无物”的思路如果作为对物质世界实在性的思考,未免过于思辨而“唯心”,往往使物质对象的自在性难以落实;然而,这种思路如果作为对价值意义世界存在及
13、呈现的思考,则具有极大的启示智慧。我们有理由尊重心本立场的智慧:就世界实存而言,是物质实在在先,精神存在在后;就意义世界而言,是精神世界为本,物质世界为用,后者的意义因前者而显现。王阳明心学本体论的视域,着重的并不是物质实存世界,而是价值意义世界。所以,在解答著名的“山中花树”问难时,王阳明强调的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 下,全书卷3)山中花树作为本然之在,阳明并未否定,只是离开了心体,花开花落无所谓意义;无所谓意义,也即无所谓存在。阳明心学本体论的存在是意义之在,而非物质之在。这里关键的是“寂”字,“寂”并
14、非无,而是尚未纳入意义结构,与人相关的意义境界尚未呈现。不仅花树存在或审美价值的呈现是如此,天地万物的存在及呈现均是如此。因此,他说:“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这里所说的“天”是本体意义之天,而非物质、常识意义之天,因此又称为“天渊”,即天地存在之本渊。基于这种心本意识,阳明说:“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
15、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传习录下,全书卷3)天地万物乃至草木瓦石,莫非因人之本心良知灵明照觉而呈现其存在意义。也正因为如此,阳明才会得出如此的结论:“人192019年第 2 期 总第241期者,天地之心;心者,万物之主。”(答季明德,全书卷6)即便按现代意识理解,这个宇宙广大永恒无边,我们也许永远无从真正完全把握其绝对客观的本体(即康德所谓“物自体”),以致恩格斯也这样说过:“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8一旦被我们把握的世界,已经是经过我们的感受(本心灵觉)与实践中介的世界,而真正对我们有意义的也正是这种经过我们感受与实践中介的意
16、义世界。从存在本体论的意义说,世界的存在及呈现正同步或对应于本心的灵明照觉。在这里,第一性与第二性、唯心或唯物的区分只具有信仰上的意义,只是一种先验的预设;按现代基本存在论或现象学的见解,这种先验的预设是不成立的,一切存在均只能是缘境呈现。物质世界的存在意义是如此,道德世界的存在意义是如此,审美世界的存在意义更是如此。我们可以从阳明心学得到的启示是:必须尊重本心的价值,这是每个人的世界的本体。甚至,每个人对应呈现的世界是不同的,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世界。不是物质的、社会的、群体的绝对决定了精神的、自我的、个体的存在,而是独特的精神个体澄明了物质世界的意义,组成了社会群体。离开了独特、具体的个体,
17、所谓群体与社会只是理论上的虚设;离开了精神的个体,所谓意义世界又何从感受?人与世界的关系其实是每个独特的个体与整个对象世界的关系。我们何以把握世界及自己在世界上的存在?唯一的途径就是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和实践,任何信息都需经过自己感受和实践的印证,能够确证自己在世界上存在的唯一可靠依据就是自己对世界的正常的、健康的感受(即阳明所谓的“灵觉”)。还是马克思的那句话说得深刻而又明白:“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对那个与它相适应感觉来说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9人类生命由无数具体的个体生命组成,就每个实存的个体而言,他自身就是这个世界的价值支点,整个世界对他而言的价值实现完全取决于他对
18、世界的感受或灵觉。一旦这个个体的感受或灵觉不复存在,这个世界对于他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我们只有随时意识到这种可能性,才会更珍惜生命的存在。因此,生命的存在、价值的存在,不仅是主体性的,更是个体性的,只有落实在个体性上,生命才不至于被约化为概念性的存在。人的生存本体,需要找到一种最可以切实把握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感受,用阳明的话来说,就是本心灵觉。“大地”呈现为“世界”,正由人的本心灵觉澄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以往的一切,无论是伟大崇高,还是卑鄙渺小,俱成为当下每个本心感知的信息,前人的世界不复存在,今人的世界只在每个本心的真实感知和明觉中呈现。今人也会作古,到那时,现时的今人又成为
19、届时的人的世界的信息。无论宇宙有多大,大到如何不可思议,我们的宇宙,只是我们思议的宇宙,其他姑且存而不论。无论多大的宇宙,无论多长的历史,均只能由在物理时空上有限的生灵来感知,来呈现。本心作为哲学概念是普遍而超越的,只要有精神的生命体存在,就有本心。然而作为具体的生命和感知结构是独特而有限的,根据目前人的寿命,人的本心明觉时间最多3万多天,其中还有约1/3的无法明切感知的休眠时间,因此,我们务必珍惜自己的本心,这是我们的存在之本!三、“良知主宰”的立人意义北宋大儒张载有历来为后代士人称道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0,这“四句教”奠定了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宗旨
20、、方向和理想。其中第一句涉及天人关系,揭示了天人合一的本体境界,阳明则从心学的心本立场出发,以心体为本体,构建了心学本体论。第二句涉及儒家一直关注的“安身立命”问题,“为生民立命”之“命”,主要指人的命运和道德生命。历史上长期流行的是命定论,而张载却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道德努力,人就能够在精神价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从而赋予生命以意义,因此,“为生民立命”是说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确立生命的意义,为生民构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立命”见于孟子“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20SOCIALSCIENCEJOURNALSOCIALSCIENCEJOURNAL上),“立命”也即“立
21、人”,周易说卦 云:“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到阳明这里,仁义即良知,良知无须外求,内性自足,因此,他以本心良知自作主宰确立了“立人”的根本原则。人如何在这个天地之间,顶天立地,堂堂正正,做个浩然正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阳明的回答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本心良知,自作主宰,这是阳明历经“百死千难”后透悟的生命体验。“龙场悟道”是阳明心学成熟的关键时刻,由此开启了阳明学术和生命的新境界。年谱对阳明龙场悟道的过程有这样的记录:“(先生)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乃为石棺自誓曰:吾惟俟命而已!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
22、,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阳明35 岁,武宗即位,宦官当道,时政极度黑暗腐败。阳明满怀正义,抗疏议政,结果触怒太监刘瑾,被廷杖后发配去贵州龙场。当时贵州是极其荒蛮险恶之地,虫毒瘴疠,荆棘遍地,苗民语言不通,亡命之徒四处出没。刘瑾又派人追杀,阳明几次遭陷不测。辗转到达龙场,已是他37岁的春天了。阳明此时得失荣辱都已能超脱,惟有生死一念尚存。于是给自己做了个石棺,直面死亡,一切从命。真所谓“生死毁誉之念忘,则一体万化之情显”(年谱 附录二,全书 卷 37)。阳明在这万念皆休的场合,日夜端居静默,渐渐胸中洒落,惟觉本心朗显,猛然悟到:“圣人
23、之道,吾性自足。”一切均立足于自身的意志,一切均透显于本心的灵觉。阳明由此发现了“彻通人我物我之界限,而为人生宇宙之大本”(传习录中,全书卷2)的仁心真体。正是阳明本心的自信、自决、自立、自得,良知莹澈,使他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还身居陋轩却称“何陋之有”,身陷困境却从容自得。终其一生,阳明未改初心,临终的时候,门人问遗言,阳明平静地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年谱三,全书卷35)阳明历经磨难、生死关头透悟的生命哲学和生命境界同样是我们日常生存的立身之本、立人之道。按阳明的信念,人须本心良知自做主宰,立定道德人生的脚跟,而不能为世俗媚心所左右。在这大千世界,我们为人行事,要的是本心良知自做主
24、宰,不是外在依傍,更不能媚俗从恶。良知作为心之本体,所谓“恒照”者也,“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光明圆莹”,自然明觉,随时随地,“善恶自辩”。良知可能会被遮蔽,但永远不会自欺,修身养性要做的是“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滢彻”(传习录中,全书卷2)。在阳明看来:“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亲,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 上,全书 卷 1)“自然”“不待外求”表示良知并非人类后天所得,而是主体自身原本具有的自然本性。阳明对良知的基本规定具有两重性,既把它视为人所共有的先验天则:“盖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不虑而知,恒易以知险,不学而能”(传习录
25、中,全书卷2),这个天则也即天理:“良知即天理。”(与马子莘,全书 卷 6)又强调了良知的个体品格,良知常常以自心表现出来:“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传习录下,全书卷3)因此他曾在多处称良知为“独知”“自知之”“自思”等,都是强调良知作为“自心”的个体属性。阳明还强调,良知是凡人皆有的本然属性,“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传习录 中,全书 卷 2)。“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贼,唤他作盗贼他还忸怩。”(传习录 下,全书卷3)哪怕是盗贼,他也知道这个名声不好,在干杀人越货的勾当时还会左右环顾,胆战心惊,就说明良知犹在照监;一旦无所顾忌,肆意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阳明与贵州文化 114 王阳明 贵州 文化 114
限制150内